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長大的朋友們一定穿過自製的棉花襖,就是很厚很厚一般用花布做的表和裡子,現在還是很多小孩在穿。小寶寶還沒生奶奶姥姥們就開始跟你說:不要買棉襖外套了買點貼身的小秋衣秋褲就好,還是自己做的棉花襖暖和,買的輕飄飄的不保暖的……
棉花襖又笨又厚還沒有顏值,買成品棉衣又怕真的不保暖,到底給寶寶選擇保暖服裝呢?北方寶媽們有沒遇到過這樣的困惑?
穿這樣的花棉襖,小孩子一般手腳動彈不得,因為太厚,厚到胳膊和腿都不能打彎。若是孩子生於秋季這一冬季本該是學會抓握東西的時候,手腳不能動起來就比南方的孩子晚好幾個月才會抓握。
哪怕是這樣子,為了保暖現在還是很多父母讓穿成這種衣物,特別是北方農村地區還是很普遍。這種服裝的面料都是交便宜的印花棉布填充物為天然棉花。材質安全性是挺好的,只是這種印花的棉布很硬,有的這地方很多都老人還留有上一輩人留下的自家紡織的粗布來做表裡。棉花填充在夾層中那麼厚穿段時間後就塌下來不再蓬鬆,就變得非常硬的。
在以前由於物質缺乏,也沒有新型的材料代替保暖禦寒,所以也只能這麼穿著。可現如今已經有很多新型的面料,保暖效果非常好,質地柔軟舒適,又不需要太厚就能有很好的保溫效果。即便有的看起來很厚也是很蓬鬆柔軟的,還有一點就是很好洗滌,棉花的棉襖就不能整件水洗,必須把外套的表裡面料拆下清洗,所以有的大人一個冬天都不給清洗一次。
普通衣物不會自行發熱,衣物保暖主要是讓我們身體表面的空氣處於相對靜止狀態,讓體表散發出的熱量不流走這樣我們就不感覺到冷了。據說目前最保暖的材料是一種曾經用於建築的材料叫做氣凝膠,已經用在服裝。這種服裝售價還比較昂貴,據說我國最冷的地方也還用不上這樣的服裝,因為保暖太強,穿上會太熱,目前也沒有大量生產。市面上普通的服裝那就看當然還是白鴨絨的羽絨服,有人做過實驗測試分別將幾種保暖衣物從37°C放置較寒冷的地方30分鐘後的溫度變化,羽絨服降溫3℃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還有就是有填充夾層的珊瑚絨保暖衣,如果外層面料加上一層機構緊密的面料保暖性能也是非常好的,還有絲綿填充的蠶絲保暖服等等都是很常見,這些衣服質地柔軟,作為幼兒服裝都更加舒適。
自家的寶寶穿過這些衣服,感覺還是有填充夾層的珊瑚絨保暖服最適合,透氣性好,羽絨服的面料太緊實,保暖性太好,容易出現過熱的現象,有醫生不建議嬰兒穿著羽絨服。自製的棉花襖保暖性能一般,有時寶寶手還是會涼,還有就是太難穿,又不好看,還不好清洗,個人覺得剪裁和面料有待改良,家裡小寶寶一直都穿成品的服裝,再冷的天也能出門,沒有問題。所以寶媽們要根據自家情況考來選擇適合的服裝,自己帶孩子覺得清洗不方便可以嘗試一下這些棉花襖之外的衣服,來減少工作量吧!保暖效果真的不用擔心,沒有老人們說的那樣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