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與太陽相遇大概需要多久?

2020-12-03 天文在線

如果地球突然停止繞太陽運行,我知道它最終會被太陽的引力拉入並擊中它。地球撞到太陽需要多長時間? 我想它開始會先慢慢走,然後再加快速度。

地球撞擊太陽大約需要兩個月(是的,你是對的,一開始它只會慢慢的移動,並在繼續下降的過程中加速)。

我是怎麼得到這個數據的?這裡有三個方法可以得到答案:第一種是精確的計算它(它很長,很無聊而且涉及到微積分學),另一個是涉及到物理軌道的整潔技巧(會在下面進一步解釋)。第三種是做所謂的「封底」或「數量級」估計,你可以使用直覺對這個問題做一些簡化,這樣你就可以在不使用任何亂七八糟的數學知識的情況下大致猜出答案。

信封背面的估計值一直被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使用,在這種情況下(像許多其他情況一樣),信封背面的估計值做得非常好!因此,我認為有必要詳細討論一下。

最簡單的估算方法就是列出所有可能影響問題答案的因素。就像我舉的一個愚蠢的例子,大多數人很容易想到一些不會影響答案的事:六個月前新澤西州的中獎彩票號碼,地球開始下降,瑞士的天氣會是怎樣的,等等!但是有幾件事可以說是能影響到答案的,其中包括地球和太陽的某些屬性,以及拉動地球的引力。所以我們要為這些事理一個單子。(如果你自己想嘗試一下,在進一步閱讀之前,請列出一些清單。)

這裡有兩件很明顯的事需要列出清單:

太陽的質量(我們可以叫做M);如果太陽假設變得更大,它在地球上的引力會更強而地球則需要短時間內下降。已知太陽的質量約為1.99 x 10^33克。

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我們稱之為R);假設這個距離增加了,那麼地球在撞擊太陽之前會有更遠的距離,因此它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落下。已知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約為1.50 x 10^13釐米。

第三件事情影響了問題的答案,儘管如果你沒有物理背景,這件事也不會那麼明顯:

牛頓引力常數(我們稱之為G);這是宇宙的物理性質,它決定了重力與其他力相比的強度。實驗上知道它的值為6.67 x 10-8(以「每平方釐米的平方釐米/克的立方」相當有趣的單位)。 可以肯定地說,在任何涉及重力的物理問題中,G都會在某個地方彈出,因此我們將其包含在此處。

除了上述三個數量(M,R和G)之外,您還能想到其他可能影響問題答案的方法嗎?我不能!在文章的底部,我會提到其他幾種可能性而且會解釋它們為什麼不重要,但是就現在而言,足以說明我們僅使用這些可能性就可以大致估算出地球撞擊太陽所需的時間 三個數字。

封套後面的計算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一旦你確定了重要的量,你就差不多完成了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最終答案必須具有時間單位(例如,秒,分鐘,月等),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找到一種方法,將m(有質量單位)、r(有距離單位)和g(有「距離立方/時間平方/質量」單位)進行數學組合,從而給出時間單位,因為我們正在尋找的最後一個公式必須把這三個量以這樣的方式結合起來,得到一個有時間單位的答案。

如果你願意的話,你可以嘗試的使用這三個數量,試著找到給出時間單位的公式。這可能有助於記住我們在上文中提出的物理直覺,我們認為增加G或M(即增加重力)會縮短地球掉落的時間,而增加R會延長時間。 為了使它起作用,必須在最終方程的分母中出現G和M(提升到某種力量),而在分子中出現R(提升到某種力量)。

如果您使用這三個量,最終您會發現滿足以上約束的唯一公式是:

時間=(R3 / GM)1/2。

(在這裡,上標「1/2」表示括號中的項的平方根被取下)這是我們將用於信封估計的後面的公式。這一定是正確的公式嗎?不,不完全是。可能有一個數字(如2、3或7)在前面乘以這個公式,如果不進行完整的計算,我們就無法確定這個數字是什麼。然而,在這類簡單的問題中,前面的數字不太可能很大;天文學家喜歡說,上面的方程對一個「數量級」來說是有效的,它也許不能給我們一個準確的答案,但它會給我們一個足夠接近的估計值。

如果我們把m,r和g的值加到這個公式中,我們得到的答案是500萬秒,大約是58天。這和真正的答案有多接近?好吧,如果你仔細研究了所有複雜的積分,精確求解地球落在太陽上每個時間點的位置,你得到的公式是:

Time = 1.1 ( R3 / GM)1/2.

所以這兩個公式是一樣的,準確率約為10%,這是非常好的!真正的答案是大約65天,但是信封背面的答案非常好,可以說「大約兩個月」,就像我在這篇文章的開頭所說的那樣。

注意事項:一些讀者可能會對上述討論和信封背面的方法有異議。以下是可能提出的一些問題:

信封背面的方法總是有效的嗎?不,在比這個複雜得多的問題中,可能有不止一種方法可以把所有變量組合起來,得到正確的答案單位。它之所以在這裡起作用,是因為問題非常簡單(只有三個變量:m、r和g),以至於在最終的公式中沒有其他可能的變量排列方式。如果您具有一定的物理背景,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在更廣泛的情況下進行封套計算。例如,在這裡討論的問題中,你可以利用地球到太陽旅行的兩個不同點的能量守恆來得到正確公式的估計值。試試看你得到了什麼!回答:如果選擇起始位置和「中間點」作為兩個位置,那麼能量守恆減少到方程gm/r=v2/2,其中v是地球在中間點的速度。當然,我們知道地球的速度會隨著它的下降而增加,所以很難精確地計算出它在任何一個給定的點上是什麼,但是如果你把v估計為「r除以時間」,那麼你會得到一個最終的公式:

時間= 0.7(R3 / GM)1/2,

其數量級與上述公式相同。 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它會給您一個不太準確的答案(稍微超過1個月而不是2個月),但是對於一個數量級的估計仍然是有價值的-計算絕對足以告訴您地球贏得了 不要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就掉入陽光,也不會等待數百年!

有關計算此問題答案的其他方法的信息(包括帶積分的完整方法以及涉及軌道物理學的整潔方法),請參閱此問題的PhysLink答案。 (涉及軌道物理學的方法是一種不錯的捷徑,它在這裡適用,但不適用於其他問題,其方式與量級估計的方法相同。基本上,如果您將地球掉入太陽的角度視為非常大的一半 軸長等於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的橢圓形細長軌道,那麼您可以使用克卜勒定律證明時間必須等於0.55 / 2年,大約65天。)

我們為什麼不必擔心M,R和G之外的其他數量? 您可能會認為,其他一些事情,例如地球的質量,地球的大小和太陽的大小,可能會影響上述問題的答案。 但是,如果我們查看這些數字,可以發現這三個數量相對可以忽略不計。 地球的質量約為5.97 x 10^27克,比上面引用的太陽少幾十萬倍! 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它的引力與太陽的引力相比肯定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如果您對物理學有一點了解,那麼在太陽引力的影響下,地球落到太陽的速度將不會受到影響 在地球質量上,由於相同的原因,在沒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羽毛和錘子將以相同的速度下降)。

同樣,地球的半徑約為6.37 x 108釐米,太陽的半徑約為6.96 x 1010釐米。它們分別比上述地-日距離小約24000倍和215倍!所以,舉個例子,雖然你認為地球墜落到太陽表面所需的時間比假設所有太陽的質量都位於太陽中心所需的時間要短,這在技術上是正確的(這是我們在上面計算的)。事實證明,這種差別是微不足道的。「額外距離」不僅只有總距離的1/215,而且地球在下降時加速這一事實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情況。當地球到達太陽表面時,它的運動速度非常快,因此,與下降所需的總時間(如我們在上面看到的,大約幾個月)相比,下降到太陽中心所需的「額外時間」非常短(大約幾分鐘)。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Kelly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地球公轉一圈需要365天,太陽公轉一圈需要多久?
    相信人類走出地球之後,都會被宇宙的各種奇特景象所震撼和吸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無數的天體,它們非常有秩序地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除了少數小行星可能偶爾調皮脫離自己的軌道之外,大行星的運行基本都非常穩定。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我們站在地球上無法感知到地球的運動。可是站在太空中,你就會發現地球除了自轉之處還在圍繞太陽公轉,而且速度都非常快。
  • 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一切可能都要看太陽的「意思」
    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一切可能都要看太陽的「意思」我們腳下的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起碼在可見的未來,人類都要在地球上生存,除非基礎物理學能夠有所突破,讓人類發現新的能源,或許才能夠實現「星際穿越」,移居到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上。那麼地球的壽命到底有多長呢?我們人類又能在上面生存多久?首先必須要認清一點:我們人類能夠在地球上生存多久,和地球本身的壽命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 昆明高溫測試緩蝕劑儀器周期大概需要多久
    昆明高溫測試緩蝕劑儀器周期大概需要多久高低溫測試是用來確定產品在高溫氣候環境條件下儲存、運輸、使用的適應性的方法。試驗的嚴苛程度取決於高溫的溫度和曝露持續時間。 高低溫試驗是高溫試驗和低溫試驗的的簡稱,試驗目的是評價高低溫條件對裝備在存儲和工作期間的性能影響。
  • 假如我們必須放棄地球,那我們需要多久才能撤離地球呢?
    假如有一顆直徑超過100公裡的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那我們需要多久才能撤離地球呢?大家都知道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大概率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而當時的小行星直徑大約是10公裡,造成了芮氏13級的地震,隕石撞擊地球產生了鋪天蓋地的灰塵和超高的熱量,極地冰雪融化,植物毀滅,火山灰充滿天空,地球因終年不見陽光而進入低溫,蒼茫大地變得沉寂無聲。
  • 太陽的一天是多久?一年又是多久?
    從日出到日落,再到第二天日出,古人稱之為一日,正是這種太陽有規律的出現,讓我們有了一天的概念。似乎我們的一天和太陽直接相關,那麼太陽上呢?在太陽上一天是多久呢?在太陽系內,所有的行星都圍繞著太陽旋轉,同時也在自轉,而構成這種「天」的本質是我們的自轉。以地球為例,它以極快的速度在旋轉,而太陽永遠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這構成了日夜交替。
  • 地球公轉一周365天,那麼太陽公轉一周要多久?答案有點顛覆
    地球公轉一周365天,那麼太陽公轉一周要多久?答案有點顛覆眾所周知,人類是地球上的一個物種,我們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直至獲得對地球的統治權,但我們生活的環境不僅僅有地球,而且還包括了太陽系,地球就是太陽系中的一個小成員,並且當我們每天跟著地球一起自轉時,地球也在圍繞著太陽做著公轉。
  • 假如太陽突然熄滅,地球上的人類還能存活多久?
    對於太陽,相信大家肯定是不會陌生了,畢竟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幾乎每天都能見到太陽。而近年來隨著人類科技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對於太陽的了解也是越來越深,比如說我們地球上幾乎所有生物的能量其實都是來源於太陽。
  • 以人類的最快速度從地球出發到達火星需要多久?
    地球到火星並不遙遠,剛剛大衝過的火星正在遠離地球,理論最近值(當然不是2018年大衝時的最近距離)是5500萬千米,但人類的火箭速度不夠,因此必須計算一個提前量才能準確對準火星,因此走出來的軌道與距離是你所不能想像的!
  • 太陽光到地球需要多久?上萬年其實是從產生算起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系的所有天體都直接或間接地圍繞著太陽轉動,作為中心天體,太陽佔據了太陽系中質量的99.86%,其中主要的元素為氫元素和氦元素(氫元素大約佔據太陽質量的,其餘基本都是氦元素,剩下的元素低於2%)。
  • 太陽熄滅後人類需要多久才能知道?是8分鐘嗎?可能需要數萬年!
    太陽熄滅後人類需要多久才能知道?是8分鐘嗎?可能需要數萬年!
  • 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銀河系又圍繞誰公轉?公轉時間需要多久?
    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那銀河系又圍繞誰公轉?公轉時間需要多久?宇宙中的天體按照規律持續運轉,雖然宇宙中天體質量各不不同,但它們都在引力的作用下圍繞著其它天體進行公轉,比如地球一直在圍繞著太陽公轉,而月球則圍繞地球進行公轉,不同星體公轉時間不同。太陽在圍繞銀河系運動,不過太陽公轉一圈時間較長大約需要2.5億年,這讓大家不得不懷疑,難道銀河系就不會圍繞其他星系進行公轉嗎?
  • 太陽這麼大,如果想繞銀河系一圈要多久時間?
    眾所周知,我們所處的這顆星球,位於太陽系之中,而太陽系之所以成為太陽系,則是因為這個星系的核心是太陽。地球擁有自轉,也就是我們每天所經歷的24小時,同時地球還擁有著公轉。而公轉的時間則是圍繞著太陽,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是地球上的一年,也就是我們的365天。
  • 如果太陽突然消失,地球和人類可以支撐多久?
    所以從正常的時間尺度來看,我們絲毫不用擔心太陽消失後,該怎麼辦。說到這裡,恐怖的腦洞來了,如果太陽突然消失了,地球上會發生什麼呢?我們人類又能堅持多久呢?太陽突然消失考慮到日地距離大概在1.5億千米,而光的傳播速度
  • 科學發現太陽有「終點日」,人類還能在地球生存多久?
    雖然如今我們說「火星移民計劃」,但是從探索的火星情況來講,依然是不符合人類的要求,火星表面如今氣溫差距大,同時人類最需要的氧氣,水等基本性的物質都沒有。所以說,人類不可能不依靠地球的資源而能夠成功地移居到火星上去,這是一個事實存在,加上如今移居火星的飛船也未建立好,所以「火星移居計劃」如今基本上就是建立在理論基礎之上。
  • 如果用水把太陽澆滅,大概需要多少的水?用這顆星球就可以
    如果用水把太陽澆滅,大概需要多少的水?用這顆星球就可以 網羅天下趣事,縱觀世界奇聞,如果用水把太陽澆滅,大約需要多少的水?用這顆星球就可以,對於這一件事情,相信很多小夥伴是非常感興趣的,現在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太陽一旦消失,地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人類可以堅持多久呢?
    太陽一旦消失,地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人類可以堅持多久呢?我們清早醒來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會來到窗子邊打開窗簾,等待著陽光的到來。尤其是冬天的時候,當陽光照在我們的身上時,暖暖的很舒服。太陽之所以能夠燃燒這幾十億年的時間,主要得益於它自身的核聚變反應。這種反應帶來的能量和熱量,足矣供太陽繼續燃燒50億年左右。太陽核聚變大多都需要內部氫元素的支撐,一旦這些元素消失殆盡,太陽就會出現「熄滅」的情況。科學家預計,大約只需要50億年的時間,太陽就會變成一顆紅巨星,等到最後內部所有能量消耗乾淨,它便會變成一顆白矮星,將最後的餘溫散落到宇宙中。
  • 地球還能供人類生存多久?科學研究表明,或關乎太陽壽命!
    地球還能供人類生存多久?科學研究表明,或關乎太陽壽命!人類是地球上進化最為成功的智慧生物,擁有獨立思考的大腦,具備創造產物的能力。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也不短了,樹立牢固的根基。很多人一直有一個疑問,人類在地球上究竟還能生存多久呢?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上發生過什麼,我們只能處於猜測中,或許在很久之前地球上就進化出了生命,在這期間,地球上的生命從未間斷過,有物種的消失,也有物種的誕生。隨著氣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它們的身體機能也在發生著改變。
  • 地球上的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地球上的人類還能生存多久?」這個問題其實還蠻難確定的,因為不確定性因素特別多。我們從多到少來好好聊一聊。最長20億年其實地球能不能居住,和太陽是息息相關的。根據目前的探測接過來,金星現在已經是一個環境條件極其惡劣的星球,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間回撥到20億年前,其實金星是一個和我們的地球差不多的星球,是一個很不錯的宜居星球,各方面指標都和地球很接近。那為什麼金星變成了這樣?其實也和太陽有關。這其實和地球還能維持多久是一個事。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像搞懂,太陽是咋燃燒的。
  • 地球自轉需要24個小時,太陽自轉需要多久?科學家給出答案
    眾所周知,地球自轉一周就是一天,一天大約有24個小時,也就是說地球自轉周期是24個小時。因為自轉的存在地球才有白晝和黑夜的區分,那麼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的自轉周期又是多少呢?儘管人類每天在地球上看到的日落和日出沒有太大的區別,但並不意味著太陽沒有自轉。
  • 火星距離地球2億公裡,太空人到火星需要多久?
    相比登陸月球,登陸火星需要跨越2.25億公裡,近距離參觀火星需要漫長的旅途。火星是距離地球第二近的行星(金星距離最近),理論上來說,火星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為5460萬公裡,但是這在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記錄是5600萬公裡,發生在2003年,這是6萬年以來,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時候。火星和地球的平均距離,大約是2.25億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