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賽裡,球衣從來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於每支國家隊和俱樂部球隊而言就是獨一無二的身份象徵。
球衣也時常成為一個球隊的標誌被大家熟悉。
或許你可以說出「三獅軍團」代表英格蘭球隊,但是你知道三獅旁邊的薔薇花代表什麼意思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那些藏在球衫裡的秘密。
以薔薇之名
英格蘭球衣上的隊徽,取自英國國徽上的盾牌和三隻獅子組成外,還有10朵薔薇花,象徵著15世紀都鐸王朝的統一。
自1966年以來,英格蘭隊的球衣更換了不止45次。然而,從他們1872年11月30日對陣蘇格拉(0:0)開始的第一場比賽,獅心王理查的盾徽卻不曾變過。作為1189年至1199年間的國王,理查一世是騎士精神和王權的縮影,他的盾徽是三隻天藍獅子的形象,一隻疊著一隻。在英總足,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的足球協會(1863年)看來:「它是英格蘭王權在十字軍東徵中崛起的有力象徵,並授權於一個即將開始戰鬥的球隊使用。」而為了與板球隊隊徽相區分,1949年,英總足又在這上面加進了英國國花都鐸薔薇(外圈紅色,中間白色),象徵著蘭開斯特王朝(紅色)與約克王朝(白色),在亨利七世與約克王朝的伊莉莎白聯姻後,結束薔薇戰爭(1455-1485)得以統一。英格蘭橄欖球隊的隊徽只有一朵薔薇,而足球隊則有10朵,代表英足總轄下聯賽的十座城市,陳列在銀色的背景上。
根深蒂固的傳統
英格蘭人喜歡堅持自己的傳統,對待足球也是如此,首發11人的球衣號碼往往就是1到11號。因此,當類似魯尼的常規主力被選為替補球員時,他常穿的10號球衣就要讓給場上的球員了
1928年8月25日,英格蘭球衣背面第一次出現了號碼。當時,阿森納與切爾西分別在對陣星期三(後更名為謝菲爾德星期三)和斯旺西,球員們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但最後這次創舉沒有得到世人的肯定。在球衣上印號碼不僅增加成本而且不美觀,基於這樣的反對意見,聯賽的管理機構駁回了編號的提議。
至於英格蘭國家隊,他們第一次穿著印有號碼的球衣則是在1937年4月17日,與蘇格拉進行激烈較量的比賽上。當時的號碼是根據球員在場上的位置進行分配的:依據2-3-5的陣型,從後場到前場、從右到左,1號是守門員,2號是右後衛,最後11號則是左邊鋒。1939年6月5日,聯賽終於批准使用印有號碼的球衣。然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這項舉措直到1946年才得以正式生效。
而球衣上出現球員名字則是從近幾十年開始的,1992年的歐洲杯上,歐足聯強制要求在球衣上加上球員的名字,英格蘭成為第一支隊伍。隨後在1993/1994年賽季,英超聯賽要求首發球員的球衣上同時印有球員的名字和號碼。
統一與多民族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後以及新的《國籍法》,使得德國國家隊愈發的多元化。
雖然德國國旗是黑紅金三色,但德國國家隊球衣採用的卻是19世紀普魯士的顏色:白上衣和黑短褲。而鷹從12世紀起就是國徽圖案,源自神聖羅馬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因此從1949年到1990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各自組隊並分別穿上了不同的球衣。1974年世界盃在西德舉行,東西德就此相遇於漢堡,最終東德以1:0獲勝。東西德統一後(1990年10月3日),後來當選歐洲足球先生(1996年)的馬蒂亞斯·薩默爾成為第一個為德國國家隊效力的東德球員,德國歷史上的4個世界盃冠軍,其中三個都是在分裂期由西德獲得的,另一個是兩德統一後2014年的世界盃獲得。
1998年世界盃對陣克羅埃西亞的0:3失利,迫使德國對重組國家隊進行了全面的思考。2000年1月1日德國頒布了新的《國籍法》,給予德國境內出生的所有人公民身份,這一舉措使得德國國家隊湧現出了博阿滕、赫迪拉和厄齊爾這些屬於二代移民的年輕才俊。
13,某些人的幸運數字
所有球員都相信他們的小迷信和習慣,會在球場上給他們帶來額外的魔力,因此,很少有人喜歡13號球衣,因為在基督教文化裡,數字13等同於猶大,這名叛徒就是耶穌最後的晚餐上的第13位賓客。
但奇怪的是,在德國這個三分之二人口都是基督徒的國度裡,穿13號球衣的球員都有著驚人的好運氣。1954年瑞士世界盃,身穿13號的馬克思·莫洛克在5場比賽中打進6球,其中包括了6月4日決賽對陣匈牙利的逆轉進球,當時德國人從0:2奮起直追,最終3:2翻盤。
1970年世界盃,蓋德·穆勒也身披13號戰袍,6場比賽進了10球。
四年後,1974年7月7日(西德世界盃),這架「13號轟炸機」又在決賽中打入制勝球,幫助東道主以2:1擊敗荷蘭奪冠。這是他在世界盃上的第14個也是最後的進球,它幫助穆勒打破了法國人朱斯特·方丹創造的13球記錄(全都是1958年世界盃上打進的),而穆勒的記錄一直保持到2006年,那年巴西人羅納爾多以15球刷新了這一記錄。2002年,麥可·巴拉克穿上了13號球衣,他分別在對陣美國的四分之一決賽對陣韓國的半決賽裡打入全場唯一進球,但是6月30日巴拉克因累計黃牌錯過了決賽,德國隊0:2敗給了巴西。
2010年世界盃上,身著13號球衣的是20歲的託馬斯·穆勒,他以5球榮登射手榜榜首,並被評為該屆世界盃的最佳新秀。
為什麼荷蘭人會如此迷戀橙色
荷蘭人偏愛橙色,將橙色視為是國家的象徵,這一觀念與荷蘭王室的姓息息相關。
那荷蘭人為什麼那麼喜歡橙色?坊間流傳著三種傳說
1、奧蘭治親王是荷蘭獨立戰爭中的傑出領袖,被尊稱為「荷蘭國父」,是現荷蘭王室的祖先。荷蘭對於橙色的痴迷便起源於這位荷蘭的「國父」威廉一世,奧蘭治親王。現代荷蘭國歌就叫《威廉頌》,頌的就是此人。 在荷蘭語裡,奧蘭治(Oranje)是橙色的意思,因此荷蘭人將橙色視為國色,此後橙色便成了荷蘭的代表顏色了!
2、第一個荷蘭奧運會冠軍女運動員範妮·布蘭克爾斯·科恩酷愛橙色,她奪得短跑冠軍的運動服就是橙色的,所以荷蘭將橙色定為運動服主色調。
3、還有就是荷蘭人的審美,他們覺得橙色不像紅色那麼絢麗,也不像黃色那樣暗淡,是一種積極向上的顏色,很有正面意義。
克魯伊夫的兩道槓球衣
提起球衣,不得不提荷蘭足球巨星克魯伊夫那件兩道槓球衣。
1974年世界盃,荷蘭籤約了阿迪達斯,但是陣中頭牌克魯伊夫是彪馬的籤約球員,因此,克魯伊夫和荷蘭足協陷入了僵局。他堅持在全隊都身著阿迪球衣的時候,穿彪馬訓練。世界盃越來越近,荷蘭足協讓步了,他們讓阿迪為克魯伊夫特製了一款球衣,袖子上阿迪三道槓變成兩道槓,克魯伊夫就這樣穿著這件酷似山寨品的球衣徵戰了1974年世界盃。
它可能是迄今為止最特別的橙色球衣,穿著它的則是世界足壇最有性格的球員。
一件球衣就代表了一段不朽的時光,它見證過巨大的喜悅和最殘忍的痛苦,他是時代的印記,是球迷和球員之間彼此熱愛的象徵。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