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1月2日報導:面對冠病疫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額整體下滑,新加坡的兩個國有投資公司(State Owned Investor)——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淡馬錫控股,卻相對保持活躍,去年部署資金分別佔全球榜首和第五名。
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數據平臺(Global SWF)的2020年度報告顯示,GIC去年參與了64個投資項目,總額為177億美元(234億新元),連續兩年成為最活躍的國有投資公司。不過,相比2019年投資總額240億美元,去年GIC的投資額減少26.3%。
排在其後的依次是加拿大養老基金(CPPIB,143億美元)、穆巴達拉發展公司(Mubadala,115億美元)和魁北克儲蓄投資集團(CDPQ,114億美元)。
新加坡另一家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也表現相當活躍,去年參與52個投資項目,總額為113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五。跟2019年的134億美元相比,它的投資額減少 15.7%。
整體而言,全球的國有投資公司的投資額下滑,從2019年的1997億美元,在去年下跌兩成,只達1596億美元。去年投資項目數量為495個,與2019年的499個大致保持相同水平。
報告表示,國有投資公司投資額減少,主要是受冠病疫情所影響。
報告說:「去年冠病疫情高峰期間,因各種旅遊和出行限制,許多投資公司主管在不舉行實體會議的情況下,都無法獲得公司委員會同意籤署擬議的收購項目。」
報告也指出,一些國有投資公司後來趨向謹慎態度,尤其是那些必須彌補國內的財政赤字,而可能面臨資本赤字的主權財富基金。
資產管理規模不減反增
然而,冠病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衝擊之際,同時也帶來許多投資機遇。事實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全球債券市場卻上揚約9.8%(根據標準普爾500債券)、股市還取得11.5%的雙位數增長(根據標普全球1200指數)。
報告說:「2020年將讓人永遠記得冠病暴發和隨之而來的市場不確定,以及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之間所出現的最明顯脫節。」
報告指出,國有投資公司投資組合的四分之三繼續部署在股票和債券等流動資產中,它們的資產管理規模在冠病中不減反增,達到27.5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報告說,主權財富基金的座右銘是「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危機帶來的好機會」。像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GIC就利用機會,增加它在當時陷入困境的瑞士銀行(UBS)和 花旗集團(Citi)等金融機構的股權。
報告指出,在這次冠病疫情中,GIC和淡馬錫側重於中國市場的投資,包括大力支持中國科技公司。例如阿里巴巴、螞蟻集團和騰訊都是GIC和淡馬錫參與投資的公司。它們也各投資2億美元在中國獨角獸企業「猿輔導」,成為這家線上教育公司的最大投資者之一。
展望未來,報告認為,科技將改變未來趨勢,進而影響下來10年的全球投資格局,而在這個領域佔有領先地位的國有投資公司,將取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