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乎你記憶裡出現的橡皮擦,我只在乎從現在開始的每個當下。
《請你迷失在我身邊》是日本「自我啟發之父」岸見一郎的作品,作者在長年照護身患阿爾茲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的父親過程中,體會到了其中的不易,他明白作為兒子他不能迴避照顧父親的責任,於是便決定勇敢、快樂地去面對,讓照顧病人這一件壓力很大的事情,通過愛與理解,變得快樂、自在一點。
據保守估計: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約有5%患有阿爾茲海默病,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人數隨之增加;85歲以上可高達20%以上或更高;女性發病多於男性,通常是相匹配男性的2~3倍。
岸見一郎在陪伴父親對抗阿爾茲海默病的歲月裡,感受到了來自阿德勒的種種關於父母關係的啟發,逐漸重新認識了自己的父親,找到了於父親最和諧的相處模式。於是,他總結出,當面對父母患病需要照護的時候,也是子女重新開始認識父母的時候,唯有與父母構建一份新的關係,不要拿以前的眼光去看待現在的父母,照護者們才能從容一點、輕鬆一點。
重新構建與父母的關係
看到曾經很有力量的父母突然變成衰老無力的樣子,心理上是很難接受變化的。
家裡有阿爾茲海默病患者的家庭,幾乎都苦不堪言,一面忙於照顧病人搞得心力交瘁,一面還得擔心自身的未來,「快樂」簡直就成了奢望,對父母發怒那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並不是這些子女們不愛自己的父母,而是這種病被起初不易察覺,等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比較嚴重了,且現在的醫療無法治癒。
守護患病的父母確實不容易,可是我們總要去面對現實,只想著不容易,對現狀並無任何幫助,那麼我們只有去勇敢面對,守護父母就是我們所需要面對的實實在在的事情,也許很久,也許很快,但是我們不要去想著哪一天才能結束,這樣才能冷靜地去思考以後該如何一步步去面對。
1.不要把照顧父母的「任務」強加給伴侶
經常都會聽說有的小夫妻因為由誰照顧父母而鬧得不可開交,甚至離婚,往往都把這些問題怪到「照顧父母」身上。其實這與照顧父母無關,主要還是在小兩口自己身上。
比如:丈夫把照顧自己父母的任務甩給妻子,引發妻子的不滿,引起離婚。這是因為照顧父母的原因嗎?
照護是一件很艱辛的事情,作為兒子應該首先承擔起責任,甩給妻子無非就是想迴避麻煩罷了,同時又沒有取得妻子的諒解和同意就讓毫無血緣關係的妻子去照料,妻子會反抗也在情理之中。
子女與父母的關係是伴隨到最後的、不可迴避的一種關係。因此,在照護父母的問題上,第一點就要求我們要擺正與父母的關係——那是你不可迴避的責任。
2.親子關係決定了照顧的難易程度
有的子女與父母關係不好,甚至有著不可原諒的過往,讓他們毫無芥蒂地去照顧父母,自然是很難的,也就很容易在照顧過程中出現逃避、發怒等行為。
有的子女從小被父母溺愛導致自私不敢承擔,但是又不想破壞自己的美好形象,他們往往就會把照護的「任務」推給伴侶,並義正言辭地要求伴侶去照顧。而伴侶的內心則是抗拒的,往往會抱怨不停,這也就決定了照顧的難度會更大。
如果子女與父母感情深厚,他們一般都會自己主動承擔起照顧的責任,除非必要不會假手於人,他們也能理解父母現在的狀況,相對來說照顧起來就要容易些。
所以,親子關係在照顧老人的過程中也有著決定性作用。
3.勇敢面對責任
不管怎麼樣,照顧父母都是我們不可迴避的責任,所以要想讓照護父母變得輕鬆一些,我們就要從自身出發,重新去看待與父母的關係,不是用以前的眼光,而是現在。
他們老了,什麼也不記得了,需要我們的照護,子女也不要覺得現在就擁有了指責父母不是的權利,接受他們的病,接受他們的老去,接受你的責任。
你不用獨自承擔照護職責
岸見一郎說,每每看到新聞報導裡因照護父母而發生的慘案,他就會思考為什麼他們總是獨自承受重擔呢?難道就沒有其他人可以分擔嗎?
他現在明白了,事實上就是沒有任何其他人可以分擔你進行照護。
結合我們身邊的實情,獨生子女居多,確實很難有其他人能與我們分擔,也就出現了推給伴侶這樣的情況,而有的人則是咬牙自己承擔了下來。
在這裡,岸見一郎引用了「逞強照護」一說,即「越是靠意志進行照護的人,越想拼命做好,就可能自己給自己過多的壓力。」
比如兒媳照顧公婆,兒媳是站在自己是兒媳婦,應該盡孝的立場上對公婆進行照護,可是她們往往內心又不是那麼心甘情願,全靠意志在支持。如果丈夫再不理解,她們就很容易情緒崩潰,放棄照護,反而落個「不孝,不負責任」的名聲。
岸見一郎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提出建議,我們應該考慮把部分照護任務轉交他人或是照護機構,以免最後不得已放棄照護。
也許在這裡有人會說:"你知道請人照顧有多貴嗎?」
其實有多大腳穿多大鞋。誰都有扛不住的時候,條件寬裕的請護工、保姆,條件不好的偶爾請一下鐘點護工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時間,好好調整心態,也才能更好地進行下一步照顧不是嗎?
同時,夫妻之間、兄弟姐妹之間都要互相體諒,在彼此因為照顧身心俱疲的時候即時伸出援手,我們也要勇敢向身邊的人呼喊,不用逞強,哪怕只有十分鐘的放鬆時間,我們也要堅定地說:「我需要你們的幫助。」有時候,就是這短短幾分鐘的放鬆,也會對以後的照護起著決定性作用。因為,照顧病人真的很難,沒有人能毫無壓力。
照護會影響家庭關係,但是在我們互相諒解互相幫助的情況下,未必會導致家庭關係惡化。因此,感到累的時候,大膽地去尋求幫助吧。
結語: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岸見一郎講述了他父親睡覺的事情,他在照護的過程中,有時候父親會睡覺,在一次談話中,父親說:「那是你在我身邊,我才睡得著。」
是的,我們的父母終會老去,他們可能會不厭其煩地問我們同樣的問題,他們可能會出去了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他們可能會做出讓我們出乎意料的事情,他們會忘記一切,甚至不再認識我們,我們也不用太焦急,焦急也沒用,無論你如何發怒,他們過一會就忘了,所以你只要陪伴在身邊就好。
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如果他們迷失了,那就請迷失在我們身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