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部同類型的片子在北美前後腳上映,爛番茄的觀眾評價都挺高。
一個89%,一個100%。
前者是10周年回歸的喜劇《喪屍樂園2》,後者是講述一群孩子在喪屍爆發當天如何生存的《小怪獸》。
《喪屍樂園2》
《小怪獸》
這類喪屍片往往血量多、尺度大,在國內院線上映都基本無望。
但喪屍片一直都是電影中比較熱門和重要的類型。
《小怪獸》已經「網盤見」,而10周年原班人馬回歸的《喪屍樂園2》還在上映,想看到,還得等。
在這等待的日子裡,探長為大家淘出了30多部喪屍電影。
爛大街的探長今天不多說,只聊一些冷門佳作和下飯神器。
喪屍電影合集Selected Zombie Movies
起源
首先,要知道,喪屍和殭屍都對應英文「zombie」一詞,兩者的區別越來越小,只是殭屍在我們的文化裡有更多迷信和魔幻的意味。
"Zombie"一詞最早在1819年出現,但直到1903年詞典才給了它比較準確的含義:遊蕩在人間,折磨活物的幽靈。
喪屍VS殭屍
最早有關喪屍文化的書籍是出版於1929年的《魔法島嶼》,其中的喪屍和作者在海地島聽聞的巫術有關。
1932年,反應靈敏的好萊塢就據此拍出了第一部喪屍電影《白魔鬼》(White Zombie),但這部片子充滿了巫術、奴隸和種族的主題。
其實我們所熟知的喪屍電影,直到1968年才出現——《活死人之夜》。
此後所有的喪屍電影都是它的直系後裔,今天探長就把後來這些喪屍電影分為5類向大家推薦:
經典喪屍片、喜劇喪屍片、溫情喪屍片、極速喪屍片、腦洞喪屍片。
《活死人之夜》
>>>>經典喪屍片
1968年,美國還沒有電影分級制度。
許多獵奇的觀眾去影院看一部叫《活死人之夜》的電影,結果一個個被嚇得哭成一片。
片子的導演是喬治·A羅梅羅,人稱「喪屍電影之父」。
《活死人之夜》
羅梅羅接著一發不可收拾,拍了好多部喪屍電影,其中《活死人之夜》、《活死人黎明》和《喪屍出籠》是最著名的「喪屍三部曲」。
由於年代原因,這些片子顯得老舊,探長不推薦看,但這些電影卻給出了喪屍的經典定義:
受到輻射或感染病毒後,屍體會復活,人類會變異,這些屍體和人類會變成精神恍惚、行動緩慢、捕食人類的「活死人」(the living dead)。
《生化危機》
《生化危機》和《我是傳奇》都是這類經典喪屍片的代表。
但探長想推薦的是2004年翻拍版的《活死人黎明》、2005年的《活死人之地》和2012年西班牙的《死亡錄像3》。
星級推薦——《活死人黎明》上映:2004.3.19評分:豆瓣7.5、IMDb7.3
喪屍起源:病毒
翻拍版的《活死人黎明》由扎克·施奈德(《守望者》《正義聯盟》)執導,編劇是詹姆斯·古恩(《銀河護衛隊》),兩人強強合作,電影的評分比喬治·A·羅梅羅的原作還高。
故事主角是個護士。
前一天傍晚醫院收治了大量咬傷患者,而當護士一覺醒來,一種不明的病毒已經席捲了整個城市。
護士和幾名倖存者逃到了一家大超市裡面,這裡物資豐富,設備齊全,幾個陌生人於是開始了一段末世生活。
主角裡有白人,有黑人,有美女,有孕婦,有好人,有壞人……他們不僅要共同抵禦來自外界的喪屍威脅,還要對付內部的各種矛盾。
這一版的《活死人黎明》故事緊張,情節緊湊,在化妝和特效上比原版都有明顯的進步,喪屍非常逼真。
幾個角色也個性鮮明,矛盾衝突不斷。
曾經被瘋傳的喪屍嬰兒也是出自這部電影。
如果你是喪屍迷,這部電影是必看之一。
星級推薦——《活死人之地》上映:2005.6.24評分:豆瓣6.5、IMDb6.2
喪屍起源:未知
喬治·A·羅梅羅的喪屍三部曲有些久遠,就不推薦了。
要想體驗到經典正宗的羅梅羅作品,這部拍攝於2005年的《活死人之夜》絕對是首選。
故事發生在後喪屍時代,倖存者們已經匯集在一起,將喪屍隔離在外,建立了新的城市和社會秩序。
此時,玩弄喪屍甚至成為一種娛樂項目。
故事的主角屬於社會的下層,他們每晚要出到城外搜索物資。
只要放幾顆煙花,喪屍就會被迷住,他們就可以穿行在喪屍群中。
但新的社會資源分配不均,整個城市混亂動蕩,最棘手的,是喪屍開始覺醒,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
覺醒的喪屍開始組團攻擊人類城市,新喪屍和人類兩個物種的對抗將如何收場探長就不劇透了。
星級推薦——《死亡錄像3:起源》上映:2012.3.30評分:豆瓣6.0、IMDb5.0
喪屍起源:宗教啟示錄
這個來自西班牙的死亡錄像其實是個偽紀錄片四部曲。
系列太火,美國人翻拍出了《隔離區》,但隔離區系列到第二部就拍不下去了,因為腦洞跟《死亡錄像》系列沒法比。
《死亡錄像》四部曲相互關聯,最出彩的,是第一部和第三部。
當年下面這幾張圖片在網上都傳瘋了,天天有人過來問探長這是什麼電影。
片子將喪屍、宗教、血漿和新娘融合在一起,讓喪屍粉看得欲罷不能。
在一場婚禮上,突然有人變得瘋狂而有攻擊性,婚禮變成了屠宰場。
柔弱的新娘被逼發飆。
她撕下婚紗,扛起電鋸,戰鬥力爆表。
這一部揭示了整個系列中喪屍的起源。
雖然片中的喪屍依舊行動緩慢,見人就咬,非常傳統,但這一部還是拍出了新意。
這裡的喪屍是造物主為懲罰人類,給世界帶來的災難。
但只要有神父念禱告詞,喪屍就會安靜……
>>>>喪屍喜劇片
最初的喪屍片主打驚悚,但很快,歡樂搞笑的喪屍喜劇片就出現了,1985年出現的《活跳屍》就是代表。
後來英國的《殭屍肖恩》、西班牙和古巴根據《殭屍肖恩》拍攝的《殭屍胡安》、2009年的黑馬《喪屍樂園》都屬於必看作品。
《殭屍胡安》
2017年「日本姜文」拍攝的《攝影機不要停》也是和喪屍有關的喜劇,但嚴格來說它並不是一部純粹的喪屍電影。
新出的《小怪獸》倒是像喪屍版的《美麗人生》,值得一看。
《攝影機不要停》
星級推薦——《殭屍來襲》上映:2015.2.13評分:豆瓣6.4、IMDb6.2
喪屍起源:流星
這部來自澳大利亞的喪屍片讓探長眼前一亮。
影片裡的血漿好像不要錢一樣,片中人物的造型也很炫酷,而手持的跟拍鏡頭、快速犀利的剪輯更是讓片子風格明顯。
故事發生在澳大利亞,晚上,有人看到滿天的流星雨,第二天,喪屍爆發。
更奇怪的是,所有汽油驅動的車子都拋錨了。
原來,汽油柴油都變得不再可燃,而喪屍的血液竟然成了新的燃料。
同時,被拿來做實驗的一個女孩被注射了喪屍的血液之後擁有了牛掰的能力。
至於牛掰的能力是什麼,自己去看吧。
這部影片在套路化的喪屍片中玩出了新的花樣。
它設定有趣,攝影獨特,血漿充溢,笑點燃點兼具,作為喪屍粉,這部電影你值得擁有。
星級推薦——《童子軍手冊之喪屍啟示錄》上映:2015.10.30評分:豆瓣6.7、IMDb6.3
喪屍起源:人體實驗
這是一部容易因為片名和海報而錯過的電影。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夠歡樂,夠養眼。
影片的故事是關於幾個男孩子的成長和友誼,感情戲還有點讓人感動,但片子卻是限制級。
再說就要飆車了,探長不多說了,這部算福利。
>>>>溫情系列
除了驚悚和搞笑,喪屍片還有不少走了溫情路線。
最具代表的就是被稱為「喪屍版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溫暖的屍體》。
這部電影電影搞笑又溫情,驚悚又浪漫,屬於必看,探長就不多介紹了。
《溫暖的屍體》
另外,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和阿比蓋爾·布蕾斯琳合作過一部關於父女情的《喪家之女》,比較虐心,節奏也慢,粉絲可以看一下,否則不推薦。
值得一看的是根據感人短片改編的《負重前行》,電影版由馬丁·弗瑞曼主演,但節奏也是有點慢。
《負重前行》
星級推薦——《殭屍管家》上映:2007.3.16評分:豆瓣6.8、IMDb6.7
喪屍起源:宇宙粒子輻射
這部在電影節頻頻獲獎的《殭屍管家》探長非常推薦。
片子裡的殭屍起源跟首部喪屍片《活死人之夜》很像——宇宙粒子的輻射喚醒了死去的屍體。
但這部電影還是做出了創新——有人研製出了一個項圈,給喪屍帶上,就可以控制喪屍,讓他們為人類服務。
一個小男孩的家庭買下了一隻殭屍,男孩將他命名為Fido。
Fido笨手笨腳,但卻有了一定的心智,他成為男孩的玩伴,更成為家庭中的一員。
片子很復古,也很溫馨,是喪屍片中難得一見的家庭喜劇。
在2007年,它獲得了倫敦-加拿大電影節觀眾大獎、加拿大導演工會最佳藝術設計獎、法國奇幻影展最佳配樂和評審團大獎。
星級推薦——《請叫我英雄》上映:2015.10.13評分:豆瓣7.1、IMDb6.8
喪屍起源:病毒感染
《請叫我英雄》改編自日本同名漫畫,網友將它比作「日本版釜山行」,還把主角戲稱為「扛槍的高曉松」。
這片子有點中二,也有點燃。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躊躇不得志的漫畫家,在突發的喪屍末日裡守護一個女孩的故事。
片子主打溫情和勵志路線,但其血腥恐怖程度絲毫不亞於歐美喪屍片。
片中演喪屍的演員都非常賣力,最後的高潮大戰也是酣暢淋漓。
片子的一大亮點是喪屍的造型比較詭異。
喪屍保留了一些人類特質,而且,即便沒了腦子也一樣行動。
膽子小的,建議在別人陪同下觀看。
>>>>極速殭屍系列
經典的喪屍行動緩慢,給了人們躲避和逃脫的機會。
但後來出現的「奔跑喪屍」剝奪了這最後一份安全感。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殭屍世界大戰》,以及韓國的《釜山行》。
《殭屍世界大戰》2013
《釜山行》2016
星級推薦——《驚變28天》+《驚變28周》上映:2002.11.1評分:豆瓣7.1、IMDb7.6
喪屍起源:病毒
早在2002年的《驚變28天》中就出現速度極快的喪屍。
《殭屍世界大戰》中從被咬到變成喪屍只需11秒,在《驚天28》天中,也只需要20秒。
《驚變28周》
《驚變28周》是《驚變28天》某種意義上的續集,但關聯很弱。
兩部28系列最經典的還是基利安·墨菲主演的《驚變28天》。
故事發生在英國倫敦,一個快遞員暈倒後被送進醫院,他在28天後甦醒。
醒來後,他發現繁華的倫敦已經成為一座空城。
《驚變28天》
荒涼的末世場景成為影史經典,影片血漿不多,多的是末日文明淪陷後的孤獨。
《驚變28天》
而讓它成為喪屍片中經典的,是影片所表達的關於人性的主題。
如果真的有喪屍出現,到時你會收留外來的陌生人嗎?
在逃亡的緊急關頭,你會拋棄拖累你的人嗎?
《驚變28天》
後來鷹眼傑瑞米·雷納主演的《驚變28周》依舊發生在英國。
病毒爆發後的第28周,喪屍基本都餓死,人類開始重建家園,但他們發現的一個病毒攜帶者又讓倖存的人類陷入浩劫……
《驚變28周》
星級推薦——《新喪屍出籠》上映:2008.4.8評分:豆瓣6.4、IMDb4.5
喪屍起源:病毒
這部《新喪屍出籠》翻拍自喬治·A·羅梅羅的同名作品,評分雖不高,但挺有可看性。
因為這片子非常重口。
除此之外,片子裡的喪屍異常兇悍。
他們生猛到可以飛簷走壁,餓急了連自己都啃。
片子挺套路,唯一的亮點是其中的喪屍愛情有點可愛……
>>>>腦洞系列
喪屍片越來越多,電影也越來越套路,要想殺出重圍,就得不斷開新的腦洞。
2007年,紐西蘭人拍出了一部另類的《瘋羊》。
人類用DNA實驗搞出了一種瘋羊基因,感染的羊會捕食人類。
而人被咬到,會慢慢變成喜洋洋……啊,不,是羊怪。
但這片子拍得很一般。
另外一部是日本的《喪屍的屁股》,這裡面的喪屍源自一種寄生蟲,通過食物和糞便傳播。
寄生蟲會啃噬掉人類大腦,然後控制人類身體。
但片子除了蘿莉和胸就是屎尿屁,比較辣眼睛,喜歡獵奇的可以看一下。
《喪屍的屁股》
2009年,挪威的《死亡之雪》橫空出世,喪屍界又多了一個新物種——納粹喪屍。
這片子要血漿有血漿,要腦洞有腦洞,一共兩部,都很精彩。
2018年,JJ·艾布拉姆斯監製的二戰喪屍片《霸主》如出一轍,但還是《死亡之雪》更勝一籌。
《死亡之雪》
《霸主》
星級推薦——《澎堤池》上映:2008.9.6評分:豆瓣6.3、IMDb6.6
喪屍起源:語言
《澎堤池》是喪屍片中神奇的存在。
因為變成喪屍感染源不是病毒也不是輻射,而是語言。
故事發生在一個叫澎堤池的小鎮,全片都只發生在一間屋子裡,角色就那麼幾個人。
在一個雪天,鎮上出現了一些奇怪的人,他們充滿攻擊性,並不斷重複著某些沒有意義的句子。
後來,一個醫生才發現,病毒竟然是某些單詞,當你說出並理解它的時候,你就被感染了。
你的意識將被它洗腦,你將會成為文字病毒的傀儡。
而可怕的是,你不知道病毒存在於哪些詞語裡,你說著話,可能隨時都會被感染。
影片前半段有些無聊,後半程僅靠幾個人的對話就能引人入勝。
而且,這種「語言病毒」還有著一定的隱喻……
但看這部片子需要一定的耐心。
星級推薦——《天賜之女》上映:2016.9.23評分:豆瓣6.9、IMDb6.6
喪屍起源:真菌感染(注意不是腳氣)
《天賜之女》很有創意,是探長最喜歡的喪屍片之一。
片子充滿懸念,開頭是一群人畜無害的孩子們被士兵綁著上課。
他們其實是「飢餓者」的後代,對人類氣味非常敏感,一點點人肉的味道就能讓他們變成恐怖食肉者。
原來人類世界爆發了一種真菌,它可以和人類共生,但被感染者會失去意識,成為嗜肉成魔的「飢餓者」。
這些孩子是在肚子裡的時候就吃掉了胎盤和母親內臟而出生的「飢餓者」,作為第二代,他們似乎可以保留人類的意識。
初代「飢餓者」已經沉睡,但絲毫的人類氣味和聲響就會喚醒他們。
小女孩作為二代「飢餓者」,她成為人類研製出疫苗的關鍵,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還有第三代長出了孢子的「飢餓者」……
《天賜之女》是一部擁有人文色彩和一定思辨的科幻驚悚片,最後還有精彩的反轉。
片中的末世景觀也很有美感,這部片子探長強烈推薦。
以上,就是探長為大家悉心整理的喪屍片專題。
篇幅有限,選出來的也有限。
留言區交給你們,你最喜歡的喪屍片是哪部?歡迎繼續提名。
至於下期想看探長做什麼專題,也給探長留言吧,點讚高的話馬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