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龍媽收拾屋子的時候,不小心把龍哥的一輛玩具車摔壞了,他心疼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但一聽到我說重新給他買一輛並附贈個小禮物時,一張小臉立馬陰轉晴。
小孩子的快樂有時就是這麼簡單。
一份小禮物、一個新玩具,甚至學校門口隨手買的的幾張小卡片,就能讓他樂上半天。
「玩具大法」雖好使,但市面上的玩具質量參差不齊,一不小心就可能買到了對孩子健康危害極大的不合格玩具。
今天,龍媽就來盤點一下近期被點名最多的網紅「毒玩具」,給各位寶爸寶馬提個醒!
01
兒童平衡車
這兩年,兒童平衡車可謂風靡全國。
它主要針對幼兒設計,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適合2-5歲寶寶的代步、運動和娛樂工具。
在小區、廣場、公園隨處可見,備受小朋友和家長的青睞。
前段時間,央視卻曝光了兒童平衡車的安全風險。
長三角消保委聯盟抽檢價格從100多到800多不等的30款產品中,
有9款含增塑劑,最大值超出了國家標準要求的300多倍!
增塑劑,也就是鄰苯二甲酸酯,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2B類致癌物。
長期接觸,可能會導致孩子性早熟、器官發育異常,甚至癌症。
一旦孩子觸摸或咬到,增塑劑進入人體內,累計到一定量對各大臟器也有毒害。
這類物質雖然應用場景十分廣泛,如果應用於兒童玩具中,卻有嚴格規定。
超標300多倍,可以說危害已經相當嚴重了。
除了增塑劑超標,有些品牌的平衡車還被檢測出來鉛、鉻等重金屬超標。
重金屬一旦進入孩子體內,對孩子的肝臟、腎臟都有重大的危害,還會破壞兒童生殖發育、智力發育、免疫系統等等。
除此之外,諸多平衡車還存在很多肉眼可見的安全風險,比如:兒童擠壓剪切風險、小零件風險等等。
目前,有部分被曝光不合格的產品仍未被下架,各位家長注意避雷哦!
部分不合格品牌
Dodoto平衡車(增塑劑超標)
河北邢臺天碩科技生產的鳳凰兒童平衡滑步車(鉛超標、鉻超標)
河北優誠車業生產的平衡車(4個不合格)
合格產品
*數據來源於中國消費網
02
巴克球
巴克球是一款直徑3~5毫米左右的磁力珠玩具。
因為帶有磁力,能拼出各色各樣的造型,被不少商家稱為益智玩具,也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點擊播放 GIF 0.0M
比起其他玩具的毒害性質和質量安全,巴克球的危害則主要來源於吞食風險。
一旦誤吞,巴克球就會穿透人體組織吸在一起,導致胃腸穿孔或阻塞,嚴重還會引起敗血症,甚至休剋死亡。
絕大多數的消化道異物都能排出,但這種磁力珠只能做開腹手術。
2017年10月,上海的一戶家庭,2歲的妹妹在看7歲哥哥玩巴克球時,將小圓球放入嘴中,被發現後立刻送醫,但已經胃穿孔及腸穿孔。
2018年8月,常州一名女童誤食了三顆「巴克球」導致腸梗阻入院手術治療。
河北廊坊一名5歲的小男孩吞食了9顆巴克球,其中兩顆在胃裡,7顆在腸道裡。
鑲嵌在黏膜裡的這些小球,隨時可能導致穿孔的危險。
治療大夫說,最近兩個月她接診的誤食食物的患者中,有一半是誤吞了巴克球及紐扣電池這種小東西的。
巴克球其實是一種成人解壓玩具,並不適合低齡寶寶玩,很多商家都在顯眼處註明了適合年齡為14歲以上。
醫生也建議,最好讓低齡孩子遠離此類玩具。
目前,「巴克球」被中消協列入危險玩具。
03
水寶寶、海洋寶寶
龍媽小時候玩過的這款玩具,現在的小朋友依然愛玩。
水寶寶的火爆真的經久不衰。
水寶寶,也叫「水精靈」、「海綿寶寶」、「海洋寶寶」,是一粒粒顏色絢麗的小珠子。
放在水裡浸泡後,就能很快地變成大珠子,還能生出小「珠子」,甚至還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有的似海豚,有的似五角星。
對孩極具吸引力。
水寶寶主要成分為丙烯腈、丙烯酸酯,兩者均有一定毒性,對兒童的皮膚和呼吸道有害。
加工過程中還會添加含鎂、鋅、鈦、錳、硼、鋇、氯、硫等元素的原料,這些化學元素及其化合物也均含有毒性,對人體有害。
中國消費者協會就曾發出消費警示:
「海洋寶寶」含重金屬及有害物,提醒廣大兒童遠離「海洋寶寶」
而且一旦被孩子吞食,會在消化系統中吸收水分而膨脹,引起腸梗阻,甚至撐破小腸。
水寶寶很多都是「三無產品」。
也因為價格便宜,即便家長不給買,在學校門口的小攤、小賣部隨處可見,小朋友也可能跟風自己去買來玩。
所以爸爸媽媽們要格外注意。
04
水晶泥、假水、粘土
水晶泥前幾年就很火了。
亮晶晶、軟乎乎、五彩繽紛,玩起來手感特別好,風靡校園周邊小店。
點擊播放 GIF 0.0M
很多小朋友甚至對水晶泥的製作步驟了如指掌。
這些兩三塊錢就能買到的水晶泥,很多都屬於三無產品。
水晶泥中含有「硼砂」,是一種有毒的化學物質,被明令禁止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如果孩子玩完這些玩具沒洗手觸摸口鼻,長期接觸或過量攝入的話可能會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最常見的可以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或者出現消化道的症狀腹痛腹瀉,甚至還會出現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最近,水晶泥又換了一種營銷方式,包裝成「假水」,再次流行於小朋友之間。
假水其實跟水晶泥差不多,也含有硼砂。
但比起水晶泥,假水對孩子的吸引力更大。
它們被裝進各式各樣的飲料瓶,味道鮮甜誘人,倒出來像水一樣,可以隨意揉捏。
點擊播放 GIF 0.0M
如果不仔細看瓶子上的標籤,跟一瓶一瓶的飲料根本沒什麼區別。
除此之外,還有小朋友們愛玩的軟泥、粘土,也有很多含有硼。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最新發布的軟泥玩具比較試驗結果顯示:
17款軟泥玩具中有13款硼元素遷移量超過相關標準要求,佔比76%。
10款超輕黏土中,有6款硼元素遷移量被檢出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7款水晶泥則全軍覆沒,沒有一款合格。
假水、水晶泥踩雷率實在太高了,家長最好還是不要給小朋友玩,挑選粘土則一定要小心甄選。
有些地區已經禁止了這類產品在學校周邊銷售。
像臨沂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就曾提醒學生家長及廣大消費者:
如發現校園及周邊違規售賣「水晶泥」「起泡膠」「假水」等玩具,可以撥打「12345」進行投訴舉報。
05
炸包、臭屁彈
炸包,是近兩年小學校園裡的爆款玩具。
便宜、好玩、刺激,跟過新年放的鞭炮有的一拼。
炸包裡隱藏著一個小塑膠袋,用手捏破以後,炸包會在3秒內迅速膨脹,產生爆炸的效果。
拆開外包裝,裡面有白色粉末,和裝著不明液體的塑料包。
經檢測,不明液體為強酸,白色粉末則是小蘇打,兩者形成酸鹼反應,產生爆炸效果。
揚州大學化工學院副教授提醒:
炸包爆炸時,有可能會濺到液體接觸到強酸,具有腐蝕性,如果濺到眼睛裡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市面上的「炸包」很多都是三無產品,根本無法將液體濃度控制在合理範圍,也無法控制爆炸的速度和效果。
甚至使用工業廢酸,而工業廢酸還含有其他有害物質。
還有一種跟有臭味的「炸包」,孩子們稱之為「臭屁彈」。
臭屁彈的爆炸原理是裡面的白色顆粒跟液體接觸後,釋放硫化氫。
點擊播放 GIF 0.0M
有人做過實驗,在密閉空間,兩個臭屁彈就足以將小白鼠迷暈。
孩子如果過量吸入硫化氫,有窒息的風險。
讓孩子受傷的案例,也時有發生。
06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玩具都屬於比較危險的。
比如:牙籤弩、口袋彈弓、軟軸桌球、雷射筆、指尖陀螺、金屬飛鏢等等。
除了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學校周邊商店的監管,家長也要做好平日的安全教育,最好讓孩子少接觸這些危險的三無玩具。
有兒科醫生表示,近年來,這些網紅玩具造成的傷害已佔兒童意外傷害發病率的第一位了,佔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之間。
所以,即便要買,也更應謹慎挑選,選擇一些安全證書齊全,有質量保證的品牌。
最後,附上選購玩具的小技巧:
檢查玩具是否註明生產廠家名稱、地址、使用年齡段、安全警示語等,像平衡車,還可以讓商家提供質檢報告。
打開包裝聞一聞是否有刺激性異味。
儘量向經營者索取發票或其他購物憑證,作為日後維權的重要憑證。
注意玩具上的小零件等,以免因兒童誤食而發生窒息危險。
檢查玩具的尖角、毛刺、銳邊,以免劃傷兒童的皮膚。
轉發在看,提醒更多家長!
*本文部分圖片、資源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