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醫療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我國智慧醫療的發展已經漸行漸近,上海、杭州等地的智慧醫療走在全國前列。隨著多項醫衛信息化政策的密集出臺以及醫改的不斷深入,人們驚喜地發現,無論是傳統的醫療管理理念亦或是傳統的就醫模式正在或將要發生深刻變革,智慧醫療被視為是實現我國醫療行業戰略性轉變的重要手段。
在當前新醫改與網際網路+的強勢推動下,智慧醫療的市場空間正在全面打開,醫療行業也被視為是2015年的最大風口。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國家信息中心相關單位的指導下,由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主管的《智慧城市》雜誌聯合智慧城市頭條網依據強大的企業信息資料庫和市場調研資源,繼推出「2015中國十大智慧交通企業綜合競爭力排行榜」原則基礎上,再次重磅推出「2015中國十大智慧醫療企業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為各界對智慧醫療行業分析和判斷提供詳實的數據參考。
為了更好地呈現榜單的真實性及參考價值,雜誌社根據過去一年智慧醫療行業的發展現狀及競爭格局,首先初步篩選一批智慧醫療相關企業,隨後再結合專家組的分析和評估,並分別從運營能力、解決方案、市場戰略、創新能力、重點案例等幾大類別進行綜合打分,最終評比出「2015中國十大智慧醫療企業」。其中,東軟集團綜合競爭力指數為9.64,位居第一;萬達信息競爭力指數為9.62,位居第二;衛寧軟體綜合競爭力指數為9.60,位居第三。具體評估結果分析如下:
◆東軟集團
目前集團的醫療業務主要有四塊,醫療信息化、醫療器械、健康管理、醫保控費。其中,醫療信息化是公司的傳統優勢領域,合作醫院已基本覆蓋全國。特別是健康管理與醫療器械、醫療信息化有協同效應,公司通過醫療設備和醫療信息化採集的數據建立健康管理服務中心,與醫院合作開展健康管理平臺建設方面有優勢。公司已獲得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特一級資質。
面向未來,東軟集團旗下東軟醫療將繼續與中國及全球知名的基礎研究機構、醫療機構,構建產、學、研、醫產業聯盟,快速提升產品創新能力,同時啟動「雲」戰略,構建以雲平臺架構為依託的服務業務模式,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醫療設備產品與服務供應商。
◆萬達信息
公司當前在全國範圍內的區域衛生信息化市場佔有率約50%,業務所涵蓋的區域衛生平臺、區域診療中心、區域心電信息系統、區域病理信息系統、遠程醫療服務平臺以及為社區和個人所提供的遠程健康監護與管理平臺總共為超過3.6億人建立了電子健康檔案。
目前,公司已完成了大衛生、大健康的戰略布局,醫衛產業鏈不僅包括醫療、醫保、醫藥等服務政府、機構的平臺;同時還涵蓋了移動醫療、食藥健康等惠及民生的創新產品及舉措。至此,萬達信息已經完成了全國首創的提供醫療衛生閉環服務,實現全過程健康管理。
◆衛寧軟體
衛寧軟體一直是國內醫療信息化領域的領先企業,專注於醫療信息化建設。目前,公司正以醫院信息系統和醫保控費系統為依託,積極與保險、藥品、健康服務等專業機構開展合作,重點布局就醫雲、健康雲、藥品福利和保險風控雲、雲醫院等新體系,從而形成醫療新生態圈與醫療服務新模式,與產業鏈相關方真正實現的「三醫聯動」。目前,公司已獲得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企業三級資質。
今年4月底,公司與吉林省衛生信息學會日前籤署了《關於吉林省智慧醫療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共同建設和運營吉林省智慧醫療服務結成長期全面的戰略合作關係。與地方籤署智慧醫療合作使得公司的雲醫院模式漸成規模。此外,該公司還與邵逸夫醫院、江幹區衛生局籤署《基於雲醫院平臺的健康服務合作框架》,三方合力打造的信息平臺,實現對患者提供便捷就診,對醫院提供跨地域協同服務,實現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有效接入。據悉,作為雲醫院模式的具體落地,該模式有望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銀江股份
銀江股份作為中國領先的智慧醫療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長期致力於為醫療行業用戶提供以物聯網應用為基礎的醫療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服務。公司已形成了數字醫院、區域醫療、公共衛生、移動醫療和醫療物聯網等五大領域核心產品和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公司智慧醫療技術已在包括350餘家三甲醫院在內的1500餘家醫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認可,為醫療行業客戶提供了最先進的信息化產品和服務,引領智慧醫療未來。如今,公司已獲得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一級資質。
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強勢發展,該公司加速布局移動醫療市場,以智慧城市總包為導入,佔位城市所覆蓋區域及居民的入口,以養老社區、社區醫院為中心,搭建老年人安防監測平臺、慢病監測數據平臺助力養老和醫療020的閉環,依據平臺佔位優勢布局健康養老、慢病健康管理,並且率先在國內推出「健康寶」、「養老寶」APP及可穿戴設備等多款移動網際網路、智慧物聯網產品,尤其是研發出的中國首臺「健康監測流動車」、「智能養老床」等重點產品已受到市場強烈關注。
◆東華軟體
東華軟體在不斷擴大全國大型醫院和醫療管理機構的用戶數量,推動智慧醫療業務逐步落地,積極參與搭建全國智慧醫療的支撐平臺,相繼籤署桂林市智慧醫療建設項目、呼和浩特市智慧醫療合作框架協議、國家衛計委統計信息中心國家健康卡管理平臺等項目。目前,公司已獲得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一級資質。
與此同時,公司也開始布局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相繼推出免費版雲診所系統、與醫院內部臨床數據管理融為一體的健康樂隨訪系統,目前北京協和醫院數位化醫院已整體驗收成功,並與幾十餘家大中醫院達成網際網路醫療戰略運營協議。2014年度醫療衛生事業部緊密結合國家醫藥衛生改革政策,在醫院信息化、網際網路醫療和區域衛生信息化等多個方向推進新產品研發工作,推出了多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
◆創業軟體
創業軟體擁有八大系列100多個自主研發產品,營銷網絡遍及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先後承擔了國家電子發展基金項目、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國家創新基金項目等40多項國家、省、市級重大技術研發項目,是目前中國最具競爭力的醫療衛生行業信息化建設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服務商。
公司在「創造數字醫衛、服務健康事業」的理念下,秉承專業化、產業化的發展思路,以醫療衛生行業的信息化建設為己任,立志成為中國最大最強最優的軟體企業。
◆天健科技
天健科技集團是中國大陸最早從事醫療信息系統開發研製的專業化企業之一,為數位化醫院建設和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提供軟體產品、系統整合和運營服務,業務及服務已經覆蓋全國各個地區。
20餘年來,天健密切關注國際醫療信息發展的最新動態,始終掌握核心技術,注重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的開發研製,目前,公司的體檢信息系統、病理信息系統、手術麻醉/重症監護信息系統、成本核算信息系統、Medvision醫學影像工作站等系列產品架構的數位化醫院建設全面解決方案已應用於全國1000餘家醫院。 天健區域衛生信息管理體系相關產品已成功應用於全國多個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項目。
◆用友醫療
用友醫療致力於為城市衛生信息、醫療機構、個人健康管理提供專業、標準、融合的產品與服務,成就最專業的醫療衛生軟體與服務提供商。
在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環境下,用友發布全新的用友雲平臺,基於醫療衛生領域最佳實踐技術與應用UAP-H平臺,國際、國內信息標準,構建完整的數位化醫療衛生信息產業生態鏈。用友醫療推出城市級區域衛生信息化解決方案、新一代醫院一體化信息系統(H+)解決方案、醫院一體化HRP整體運營管理解決方案、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解決方案。目前已經與全國十多個省級、地市級城市達成「健康城市」戰略合作協議;為超過8000家以上醫療機構提供數位化醫院建設服務,創造用戶和社會的價值。
◆華海醫信
華海醫信專業致力於醫療數位化、信息化技術開發與服務,先後為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同仁醫院、西安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解放軍上海455醫院、廣東省中醫院、暨南大學廣州華僑醫院、重慶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遼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陝西省人民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廣西柳州市人民醫院、雲南省腫瘤醫院等數千家醫院提供了臨床信息化建設服務。目前,公司已獲得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企業資質證書。
同時,公司自主研發的PACS(醫學影像存檔和通訊系統)、超聲影像信息化系統、內窺鏡影像信息化系統、病理影像信息化系統等產品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新產品電子病歷和心電系統已經開始進入市場應用,並深得用戶認可。
◆方正國際
方正國際作為中國首家醫療信息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歷經近20年發展,在自主創新的基礎上,成功研發了HIS醫院信息系統、CIS臨床管理信息系統、NIS臨床護理信息系統、EMR電子病歷信息系統、RIS放射信息系統、PACS醫學影像系統、醫院經營管理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健康體檢系統、區域協同醫療、信息交換集成平臺等核心系統。
作為國內領先的數位化醫院及區域衛生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與服務商,方正國際已經為100餘家大型三甲醫院及眾多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了全方位的IT整體解決方案及服務。
無論是始終專注於智慧醫療領域的東軟集團、銀江股份,還是從醫療軟體、醫療器械轉身智能醫療服務公司中萬達信息、衛寧軟體,在「網際網路+」颶風狂襲的推動下,智慧醫療也已經成為多方力量爭奪的「戰利品」,競爭相當的激烈。2014年以來,蘋果、谷歌、三星分別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健康平臺,國內BAT三巨頭也瘋狂角逐網際網路醫療市場。從百度健康雲、騰訊的丁香園微信醫療到阿里的「未來醫院」,三家都希望爭食甚至引領這個萬億大市場的網際網路變革。
不可否認,智慧醫療的市場前景十分誘人,據有關數據顯示,2014年醫衛行業的信息化投入規模達到275.1億元,比2013年增長22.5%,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有分析認為,未來5年我國智慧醫療市場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伴隨著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深入發展與應用,醫療正在加速藉助網際網路走向真正的智能化,而接下來,一些企業將積極推動與電視、網絡、電信運營商的合作,利用雲計算技術,研發、搭建全國統一的電子醫療平臺,將包括個人病史、疫苗預防、基因情況等方方面面的個人健康信息納入其中,並實現健康信息在各個醫院之間的共通共享,從而構建從醫療機構到社區、再到家庭的全方位健康管理網絡。除此之外,移動醫療、個人保健、遠程監護等新興醫療照護需求正在迅速膨脹。未來智慧醫療行業的商戰「硝煙」將更加激烈,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有求新求變,才有希望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