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山山頂"仙女蝦"下凡 專家:蟲卵能活千萬年

2020-11-23 騰訊網

圖為「仙女蝦」

圖為「仙女蝦」發現地

黃島居民徐恭波與小侄女一起去爬大珠山,在山頂的一處小水窪裡發現了一些很漂亮、喜歡「仰泳」的黃色「小蝦」,他感覺很有趣,就撥打熱線,希望找專家給辨認一下是什麼物種。昨天,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李新正教授鑑定後認為,這應該是豐年蟲,因其形態優美,俗稱「仙女蝦」,但它其實不是蝦,而是一種小型甲殼類生物,早在寒武紀晚期就已存在,曾與恐龍共存。「『仙女蝦』並不十分罕見,但因其個頭太小,一般人很難注意到它。」李教授告訴記者。

偶遇

兩人爬山發現奇怪「小蝦」

48歲的徐恭波家住黃島區袁家村,平時喜歡運動。昨天一大早,他跟小侄女一起去爬大珠山,他們順著山北麓一條比較隱蔽的小道一直爬到山頂。「山頂有幾個石坑,其中一個是圓形的,因為前幾天曾下過雨,裡面積了些水,侄女上前端詳,接著驚叫了一聲,口裡喊著:好漂亮的小蝦!」徐恭波說,他聞聽此言立即上前查看,發現水窪裡果然有一些很特別的「小蝦」,跟他以前見過的其他蝦都不相同。

「我對水生物很有興趣,見過不少奇怪的水生物,但這種東西還真是第一次見。」徐恭波說。面對這些從未見過的神秘生物,徐恭波跟侄女既好奇又疑惑:「這個東西真是奇怪,又沒有人往裡面撒蝦苗,這幾個水坑唯一的水源就是天上下的雨,怎麼就能一下子生長出這麼多小蝦來?難道真的是從天上飄下來的嗎?它們的生命力也太強了。」徐先生感覺很不理解,就撥打早報熱線,希望能有專業人士給解答一下疑問。

目擊

喜歡「仰泳」形態很漂亮

昨天上午,記者走了十幾公裡山路來到大珠山山頂,這處山頂地勢比較平坦,面積有三四百平方米,平時人跡罕至。山頂南側有兩處天然的石坑,其中圓形的那個直徑70釐米左右,裡面存水大約15釐米深。記者就近觀察,發現果然有一些「小蝦」在水裡悠閒地遊來遊去,數量大約有四五十隻,它們身上的一層絨毛隨水擺動,顯得很飄逸,它們的個頭很小,每隻長度只有一釐米多一點,身體中間部位有一條深褐色的黑線從頭到尾貫通,其餘部位則是晶瑩剔透,兩隻黑色的眼睛突出地長在最前端,形態非常優美。

記者觀察了30多分鐘,發現這種「小蝦」只有腹部朝上「仰泳」的一種遊泳方式,無論是前行還是掉頭,它們都沒有把身子反過來的意思。

鑑定

學名豐年蟲俗稱「仙女蝦」

記者拍了照片傳給黃島區海洋與漁業局,技術人員辨認後認為,這很像是「仙女蝦」,但一時難以確定。記者隨後又聯繫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從事水生物研究的李新正教授,他在仔細觀察後認為,這應該是豐年蟲,因其形態優美,色彩柔和,遊動起來絨毛飄逸,如果用顯微鏡觀察,會更加漂亮,就像仙女下凡一樣,因此俗稱為「仙女蝦」。據李教授介紹,按照所處環境,「仙女蝦」共分為兩大類,其中,生活在淡水裡的叫「豐年蟲」,而生活在海水裡的叫「滷蟲」。

「可別小瞧豐年蟲的那些漂亮絨毛,它們不是裝飾物,而是有很大用處,可以增加浮力,而且就像划船的槳一樣,豐年蟲靠它們划水前行。」李教授介紹。

揭秘

「仙女蝦」還是恐龍「前輩」蟲卵不怕煮能存活千萬年

「豐年蟲其實是淡水小型甲殼類生物的總稱,細分之下又分為若干種,但僅憑照片難以判斷這到底屬於哪一種。」李教授告訴記者,豐年蟲早在寒武紀晚期就已出現,目前已存在超過兩億年。記者了解到,寒武紀尚在侏羅紀之前,也就是說,在我們熟知的侏羅紀之王恐龍還沒出現之前,「仙女蝦」就已經存在了;後來恐龍出現了,「仙女蝦」跟它們成了鄰居;再後來,恐龍滅絕了,而「仙女蝦」依然一代代繁衍下去,直至今天。

那麼相對於其他生物,「仙女蝦」為何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甚至在山頂都可以存活呢?據介紹,那是因為「仙女蝦」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在乾涸的湖底,它們可以忍受幾年高溫烘烤與冰凍土壤的考驗。「仙女蝦」的卵比沙粒還小,有一層堅硬的保護外殼,它也是一層真正的熱保護層,甚至可以抵擋沸水的蒸煮,可以存活上千萬年,一旦遇到豐富的降雨,卵就可以孵化出殼,獲得新生,它們堪稱生物界的奇蹟。

「這種生物之所以叫豐年蟲,也是有說法的。」李新正教授告訴記者,「仙女蝦」的卵生命力雖強,但乾旱無雨的時候肯定孵化不出來,而一旦下了雨,它們就會迅速孵化成蟲。通常情況下,有了降雨,莊稼就會長得好,就是一個豐收之年,因此就管這種生物叫「豐年蟲」。「豐年蟲雖然已經存在了兩億多年,甚至恐龍也得管它們叫聲『前輩』,但它們孵化後存活的時間並不長,也就兩三個月,甚至更短。比如雨後的小水窪孵化出一批豐年蟲後,在太陽的暴曬下,一旦水窪乾枯,豐年蟲就會隨之死亡。也就是說,雖然豐年蟲的卵可以存活數萬年時間,但這並不代表成蟲亦是如此,從這方面說,它們的生命也有挺脆弱的一面。」李教授告訴記者,其實豐年蟲並不像此前一些媒體報導的那樣罕見,它們在河裡、湖裡、甚至小水窪裡都能生存。但因為其個頭極小,不仔細觀察很難注意到它們。

李教授介紹,豐年蟲是很多水生動物的餌料動物,在淡水生態系統當中具有重要意義,它們是食物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最新進展

發現者希望轉移「仙女蝦」

昨天下午,記者將採訪到的情況反饋給發現豐年蟲的徐先生和他的侄女,兩人得知後感覺很欣慰。「剛開始我們擔心是保護動物,不敢動它們,也不知道怎樣保護它們,現在心裡有譜了,如果不下雨,那個水坑裡的水很快就會幹了,等過幾天爬山,我就把它們全部轉移到別的地方去,讓它們存活的時間更長一些。」徐先生對記者說。

相關焦點

  • 唐山一水庫驚現「仙女蝦」,居然比恐龍還古老!
    經查閱資料發現,這種生物為「豐年蟲」,因其形態優美,色彩柔和,遊動起來絨毛飄逸,如果用顯微鏡觀察,會更加漂亮,就像仙女下凡一樣,因此俗稱為「仙女蝦」。豐年蟲其實是淡水小型甲殼類生物的總稱,早在寒武紀晚期就已出現,目前已存在超過兩億年。
  • 貝克力活能小仙女蝦,誘魚效果遠超活餌,淡海水通用!
    貝克力Gulp活能小仙女蝦,蝦型仿真造型。加入貝克力獨特氣味與誘魚劑,它的氣味擴散速度是普通擬餌的400倍,誘魚效果遠超活餌。淡海水通用,作釣多類型魚種,如鱸魚、鱒魚、太陽魚、根釣等。「小蝦腳」在遊動時可以快速且高頻率的震蕩加擺幅,為原本就生動的小仙女蝦增添出一份擬真感!後端加上2個細長卷尾「大蝦腳」,水下跳動時極為生動活躍。釣手在操弄跳躍時能夠以最小的晃竿幅度達到理想的誘魚效果。即使是靜止時,也能隨著水波上下左右自然地擺弄漂動,並且在色款上也有多種設計。
  • 沂山上的「仙女蝦」
    多年後我從電視節目中看到,此物為「仙女蝦」,與恐龍同時代,近年來全國各地均有發現。現將百度到的「仙女蝦」資料整理如下:仙女蝦已存在超過兩億年,是小型淡水甲殼類生物。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在乾涸的湖底,它們可以忍受幾年的高溫烘烤與冰凍土壤的考驗。而仙女蝦的卵可以存活上千萬年,一旦遇到豐富降雨,卵就可以卵化出殼,獲得新生。並且仙女蝦的卵殼有一個「隔熱層」,能使仙女蝦的卵在沸水中不被破壞,這是唯一能在沸水中存活的動物卵。
  • 成都現恐龍時代「仙女蝦」 蝦卵能抗100度沸水
    而就在3日,成都市民爆料:在成都路邊一水坑發現了一種奇特生物,經專家證實,居然也是一種有兩億多年歷史的季節性水生甲殼動物—「仙女蝦」!   意外:小孩路邊發現奇特「仰泳」生物   距6月初三眼恐龍蝦「現身」成都後,又一種被市民稱奇的生物「突然」出現,而且其現身的地點還是在成都鬧市區。「最早還是我小孩發現的,它們像魚一樣水裡遊來遊去。」
  • 仙女蝦不是蝦,蝦就在你的餐盤裡
    能看到這種生物是緣分,內心激動又滿足,他說,「也許一輩子就能見那麼一次,所以我很想知道自己判斷的對不對。」專家:「這是『仙女蝦』,沒錯」  昨日上午,長期研究野生動物的學者,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來到現場一探究竟。當他看到文峰裝在塑料瓶裡的罕見物種時,他肯定地回答說:「這是『仙女蝦』,沒錯。」
  • 河北驚現「仙女蝦」!長得甚是奇怪!
    仙女蝦學名「枝額蟲」,屬於「釵額蟲科」的一種水生動物,因其仰泳姿勢似「飛天仙女」而得名「仙女蝦」,該物種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在乾涸的湖底,它們可以忍受幾年的高溫烘烤與冰凍土壤考驗,而仙女蝦的卵可以存活上千萬年,一旦遇到豐富降雨
  • 我國沿海驚現2億年前物種仙女蝦?「史前物種」很常見
    ,2014年在四川彭州,有市民就拿著自己在池塘裡發現的仙女蝦找專家鑑定,當時經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鑑定,這就是仙女蝦。2015年5月19號,人民網也報導過類似事件,江蘇省徐州市的劉女士在自家陽臺發現了神奇生物,徐州市水族館工作人員確定當時抓到的生物也是仙女蝦。
  • 這裡發現的「仙女蝦」居然是恐龍的小夥伴
    曾經,在青河縣三道海子夏牧場,文化旅遊學者焦克敏老師在考察旅遊資源時,在一池清潭中,發現了一種罕見的物種,經確認,該生物為有著兩億多年存在歷史、有著活化石之稱的「仙女蝦」。其實仙女蝦並不是蝦 而是一種在臨時性池塘中的甲殼動物
  • 河北出現仙女蝦疑兩億年前與恐龍同時代生物
    8月4日,任丘市青塔鄉尚書村村民杜亞紅向筆者反映,稱他在一塊剛下過雨的玉米地裡無意中發現了一種造型奇特的生物,懷疑這是與恐龍同時期,有「活化石」之稱的「仙女蝦」。   村民杜亞紅告訴筆者,他們在雨澇的玉米地中作業時,發現了這種外形像蝦的生物。它長約1.5釐米左右,黑色的雙眼突出長在頭的兩邊,尾部像一把紅色的小剪刀,全身呈半透明狀,雄蝦頭頂長有兩根長長的觸鬚,雌蝦可以清晰的看到尾部上方的卵囊內包裹有大量的卵。最與眾不同的是,這種生物在水中以「仰泳」的姿勢遊動,肚皮朝天,靠身體兩側十幾對毛絨絨的小爪子撥動前行。
  • 【萌萌噠】連雲港驚現「仙女蝦」 與恐龍同時代 樣子還很萌
    日前,在港城海濱大道旁的一個池塘內,一位市民意外發現了一種紅尾巴的動物,上網一查後才得知,這個小傢伙竟然是有著兩億多年歷史,與恐龍同時代的季節性水生甲殼動物「仙女蝦
  • 03年的古裝劇,女主大概是天界第一個被無辜貶下凡間的仙女
    古裝劇中,有一些仙女拼命想留在凡間過普通人的生活,卻偏偏總有人將她們捉回天庭,同時也有一些神仙明明只想在天上好好待著,卻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小錯誤被貶下凡間歷劫。比如說03年播出,楊若兮、徐崢、聶遠等主演的古裝神話劇《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中,楊若兮扮演的女主荷花仙子本來是個安分守己的小仙女,卻受到男二的牽連被貶下了凡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女主荷花仙子是王母娘娘身邊的小仙女,人長得漂亮又乖巧,每個路過遇到她的神仙都會為她的美貌驚嘆,就連呂洞賓鐵拐李等人也不例外。
  • 吃貨注意:網上人體寄生蟲卵圖瘋傳,專家提醒吃蝦莫忘防蟲!
    下面這條新聞可能會讓一些有密集恐懼症的朋友感到不適了,因為最近有一組疑似吃蝦後,人體寄生蟲蟲卵的照片在瘋傳,十分驚悚。不過專家介紹,這些蟲卵的來源並非是小龍蝦,而是我們日常所食用的豬肉中所寄生絛蟲卵。這種沒煮熟的蟲卵一旦進入人體後,就有可能通過小腸進入血液,出現在肌肉、大腦裡。雖然這張照片並非是因為吃蝦引起,但專家提醒市民,每年吃蝦季同樣也是寄生蟲病多發時期。
  • 兩億年的仙女蝦
    有著兩億多年歷史,和恐龍同時代的季節性水生甲殼動物——「仙女蝦」。其體形如蝦,顏色淡赤色,腹部朝上呈仰泳姿態。在高海拔沒有任何活水源之地,存在如此奇特生物,實屬罕見。 從2014年開始,將有越來越多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得到提升,新疆每年34.6萬農民工可享技能培訓。
  • 雷達站丨史前生物「仙女蝦」,兩張「嘴」怪魚武漢好多神奇動物
    前兩天,他去觀察荷花的長勢,卻意外發現缸裡有一隻像魚又像蝦的小蟲,身長約3釐米,晶瑩剔透、色彩豔麗,在水裡遊動起來,姿勢曼妙宛若仙女。興奮之餘,鄒先生拍了照片發到天文地理群裡,跟網友分享。有網友認出了這隻顏值頗高的小動物,學名叫「枝額蟲」,大家習慣叫它「仙女蝦」。「仙女蝦」不是蝦,作為跟恐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生物,它的生命力可比恐龍強多了,因為它的卵生命力非常頑強。
  • 三眼恐龍蝦
    最奇特也最著名的分布地為澳洲的艾爾巖(世界上最大的巖石)山頂。生活習性存活周期為90天左右,但是它的滯育期至少達25年,也就是說,三眼恐龍蝦的卵25年後遇上適宜的環境仍然可以孵化。三眼恐龍蝦距今已有2億年的歷史,現存的絕異分子活化石,跟古代的三葉蟲化石有一定聯繫。主要吃水裡的腐蝕物,對人體和農田都沒有害。
  • 成都一建築水坑現恐龍同時代生物「仙女蝦」(圖)
    近日,成都一市民在一廢棄的建築水坑內發現一種遠古物種——「仙女蝦」。昨日,經專家鑑定,這些擁有晶瑩剔透的淺綠色軀幹、黑圓大眼睛、優美獨特仰泳姿態的生物,確為有兩億多年歷史的季節性水生甲殼動物「仙女蝦」。此次發現,為四川有記載以來第三次發現「仙女蝦」,且是距成都市區最近的一次。  1  2014年6月,成都南門附近的一個植樹水坑裡第一次發現。
  • 市民買豬肉內藏蟲卵 專家:人體內能活30年(圖)
    永旺相關負責人表示,事後已對剩下豬肉檢查,但未發現問題;至於為何曾小姐購買的豬肉內有蟲卵,還需進一步核實檢查。  肉內竟有大量蟲卵  家住順德倫教的曾小姐介紹說,8月1日上午,她前往大良永旺超市購物,買了一塊價值10.9元的豬肉,當時這塊豬肉包裝完好,看不出任何問題,但回家拆開包裝、切開肉後,發現肉內竟有兩個疑是蟲洞的孔。心存疑惑的曾小姐,「用手一擠,就擠出了好多黃色的蟲卵,噁心不已」。  她當場拍下了圖片及視頻。
  • 仙女蝦和三眼恐龍蝦,比恐龍還古老的兩種「奇葩生物」
    後來,專家證實,這也是一種與恐龍同齡的古甲殼類動物,又稱仙女蝦。它們都被稱為「活化石」。叫蝦不是蝦三眼恐龍蝦和仙女蝦是原始甲殼類動物,大多生活在內陸淡水或鹽湖中。它們大多繁殖周期短,繁殖率高,能生產出耐乾燥、耐極端溫度的休眠卵,經風塵和鳥類傳播。因此,它們在間歇性水體中很常見,它們的出現和消失往往是突然的。
  • 緬甸仙女蝦中的「女王」和「公主」
    仙女蝦,顧名思義,必然顏值不凡,是否會和七仙女一樣,也有著美麗傳說呢....圖片來自網絡仙女蝦是典型的僅生活在臨時性池塘中甲殼動物,其獨特的仰泳姿態,被冠以「仙女」的美譽。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水生生物多樣性研究組的考察隊員通過與緬甸林業研究所通力合作,對緬甸的生物多樣性進行了一系列考察。
  • 四川驚現「七仙女下凡」!中外媒體爭相報導!
    四川驚現「七仙女下凡」!中外媒體爭相報導!近日,四川傳來轟動全球照片!中外媒體爭相報導!天空中出現神秘壯觀的「光柱」猶如七仙女下凡,讓人嘖嘖稱奇!不是哪裡都能看到讓人如此驚灩的美景。遼闊的草甸引人墜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