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潮汐瓦解事件」可分析黑洞引力效應

2021-02-08 人民網

原標題:用「潮汐瓦解事件」可分析黑洞引力效應

  英國《自然》期刊上22日在線發表的一篇宇宙學論文,報告了一個通常處於休眠狀態的超質量黑洞(SMBH)撕碎了一顆臨近的恆星。該研究分析了收集到的X射線數據,這些數據來源於這顆恆星經歷的「潮汐瓦解事件」和被吸入超質量黑洞的過程。這為研究通常處於沉睡狀態的黑洞的引力效應開闢了新方法,並可以將其用於測量黑洞的自旋。

  目前,人類對超大質量黑洞周圍時空的了解,是基於積極吸積的黑洞。遺憾的是,有90%的超大質量黑洞處在休眠狀態——相當於是「沉睡的巨人」。而「潮汐瓦解事件」對我們來說相當於短暫喚醒這些「巨人」,為研究這一數量龐大的黑洞提供了機會。這一事件通常在一顆恆星太過靠近星系中心的黑洞時發生,黑洞產生的潮汐力會撕裂這顆恆星,部分恆星碎片會被高速分裂,或進入了黑洞的吸積區,或被拋射進入宇宙空間裡。而如果某些物質落入黑洞中,則會導致不同X射線信號出現。

  此次,美國馬裡蘭州大學艾琳·卡拉和她的研究團隊,使用被稱為「X射線混響映射」的技術,重新分析了2011年探測到的被判斷為一次「潮汐瓦解事件」的X射線數據,也就是「Swift J1644+57」。他們報告了對鐵發射的X射線的回聲,即被稱為混響的觀測結果。對這些混響的分析,揭示出它們來源於吸積流的內部,並伴隨著以高達光速一半的速度流出的反射氣體。

  雖然本次研究中科學家並沒有估計這個黑洞的自旋,但他們指出,隨著未來對氣體流動建模的改進,將可能用於測量黑洞的自旋——這樣我們不僅可以測量那10%主動吸積的黑洞,也可以測量宇宙中另90%「不積極」的休眠黑洞,進而窺視黑洞這一宇宙中最神秘現象的性質和行為。(記者張夢然)

(責編:王藝錠、熊旭)

推薦閱讀

白春禮:把黨治國理政成功經驗作為科技創新的行動指南2016年6月3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在京舉行紀念建黨九十五周年表彰大會。中科院黨組書記、院長白春禮出席並發表講話。白春禮要求中科院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把黨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行動指南,在推進「四個率先」目標的創新實踐中勇於擔當歷史使命,做出應有貢獻。【詳細】

6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列榜首六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位列榜首。「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詳細】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觀測到2.15億光年外超大質量黑洞潮汐瓦解恆星全過程
    輻射點來自波江座一個編號為2MASXJ04463790-1013349的螺旋星系的中心,很快被確定為一起超大質量黑洞的潮汐瓦解事件,事件被編號為AT2019qiz,而事件的元兇就是該星系中心的黑洞該黑洞就位於圖中中央的核球中心上。左邊旋臂上的藍色恆星估計是銀河系內的恆星。該星系距離我們約66百萬秒差距,即約2.15億光年,在目前在光學波段探測到的所有潮汐瓦解事件中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起。
  • 天文學家觀測到2.15億光年外超大質量黑洞潮汐瓦解恆星的全過程
    輻射點來自波江座一個編號為2MASXJ04463790-1013349的螺旋星系的中心,很快被確定為一起超大質量黑洞的潮汐瓦解事件,事件被編號為AT2019qiz,而事件的元兇就是該星系中心的黑洞。
  • TESS記錄下迄今最完整的潮汐瓦解事件
    最近發生的一場潮汐瓦解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 TDE)讓天文學家們認識到他們對這種遙遠、明亮又少見的天文現象還知之甚少。一個銀河系大小的星系每個世紀都可以看到超新星爆發,但是潮汐瓦解事件卻每隔一萬年至十萬年才會發生一次。不過,當今全自動的巡天望遠鏡正在捕捉越來越多的發生在宇宙各個角落的恆星撕裂事件。 我們本次的主角是名為ASASSN-19bt的潮汐瓦解事件,它發生在一個距我們3.75億光年之外的遙遠星系中。
  • 黑洞引力強大 恆星被它拉成一根「麵條」
    黑洞引力之強,相信大家都知道,但究竟能強到什麼地步呢?就算是龐大的恆星,也能被它拉成一根麵條!先看動圖感受下:這次事件被命名為AT2019... 黑洞引力之強,相信大家都知道,但究竟能強到什麼地步呢?就算是龐大的恆星,也能被它拉成一根「麵條」!
  • 《自然·通訊》:河外星系中發現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
    由安徽師範大學舒新文教授領導的國內研究團隊,以黑洞引力潮汐瓦解恆星事件為突破口,監測事件發生後X射線輻射的演化特性,最終成功發現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第二例雙黑洞引力潮汐撕裂恆星的罕見現象。當一個恆星運動到太靠近黑洞的位置時會被其強大潮汐引力撕裂瓦解,進而被黑洞吞噬,同時釋放出短暫的劇烈電磁波輻射,稱為黑洞潮汐撕裂恆星事件。通過探測星系中心的X-射線或紫外/光學閃耀信號,可以窺視黑洞如何影響周圍物質的行為。
  • 超大質量黑洞如何吞噬恆星?你將看到整個過程
    要測量黑洞的質量,天文學家只需簡單測定潮汐瓦解事件達到峰值亮度所花的時間(它揭示了吸積盤形成和黑洞「進食」的速度)。潮汐瓦解事件是如此明亮,研究人員可以利用它們確定更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這一點其他任何已知現象都辦不到。
  • 天文學家捕捉到超大質量黑洞撕裂和吞噬一個太陽大小天體的影像
    過於接近黑洞的星體將被「吸進去」,強大引力拉扯過程稱為「麵條化」,科學家首次公開影像。法新社報導,這個黑洞距離地球略超過2億1500萬光年。透過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望遠鏡,天文學家得以觀測到這種名為「潮汐瓦解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的過程所釋出的光。他們觀測到星體遭撕裂,被吸進巨大的黑洞深淵。
  • 諾貝爾物理學獎再次授予物理天體,黑洞到底有多神秘?
    馬丁·裡斯1988年至今,我們共探測到大概30例潮汐瓦解事件 潮汐瓦解事件為何如此少見?為什麼至今為止探索到的事件這麼少呢?因為恆星被潮汐瓦解的事件發生的機率非常小。恆星被黑洞的潮汐瓦解,要求它離黑洞的距離必須非常近。
  • 諾貝爾物理學獎再次授予物理天體:黑洞到底有多神秘?
    這就提供了一種方法,讓我們能夠探索到本身處於冬眠的黑洞,這些黑洞會偶然吞噬一顆恆星,這樣突然提供食物和物質給它,就會發光變得很亮,我們就能探測到黑洞的存在。 如果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的話,具體會分幾個步驟呢? 第一步:恆星先被切開(潮汐瓦解)。
  • 黑洞的事件視界:光子、引力、義大利麵化,以及想像力的界限
    也就是說,人類看東西需要有光,而黑洞的引力往往能將光束縛起來,所以我們看黑洞是黑色的(確切地說是無色無光),黑洞最外層的「黑邊」就是事件視界。事件視界與物體的逃逸速度有關,所謂逃逸速度就是一個物體為了逃避黑洞的引力而需要超過的速度。某物越接近黑洞,它逃離黑洞巨大引力所需的速度就越大。事件視界是逃離黑洞引力周圍的閾值,它的逃逸速度超過光速。
  • 安師大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據安徽商報訊 11月29日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近日該校物電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 假想中的第九大行星或是一個原始黑洞,引力效應的來源
    這顆假想的行星,被命名為第九大行星,可能是引力效應的來源,而引力效應將解釋現有宇宙學數據所強調的外海王星天體(TNOs)軌道的不尋常模式。TNOs是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位於海王星之外。他們的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推測TNOs的異常軌道和在5年光學引力透鏡實驗(OGLE)數據集中觀測到的過多微透鏡事件,可以同時解釋特定天體群體的存在(其中一個是第九大行星)。更具體地說,它介紹了第九大行星,剩下的這些天體可能是原始黑洞(PBHs)。 「我們的工作開始於詹姆斯和他的妻子蘿拉去芝加哥天文館,看到了一個關於第九大行星的短紀錄片。」
  • 安師大和國內科研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現象
    當一個恆星運動到太靠近黑洞的位置時會被其強大潮汐引力撕裂瓦解,進而被黑洞吞噬,同時釋放出短暫的劇烈電磁波輻射,稱為黑洞潮汐撕裂恆星事件。對於一個本身就很難發現的休眠黑洞來說,發生黑洞潮汐撕裂恆星事件幾乎是每個星系每10萬年才會發生1次,概率為十萬分之一。
  • 當恆星被黑洞吞噬時,潮汐力會將其撕碎,產生明亮的輻射耀斑
    天文學家研究這些「潮汐擾動事件」(TDEs)發出的光,以尋找潛伏在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進食行為的線索。由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天文學家領導的新「潮汐擾動事件」觀測,現在提供了明確的證據:表明來自恆星的碎片在黑洞周圍形成了一個旋轉圓盤,稱為吸積盤。
  • 當恆星被黑洞吞噬時,潮汐力會將其撕碎,產生明亮的輻射耀斑!
    當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捕獲吞噬時,潮汐力會將其撕碎,當恆星的物質落入黑洞時,會產生明亮的輻射耀斑。天文學家研究這些「潮汐擾動事件」(TDEs)發出的光,以尋找潛伏在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進食行為的線索。
  • 掉入黑洞會怎樣?-虎嗅網
    如果這個核心的質量超過太陽的3倍,在巨大的引力作用下它會發生坍縮,直至所有物質匯聚到一個點,而這個奇點就是黑洞密度無限大的核心。由此產生的黑洞有著巨大的引力,甚至連光都無法逃離它。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提出了「事件視界」的概念:一旦光線或物質越過事件視界,就永遠無法逃脫了。
  • 超級黑洞周圍發生的潮汐事件,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光從這個名字來看,超級黑洞就是應該比黑洞還厲害吧,如果這個超級黑洞比黑洞還厲害,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人類要面臨更嚴峻的考驗了呢?相信大家一聽到這個詞語就覺得事態嚴重了,畢竟輻射這種東西可不是鬧著玩的。
  • 雙黑洞吞噬恆星 100光年內都可聽到慘叫
    雙黑洞吞噬恆星 100光年內都可聽到慘叫時間:2020-11-30 00: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雙黑洞吞噬恆星 100光年內都可聽到慘叫 據安徽日報報導 記者11月28日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近日,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