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
墨西哥科蘇梅爾島(Cozumel)是我們2016年末加勒比海郵輪之旅停靠的最後一個島嶼,它位於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交界處,距尤卡坦半島東岸約16公裡。這是墨西哥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島嶼,面積489平方公裡,島上人口近10萬,是聞名遐邇的瑪雅文明聖地之一,也是墨西哥最佳遊覽勝地之一,更是郵輪遊客觀賞奇琴伊察瑪雅遺址的必經之地。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嘉年華郵輪「榮耀號」離開貝里斯,向北航行15小時,次晨7時許緩緩靠近墨西哥科蘇梅爾島。遠遠眺望,蔥鬱的紅樹林覆蓋著小島,像羅丹島和貝里斯一樣,碧海、沙灘、棕櫚樹、遮陽傘……一派秀麗的熱帶風光。
「古瑪雅人」在碼頭迎賓。剛剛走下郵輪,就看到踩著高蹺、扮成「美人魚」的「古瑪雅人」在郵輪碼頭熱情迎賓。不遠處是一條繁華的海濱大道,布置精良的商品長廊、造型美觀的船模、精緻雕塑、遊覽馬車、熙來攘往的遊人,呈現出旅遊勝地特有的「清明上河圖」。出發前,我們已預定了奇琴伊察瑪雅遺址(Chichen Itza Mayan Ruins)遊覽項目。當地導遊索爾.庫克(Saol Kok)已在碼頭等候。他說,這個遊覽項目要先乘船到墨西哥大陸,再換乘大巴到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往返需要6小時,必須抓緊時間。我們緊跟他到渡輪碼頭登上一艘開往墨西哥本土尤卡坦半島的渡輪。在船上,他向大家介紹科蘇梅爾島概況。他說,這個島是1518年西班牙探險者胡安?德?格利哈爾瓦發現的,現在隸屬於墨西哥金塔納羅奧地區。小島被海水環繞,沙灘優良,加之喀斯特地形造成許多洞穴,頗受潛水愛好者青睞;島上森林密布,林中是多種動物和鳥類的天堂;島上有40處瑪雅古蹟及瑪雅博物館、瑪雅遺址公園,遊客在瑪雅廢墟群中可以看到廟宇、院落、房屋、水井及保存完好的拱門,建築物之間都有石子路連通。遊客不僅可在島上盡情享受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沙灘,還可探尋古老的瑪雅文化,科蘇梅爾是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的浪漫小島。但最著名的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不在科蘇梅爾島,必須到墨西哥大陸才能前往觀賞。
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聽著導遊的介紹,眺望著加勒比海的景色,度過了45分鐘航程,渡輪停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岸中部的一個碼頭。接著換乘大巴直奔奇琴伊察瑪雅遺址,一路都看到繁茂的森林。導遊在車上用一疊圖片介紹「奇琴伊察」。他說,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世界多國領導人都來參觀過,中國習近平主席也於2013年6月到此參觀過。它是瑪雅文明現存遺址中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遺址之一,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是古瑪雅文明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故鄉"之稱;在公元900-1200年間,奇琴伊察的瑪雅文化、藝術與建築達到登峰造極的高度。遺址可見巍峨的金字塔、精緻的浮雕、威嚴的神廟、開闊的球場、堅固的堡壘和神秘的祭井等遺蹟。歷經2個小時車程,終於從密林中望見了金字塔頂,大家興奮不已。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觀賞的首個景點。「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城中最壯觀的建築,又稱羽蛇神廟,佔地面積約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導遊說,此塔是為祭祀瑪雅人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奇琴伊察主神「庫庫爾坎」而得名。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意為「帶羽毛的蛇」,即羽蛇神。傳說他教會了瑪雅人天文、數學、工藝知識後,就登上蛇變的飛船回天外故鄉去了。瑪雅人篤信雨蛇神,視其為掌管雨水和豐收的太陽神化身。這座金字塔集曆法、天文、數學於一身,在這石頭壘砌的獨特建築中,沉澱著瑪雅人無窮的智慧。跟隨導遊環繞金字塔細看,其地基呈四方形,四邊均有階梯直達頂端廟宇;每面臺階均為91級,四面臺階之和為364級,加上頂端平臺為365級,恰是一年天數總和。導遊說,瑪雅人是將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再加上5天宗教忌日剛好365天。塔的每個側面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在金字塔底部有個高1.43米、披著羽毛、張著嘴巴的蛇頭雕像,形象生動逼真。導遊衝著一些中國遊客說,羽蛇神與中國龍很相似;瑪雅人播種與收穫的日子為每年3月21日與9月23日,這與中國農曆春分與秋分節氣幾近一致。在這兩個日子太陽西斜時,能在這座金字塔北面兩底角上看到雕刻的蛇頭在地面的投影與階梯稜角相連接,且由於蛇影隨著陽光而移動、給人雨蛇從天而降的感覺;因此,每年這兩個日子會有很多瑪雅人前來祭祀,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遊客來見證這蛇影奇觀。顯然,這座金字塔不僅蘊含著瑪雅人的宗教情感,也體現出瑪雅人天文、曆法的豐富智慧。
充滿智慧的蝸牛天文臺。在庫庫爾坎金字塔南側有個高22米的蝸牛天文臺,這是世界上最早建築的天文臺,其名稱源於螺旋狀石頭階梯,它是古瑪雅時代唯一的圓形建築。瑪雅人用建築內的陽光陰影來判斷夏至與冬至,通過8個小窗觀察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用一個裝水的大型石頭杯子,記錄倒影反射變化,觀察星宿;臺內有個位置準確的觀察孔,天文學家由此觀察天空,可準確計算出星辰的角度。導遊說,瑪雅人沒有經緯儀,但測量的偏差角度,通常不超過0.005度。早在公元之初就有瑪雅曆法和精確的太陽曆。現代天文學所測算的太陽年長為365.2422日,瑪雅太陽曆年平均長度為365.2420日。瑪雅人太陽曆一年18個月的名稱按農事取名,另有一個「無名月」為5天,總計19個月共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其精準曆法科學地確定農時,播種、耕作、收穫、冬藏,依序運作。瑪雅人對天文學有很高的造詣,蝸牛天文臺是一座把精確的天文計算與高超的建築設計完美結合的建築,體現了兩千多年前瑪雅文明所達到的高度
巨大的「人祭球場」。奇琴伊察城邦共有7個球場,在庫庫爾坎金字塔西側150米處的球場最大,長166米、寛68米,它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場。看到球場一側外牆上建有美洲虎神廟,球場內牆兩側各有一個7英尺高的進球石環。導遊說,這是瑪雅人一種非常特別的宗教儀式性遊戲,每當祭神之日必有球賽,規則要求參賽武士不能用手,只能用肩、臂、臀、腿4個部位將重約600克、直徑20釐米的橡膠球打入兩側牆上的石環,以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勝方隊長的首級要斬下作為祭品(也有說是拜訪隊長獻首級)。今天看來,瑪雅人的球賽結果是殘酷的,但從球場牆上密布的浮雕頭像來看,獻祭者的表情莊嚴而又鎮定,似乎他們視獻「頭」為榮光。視死如歸,可以想像宗教信仰的力量何等巨大。
武士神廟和骷髏平臺。金字塔東南面有一座武士廟,廟前與廟南有一片屹立著方柱與圓柱的「千柱群」,柱上雕有精美圖案。導遊說,武士廟建於11世紀,原是架在石柱上的木楣支撐著穹形房頂,如今房頂和木楣已無蹤影,只有布滿浮雕的石柱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原來在廟的大門上有兩根刻有精美蛇頭的蛇形柱,門栓上也有兩條頭上長角的蛇,蛇長角正是化龍之兆。其入口處有個用巨石雕成的仰臥人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穆爾」神像,它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在兩邊牆上也有龍頭蛇身浮雕,梯道兩邊頂端屹立著武士小雕像。骷髏平臺就在武士神廟東側,是長60米、寬15米的建築,其側壁上刻滿骷髏,據考古學家分析,可能是陳列敬祭者首級的平臺。
聖井和洞穴。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還有當時提供飲用水的聖井和藏有無價之寶的洞穴。聖井又稱祭井,由一條長274米、高於地面的石子路連接,井深達23米。導遊說,崇拜雨蛇神的瑪雅人,每年春季都要舉行盛大祭獻儀式,國王在獻祭日要將選出的一名14歲美女投入這口通往「雨神宮殿」的聖井中,讓她去做雨神的新娘、為百姓乞求風調雨順;為表誠意,祭司和貴族也同時把黃金珠寶投入聖井;數小時後能在井中存活的人會被救出並受到相當禮遇。在瑪雅人歷史上,聖井一直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據傳,19世紀,美國人湯普遜為尋找「聖井」還發現了藏有無價之寶的神秘洞穴。環繞著奇琴伊察中心區方圓幾公裡內,還有很多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導遊說,在尤卡坦半島上儘管已發掘出多處瑪雅遺址,但還有大量瑪雅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發掘。
1988年,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這處世界遺產如此評價:奇琴伊察古城遺址是尤卡坦半島10-15世紀最重要的瑪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千年歷史中,許多民族都在此生活過,並留下了他們的印記;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來自墨西哥中部地區的新元素相融合,使奇琴伊察古城成為展示尤卡坦半島瑪雅、託爾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金字塔、圓形「蝸牛」天文臺、武士廟等都是遺址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體現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託爾特克人的雕刻藝術,為中美洲建築留下一些最著名的例證。2007年,奇琴伊察瑪雅遺址又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基督像、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址、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齊名,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至此,我們的加勒比海四國郵輪之旅畫上句號。在乘郵輪返回邁阿密的巡航日,面對大海,令人沉思,那片片密林中高聳的金字塔圖像揮之不去,那曾經繁華燦爛的瑪雅古城久久令人驚嘆。瑪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誕生於熱帶叢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它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諸領域均取得驚人成就,被稱為「美洲的希臘」。雖然對其消亡眾說紛紜、充滿神秘色彩,但正如美國探險家約翰.勞埃德.史蒂芬在1839年考察瑪雅古蹟時所說:「每一個終點就是一個起點,當瑪雅人神秘消失的時候,這個奇特的文明在後世心中刻下烙印。」是的,中美洲的瑪雅文明持續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已在當代人腦海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馮霄/文 於世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