高中地理知識點:易混淆概念整理

2021-01-15 高考網

高中地理知識點:易混淆概念整理

今天,學習有途網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易混淆概念,希望對大家有用。更多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盡情關注學習有途網!

1.天體與天體系統

天體是就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種星體和星際物質的通稱。天體系統是就天體的運動關係而言的,是指運動著的天體因相互吸引、相互繞轉所構成的相對獨立和層決不同的系統。

2.流星體、流星現象與隕星

運行於行星際空間的固體塊和塵粒稱流星體。當它高速衝入地球大氣層,與空氣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燒產:生的光跡稱為流星現象。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燒盡的流星體的殘骸則稱隕星。

3.晝夜之分、晝夜更替與晝夜長短

晝夜之分是指由於地球是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對應的另一半黑暗的現象。晝夜更替是由於地球自轉而使地球產生的白晝與黑夜以一個太陽日(24小時)為周期的交替現象。而晝夜長短、是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轉引起太陽直射點的移動,使除命道外的各緯度晝夜長短產生周年變化的現象。

4.節氣與季節

節氣是根據天氣和物候的演變情況確定的,以太陽在黃道上運行15.為劃分標準,一個回歸年有24個節氣。季節;是根據各地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情況確定的,以太陽在黃道上運行90度為劃分標準;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來暑往及物候的變更情況。

5.氣溫遞減率與地溫遞增率

前者表示對流層內氣溫隨高度而逐漸下降的變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後者表示常溫層以下一定深度內,地溫隨深度逐漸增高的變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溫度增高3℃。

6.太陽輻射、太陽輻射強度與太陽常數

太陽輻射是一個物理概念。是指太陽向宇宙空間發射的電磁波和粒子流。太陽輻射強度是一個物理變量,指每平方釐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鐘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其大小隨緯度、太陽高度和時間而變。而太陽常數是一個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離條件下,地球大氣上界太陽高度角為90°時的太陽輻射強度。其數值為8.16焦/釐米?分。

7.海陸風、季風與季風氣侯

海陸風是由海陸之間的氣壓日變化而引起的,僅出現在濱海地區,是一日之內風向轉變的現象。季風是由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所導致的海陸之間氣壓中心的季節變化(或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而季風是一種大範圍內的盛行風向隨季節有顯著變化的風系。但有季風的地區不一定就形成季風氣候,只有在海陸對比顯著、風向變化明顯的熱帶、副熱帶和溫帶大陸東岸的季風區分布的才是季風氣候。

8.氣象、天氣與氣候

氣象是表明大氣特徵的物理狀態和物理現象的總稱。包括氣壓、氣溫、溫度、風、雲、降水等要素。天氣是指短時期某地義氣中的氣象變化情況。它是由各種氣象要素綜合表述的大氣物理狀況。氣候則是指一地區多年現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氣象情況。天氣是多變的,而氣候則較為穩定。

9.水體與水圈

水體是指由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的體,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氣水等;水圈是地球上各種水體的總稱,是一個連續的不規則的圈層。

10.徑流與徑流量

徑流是指降水扣除蒸發量等損耗後沿地表、地下運動的水流。徑流量則是指一定時段內通過某一河流斷面的水量,單位:立方米/秒。

11.汛期與洪水期

汛期是指江河由於流域內季節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時水位上漲的現象。洪水期則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過正常水位達到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時期。

12.水資源、水利資源與水力資源

廣義的水資源是指地球表層可供人類利用的水,狹義的水資源則是能為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資源指能被人類控制或基本控告的應用於灌溉、給水、發電、航運、養殖等方面的用水。近年來常以水資源一詞替代、包容水利資源。水力資源屬於水利資源的範疇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蘊藏的動能資源。

13.地殼、軟流層與巖石圖

地殼的範圍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軟流層位於地幔上部,在地下約6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處。巖石圈則從軟流層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關係可表示為:巖石圈=地殼十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部分。

14.礦物、礦產與礦床

礦物是形成礦產和礦床的物質基礎,礦物不等於礦產,只有當有用礦物富集起來達到基農業利用要求時才為礦產。有礦產不一定就叫礦床,只有礦產的富集地段才稱為礦床。礦產是巖石形成過程中形成的,礦床在一定地質作用下才能形成。

15.地質作用、地殼運動與地質構造

地質作用是指由於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殼表面形態、組成物質和內部結構發生.變化的作用。按其能量來源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殼運動僅是內力作用的重要表現形式,而地殼中的各種地質構造基本上都是地殼運動的結果。

16. 斷裂與斷層

斷層是巖石在斷裂變形階段產生的,只有當巖石沿斷裂面有明顯的移動時,才能稱斷層。形成斷層,巖石必定斷裂,但巖石產生斷裂,未必一定形成斷層,關鍵在於是否沿斷裂面有明顯的位移。

17. 印度詳板塊與印度板塊

印度洋板塊為全球六大板塊之一,主要以大洋地殼為主,屬於大洋板塊。而印度板塊從屬於印度洋板塊,是它的一個子板塊,為小板塊,由陸殼組成,屬大陸板塊。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度板塊(而非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兩個大陸板塊相碰撞形成的。

18.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

風化和侵蝕都是對巖石的破壞作用。但風化作用相對侵蝕作用來說b是在靜態下比較緩慢地進行的,短時間內不易被人們覺察,而侵蝕是在較為明顯的動力作用下進行的,易於察覺。

19.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

前者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區域內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種群的聚合體。其中的各種生物由於彼此間相互影響、緊密聯繫並與其生存環境進行著連續的能量和物質交換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即生態系統。二者關係可簡單表示為:生態系統=生物群落十生存環境。

20.熱帶雨林與熱帶季雨林

熱帶雨林分布在終年溼熱的赤道地區,由高大茂密、常綠的喬木為主組成的植物群落。熱帶季雨林不連續分布在熱帶雨林外圍乾濕季喬交替的熱帶季風氣候地區,由旱季落葉的喬木為主組成的植物群。季雨林與雨林相比,外貌有明顯的季相變化,群落組成種類和結構比較簡單。

21.土壤、土地與土地資源

土壤是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物的疏鬆表層。土地比土壤內涵豐富,除土壤外,土地還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巖石和巖石風化物。因此。土地是一個廣泛的概念。而土地資源是對人類利用而言的,指人類在目前和預見到的將來能開發利用的各種類型的土地。它既具有土地的自然屬性,又具有土地的社會屬性。

22.森林覆蓋率與林木蓄積量

前者是指森林面積佔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面積的佔有情況。後者則指森林面積上生長著的林木的材積總量,是測定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資源總規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標。

23.草原、草地與草場

草原指生長在乾旱、半乾旱地區由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佔優勢的植被。草地指被覆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草場指用以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統稱。草地屬於土地資源,而草原、草場屬於生物資源。

24.一次能源與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為沒有經過加工的天然能源;屬於自然資源。而二次能源是經過人為加工轉換後得到的另屍種形式的能源,不屬於自然資源如沼氣與人二沼氣;煤與煤氣、天然氣與液化氣、核能與核電等都是一次能源與二次能源的關係。

25.大農業與小農業

農業是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通過人工培養和養殖,來獲得農產品的一個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其中大農業是指廣義的農業概念,主要包括農、林、牧、副、漁各業。而小農業是指狹義的農業概念,專指種植業。

26.耕作制度、複種指數與墾殖指數

耕作制度是指農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與之相配套的農技措施的總稱。複種指數是一農業地區一年內作物播種面積與耕地面積之比。而墾殖指數則是一國或地區已開墾種植的耕地面積與其土地總面積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別及映出某地農業生產 力水平、耕地重複利用和開發的程度。

27.工業分布與工業布局

工業分布是已形成的工業生產的地區分布。工業布局除含有分布的含義之外,還有把工業生產合理地安排在某地的意思。

28.人口流動與人口遷移

前者是未改變定居地的人口移動。如民工流動、旅遊和度假等。後者是指一定時期內人口在地區之間作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變動。二者的區別表現在是否有較長時間變動居住地。

29.環境容量與環境承載量

前者是對汙染物而言,是指環境對汙染物的最大允許量。而後者是對人口而言,指一定區域內的自然資源所能養活的人數。

30.領土、國土與國土資源

領土和國土都是從國家主權的角度指一國主權管轄的也域空間。但領土是國家享有完全排他性主權的部分。國土除領土外,還包括國家享有管理和使用權利但不具有絕對佔有權的海洋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等部分,國土資源指一個國家主權管轄範圍內的一切資源的總和。廣義的國土資源是指國家的全部資源,包括自然資源、人口資源和社會經濟貸源。

31.降水、降雨和降水量:降水指從雲霧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態水和固態水,主要有雨、雪、冰雹等,其中的雨水部分叫降雨;降水量指一定時段內,降入到平地上未經滲漏、蒸發、流失的降水所積成的水層深度(固態降水折合成液態水計算)單位為毫米。

32.陣風、盛行風和焚風:陣風指短時間內風向變動不定,風速強弱變化劇烈的風;盛行風即某一時期廣泛流行某一種風向的風如季風,也叫主導風;焚風指沿山坡向下吹的熱而幹的風,空氣比較乾燥,受其影響易發生森林火災。

33.衝積平原、三角洲和衝積扇:衝積平原指河流攜帶泥沙進入低平地區堆積而成的平原;由三角洲發展而成的平原叫三角洲平原,常位於河流注入海洋或大湖地區;山地河流出口處的扇形堆積地貌為衝積扇。

34.地形、地勢和地質構造:地形指地表形態,一般看作地貌的同義詞,表現為五種不同的地形種類;地勢為地表起伏大勢,如我國地勢大致西高東低;地質構造指地殼及組成它的地質體(巖層、巖體)的空間展布和形態特徵,如褶皺、斷層。

35.汛期和凌訊:汛期指江河由於流域內季節性降雨或冰川積雪融化引起定時性水位上漲的現象,因發生時期及原因不同,可分為春汛、伏訊、秋訊、凌訊等。凌訊比較特殊,一般出現在化凍期,河道裡的冰凌對水流的阻力作用而引起的漲水現象,常發生在溫帶從緯度較低流向較高的河段上。

36.陰曆、陽曆和陰陽曆:陰曆是根據朔望月的長度安排歷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均歷月等於朔望月;陽曆根據回歸年的長度安排歷年,平年365天,閏年366天,原則上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均歷月為回歸年的十二分之一,其季節含義較明顯;陰陽曆其性質介於陰曆和陽曆之間,我國的農曆(夏曆)是一種陰陽曆。

以上《高中地理知識點:易混淆概念整理》由有途網收集整理,更多關於高中地理學習技巧及方法相關文章請查看 有途網高中地理欄目 ,高中地理欄目為提供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學習方法、複習計劃及高考地理答題技巧等,歡迎訪問有途高考網。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 高中地理知識點:易混淆概念整理
    高中地理知識點:易混淆概念整理今天,學習有途網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易混淆概念,希望對大家有用。更多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盡情關注學習有途網!1.天體與天體系統天體是就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種星體和星際物質的通稱。
  • 高中地理:世界各大洲特點、等溫線知識點及必須理清的十大概念
    地理作為文科中的「理科」,知識點多,易混淆,一直都是各種文科生難以攻克的難關!同學們會發現很多名稱相近、名字內容差不多的概念,會讓人傻傻分不清。由於同學對概念沒有真正地弄清楚,理明白,導致高考出現丟分現象。社長給同學們整理了高中地理必須理清的十大概念,和世界各大洲特點、等溫線知識點,同學們可以慢慢看。高考一定會出的。家有文科生的家長也可以轉發給孩子,增強記憶。
  • 高中地理必修三冊知識點總結,最新整理版本,會考複習必備資料
    高中地理屬於文科學科,需要背誦的知識點超級多。很多同學成績都在60分左右,上課聽不懂知識點,跟不上老師進度去整理筆記,下課連複習資料都沒有。班級來了好幾個這樣的同學,初中地理基礎沒打好,高中地理一竅不通。
  • 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
    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高中地理屬於文科範疇,所以在學習上需要背的知識點就很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具體內容如下。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1、判斷依據:第一步,根據最冷月、最熱月判斷南北半球。
  • 高中地理,高一至高三,備考新列知識點全總結,口訣+技巧+概念
    小菌心得:地理這門學科,在之前一直屬於理科,之後再轉成文科的,因此相較於歷史和政治,它所需要的思維和邏輯性更強。倘若只是簡單的死記硬背,在你進行考試的時候,你會感覺哪怕是選擇題中,真正地死知識點可能只有一兩道題。
  • 高中地理知識點:水庫、沼澤水
    高中地理知識點:水庫、沼澤水水庫,是為了某種需要而建設的人工湖泊。面積比較大的人工湖泊稱為水庫,面積比較小的則可以稱為池塘。大水庫以其氣勢雄偉、山清水秀、景色綺麗而令人神往。有的水庫是由於在河流的某一處,興建了高大的攔河壩,上遊河水被大壩阻擋,瀦水而成的;有的水庫是由於在平原地上人工挖掘而成的;也有個別的水庫是由於地段坍陷,以後經過人工整理而成的。有時在一條河流上,為了互相調節、相互補充,可以連續修築好幾個水庫,形成水庫串。我國黃河從龍羊峽起到青銅峽止,河流穿行在深山峽谷間,在900千米的流程中,河床海拔下降1000多米。
  • 2021考研數學衝刺:易混淆知識點總結
    從10月、11月,基本就進入到衝刺階段了,本文中公考研小編整理的關於「2021考研數學衝刺:易混淆知識點總結」相關資訊文章,一起關注一下吧~一、幾個易混概念:連續,可導,存在原函數五、對稱性,輪換性,奇偶性在積分(重積分,線,面積分)中的綜合應用:這幾乎每年重要,要麼小題中考,要麼大題中要用,這是必須掌握的知識,但是往往不是那麼容易就靠做3,4個題目就能了解這知識點的應用到底有多廣泛。
  • 高中地理所有知識點大全
    高中地理所有知識點大全世界上沒有不付出就成功的可能,想要高考取得好成績,紮實的複習必不可少,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讓更多的高三學生更好的複習,並祝願高三學生一朝金榜題名,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天圓地方說、地圓說、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宇宙學說
  • 高中生物DNA知識點整理
    高中生物DNA知識點整理高中生物教材中許多知識都可以量化,涉及到一些計算,是生物科學深入發展的標誌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DNA知識點整理,具體內容如下。
  • 高中地理全部知識點歸納: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可以列印收藏!
    第一單元地圖專題作為文科的同學們都深有體會,高中地理方面知識點難記,地理不像歷史或者政治,只需要把書本上的知識背熟了,再加靈活運用就行了。而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學習地理需要把所學的知識點串起來,要求你記清每課每小節的內容,同時要多畫知識框架圖。當然也不能忘記多背地圖,必要時還應該多畫,還有就是要看最近出現的一些地理題。並不只是限制於考試題,高考題或者是各省各市的模擬測試題。可能你在路邊發現了一個現象,或者是新聞上讀到的某段材料都可能成為高考測試題。
  • 2020教師資格考試備考易混淆的那些知識點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教師資格考試備考易混淆的那些知識點,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教師資格證考試是成為一名教師的第一道關卡,那麼多考點內容,大家在複習時會不會有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呢?
  • 心理學易混淆知識點
    3.正例VS反例VS變式正例是指完全符合這個概念所有特徵的例子。反例是指不符合這個概念的例子。變式是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證)在無關特徵方面的具體變化,也就是通過保持概念的關鍵特徵而變化那些非關鍵特徵,從而構成的表現形式不同的例證。所以變式就是特殊的正例,它的功能就是突出事物的關鍵特徵。
  • 文科生必備:高中地理必背知識點梳理、高中三年不用買資料!
    高中地理介於文科和理科之間,需要用理性思維理解些東西,但不過於複雜,剩下的工作就是用偏感性的思維去分析和表達。且比起歷史和政治,地理顯得最為客觀實在,不帶有一點階級色彩,又與實際結合得相對緊密(比如農業和工業的區位分析),所以事實上是實用性最強的一科了。因此,同學們學習地理的心理準備就是要消除對地理的偏見、儘量喜歡上這門學科。
  • 生物易混淆知識點大全(下)
    今天更新生物易混淆知識點的最後一部分。58、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時間期中心體複製使其含兩個中心體,含有4個中心粒。59、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F1產生配子時,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這句話哪裡錯了?
  • 高中地理:高考要理清的十大概念
    高中地理中有很多容易混淆的知識與概念,今天,就帶大家一起盤點與學習一下,高中地理必須理清的十大概念! 1、時間、時刻、時段、時區、區時和地方時: 時間即時段又叫時間間隔,指時間的久暫,通常是用開始和終了的時刻來表示;時刻是指時間的遲早即時段圖像中的某一點,時刻因適用經度的不同分地 方時和標準時(區時);地方時是地球自轉的效應,為克服其在使用中的諸多不便,人類建立了時區和區時的概念,前者指空間,後者指時刻。
  • 怎麼學高一地理知識點整理
    高中地理怎麼學高一地理知識點整理,期末即將來臨,高一的知識你都掌握了嗎?還沒有全部掌握的同學們今天要好好看看哦。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一)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內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來源  能量來自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能  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輻射能,其次是重力能  表現形式  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和地震等
  • 衡水中學整理,高一至高三,高中物理知識點大全,知識點+結論
    高中物理的知識點多而繁雜,許多同學在整理的過程中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今天小編特意準備了一套物理知識點歸納,同學們可利用這篇資料,進行精準的複習和預習。並且在知識點的整理上,可以事半功倍,提升效率。
  • 生物易混淆知識點大全!備考生必須收藏!(上)
    昨天給大家分享了生物容易被遺忘的知識,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生物鐘容易被混淆的知識點,因為整理出的混淆點很多,分成上中下三個部分講述,同學們要注意每天都來看哦!生物易混淆知識點1、生物都有細胞結構嗎?不是,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了。它們的遺傳物質都是DNA嗎?不是。
  • 高考地理易混淆40個概念
    易混概念二: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與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三大金鎖鏈條件,液態水、適宜的溫度和適合呼吸的大氣。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是指形成三大條件的地球自身和宇宙條件,如日地距離適中、地球體積質量適中、八大行星各行其道等。  易混概念三:光照與熱量  光照——主要是指直接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
  • 高中數學:函數常見易錯知識點整理,易丟分的學生要仔細看
    對於高中學生能否學好數學這門學科,關鍵就在於對「函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如果要談及高中數學最重要的知識內容,函數絕對是首當其衝。同時在許多學生心中也是最難學、最抽象的知識!從初中的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到高中的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三角函數,縱觀在各階段所起的作用,函數在高中數學的核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對同學們來說,函數知識不僅是初中函數知識的延伸,也是將來大學數學更加抽象的函數知識作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