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人說,每一個新生兒的誕生都是一場奇蹟,這一點都不誇張,畢竟每個寶寶的前身都只是一個肉眼無法識別的受精卵。
在沒有任何人指揮的情況下,它一步步發育成能說能笑、活蹦亂跳的個體,那麼,這個神奇而偉大的過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其中的過程又是什麼?
3D組圖:帶你看胚胎發育全過程,胎心出來的那一瞬,媽媽笑著流淚
一:孕1-3周
小蝌蚪經過漫長而殘酷的淘汰,終於與球體相遇,二者相結合形成了受精卵,胎兒的前身已經出現。
二:孕4-5周
受精卵處於高速分裂狀態,在子宮內絨毛的推動下,開始在子宮內選地著床,5周末左右進一步發育成胚胎。此時胎兒長度為0.4cm左右,肉眼可以識別,但依舊非常渺小。
此時它主要由外胚滋養層以及內細胞團構成,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內細胞團又會形成外、中、內三個胚層。簡單來說,就是在孕五周的時候,我們才可以認定其正式進入胎兒發育期。
三:孕6-8周
這個階段是胚胎發育非常關鍵的時期,細胞劇烈分化,心臟、呼吸、消化、神經等各大器官均開始發育,通過專業設備,已經能檢測出胎兒的胎心。不少媽媽懷胎十月沒哭,但當她們聽到胎心的那一瞬間,淚流滿面,那種感覺無法用言語形容,激動欣喜湧上心頭很難自控。
四:孕9-12周
此時寶寶已經發育得比較大了,體重達23克,體長可達9cm,基本能看出人形,手指、腳趾均開始發育,只是指縫發育還不完善,依舊粘連在一起。身體內部主要器官已經開始工作,比如肝臟分泌膽汁、腎臟分泌尿液、血細胞大量生成等等。
五:孕13-17周
寶寶已經重達120克,胳膊與腿都已經發育完全,關節也可以發揮作用。在外界刺激下,媽媽時不時能感覺到寶寶肚子裡亂動,此時孕媽才能比較直觀地感受到孩子的存在,她們在心態方面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用網友的話來描述:總算是有了當媽媽的感覺,之前就像是在做夢。
六:孕18-21周
5個月大的寶寶,不再是軟綿綿的一個肉團,他們的骨骼開始迅速發育。這一階段,孕媽需要大量補充鈣質,確保胎兒發育期間的營養損耗,作為身高的支撐,骨骼發育要是做不好,孩子在起跑線上就比別人慢一拍,大家千萬不能馬虎。
此外,孕媽要是鈣缺乏,也會出現抽筋、失眠、神經敏感等症狀,讓原本就不輕鬆的生活更加「痛苦」。
七:孕22-26周
由於胎兒體積越來越大,部分身材矮小的孕媽開始出現行動不便,腰酸背痛是正常現象,尤其是走路,相當費勁。儘管如此,大家還是要注意保證每天半小時左右的運動量,這是避免妊娠期基本的重要保證。
研究顯示,運動會加速女性血液循環,為胎兒帶去更多氧氣,促進其大腦發育。
八:孕27-30周
7個月大的寶寶,已經進入孕期最後階段,在突發情況下,此時也可以剖產出生,當然,凡是37周之前出生的孩子,都屬於早產兒。胎中一日,外界10天,早出生的孩子在健康方面肯定要比其他寶寶要差,因此,孕媽還是要密切注意安全。
九:孕31周-34周
寶寶能對外界的動靜(包括震動、聲音乃至刺激)做出回應,呈現出頭下腳上的姿勢,已經開始為出生做準備。
十:孕35-40周
由於胎兒入盆,不少孕媽胃口大開,妊娠反應逐漸消失,感覺一下子卸下渾身重擔。輕鬆歸輕鬆,還是提醒大家,隨時注意自身狀況,既不要大驚小怪(假性宮縮),沒事就往醫院跑,也不要完全不在意,意外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總之,懷孕不僅僅是媽媽一個人在努力,胎寶寶也在很努力地長大,寶媽們,你們第一次聽到胎兒胎心時是什麼感覺?你有自己測過胎心嗎啊?有沒有那麼一絲激動和喜悅呢?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