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臨其境,第一次體驗BGVP 的靜電動圈耳機

2021-01-07 司小姐與林先生

前言

同學們好,我是司小姐!

其實對於很多音頻的產品我大都一知半解,不過我比較相信我的耳機,相信我個人的真實體驗,起碼我還是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寫出來分享給其他用戶,這就是為啥我這個小帳號還在筆耕不輟。雖然值得買並不愛我。

接觸耳機大都是由林先生的影響,他作為一位鋼鐵直男很喜歡這些東西,而我通常只是試聽用戶,用林先生的話說:你能聽得出來啥?

不過剛開始聽不出細節,隨著聽的耳機越來越多,我對於很多耳機的音質有了自己很多感性的理解,前不久林先生又給我入手的這款BGVP ZERO耳機,和我說你聽聽試試,試試就試試。

之前我聽過的HiFi不多,大概常見的有TFZ,海貝的一些產品。這款BGVP的 ZERO按照定價來說算是入門級別的HiFi產品,不過在於很多老法師的眼中,可能萬元以下聽個響。那麼就試試這款500元的耳機的效果吧。

開箱曬物

BGVP的耳機產品在業內或者說圈內還是有著很多愛好者,大家定義的口碑是頗具性價比,它的每一款產品都帶有自己的獨特的音色和客戶喜歡的點。比如最經典的,DM6, DM7,直到最近的DM8也飽受關注,而BGVP最惹眼的還是他們家的有一款平頭塞,在如今的音頻市場能堅持做平頭塞一定是具有了不起的勇氣和實力,畢竟銷量這種東西真的很難。

說說ZERO吧,這款採用了專業的三分頻方案的耳機外殼採用了CNC的精雕工藝製造,換線設計支持MMXC接口。而之所以稱之為靜電動圈單元則是因為這款ZERO採用了低壓的靜電動圈設計。也給這款耳機打上了這個獨特的標籤。

打開包裝之後發現耳機散落,這大概又是快遞應該背鍋,其實在耳機和包裝盒的定位孔固定的還是非常的牢靠的。不知道為何會移動。

放回原位之後,可以看著ZERO的牆體和BGVP的其他耳機的設計不同,採用了多邊形的設計,除了附送普通耳棉同時附送了通透耳棉,還附送了一副記憶耳棉,配件商比較豐富。

ZERO一共有兩款配色,一個黑曜石配色,一個星空灰配色,我個人對於銀灰色的顏色比較喜歡,所以在宣選擇上並沒有經過困難選擇。

ZERO的聲腔結構採用了多邊形的設計,這款設計也是具有BGVP自己的專利設計,前後共振可以帶來更好的聽感和體驗。

出廠搭配的線材也沒有縮水,採用的6N的鍍銀線,減少由於阻抗過大而導致的聲音傳輸損失。

使用體驗

我其實對於BGVP ZERO的110dB比較期待,雖然我對於繞耳式的耳機不太感冒,我之前非常習慣BGVP家的平頭塞,這款平頭塞我也是一直在使用的一款產品。

讓我們看看看帶有10MM微型靜電動圈單元的ZERO有何獨到之處吧!

MMCX的接口我個人覺得一般,需要費力的懟進去,拔下來也需要很費力,不過MCXX耳機線使用習慣之後都一樣,都是一個個人喜好的問題。

之前我使用林先生的海貝R5作為日常聽歌的選擇,R5支持安卓和第三方播放下載,所以使用起來比較方便,在家還可以自己下載歌曲刪除歌曲等等操作,不過由於R5 的塊頭比較大,所以我就直接用了海貝的R2。

BGVP ZERO在R2上的表現乍一聽就是那種平平無奇的感覺,就好像一個全能選手,不管播放的是那種類型的歌曲,它都能很好的駕馭。三頻均衡,自然還原真實的音質。

採用了10mm的碳納米動圈和7MM的駐極體靜電單元,有著高振幅低失真度的特性,讓BGVP ZERO有著非常不錯的高動態頻響,同時在低音部分保持自己的渾厚。

現在R2和BGVP ZERO已經成為我日常上班路上聽歌的主要搭配,如果你對於這款產品也希望體驗一下,可以試著了解一下!不過我的感覺只能作為你的參考,至於適合不適合你的耳機,只有試聽了才能知道。

結尾語

BGVP的很多產品帶有自己的獨特的標籤,現在林先生手頭有一款DM8自己在使用,平頭塞丟在家裡,而這款BGVP ZERO搭配我的R2 正好處於默契的組合。對於喜歡音樂的小夥伴,相信都對於耳機的選擇上有著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我們歡迎在評論區交流。不過我只是一個粗淺的完全依靠感性去體會音質的人。對於各種硬體的介紹其實我並不在意。吸引住我的耳機你就是最棒的。

我是司小姐,魔都平面設計師。喜歡就點讚收藏關注吧!

相關焦點

  • 塞賓SMIC全景麥克風評測 真正做到身臨其境帶來最真實的現場體驗
    同時,為了提升用戶體驗,它還考慮到了用戶的使用場景,設想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並且有針對性的解決這些問題。麥克風的背面有耳機輸出接口與USB接口,USB接口連接電腦與設備,耳機接口使用耳機開啟監聽功能。
  • 華為FreelacePro無線耳機體驗:升級主動降噪,還能成為物理外掛
    直到8月19日新品華為FreeLace Pro無線耳機的發布,才算真正滿足了我的需求,除了新增的雙重主動降噪功能之外,在其他方面的升級與加強,讓整體的體驗感直逼滿分。長按左耳機頭2秒,開啟降噪模式/透傳模式/關閉降噪,通過智慧生活APP還可以進行設置,選擇循環切換的模式,操作簡單快捷。而隨著降噪模式的開啟,仿佛打開了平行空間,就算身處同樣的場景之中,卻有著完全不一樣安靜的體驗。
  • 外有顏值,內有乾坤——SOUNDPEATS True Capsule2藍牙耳機體驗
    真無線藍牙耳機依然是今年的爆款,其便捷性也得到越來越多小夥伴的認可。對於真無線藍牙耳機來說,其佩戴舒適性,音質,延遲等是最重要。對於我來說,喜歡帶把兒的藍牙耳機多一些,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就是——SOUNDPEATS泥炭True Capsule2藍牙耳機。
  • 不用帶進耳朵的耳機?——南卡骨傳導運動藍牙耳機上手體驗
    前言今天來開箱體驗一款好玩點的耳機,骨傳導無線藍牙耳機,我還是第一次試用骨傳導的藍牙耳機,原理好像不是直接佩戴在耳機那裡,而是佩戴在耳朵的前面,太陽穴附近,通過振動來傳導聲音 ,讓耳朵聽到音樂,確實是通過骨頭去傳導聲音,骨傳導確實沒問題,不用帶進耳機
  • 從選購耳機的角度,評價創新Outlier Gold真無線耳機是否值得買?
    確實是,但是Outlier Gold真無線耳機還有黑科技加持,它可以搭配「SXFI聲晰飛」APP,簡簡單單拍三張耳部和頭部的照片,就能享受量身定製的獨特聽覺體驗。SXFI聲晰飛的全稱是聲晰飛耳機全息音響技術,是一種高度結合了人工智慧的音頻計算技術,根據每個人獨特的頭耳聽覺特徵,經過一系列的複雜算法,為每個用戶量身定製了各自的獨特音效,再結合外置音頻傳到你耳朵的所有通道,從而營造以每個人的實際為基礎,而打造出量身定製的全息音響、創造出獨特的,猶如身臨其境的非凡音效。
  • HyperX Cloud 阿爾法電競耳機開箱體驗:吃雞的聲音快感在這
    多年玩硬體的經驗告訴我,為了找到隊友,為了更清楚自己是怎麼死的,該買一個聲音定位比較明確的專用電競耳機了。於是開始各種對比,華碩、雷蛇、羅技、HyperX等挑個遍,最後將目光鎖定在HyperX 的Cloud 阿爾法電競耳機身上,似乎只有它能夠滿足我對電競耳機的所有憧憬。你不信?在我體驗了一周後,今天就來開個箱,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款電競耳機使用感受。
  • 遊戲影音我全要——HyperX阿爾法加強版遊戲耳機體驗
    HyperX的遊戲耳機已經是諸位玩家吃雞的秘訣,並早早確立了遊戲耳機的霸主地位,因為其全球累計銷售了超過1000萬套耳機,由此可見HyperX在遊戲耳機中已經成為公認的一哥!當然,這也與其持續不斷的研發新技術、黑科技不無關係,即便最經典的產品也會推陳出新,比如去年上市的第一款雙音腔遊戲耳機HyperX Cloud Alpha 阿爾法遊戲耳機就推出了加強版——HyperX Cloud Alpha S阿爾法加強版遊戲耳機。
  • 2020藍牙耳機排行榜:五大熱銷爆款深度體驗報告!
    對於JEET Air Plus耳機佩戴方面的體驗,耳機本身非常的輕盈,再加上人體工程學的設計,佩戴在耳朵上基本沒什麼感覺,時不時我還忘記了他的存在。一開始會擔心這款耳機的牢固性,通過實測,我平時運動健身都沒有出現掉落的現象,在劇烈搖頭的時候耳機會出現輕微的鬆動,但不是什麼大問題,整理來說還算穩定。
  • 299元小米降噪耳機體驗:媲美千元BOSE?-小米,降噪耳機,體驗...
    今年面向普通消費者推出的耳機並不少,叫得上名字的比如說SONY的降噪豆、BOSE QC30無線無耳機、還有今天的主角小米降噪耳機。所以這次我們以BOSE QC 20為標杆,體驗這款售價百元的小米降噪耳機。外觀:全金屬機身體積更小巧
  • 大屏才是王道 雷射電視帶你體驗身臨其境
    所以今天筆者就給大家推薦一款雷射電視,它能輕鬆投射出百吋大畫面,讓你享受身臨其境的追劇體驗,感興趣的朋友快來了解一下吧。本機聲音效果同樣值得期待,treVolo金耳朵調音團隊為這款產品注入了三頻均衡的發聲系統,還調校出多種音效模式,用戶無論是玩遊戲還是看大片都能有極致聲音體驗。
  • 首次體驗傳奇音效,開箱JBL V750NC藍牙降噪耳機
    一般來說降噪耳機都是偏商務為主,用於商務場合......其實JBL V750NC的配色算比較浮誇了的。所有按鍵都設計在單元的一側。這個耳罩外殼比較另類,有點類似「大碗」的形狀,而且所有按鍵都放在了碗的邊沿。播放鍵上有個凸起,以它為參照物,可以輕鬆盲操到其他按鍵。經過本人使用體驗下來,覺得這樣的設計能讓用戶在觸摸到按鍵時確認感會更強烈一些。
  • 低延遲高性價比百元耳機,嘿嘍GT5真無線藍牙耳機
    還記得曾經絕望地嘗試解開打結的耳機線的日子嗎?現在這種情況正離我們越來越遠。藉助藍牙技術的發展與技術的提升,全新TWS真無線藍牙耳機產品正在瘋狂地湧入市場。對比有線耳機,真無線藍牙耳機不止是方便,也極具科技感。嘿嘍GT5真無線藍牙耳機的發布,也讓用戶知道了真無線耳機其實也能很親民。
  • 女王大人的舒適新寵,體驗JEET ONE降噪藍牙耳機
    媳婦每天乘坐地鐵上下班,耳機是標準的每次必備。一直以來她都是每天帶著有線耳機,經常因為頭髮、衣服掛住耳機線,長久以來積怨已久。又看到我每天帶著無線耳機各種方便,添置需求瞬間提升到剛需層面。二手耳機怎可給女王大人享用?我被責令選擇一個合適的耳機。入耳式和半入耳耳機女王大人試戴過,發現入耳式經常會聽不清周圍聲音,總會錯失外界信息,所以半入耳就成為確定的方向。
  • 2021年我的第一個真無線耳機,雷蛇戰錘狂鯊入手體驗
    從正面包裝可以看到這款耳機的賣點是主動將在,60毫秒低延遲連接的遊戲模式,以及快速反應模式,這個模式其實在其他家的耳機上稱之為環境音模式,由於現在的真無線耳機為了音質基本都會採用入耳式的設計,而入耳式的設計會造成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會隔絕周圍的聲音,如果你和別人對話的時候帶著耳機會影響體力,而快速進入反應模式之後,不取下耳機,耳機會感知周圍的並進行放大之後傳入人耳,
  • 耳機也瘋狂,這家廠商是瘋了嗎?Air by crazybaby藍牙耳機體驗
    自從蘋果iPhone 7取消了3.5mm耳機接口以後,很多的手機廠商也迅速的加入到了這一行列,從此就開啟了Type-C耳機、Lingtning耳機。可是此類的有線耳機難免會為用戶帶來一些困擾,充電的時候無法使用耳機,而且開啟全部音效後手機耗電量直線下降。
  • 聽音辨位精確出擊 雷柏VH300遊戲耳機評測
    在FPS遊戲中,除了意識和技術等因素外,玩家電競裝備的強弱也一定程度上決定競技水平,就拿耳機產品來說,7.1聲道相比傳統立體聲耳機更能還原遊戲中的定位感,各個方向的槍聲都能清晰辨別,而雷柏最新推出的VH300遊戲耳機就是一款能「聽音辨位」的專業遊戲耳機。
  • 百元頭戴耳機有力競爭者!碩美科MS300藍牙無線耳機體驗
    因為需求不同,每個小夥伴對耳機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或音質,或便攜,或無線,或高性價比……總之,影響每個小夥伴選擇耳機的因素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但終歸還是那句話,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藍牙耳機哪個好?2021全新的無線藍牙耳機音質排行榜!
    2021年開始啦,藍牙耳機的熱銷程度依然高漲。隨著技術的極速發展,現在的藍牙耳機音質以及足以和有線耳機媲美了。而目前值得買的耳機有哪些呢?一起參考2021全新的無線藍牙耳機音質排行榜吧。一、Nank南卡T2藍牙耳機南卡耳機雖然是網紅耳機品牌,其品牌實力不容小覷。
  • 低調品牌的不凡之作,泥炭TrueCapsule2真無線藍牙耳機體驗
    SoundPEATS,中文名稱泥炭,這個品牌以前並未聽說過,近期在追《OMG玩美咖》看美女歐陽娜娜,看到預告7月16號一期會推薦SoundPEATS的TrueCapsule2真無線藍牙耳機,第一次認識了這個品牌。
  • 百元耳機也有四麥克風降噪?omthing真無線藍牙耳機體驗
    2016年,隨著蘋果Airpods的發布,大家也越來越意識到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優點,真無線藍牙耳機市場也越來越火,各大國產耳機廠商,也陸續發布了自己的真無線藍牙耳機,不過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價格也不便宜,稍微好點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動則上千,少則上百,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購買還是有一定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