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超全名詞解釋,都齊啦!

2021-01-09 大師一百

高中生物:必修三超全名詞解釋,都齊啦!

查看更多初中、高中知識,關注我哦,每天都更新!

必修三

生命活動的調節

193、應激性:任何生物體對外界的刺激都能發生一定的反應。 趨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

194、體液: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體內都含有大量以水為基礎的液體,這些液體統稱為體液。

195、組織液:組織液是存在於組織細胞間隙的液體,又叫細胞間隙液。

196、內環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叫做內環境。

197、溶液滲透壓:所謂溶液滲透壓,簡單地說,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

198、穩態: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護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叫做穩態。

199、反射: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環境變化做出的規律性應答。

200、興奮:興奮是指動物體或人體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後,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

201、神經衝動:在神經系統中,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這種電信號也叫神經衝動。

202、靜息電位:由於細胞膜內外特異的離子分布特點,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這稱為靜息電位。

203、突觸小體:神經元的軸突末梢經過多次分支,最後每個小枝末端膨大,成杯狀或球狀,叫做突觸小體。

204、突觸:突觸小體可以與其他神經元的細胞體、突觸等相接觸,共同形成突觸。

205、中樞神經系統:脊椎動物和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包括位於顱腦中的腦(大腦、腦幹和小腦)和脊柱椎管內的脊髓,它們含有大量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組合成許多不同的神經中樞,分別負責調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206、神經中樞:神經中樞是整個神經系統中最高級的部位,它除了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機體的反射活動外,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級功能。

207、言語區:言語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它包括與語言、文字相關的全部智力活動,涉及到人類的聽、寫、讀、說。 這些功能與大腦皮層某些特定的區域有關,這些區域稱為言語區。

208、學習:學習是神經系統不斷地接受刺激,獲得新的行為、習慣和積累經驗的過程。

209、激素調節: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進行調節,這就是激素調節。

210、反饋調節:指在大腦皮層的影響下,下丘腦通過垂體,調節和控制某些內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進入血液後,又可以反過來調節下丘腦和垂體中有關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11、協同作用:指不同激素對同一生理效應都發揮作用,從而達到增強效應的結果

212、拮抗作用:指不同的激素對某一生理效應發揮相反的作用。

213、靶器官: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就是該激素的靶器官。

214、靶細胞: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細胞就是該激素的靶細胞。

215、體液調節:指某些化學物質(如激素,二氧化碳)通過體液的傳送,對人和動物的生理活動進行的調節。

216、非特異性免疫: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

217、愛滋病:愛滋病是一種免疫缺陷病,又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極高。愛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等疾病。

218、抗原:能夠引起人類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物質叫做抗原。 病毒、細菌等病原體表面的蛋白質等物質,都可以作為引起免疫反應的抗原。

219、抗體:能夠和相應的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具有免疫作用的球蛋白。

220、體液免疫:B細胞主要靠產生抗體作戰,這種免疫方式稱為體液免疫。

221、細胞免疫:T細胞主要靠直接接觸靶細胞作戰,這種方式稱為細胞免疫。

222、自身免疫病:由於免疫系統異常敏感、 反應過度,"敵我不分"地將自身物質當作外來異物進行攻擊而引起的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

223、過敏反應:過敏反應是指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

特點是:發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 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組織嚴重損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

植物生命活動調節

224、向光性:在單側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長的現象叫做向光性。

225、生長素:溫特實驗進一步證明造成胚芽鞘的彎曲生長確實是一種化學物質引起的,溫特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和動物激素類似的物質,並把這種物質命名為生長素。

226、植物激素:植物體的一定部位產生的對植物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的特殊物質。

227、兩重性:指低濃度的生長素可以促進植物生長,而高濃度的生長素則抑制植物生長,甚至殺死植物。(濃度的高、低是針對最適濃度而言)

228、頂端優勢:植物的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

229、生長素類似物: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如a 萘乙酸,2,4-D等,具有與IAA相似的生理效應。這些化學物質,稱為生長素類似物。

230、預實驗:在進行科學研究時,有時需要在正式實驗前先做一個預實驗。 這樣可以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也可以檢驗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科學性,以免由於設計不周,盲目開展實驗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

231、植物生長調節劑: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

生態與環境

232、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就是種群密度。

233、種群密度: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的個體數就是種群密度。

234、出生率:是指種群中單位數量的個體在單位時間內新產生的個體數目。

235、死亡率:是指種群中單位數量的個體在單位時間內死亡的個體數目。

236、遷入率:對一個種群來說,單位時間內遷入的個體,佔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率,稱為遷入率。

237、遷出率:對一個種群來說,單位時間內遷出個體,佔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率,稱為遷出率。

238、年齡結構:種群的年齡結構是指一個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目的比例,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增長型、穩定型、衰退型。

238、性別比例:性別比例是指種群中雌雄個體數目的比例。

239、種群的空間特徵:組成種群的個體,在其生活空間中的位置狀態或布局叫做種群的空間結構。

240、J型曲線:自然界確有類似細菌在理想條件下種群數量增長的形式,如果以時間為橫坐標,種群數量為縱坐標畫出曲線來表示,曲線大致呈」J」型。

241、S型曲線:種群經過一定時間的增長後,數量趨千穩定的增長曲線,稱為」S」性曲線。

242、環境容納量: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稱為環境容納量,又稱K值。

243、群落: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域中各種 生物種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244、豐富度: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

245、捕食:一種生物衣領一種生物作為食物。

246、競爭: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物相互爭奪資源和空間等。競爭的結果常表現為相互抑制,有時表現為一方佔優勢另一方處於劣勢甚至滅亡。

247、寄生:一種生物寄生者寄居於令一種 生物寄主的體內或體表,攝取寄主的養分以維持生活。

248、互利共生: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例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間。

249、演替: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替代的過程,就叫做演替。

250、初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例如在沙丘、火山巖、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

251、次生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如能發芽的地下莖)的地方發生演替,如火災過後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

252、生態系統:在一定的時間和自然區域內,各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機統一體(自然系統)叫做生態系統。

253、生產者:指生態系統中的自養型生物(包括綠色植物、 非綠色植物和自養型微生物)。

254、消費者:指只能利用現存的有機物的動物。

255、分解者:主要是指細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們能把動植物的屍體、排洩物和殘落物等所含有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歸還到無機環境中,在重新被綠色植物利用來製造有機物。

256、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由於事物關係而形成的一種聯繫,叫做食物鏈。

257、食物網:在一個生態系統中,許多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接的複雜營養關係,叫做食物網。

258、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指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和散失的過程(能量流動的起點、總能量和流動渠道)。

259、能量傳遞效率:一般來說,在輸入到某一個營養級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夠流到下一個營養級,也就是說,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間的產地效率大約是 10%-20%.

260、能量金字塔:如果將單位時間內各個營養級所得到的能量數值,由低到高繪製成圖,可形成一個金字塔圖形,叫做能量金字塔。

261、能量利用率:人類可以利用的能量佔生物總能量的比值。例如:生態農業中,我們可以將這些廢棄物再利用,如作物莖葉用來飼餵畜禽、作為培養食用菌的原料等,這樣就會使這些農作物體內儲存的能量通過更多的途徑流向對人類有益的地方,提高了總體能量利用率。

262、能量多級利用:合理設計食物鏈,是生態 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被分層次多級利用,使生 產一種產品時產生的有機廢棄物,成為生產另 一種產品的投入,也就是使廢物資源化,以便提高能量轉化效率,減少環境汙染。

263、物質循環再生:物質循環與再生原理的理論基礎為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即物質不斷在各類生態系統中進行區域間的小循環和全球地質大循環,分層分級利用。若沒有物質循環 的生態系統,其廢棄物中的能量和物質無法再利用,那麼這個生態系統的穩定和發展會受到 影響。

264、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指組成生物體的C、 H、O、N、P、S等元素,不斷的進行著從無機 環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到無機環境的循環過程。

265、物理信息:生態系統中的光、聲、溫度、溼度、磁力等,通過物理過程傳遞的信息,稱 為物理信息。

266、化學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中,還產 生一些可以傳遞約化學物質:諸如植物的生物 鹼、有機酸等代謝產物,以及動物的性外激素。

267、行為信息:動物的特殊檸為,對於同種或異種生物也能夠傳遞某種信息,即生物的行為特徵可以體現為行為信息。

268、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叫做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269、負反饋調節:負反饋調節在生態系統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

270、人為因素:主要是指人類對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工農業發展帶來的環境汙染等。

271、自然保護區:為了保護自然和自然資源,特別是保護珍貴稀有的動植物資源,保護代表不同自然地帶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國家劃出一定的區域加以保護,這些區域叫做自然保護區。

272、生物富集作用:指環境中的一些汙染物如重金屬、化學農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大量積聚的過程。生物富集作用隨著食物鏈的延長而不斷加強。

273、水體富營養化:指由於水體中氮、磷等植 物必需的礦質元素含量過多,導致藻類植物等大量繁殖,並引起水質惡化和水生動物死亡的現象。

274、水華:富營養化的池塘和湖泊,由於某些藻類植物的過度生長,使水面形成綠色藻層; 藍藻釋放的毒素殺死魚蝦和貝類等,並使水體產生惡臭,這種現象叫做水華。

275、生態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態因素。

276、陽生植物:在比較強的光照下才生長得好的植物。

277、陰生植物:在比較弱的光照下才生長得好的植物。

278、長日照植物:需要較長的日照才能開花結果的植物。

279、短日照植物:需要較長的日照才能開花結果的植物。

280、生態學:研究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叫做生態學。

281、種內關係:同種生物的不同個體或群體之間的關係。

282、種內互助:同種生物之間發生的一些有利於捕食或者防禦敵害的行為。

283、種內鬥爭:同種生物的不同個體之間由於爭奪食物、資源、配偶等發生矛盾的現象。

284、種間關係:是指不同生物之間的關係,包括共生、寄生、競爭、捕食等

285、種間互助:不同種的生物之間發生的對雙 方或者一方有利的行為。

286、種間鬥爭:不同種的生物之間由於爭奪資 源、空間等所發生矛盾的現象。

287、赤潮:富營養化的海水,由於某些微小生物的急劇繁殖,導致海水變色,水質惡化,並使魚蝦和貝類大量死亡的現象叫做赤潮。

288、生物淨化:指生物體通過吸收、分解和轉化作用,使生態環境中的汙染物的濃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的過程。生物淨化過程中,綠色植物和微生物起重要作用。

289、綠色食品:指按照特定的生產方式生產,經過專門機構認定和許可後,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無汙染、安全、優質的營養食品。

生物大師

相關焦點

  • 學霸筆記~2021年高考生物:必修三知識點匯總!附高中生物電子版
    同學們晚上好哇,學姐給同學過完生日啦,次了很多好吃的開心嘻嘻嘻學姐今天為高中的小可愛們帶來了高考生物知識點,每一專題每一單元的知識點都有學姐設計的知識點是填空版,填空裡是重點,更有助於同學們的記憶下面就是學姐帶來的學霸筆記~2021年高考生物:必修三知識點匯總!
  • 化學「必修一」超全知識點整理,滿滿的乾貨!
    高一馬上要結束了,很多同學對高中化學必修一的內容還是很模糊,「必修一」在整個高中學習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你必修一都學不會,那在以後的化學學習中就想掉進「坑裡」,無法翻身。對於初學者來說,高中化學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化學不僅需要反覆記憶,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要學會總結歸納。高中化學必修一在高考中佔的分值也比較大,不要等到高三總複習回頭撿高一的內容,會耽誤你整個總複習的進度,而且效果不好。建議在高一、高二把所學的知識點吃透,等到高三總複習時,你會很輕鬆的查漏補缺,快速上分。
  • 「備考2020」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識點匯總,基礎分
    生物一直是理科中公認最容易得分的一個學科,但它的知識點較為零碎,既有大量需要背誦的內容,同時也需要很好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但是生物學習中也有許多知識的難點存在於生命的複雜過程中,所以需要提升知識的理解效果,零散知識條理化、理解知識具體化、一般問題特殊化等都是高中生物學習的好方法。
  •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識要點總結
    高中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識  人體內環境的穩態與調節  1.穩態的生理意義  (1)人體內環境指人體內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  拓展:  ①內環境=細胞外液=血漿+組織液+淋巴  ②下列物質屬於內環境成分的是:血糖、抗體、激素
  • 北大學姐總結:高中歷史必修3~必考名詞解釋!附答題模板+小論文
    童鞋們好哇,學姐今天心情有點好又有點不好不好是因為學姐最近在減肥,雖然是很健康的減肥,但是每天攝入的糖分少了,就會莫名的煩躁心情好是因為確實肚子小了很多,穿小裙裙也很好看(其實學姐還是喜歡自己胖胖的樣子,肉肉的肚子多可愛哇)(高中生們尤其是高三生,更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哦)學姐今天為高中的小可愛們帶來了高中歷史必修
  • 備戰期末|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最全知識點匯總!可列印!
    給各位同學整理了一套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冊的全部知識點匯總。生物這門課偏文科,很多知識點只要牢記概念和公式,基本都能得出正確答案。對於選修科目選生物的高中生,這個階段對於高中全冊的知識點的「熟練於心」就顯得特別重要!
  •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知識點總結,現在不看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提起高中生物,可以說是高中理科中最簡單的一科了!高中這三年,小夥伴們都會經歷一些大起大落,主要原因就出自於分數啊,排名啊這些擾人心神的東西。經歷過高中三年摧殘的小編,今天就來告訴你,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物的學習成績,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高中生物的學習,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要時常歸納、總結重點詞,如「功能、「本質是」,這些都要留心,書上的黑體字要背下來!
  • 高中生物必修一:八大細胞器的比較
    高中生物必修一:八大細胞器的比較對於即將升入高中的同學來說,高中生物裡高一知識點總結是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八大細胞器的比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高中生物必修一相關概念:細胞質:在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原生質,叫做細胞質。
  •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包含必修一、二、三,總共三本,建議收藏!
    生物屬於高中生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高考中對於生物學科的命題也在不斷創新發展,之前的命題主要是關於經驗型的命題,而現在就著重了素質型的命題研究,重點考察對於學生的素質能力的培養。高考生物試題就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分析歷年來的高考題目,發現不少題目都是從某一個方面出發擴散好多個知識點,這些題目從簡單到複雜,體現出了學科之間各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繫與綜合分析。
  •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礎知識總結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礎知識  一、生態系統的結構  1、生態系統的概念:  由生物群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4、生態系統的結構  (1)成分:  非生物成分:無機鹽、陽光、熱能、水、空氣等  生產者:自養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最基本、最關鍵的的成分),還有一些化能合成細菌  和光合細菌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生物成分消費者:主要是各種動物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細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動物
  •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別再費勁整理了,都給你準備好了
    高中生物文科性質比較強,需要背誦的知識點比較多,題型計算量小,注重規律性問題的探究。必修二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學習中的難點,但又是考試中的重點。所以,同學們必須啃下這塊硬骨頭。高中生物的學習方法「理解+背誦+做題」,這種簡單直接的學習方式,可以嘗試一下。
  • 高中生物必修二難點剖析——遺傳規律解題技巧,就是這麼簡單!
    高中生物必修二一直以來都是重難點,很多同學剛剛看到蛋白質就已經放棄了。其實,只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這部分知識並沒有那麼難。作為高考必考題型之一,同學們無論怎麼逃避終究要過了這關。生物遺傳規律之所以很難懂,就是因為名詞術語比較多,基本理論比較多,讀起來晦澀,學起來很枯燥。
  • 高中生物:這麼全的必修一知識點精華版總結,你確定不看看?
    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人們都稱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背誦、記憶是必不可少的。同學們不要死記硬背,把生物學成「死物」,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掌握其規律。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生物知識的重要保證。還有,就是要認真做好學習過程中的幾個步驟,包括預習、聽講、複習和做作業、總結、習題改錯等步驟。對於生物的學習記筆記,是有效的學習方法。在生物學學習中,主要有閱讀筆記、聽講筆記和觀察筆記三種。
  • 高中英語必修三的重點短語
    高中英語必修三的重點短語學好英語閱讀和寫作,短語積累量是關鍵,在歷年的考試中,考察英語短語的題佔了很大一部分比重,而英語短語又是最容易拿分的。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中英語必修三的重點短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梳理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識點(一)  1、細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2、植物細胞的細胞壁成分為纖維素和果膠,具有支持和保護作用  3、製取細胞膜利用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因為無核膜和細胞器膜  4、葉綠體:光合作用的細胞器
  •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識點大梳理,此處迷茫的同學一定要看,打破僵局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許多知識點從字面上看僅存在細微的差別,學生在學習過一,神經元,神經纖維和神經之間的關係(一)神經元的基本結構由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組成.細胞體主要集中在腦和脊髓的灰質中,構成神經中樞.突起分為樹突和軸突.樹突的特點:短而多,呈樹枝狀,將興奮傳給細胞體外圍.軸突,較長
  • 高考生物乾貨:289個名詞解釋!細節最易丟分,附高中九科資料哦
    高中滴童鞋們好哇,學姐最近在實習,作為一名審計,跑斷腿,說斷嘴,拿電腦拿斷手臂,還依然堅持著給你們分享高中資料,有木有很感人2021高考將至,學姐知道,對於高中生(尤其是高三黨)來說,時間是最寶貴的東西所以學姐廢話不多說,直接上高中資料乾貨學姐本文為高中生們帶來了高考生物乾貨
  • 2020高中招生名詞解釋和政策解答!
    有不少家長反饋政策方面的名詞難以理解為此,記者整理了部分政策名詞解釋與問答一起來看↓↓↓一、名詞解釋1.統招生:根據全市統一組織的普通高中招生考試:語文、數學、英語、綜合理科、體育5門考試成績總分(含加分)以及綜合文科、地理與生物2門成績等第擇優錄取,也就是說,學校按照招生名額,依次錄取分數從高到低的學生。4. 配額生:各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招生計劃按一定比例向各初中學校分配錄取名額。
  • 高中歷史:名詞解釋(經濟+政治+文化)匯總+對比!附高考小論文
    和什麼人在一起最舒服,就找他玩耍,就多和他在一起,所以學姐今天來找他玩啦(但是學姐也沒忘記辛辛苦苦的高中生哦,還為你們帶來了高中歷史資料哦)因為總有高中小可愛和學姐吐槽說:高中歷史最難的部分就是小論文,不知道從哪裡寫,沒有思路所以學姐熬夜禿頭總結了高中歷史:名詞解釋(經濟+政治+文化)匯總+對比!
  • 高中生物 新教材 必修2《遺傳與進化》學習重點
    (二)教材內容調整課程標準調整了必修2的部分內容要求,因此新教材也進行調整。與實驗教科書相比,新教材前三章章節安排變化不大,後三章變化較大。(三)本模塊育人價值本模塊的內容,對於學生理解生命的延續和發展,認識生物界及生物多樣性,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樹立正確的自然觀有重要意義;同時,對於學生理解有關原理在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增進人類健康等方面的價值,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