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基斯坦迦舒布魯姆峰大本營7月12日專電 (記者薛文獻) 7月12日當地時間9時20分(北京時間12時20分),一項新的世界登山紀錄在喀喇崑崙山脈深處誕生:西藏探險隊三名主力隊員次仁多吉、邊巴扎西和洛則成功登上世界第十一高峰——海拔8068米的迦舒布魯姆Ⅰ峰,從而為14年前開始實施的一項以集體形式攀登世界上全部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壯舉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中國躋身「14座俱樂部」此前,全世界僅有13人成功登上14座高峰。
三位藏族登山隊員的成功,使他們毫無爭議地躋身其間。這次成功,也使中國這個新興的登山大國首次成為國際登山界公認的「14座俱樂部」的新成員。成立於1992年底的「中國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險隊」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支以集體形式攀登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登山隊伍。
在2005年山難事故中受重傷的邊巴扎西在登達頂峰時非常激動,他說:「感謝大家再次給我這個機會!感謝所有支持我、關心我的朋友!」探險隊隊長桑珠說:「你的願望終於實現了,我們表示熱烈的祝賀!」
同樣激動的攀登隊長次仁多吉流著淚說:「有很多話想說,就是說不出來。」他高度評價幾位中巴協作隊員為這次登頂成功作出的貢獻。
女隊員實現丈夫遺願與三位登山家一同登頂的還有探險隊裡唯一的女隊員吉吉。在丈夫仁那(探險隊主力隊員,已登頂13座高峰)於2005年不幸遇難後,吉吉抱定決心參加這最後一次攀登,實現丈夫的遺願。如今,仁那在天有靈,當可笑慰九泉。這次成功,也使吉吉成為中國第一位登上迦舒布魯姆Ⅰ峰、第一次到國外攀登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女性。
當天登頂的還有中方協作隊員邊巴扎西、邊巴頓珠、索朗扎西和巴方協作隊員尼薩、納賽爾、菲達。
探險隊在當地時間11日晚22時離開海拔6920米的三號營地,其時夜空中繁星滿天。在登頂40多分鐘後,他們開始下撤,14時44分返回三號營地,當晚撤回二號營地。桑珠說:「在14座高峰探險隊成功的背後,凝結著無數登山前輩的心血和汗水。我們今天所取得的成功,既是探險隊全體隊員的驕傲,更是西藏各族人民和中國人民的驕傲。沒有強大的祖國,沒有日益發展的新西藏,就不會有我們探險隊的今天。」
背景1992年4月16日,經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覆同意,由西藏自治區體委以西藏登山隊為基礎組建「中國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險隊」。
這支登山隊伍於1992年底正式成立,當時有12名成員:隊長桑珠,副隊長旺加,攀登隊長次仁多吉,主力隊員邊巴扎西、大齊米、達瓊、加布、洛則、仁那,隊員兼攝影師阿克布,隊醫兼後勤總管洛桑雲登,翻譯張明興(後由穆薩、普布次仁接替)。從2001年開始,先後有扎西次仁、邊巴頓珠、普布頓珠、邊巴扎西和索朗扎西任探險隊的高山協作隊員。
從1993年春至2007年,西藏14座高峰探險隊先後在尼泊爾、中國西藏和巴基斯坦境內攀登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歷經千難萬險,主力隊員次仁多吉、邊巴扎西和洛則成功登上14座世界高峰(在2005年遇難的主力隊員仁那也已經登上13座世界高峰),有5人分別登上10座、9座、8座、5座和3座高峰,創造了以團體形式攀登14座世界高峰的最新紀錄。
西藏登山探險隊登頂14座高峰如下:安納普爾那峰、道拉吉裡峰、希夏邦馬峰、卓奧友峰、迦舒布魯姆Ⅱ峰、馬納斯盧峰、南迦帕爾巴特峰、幹城章嘉峰、洛子峰、珠穆朗瑪峰、布洛阿特峰、馬卡魯峰、K2、迦舒布魯姆Ⅰ峰。
解析「14座」指的是世界上海拔超過8000米的14座獨立山峰,分布在亞洲的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上。從1970年梅斯納爾首次實施攀登14座高峰至11日,全世界僅有13人實現了這一目標,其中只有3位亞洲人(韓國人)實現了這一目標。12日,「中國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險隊」的3名藏族隊員也完成了這一被世界各國登山家公認的最高目標。
七大洲最高峰指的是:亞洲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海拔6962米;北美洲最高峰麥金利峰,海拔6195米;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峰,海拔5963米;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峰,海拔5633米;南極洲最高峰文森峰,海拔5140米;大洋洲最高峰查亞峰,海拔5030米。截至目前,世界上有很多人登完了七大洲最高峰,國內也有人完成了這一目標。在國內登山界,時下還流行完成「7+2」目標,即七大洲最高峰和南極、北極點。
國際登山界有這麼一種說法:攀登14座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是登山者的運動,登七大洲最高峰是闊人的遊戲。此話儘管不是很準確,但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攀登14座高峰和七大洲最高峰的難度是不可同日而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