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發現超大滅絕烏龜,重1噸,長3米,僅外殼都有汽車那麼大

2021-01-09 騰訊網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會聽到一些比較有趣的史前故事,有人會將它們當做玩笑,有人也會信以為真,然而這些事情到底有沒有發生過,還是要仔細考察。在最近,一隊古生物考古學家在南美洲考察時,他們找到了一種「上古神獸」,也就是已經滅絕了的史前大型生物。經過好多天的挖挖鏟鏟,他們挖到了一塊龜殼,準確地說,像一面牆一樣堅硬光滑的龜殼。

發現龜殼

海龜是一種長期生活在海裡的龜類,如果它的心情好也會爬到沙灘曬曬太陽,不過海龜和普通烏龜有著很大區別,如果海龜在海裡遇到危險,它不能將頭和四肢縮回身體,也不能長期在陸地生活,不然會缺水死亡,所以說烏龜與海龜還是有著本質的差別。

而這次在南美洲發現的巨型龜殼,根據美國一家新聞網發出的報導,這塊龜殼其實屬於一種已經滅絕很久的淡水龜:地紋駭龜,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烏龜種類之一。

南美洲是一片神奇的大陸,在這裡養育了眾多體型巨大的爬行動物,其中就包括了長達14米的泰坦蟒、以及10米長的普魯斯鱷。而早在500萬年前,南美洲部分地區還是汪洋大海。

在史前時期,與現代相比,那時所有東西都很大,大到匪夷所思,只有足夠大的身體才能讓它們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保護好自己,海洋裡的生物也同樣如此,體積大到難以想像,比如說這次考古隊發現的地紋駭龜,它是一種遠古巨龜,僅僅是它的龜殼體積就非常大,居然體長3米長,重達1.1噸,如果加上腦袋和尾巴,這隻駭龜的長度在5米左右,體重約6噸。

地紋駭龜是一種極其古老的遠古生物,它們生活在500到1000萬年前的南美洲沼澤,早在1970年,就有考古學家就已經找到了它們的部分遺骸,不過從那之後,關於這種史前巨獸的消息就非常稀少了。它們的化石是從烏魯馬科組地層中發現的,由此我們可以大膽推測地紋駭龜是生活在雨林中的池塘,又或者是水流比較緩慢的河流中,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水中,一般很少到陸地,主要以植物為食,是食草動物。而與駭龜生活在一起的動物有大量的魚類、爬行動物,還有小型的哺乳類。

地紋駭龜

從這塊背甲化石來看,在500萬年前我們發現的這隻地紋駭龜體型是人類的兩倍,僅僅是它的外殼就有汽車那麼大,不難想像它的整個身體有多大。研究負責它的研究人員馬塞洛·桑切斯說:「一些地紋駭龜的甲殼能達到3米,這也使其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龜之一。」

經過專家的推算估計,如果是這隻地紋駭龜的完整體,那麼它的體重應該能達到1145千克這麼重。地紋駭龜平時吃的比較雜,各種各樣的魚,以及蛇和鱷魚等,但是主要還是以草為主,這和現存的亞馬遜河龜飲食相似,但地紋駭龜的體型卻比亞馬遜河龜大100倍。

此次研究人員還注意到,這隻地紋駭龜的殼上有角,而之前發現的那些地紋駭龜的龜殼上沒有角,兩種殼類型表明它們存在著差異,那麼就只能是性別差異了,雄性有殼角,而雌性沒有殼角,龜殼上生長的尖角有利於它們與其他雄性爭鬥,保護巨大的頭骨。

不止殼上的尖角,最這塊化石上的咬痕和骨頭被折斷的痕跡也非常吸引專家的注意,或許這些就是這隻地紋駭龜的死因。科學家認為,儘管地紋駭龜很大,看上去堅不可摧,但其實,在那樣恐怖的史前世界,仍然存在有更大的,更恐怖的食肉動物在獵食它們。

如此巨大體型的駭龜卻是食草動物,它們的天敵是一種叫做普魯斯的史前巨型鱷魚,這種鱷魚的體重比地紋駭龜還要巨大,咬合力就更不用說了,也是相當的驚人,即使龜殼再堅硬,對於鱷魚來講那可是小菜一碟。雖然地紋駭龜體型龐大,但它們也存在著天敵,龜殼上留下的巨大咬痕就是最好的證明,它們也曾受到巨型食肉動物的威脅。

但是想要確定什麼是導致這隻地紋駭龜死亡的元兇,目前還不得而知。

關於這次的發現,桑切斯總結說:「基於對地紋駭龜的大量研究發現,一些來自亞馬遜地區的河龜是現目前最接近它們的活著的親戚,可以說二者是同類關係。」

大膽猜想

這500萬年來發生了什麼,導致地紋駭龜家族越來越小?其實不止地紋駭龜,任何從史前遺留到現在還活著的生物,它們的體積都越來越小。這其中的奧秘,目前科學家們也說不清。

現目前,很多的亞馬遜河龜其實被人當作寵物飼養,它們甚至只有巴掌大小,在人類的魚缸中安心地等待投喂。但是它們的祖先地紋駭龜,不說叱吒五洋,至少能夠遨遊四海,這祖先和後代之間真是天壤之別,當然造成這種結果人類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責任。

駭龜真正的滅絕原因至今也沒有被人們搞清楚,不過肯定是離不開大自然的各種變化,以及各種天災。研究人員大膽猜測這與安第斯山脈上,以及將亞馬遜河、奧裡諾科河和馬格達萊納河的分開,這使得它們的棲息地遭到了破壞。曾經的霸主恐龍如此厲害不也永遠的消失在了歷史當中?它們與地紋駭龜一樣留給我們的也只是一塊巨型化石和無盡的想像了。

其實,早在人類誕生之前的史前時期,地球就已經經歷過高達5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了,而這些被毀滅的生物大都是因為無法適應地球環境的變遷,就算是地紋駭龜這樣強大的生物也難逃一死,更不用提其他生物。粗略的據估計在那些絕望的時期,地球上大約有80%的物種徹底消失。

這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專家們都提出了很多推測,地球上的生物曾經歷數次大滅絕,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造成生物滅絕事件的原因。其中,隕石撞擊、氣候變化、火山活動、沙漠肆虐、傳染病等是認可度較高的幾種說法。

而卡迪納表示他將繼續尋找其他龜類化石,去發現了解更多已經滅絕的龜類,也會盡全力的去破解那些關於龜類和史前生物的秘密,去了解它們如何誕生,如何生存,如果滅絕,更是要從它們身上去了解地球,造福人類。

相關焦點

  • 南美洲發現滅絕巨型烏龜,重達1噸,長3米,外殼跟汽車差不多大
    ——唐《龜》烏龜在我國歷來就被視為上古神獸之一,有人會質疑這小小的烏龜怎麼就是巨大的上古神獸呢,真的存在於上古時期嗎?雖然很多人都不相信上古神獸存在的說法,但上古神獸的傳說確實存在,而這大型烏龜可以從以前的一處考古發現中得到驗證。
  • 南美洲發現滅絕巨型烏龜,重達1噸,長3米,外殼跟汽車差不多大
    ——唐《龜》烏龜在我國歷來就被視為上古神獸之一,有人會質疑這小小的烏龜怎麼就是巨大的上古神獸呢,真的存在於上古時期嗎?雖然很多人都不相信上古神獸存在的說法,但上古神獸的傳說確實存在,而這大型烏龜可以從以前的一處考古發現中得到驗證。南美洲發現超大滅絕烏龜,重1噸長達3米,外殼甚至跟汽車差不多大。
  • 南美洲發現巨大遠古「烏龜」,重1噸長3米,僅外殼就有汽車那麼大
    每種生物的體積和形態都是固定的,但是當自然界中出現體積和形態異常的生物時,就會引起人們的注意。比如,曾經在南美洲,人們發現了一隻烏龜,長度已經達到了三米,重量達到了一噸,人們都十分好奇,這隻烏龜為什麼如此的特殊呢?
  • 南美洲史前最大滅絕烏龜,重1噸,長3米,殼上有被咬過的痕跡
    現在我們在生活中的活動多種多樣,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都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相信在平時肯定會有養魚、養烏龜的人們,一般我們見到的烏龜都是那種比較小的或者是中等的。那麼大家有聽說過巨大的海龜麼?要說在最近,古生物的考古學家在南美洲進行考察時有一個重大發現,他們找到了一種"上古神獸",不過這種生物早就已經滅絕的,據說這個生物是史前大型生物。
  • 古生物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大烏龜,活在約1000萬年前,龜殼巨大
    來自蘇黎世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們一直正在研究一個新發現的物種遺骸,他們說,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烏龜」,大約1000萬年前,它曾在如今的哥倫比亞沼澤般的環境中漫步。英國《每日郵報》2月13日報導,這隻「有史以來最大的烏龜」重達一噸多,有一個八英尺長(約2.5米)的角狀龜殼,龜殼可能在一千萬年前用於戰鬥,對付其他海龜。研究人員表示,在巴西、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發現的幾隻巨型海龜的遺骸有助於更好地了解這種大型爬行動物。
  • 2.4米長,超1噸重!南美發現史上最大龜殼
    ,其中包含一塊史上最大的龜殼,其長度約2.4米,重約1.1噸。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塊龜殼屬於一種已經滅絕的淡水龜:地紋駭龜,是世界上最大的烏龜種類之一。蘇黎世大學古生物研究所和博物館館長馬塞洛·桑切斯(Marcelo Sanchez)說:「它即使不是最大的,也是最大龜殼之一」。
  • 這種烏龜重約1噸,體長2米,如今因人類而瀕臨滅絕
    烏龜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爬行動物,它的體型一般都不大,最大的也就幾公斤的樣子。在我們兒時的印象裡,最大的烏龜莫過於《西遊記》裡帶著唐僧師徒四人渡過通天河的大烏龜了,但在現實世界中,那麼大的烏龜還真的存在。
  • 神話中的「載人巨龜」被發現, 長5米重數噸, 網友: 西遊記成真了
    相信大家對於西遊記之中的「載人巨龜」都還有印象,這隻通天河裡的烏龜能不斷的變化形狀,從一個人變成能載上師徒四人的巨龜,它也算的上是一頭神龜了。但其實,這種載人巨龜並不僅僅存在於神話中,在地球上曾經也發現過這種烏龜,它的體型有5米長,重達數噸,甚至還有網友還表示:西遊記成真了。一起來看看吧!這種長得非常大的烏龜就是駭龜,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目前以及滅絕了。
  • 地球上最大的移動機械,——長240米、高96米、重14210噸!
    你能想像的世界上超大的機械設備有多大?你見過的有多大?
  • 它體長5米,重達6噸,僅有一種天敵
    雖然不知道你是如何看的,但是小編卻是認可的,就拿我們大家都熟知的《西遊記》來說,其中出現過一個馱著唐僧師徒四人過河的巨型烏龜,或許在看這個片段的時候,人們會非常自覺地將這個巨型烏龜歸為作者的一種想像,但是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的的確確是有著能夠站下四個人的巨型烏龜存在的。
  • 世界上最大的烏龜,最重可達700斤體長6米,每天吃60斤食物
    你見過最大的烏龜是多大呢?在人們固有的印象中,烏龜體型不大而且行動極其緩慢,在我國民間有「千年王八萬年龜」的俗語,藉此意指龜、鱉的壽命非常長,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烏龜也一直被視為長壽的象徵,傳說烏龜可以活三四百年。那麼,假如烏龜真的可以活這麼久的話,體型是不是會長到很大?不過這也只是一種猜測,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世界上最大的烏龜!最重可達700斤,最長可長到6米!
  • 科學家復原史前巨蟒:15米長重1噸可吞鱷魚[圖]
    原標題:科學家復原史前巨蟒:15米長重1噸可吞鱷魚[圖] 這樣大的體型在陸地上將非常艱難。」   蛇類的外表具有欺騙性,它們實際上極擅長遊泳,就跟樹懶一樣。樹懶平時行動極其緩慢,但實際上它們在水中的行動速度要迅速得多。泰坦巨蟒看來並沒有現在的海蛇那樣敏捷的身手,但它們實際上也並不需要在水裡有多麼迅速的去追蹤獵物。它們是伏擊者,不依靠毒液去制服對手,而是依靠自身極其強大的力量去纏繞,壓垮對手。
  • 世界上最大的烏龜,體長2.5米,重1噸,能活100年!
    世界上最大的烏龜,體長2.5米,重1噸,能活100年!提到烏龜,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很多人也在自己的家中養起了烏龜。俗話說的好:養的好,它送你走,養不好你送他走,和其它寵物相比,養烏龜既輕鬆又省力,在海洋中生活著200多不同品種的烏龜,來到海灘邊遊玩的時候,人們也能經常見到巴掌大的烏龜,但是提到世界上最大的烏龜,猜猜它有多大?
  • 史前巨鱷中的最強者,咬合力約7噸,硬啃3米巨龜似餅乾!
    根據眾多化石研究在配合現代鱷魚頭與身長比例,普魯斯鱷最合理的體長是10.5米、體重為5.5噸。不過已知發現的普魯斯鱷達到這個體型的個體(9個10米級)相當之多,相信它們真正的種族上限絕對不止這麼大。 「鱷魚之王」光有體型還不夠,比如帝鱷那大長嘴不能發動「死亡翻滾」,變成了漁夫,只能捕食一些大魚和烏龜,不再是生吞恐龍的恐龍殺手。從發現的化石可以看到,普魯斯鱷腦袋長度近1.5米,寬度接近1米,屬於腦袋大、鼻子短、身體粗的寬吻型鱷魚,這種鱷魚比窄吻型的帝鱷更擅長戰鬥、攻擊力更強。
  • 雕齒獸:背著半噸重的甲殼,尾巴像拉長的松球,末端還帶刺
    01身長約4米,背高2.5米,重達2噸雕齒獸隸屬於貧齒目、雕齒獸科、雕齒獸屬動物,被古生物學家稱為一座「移動的動物城堡」,作為一種已滅絕的甲殼類巨獸,雕齒獸曾生活在阿根廷、烏拉圭與巴西一帶的草原上。雕齒獸與烏龜長得相似,只不過體型更加龐大。成年雕齒獸從頭到尾的長度可達4米,背部最高2.5米,體重能夠達到2噸,與一輛甲殼蟲汽車差不多大。
  • 長11米,重1噸!鸚鵡螺曾是地球上最大捕食者
    比如恐龍們的星球那集,怪獸的原型是恐龍;怪獸動物園裡的莫拉鼠原型是吃了廢棄物變異的老鼠;黑暗都市裡的修拉諾斯與蝙蝠有關;怪獸希拉是一隻令人感動的美麗鸚鵡;地中鯊魚、達拉邦、以及最後一集中的邪神加坦傑厄的原型都是有跡可循的。邪神加坦傑厄的原型,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奇特海洋生物——鸚鵡螺(Nautiloidea)。
  • 巨型老鼠現身南美洲,身長超1米,很多生物都不是它的對手
    ,發現它生存的時間大約是在200多萬年之前,它的頭蓋骨超過半米長,讓在場的很多科學家都倍感吃驚。通過分析計算,科學家認為史前巨鼠的重量超過1噸,不過,它的牙齒並沒有如今的嚙齒類動物強大,相對於龐大的體型來說,牙齒顯得有點過於小了,這意味著它的咀嚼能力很弱,只能吃一些溫和軟爛的植物和野果子。
  • 史上最大的巨蟒,體重超過1噸,捕食鱷魚為生,至今沒找到天敵
    恐龍是三疊紀至白堊紀生存的一種陸生爬行動物,根據目前出土的恐龍化石來看,他們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滅亡時間約6500萬年前,這場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不僅僅滅絕了恐龍,一般的大型生物都消失了。泰坦,是希臘神話奧林匹眾神統治前的世界主宰者,光是這個名字,就已經相當霸氣了,泰坦蟒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蛇類,它們的平均體長可達12米(雌性可達15米),體重超過1噸。
  • 世界上最大的巨型烏龜, 古巨龜重達兩噸
    古巨龜(神秘的地球報導)據騰訊科學(圖片:神秘的地球):烏龜是可愛的帶殼生物,它們是唯一缺少牙齒的帶殼爬行動物,同時它們也是唯一長有脊椎和外殼的動物
  • 體長3米的大老鼠,重1000公斤堪比一頭牛,專家:幸虧滅絕了
    老鼠是我們都很熟悉的動物,在我們生活的城市裡,老鼠的名聲可不太好。然而,老鼠卻是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之一,據說當年日本廣島被襲擊後,老鼠還活的好好的。老鼠以其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著稱,就算人類文明走向了終結,老鼠都不會從地球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