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和寶寶都不適合使用驅蚊產品(全文)

2020-12-05 網易

夏天到,蚊蟲鬧。然而,讓人鬧心的不只是蚊子,還有滅蚊產品。近日,有不少媒體質疑,驅蚊產品都標註著「農藥登記證號」,並標註「微毒」。情況真是如此嗎?如果其中含有農藥成分的話,那麼噴花露水不就等於噴農藥?此消息一出,不少消費者惶惶不安。儘管專家、廠家紛紛就此事出來澄清,但消費者們仍然心有餘悸,轉而尋求其他更加安全的驅蚊方法。究竟哪種方法驅蚊最有效呢?本期請到SGS的專家為大家解答相關問題。

1、驅蚊產品發揮驅蚊作用的主要成份有哪些?兒童驅蚊產品與成人的在主要成份上有不同嗎?

市面上主要的驅蚊產品有蚊香(電蚊香,盤式蚊香),驅蚊液,驅蚊花露水等。大多數蚊香的有效成分是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如丙烯聚酯、氯氰菊酯等,它是從一種丙菊酯的殺蟲劑中提取的,它們的作用是,在點燃或加熱後以氣溶膠狀態通過蚊蟲呼吸系統進入體內致死。驅蚊液或花露水的有效成分多以避蚊胺、驅蚊酯為主。兒童驅蚊產品和成人產品主要成分都是一樣的,但某些成分不適合低齡兒童,如避蚊胺。

2、這些成份對人身是否安全?安全的量是多少?國際上和我國有沒有相關的具體規定?是怎麼規定的?兒童驅蚊產品和成人驅蚊產品的相應用量有沒有嚴格區別?

驅蚊產品的有效成分都屬於驅避劑或殺蟲劑,需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來添加,在允許的範圍內是安全的。對於蚊香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一般濃度在0.2% - 0.4%,驅蚊花露水中所包含的避蚊胺等成分,是二戰期間在叢林地區開始使用的,最早被用作農藥,隨後成為軍用品,上世紀50年代成為民用品,在東南亞地區廣泛使用。根據加拿大衛生部資料,其建議2歲到12歲的兒童使用的避蚊胺防蚊產品,濃度應低於10%,且一天不宜使用超過三次。2歲以下的兒童不宜使用此類產品。而綜合加拿大衛生部及美國兒科學會的指引,市面銷售濃度含30%以下的避蚊胺成分對成年人是安全的。香港港九藥房總商會曾經抽取了市面上含10%、19%、25%和98%四種不同濃度的驅蚊產品樣本,比較其對人類,特別是孕婦,所可能產生的毒性。化驗結果顯示,避蚊胺濃度愈高的樣本,細胞死亡率便會愈高,換言之,有更高機會引致細胞樣本死亡、抑制細胞生長和造成細胞異變。

3、驅蚊產品按照性狀分哪幾類?安全性上有沒有區別?在使用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

驅蚊產品主要有蚊香,驅蚊液,驅蚊貼等;

蚊香主要用於室內的驅蚊殺蚊,一般有盤式蚊香和液體蚊香。兩者有效成分是相同的,盤香還含有一些有機填料、黏合劑、染料和其他添加劑,使蚊香可以無焰悶燒; 這類蚊香燃燒的煙裡含有4類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即超細微粒(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質)、多環芳香烴(PAHs)、羰基化合物(如甲醛和乙醛)和苯。盤式蚊香在燃燒後會產生超細小的粉塵顆粒,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煙。部分人吸入後容易感到不適。輕微不適可表現為呼吸道刺激、咳嗽,嚴重症狀可表現為頭暈、噁心、嘔吐等。特別是小孩,中醫說小孩肺常不足,本身呼吸系統發育不成熟,受蚊香刺激更加容易出現不適。對盤式蚊香燃燒產生煙塵過敏,或是家中有小孩的家庭,最好避免使用這類燃燒型盤式蚊香。

液體蚊香會加入一些氯仿、苯、乙醚等作為溶劑,這些化學成分可以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吸收,並有一定的毒性,如果長期過量接觸會有致癌、致畸作用。而一些劣質蚊香,含有對人體危害極大的藥品,如滴滴畏等農藥。電蚊香的原理是將殺蟲劑(除蟲菊精)吸入紙片中,利用熱氣蒸發出殺蟲劑,一般藥效可維持6~8小時。很多人都認為電熱蚊香對人體的毒害比傳統蚊香要小得多,實際上電熱蚊香和傳統盤式蚊香採用驅蚊的原理是同樣的,是同樣的原材料,盤式、液體、電熱蚊香的有效成分都是具有殺蟲成分的化學製劑,區別只在於它們的載體不同。如果要使用長時間燃燒或加熱型驅蚊產品,如盤式蚊香、電子滅蚊片、滅蚊液等,一定要保證室內通風良好,特別是夏天不少人習慣邊開著空調邊使用這種驅蚊產品,這種情形最好開個小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驅蚊液的主要有效成分為驅蚊酯、避蚊胺,同屬於蚊蟲驅避劑,均有一定毒性。「其中,避蚊胺的毒性要比驅蚊酯要大得多。」實驗證明,避蚊胺會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影響,高濃度的避蚊胺易引發癲癇。此外,避蚊胺與驅蚊酯均有一定刺激性,所以皮膚敏感、有傷口者和孕嬰要避免使用。據了解,避蚊胺可引起人體的神經毒性、腦病,對皮膚有刺激性,美國環境保護局曾公布14到46個可能與避蚊胺有潛在聯繫的癲癇發病案例,其中有四人死亡,環保局的陳述中提道:「的確,一些案例可能與避蚊胺有毒相關」;美國兒科協會研究建議兩個月以下的嬰兒不要使用,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也明文禁止在低齡兒童產品中使用避蚊胺成分。雖然驅蚊酯的毒性要遠低於避蚊胺,但仍不建議孕嬰使用其產品進行驅蚊。「由於嬰兒尚在發育,其呼氣系統、神經系統都比較脆弱,不宜接觸此類化學物質,還是建議使用蚊帳等物理方式進行防蚊。

而含避蚊胺及驅蚊酯的產品是否適用於孕嬰,我國暫無相關規定與具體建議。

4、為什麼驅蚊產品大多都標明孕婦禁用?要離魚等動物遠點?有沒有孕婦可以用的驅蚊產品?對狗、貓這種略大一點的動物有沒有傷害?

驅蚊產品中有效成分都是一些有微毒性的化學物質,這些成分通過呼吸道、皮膚進入人體,甚至會滲透至血液,有可能經血液進入胎盤,甚至臍帶,因此引致畸胎。驅蚊液成分裡面可能還會含有麝香、酒精等,麝香容易導致孕婦流產,酒精則具有刺激性。動物如貓狗魚也容易受到這些物質的傷害 。孕婦應儘量不用驅蚊產品,採用其它適合的驅蚊方式。

5、發現幾乎所有驅蚊產品在成份中,都沒有清晰標明成份的含量,這是為什麼?國家有相關規定嗎?國際上呢?

目前國內和國外對於這類產品沒有明確要求表明產品所有成分,但需要註明有效成分及其含量, 一些特殊的安全注意事項也是需要的; 歐洲還需要危險標誌,安全用語等。歐盟正討論一項草案要求在產品上標示產品成份的詳細說明,使用條件,以及有關風險和安全提示的標準表述等信息。下面是市面上某些品牌驅蚊產品的成分信息。


目前市面上幾種驅蚊產品的成分信息

6、國內的正規驅蚊產品都有農藥登記證和生產批准文號,為什麼?國外的也需要標明嗎?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農藥管理條例》,凡預防、消滅或者控制蚊、蠅、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製品都屬於農藥,必須經過國家授權部門對其進行實驗,保證對人體、環境沒有危害,經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發給農藥登記證後,方可生產、銷售,且該登記證號必須印在產品的外包裝上。有「農藥正式登記號」及「農藥生產批准文件號」的產品屬於正規產品, 在安全性上有保障。根據歐盟生物殺滅劑指令98/8/EC的要求,該有效成分的授權號碼是需要體現在標籤。

7、國外的驅蚊產品,主要成份和驅蚊原理和國內的有沒有區別?是不是安全性更強?

國內和國外的驅蚊產品主要成分、原理基本都是相同的。驅蚊原理一般為兩種,一種是以「殺」為主,通過刺激蚊子神經致其死亡,傳統蚊香、電蚊香、氣霧殺蟲劑等均屬於此類;另一種是以「驅」為主,驅蚊液就屬此類。驅蚊液中化學成分,能夠幹擾蚊子對人體的定位,因此驅蚊效果比較明顯。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多數液體或者噴霧的驅蚊產品都含有酒精或者易燃化學成分,用明火可以直接點燃,這種物質對皮膚的刺激性非常強,長期使用的話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

8、存不存在純天然成份的驅蚊產品?如果有的話,他的作用原理是什麼?如果沒有,因為什麼?


某些植物散發的氣味能達到驅蚊效果,植物驅蚊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驅蚊方式。植物驅蚊,顧名思議就是通過植物散發出的氣味或者物質,來驅趕靠近的蚊蟲,達到驅蚊的目的。最常見的驅蚊植物有香茅、薰衣草、天竺葵。香茅因有檸檬香氣,故又被稱為檸檬草,養在屋子裡,在一定的範圍之內,蚊蟲會不堪其味而避開;薰衣草本身具有殺蟲效果,人們通常把用薰衣草做成香包放在櫥櫃中,或置於臥室,在驅蚊的同時享受香氛;而天竺葵具有一種特有的氣味,這種氣味使蚊蠅避之不及。但也有人對此持不同意見,這些植物體內的香葉醇、香茅醇、檸檬醛等物質確實都有一定的驅趕昆蟲的作用,它們本身就是植物的防禦武器。不過這些物質平常可不是隨便就釋放出來的,只有在受到啃食等物理損傷時才會大量釋放,就像我們搓揉一把艾蒿,才能聞到濃濃的艾蒿味一樣。當然如果加熱以後,這些揮發性成分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在進化過程中,植物並不會對那些不啃花葉的蚊蟲作出反應。

9、現在有好多兒童的驅蚊產品,驅蚊手環、驅蚊貼、驅蚊膏,他們的驅蚊原理相同嗎?哪種更安全?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什麼?

這類產品就是在超微纖維紡織布或其它材料中加入精油成分如香茅油、尤佳利精油,利用這些精油揮發時散發的香味達到驅蚊的目的。但是精油本來就是一個極易揮發的物質,且國內產品中添加的精油很都是一些人造的香精,質量良莠不齊。就時間而言,假如每個手環裡精油的含量不超過1毫升,但1ml精油不到兩個鐘頭就會揮發的一乾二淨,這也意味著這類產品只有兩個小時的功效。另外嬰兒、準媽媽和哺乳期的母親是不能接觸精油產品的,接觸類似產品可能會出現中毒或過敏現象,需謹慎使用。

10、市場上也有很多驅蚊器,驅蚊器的使用效果是如何監測的?對這種驅蚊器的效果你如何看待?這類驅蚊器的市場準入要求是什麼?

效果應該是沒人監測的。一般都只是對其安全性進行監測。

準入要求:裝有一個發熱體用來蒸發介質(驅蚊液等)的滅蚊器 國際上要符合國際電工委員會的標準IEC 60335-2-101 國內要符合國標標準GB 4706.81

超聲波型驅蚊,國際上要符合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0335-1國內要國標標準:GB 4706.1

使用黑光燈吸引蚊子,再用高壓電死的滅蚊器,國際上要符合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0335-2-59,國內要符合對應國標標準:GB4706.76

11、能最後給一個寶寶和孕婦使用驅蚊產品指南嗎?越明確越好!

嬰兒、孕婦應該儘量避免使用驅蚊產品,而採用一些物理方法 避免蚊蟲的叮咬。

1.隔離法:蚊帳、紗窗、長袖衣服:用蚊帳和紗窗將蚊子隔絕在外,這種方法雖然傳統,但也是最有效而安全的方法。此外,如到蚊蟲較多的野外,建議穿襪子、長袖衣服和長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蚊蟲叮咬;

2.驅逐法:清涼油、驅蚊植物及橘紅色燈光:在臥室內擺放幾盒敞開蓋子的清涼油、風油精或擺放一兩盆茉莉花、薄荷、玫瑰等也能起到一定的驅蚊作用,但也要注意通風。此外,蚊子最怕橘紅色光線,室內安裝一盞橘紅色小燈也是驅蚊的好辦法之一;

3.吸引法:糖水、啤酒做誘餌:用空酒瓶等容器裝上糖水或啤酒放在陰暗處,蚊子聞到甜酒味就會往瓶子裡鑽;此外,生吃大蒜、口服維生素B也可以通過人體代謝產生一種蚊子不敢接近的氣味。

12.手機裝個驅蚊軟體真的能起到驅蚊的效果嗎?它的原理是什麼?

一般認為電子驅蚊器或驅蚊軟體原理是這樣的:

1 .模擬雄蚊子超聲波

研究發現,叮人的都是母蚊子。因為母蚊在交配後一星期內需要補充營養才能排卵生產。但在此期間母蚊不能再與公蚊交配,否則會影響生產,甚至有生命之憂,所以母蚊子竭力迴避雄蚊子。有些超聲波驅蚊器便會模擬各種雄蚊翅膀抖動的超聲波。雌蚊聽到上述聲波,便會立即逃走,從而達到驅除蚊子的效果。

2.模擬蝙蝠超聲波

驅蚊軟體是模擬發出蝙蝠的超聲波,因為「蝙蝠是蚊子的天敵,一般認為,蚊子能夠識別並躲避蝙蝠發出的超聲波.

驅蚊軟體到底有沒有效果?

通過超聲波來驅蚊,從醫學角度來說是有可行性的,其利用的超聲波模擬對象,一是雌蚊在懷孕期間討厭的雄蚊;二是蚊子害怕的天敵蝙蝠。

但是需要澄清的是,目前想通過電腦或是手機產生出讓蚊子難受的超聲波,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人耳所能聽到的聲音頻率不超過20KHz,而蝙蝠、雄蚊子等發出的聲音都是超聲波,其中蝙蝠發出的超聲波更高達300KHz。也就是說,要起到驅蚊作用,就一定要有特殊的放音設備播放出超聲波才行。從技術角度來說,電腦音箱和手機都根本不支持。此外,不同蚊子聲波也不一樣,一種軟體只能模仿一種聲波,對其他不同聲波的蚊子並沒用.另外,超聲波聽久了,對人體有害,會導致人體細胞的破裂。

13、其他一些驅蚊器的工作原理都是怎樣的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聲波驅蚊器,還有電熱驅蚊器,主要是利用電加熱把電驅蚊片的藥味發散出來以達到驅蚊的效果。當然起作用的還是驅蚊片中的農藥成分。

14.家長給寶寶挑選驅蚊產品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寶寶還是儘量不用驅蚊產品,而採用物理隔離的方式,如蚊帳,長袖衣服

(2)如果還是要用驅蚊產品,寶寶不應使用蚊香,包括盤香、液體蚊香

(3)如果外出一定要用驅蚊產品,選擇含有較低濃度的驅蚊酯的花露水,不要含避蚊胺;花露水是用來預防的,不應在被蚊蟲叮咬後部位噴灑.

15.使用驅蚊產品應注意些什麼?比如能不能直接噴在孩子身上?使用時間?等等。

(1)使用蚊香或其它殺蚊驅蚊產品時,儘量使用的時候保持一定的通風;蚊子被殺死或驅趕後停止使用

(2)花露水等驅蚊液等使用,選擇購買的時候避免高濃度的有效成分;使用完後儘量用水清洗皮膚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孕婦和寶寶用的驅蚊用品可不能隨便買
    一說起夏天的麻煩,想必第一個浮現在人們腦海中的就是蚊子了,特別是孕婦或寶寶,更是不堪其擾,像孕婦晚上被蚊子騷擾得睡不好的話,非常影響第二天的心情和精神狀態,這對孕婦而言是很不好的。因此,很多有孕婦或者小寶寶的家庭到了夏天都很重視防蚊工作,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有很多防蚊驅蚊產品包含的成分是不適合孕婦或寶寶使用的,本期我們就來給還不知道的朋友們普及一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成分。
  • 孕婦需忌用的「高科技」驅蚊產品
    那些所謂高科技的驅蚊貼、驅蚊手環、電子驅蚊器……買回家就真的安全有效了嗎?小編盤點孕婦忌用的驅蚊產品,家有孕婦和小寶寶的家庭可要注意了哦!  1、電子驅蚊器  驅蚊原理:母蚊只有在懷孕後才會叮人吸血;在此期間母蚊不能再與公蚊交配,否則會影響生產,甚至有生命之憂。此時便會竭力迴避雄蚊。
  • 推薦四款寶寶可以使用的驅蚊產品|美國、加拿大、日本DEET避蚊胺使用建議!
    我要用驅蚊產品!寶寶被蚊蟲叮咬了!如何不被蚊子欺負?重點開始了!四款安全的驅蚊產品!雷達OFF!驅蚊液嬰幼兒外出時間不長,常常只有1~2個小時。和Vape都有酒精成分,對於小朋友或者對酒精敏感的人群,需要控制使用。其實市面上大部分低濃度DEET產品都含有酒精。3M驅蚊液國外有很多驅蚊品牌,比如3M。購買時請認準你需要的避蚊胺DEET含量!
  • 常用驅蚊產品成分安全性分析!你給寶寶用的對嗎?
    目前市場上的蚊香、驅蚊乳液、驅蚊噴霧、驅蚊手環、驅蚊貼等驅蚊產品都是藉助這種方式來達到驅蚊目的的。不過每種驅蚊產品所含的成分不一樣,有些是不宜給寶寶使用的,家長給寶寶選擇時一定要慎重。如何給寶寶選擇驅蚊產品?1、蚊香、蚊香液:不建議使用蚊香、蚊香液,是目前在家庭中使用最多的驅蚊產品。
  • 驅蚊酯、DEET、派卡瑞丁的驅蚊產品都可以,只要別為了賣貨造謠嚇人
    而在衛生署預防蚊子叮咬的提示中,則根本沒提什麼IR3535,只是一直建議大家用適合濃度的DEET。包括孕婦和6個月以上的嬰兒,首要推薦都是DEET。我們只需要注意如何選擇適合的產品就好了 —— 目前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三種有效驅蚊成分是DEET(避蚊胺)、IR3535(驅蚊酯)和 Picaridin(派卡瑞丁,也有產品叫埃卡瑞丁等名字)。這三種產品從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可以令人放心的。但需要注意具體產品的使用說明、其他成分和濃度。
  • 驅蚊的產品其實都是智商稅?
    我搜羅了市面上驅蚊產品,但凡一款產品能稍微減輕蚊子的傷害就心滿意足。驅蚊產品好不好用,關鍵看成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疾控中心(CDC)推薦四款成分,分別是避蚊胺(DEET),驅蚊酯(IR3535,伊默寧),埃卡瑞丁和檸檬桉葉油。
  • 驅蚊液、驅蚊貼、驅蚊手環……到底哪些適合娃娃用?
    也就是說,就算它們是無毒的(符合產品使用說明操作情況下),也要標註成微毒。」而且,含有這兩種成分的驅蚊產品依舊得到不少權威機構的認可,比如對於「避蚊胺」的使用:美國兒科學會指出,2個月以上的寶寶不可以使用超過30%的濃度。加拿大衛生部、香港衛生署方面建議,6月齡以上的寶寶使用濃度不超過10%。在使用次數上:2歲以下的寶寶每天可以使用1次。
  • 有些嬰兒驅蚊產品中,被曝含有農藥成分,但其實很安全!
    前幾天,有位寶媽在後臺問我知不知道避蚊胺這個東西,因為她買一款給寶寶的驅蚊產品,上面的成分中含有避蚊胺,而好像聽別人說這個東西是一種農藥,嚇得不敢再給寶寶使用了,所以先跟蘿爸證實一下。這個問題呢,我想不單單是這個寶媽有疑問,可能很多父母都有看過類似的報導,說驅蚊胺是農藥,那麼蘿爸今天就到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寶寶驅蚊產品中的成分問題,畢竟夏天蚊子滿天飛確實很討厭,寶寶也是飽受蚊子的摧殘,如果驅蚊產品不能用的話,那麼都不知道如何過得了這個夏天了。
  • 央視曝光:用了驅蚊貼,還被叮了一身包?檢測顯示50種驅蚊產品無一有效
    與傳統驅蚊產品不同,這類新產品主要面向兒童、孕婦銷售,標榜純植物配方、不僅安全無毒,還能提供長效防蚊保護,不少母嬰專賣店、藥店都有銷售。號稱驅蚊時間最長 效果卻微乎其微這次比較試驗,50種樣品都在外包裝上都明示了驅蚊時效,最短為5小時,最長可達60天。為了驗證這些產品實際使用效果是否與明示一致,試驗人員首先對50種樣品打開包裝半小時後的藥效進行了檢測。
  • 別小看蚊蟲叮咬,可傳播多種疾病,但要避開這4種成分的驅蚊產品
    一起來閱讀以下內容: 含有以下成分的驅蚊產品,可以放心使用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都已證明,寶寶可使用這三種成分的驅蚊產品: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驅蚊酯(IR3535,伊默寧)。
  • 兒童驅蚊產品不必盲目迷信 含微毒農藥「避蚊胺」
    昨天,杭州的林女士抱著還不滿一歲的兒子走進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陶承軍的診室,原因是她懷中的寶寶兩條腿腫得通紅,元兇竟是夏天最討人厭的蚊子。  「驅蚊花露水成分表上都標註含有避蚊胺成分,網上說這是種農藥,有微毒,我不敢給孩子用,可不用麼孩子太遭罪了。」林女士的擔憂,不少家長也有。陶主任說,門診裡每天都能接診三四例被蚊子咬得很嚴重的孩子,家長大多不願給孩子用驅蚊水。
  • 哪些驅蚊產品好用 分享幾個日本驅蚊好物
    這款驅蚊產品根據環境,溫度等自然因素,每個人使用的效果都不同,可以預防和減少蚊子的叮咬,但不是說用後就完全沒有蚊子咬,因為它不是殺蚊產品哦,但是見效很快,僅僅只是驅蚊。>這款是日本貝親夏季的必備產品,採用了微膠囊技術和純天然的成分,即使是皮膚容易過敏的寶寶也可以放心的使用,新生兒也無需擔心。
  • 不含DEET、不含殺蟲劑等化學成分 嬰幼兒驅蚊首選!
    市面上很多驅蚊產品都是噴霧式和塗抹式的,噴霧式的容易揮發,時效非常短,塗抹式的又容易對皮膚造成刺激,即使是天然植物精油,一般2~3個小時就揮發沒了。>家裡有寶寶的,由於他們皮膚細膩,敏感,更容易被蚊子咬,被咬一口會瘙癢難耐,大哭不止,大包好幾天都下不去。
  • 美國Sawyer驅蚊+德國DM S-quitofree寶寶止癢膏
    為什麼這些產品沒有用? 這些手環和類似驅蚊產品,基本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宣傳自己「不含DEET,全天然驅蚊」。但這些天然產品最大的弊端就是失效快,輻射範圍小。實際使用起來特別雞肋。
  • 驅蚊方法千千萬,究竟哪種最有效?丨揭秘網紅驅蚊產品
    了解了有效成分和坑,媽媽們至少掌握了基本原則。但市面上到底哪些驅蚊產品值得推薦呢?接下來就是媽媽們最想要的產品推薦環節。03戶外驅蚊產品推薦驅蚊噴霧驅蚊成分:DEET(比如國產的雷達、日本的Vape)6月齡以下不建議使用產品本身都有點忌諱,配料表裡寫的是驅蚊胺。其實避蚊胺就是DEET,只要規範使用,不會有安全問題。
  • 3米內蚊蟲不靠近?韓國人設計的這款便攜驅蚊燈,小孩大人都能用
    而點蚊香並不適合於每一個場合,一卷蚊香釋放的超細微粒和燒75-137支香菸相同,不僅影響健康,蚊香的明火還存在安全隱患。也試過市場上的普通驅蚊器,噪音比蚊子還大還沒效果。難道就沒有一款既安全又能有效滅蚊的產品嗎?其實是有的!它就是韓國大宇驅蚊器 它採用精油驅蚊,選用法國進口溶劑,安全係數非常高,適用於嬰兒孕婦。
  • 這三種驅蚊成分有毒!夏天給娃安全驅蚊,看這一篇就夠了
    這些植物成分,可能有效果,但存在不確定的致敏源和毒性,因此並不適合給寶寶使用。圖片來源:丁香媽媽設計團隊薄荷腦、樟腦是很常見的驅蚊成分,花露水、風油精、清涼油中都含有這種成分。由於其神經毒性,不建議給 2 歲以下的孩子使用。
  • 關於驅蚊的 7大謠言,你信嗎?其實只需記住這個防蚊招數
    應對方法:其實在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明確指出,可以用在皮膚上的安全有效驅蚊成分只有 7 種,分別是含避蚊胺、派卡瑞丁、驅蚊酯、檸檬桉、甲基壬基甲酮、貓薄荷油、香茅油成分的,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孕婦和寶寶最好購買有以上成分的驅蚊物品。
  • 網紅日本「驅蚊神器」真這麼神奇?成分原來是……
    而一種日本的「驅蚊神器」近日在網上開始走紅,它號稱「無毒無害環保」,尤其特別適合兒童和孕婦。它果真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嗎?↑網紅日本」驅蚊神器「「神器」主要成分也是農藥殺蟲劑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在某購物網站上找到這款產自日本的「驅蚊神器」。
  • 寶寶被蚊子叮包實在太心疼,驅蚊「小綠瓶」讓寶寶整夜安睡無憂
    寶寶被蚊子叮包實在太心疼,驅蚊「小綠瓶」讓寶寶整夜安睡無憂家裡有寶寶,所以我們都不敢在家裡點上蚊香,一般都是使用蚊帳。蚊帳確實很好,但是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待在床上吧,而且臭蚊子總是能找到入口進入到蚊帳裡面,我也是無語了。真是實在受不了蚊子的騷擾了,寶寶也總是被蚊子咬得臉上腿上都是包,哭鬧個不停。朋友推薦了這款潤本嬰兒電熱蚊香液,而且是孕婦也可以用的,為它是一款無味的,所以立即就入手了這個電熱蚊香液和子初的電熱蚊香液,這款在媽媽群裡的口碑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