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央企巨頭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僅1個多月時間,旗下主力品牌之一、曾創造無數個「中國第一」的上海電力修造總廠有限公司便獻上了一份「賀禮」。
11月1日,上海電力修造總廠有限公司在2011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正式宣布,經過2年的精心組織、設計和製造,其自主研製的國內首臺1000兆瓦火電機組鍋爐給水泵產品,已經通過水力模型設計計算、泵體結構強度校核等性能試驗及重點關鍵技術攻關,即試製成功。
近年來,我國電力工業建設不斷加速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國民經濟需求,但隨著中央節能降耗任務的逐年加碼,單純依靠關停小火電、加快新能源建設等方式已經力不從心。因此,大容量、高參數的超(超)臨界機組及IGCC等清潔煤電技術已成為電力建設新寵,這為我國電力裝備製造業升級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機遇。
不過,受制於自身技術能力和工藝水平,我國超超臨界機組中的諸多關鍵設備不得不依賴於國外進口,這既提高了該技術商業化推廣門檻,也為設備日後運營、維護和升級埋下隱患。以1000兆瓦超超臨界機組這一全球領先技術為例,自2007年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製造了我國第一臺1000兆瓦半容量鍋爐給水泵汽輪機,其關鍵配件鍋爐給水泵產品的技術和市場長期被外商所壟斷。
上海電力修造總廠有限公司1000兆瓦火電機組給水泵的成功試製填補了國內空白,其技術參數和性能指標,經試驗檢測均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必將打破當前外商壟斷格局。
面對旗下主力軍在我國裝備國產化道路上邁出的新步伐,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強在祝賀、鼓勵的同時,反覆叮囑上海電力修造總廠有限公司,在專注自主研發、創造和運用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同時,還應當提高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能力,「隨著中國電工企業在國際分工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繼貿易壁壘之後,專利壁壘已成為跨國公司佔領中國市場和阻礙中國公司的產品走出國門的強大武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國企業必須未雨綢繆,積極制訂應對措施、完善專利保護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