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的金字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絕大多數都建築於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這些有4000多年歷史的金字塔主要分布在首都開羅及尼羅河上遊西岸吉薩等地。
埃及共發現金字塔八十座,其中最壯觀的一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全部都是由人工建成。古代埃及人如何把坎石塊雕薹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內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宮,古代埃及人是用甚麼方法設計它呢?陵墓的通風道傾斜深入多層地下,石壁光滑、刻以精美華麗的浮雕,但誰也不能明白古埃及人何以掌握如此精湛的挖掘雕刻技巧和運用怎樣的加工工具。要知道4500年前,那時候人類尚未掌握鐵器。
近年,在埃及有驚人的發現,考古學家稱金字塔內有外星人或生物。他們現塔內密室中藏有一具冰封的物件,探測儀器顯示該物件內有心跳頻率及血壓顯示,相信 它巳存在5000年。專家們認為冰封底下是一具仍有生命力的生物。科學家又據該塔 內發現的一卷用象形文字記載的文獻獲知,約5000年前,有一輛被稱為」飛天馬車" 的東西撞向開羅附近,有一名生還者。文獻稱"生還者」是設計師,考古學家相信這 外星人是金字塔的建造者。而金字塔是作為通知外太空同類前往救援的記號。但最令科學家迷惑的是那太空人如何將自己藏身在冰封內。 科學家們發現古埃及3000多年前金字塔的壁畫上面,竟然畫了外星人的太空船模樣。
金字塔,它內部結構極為複雜和神奇,並飾以雕刻、繪畫等藝術品。由於墓室和甬道裡十分黑暗,這些精緻的藝術作品需要光亮才可能進行雕刻、繪畫,應是在利用火炬照明或者是在油燈下才能完成。當時如果真的是使用火炬或油燈,就必然留下一些「用火」的痕 跡。這可是,現代科學家對墓室和甬道裡積存了4600多年之久的灰塵進行了全面仔細的科學化驗和分析,結果證明:灰塵裡沒有任何黑煙和煙油的微粒,沒有發現一絲一毫使用過火炬或油燈的痕跡。由此可見,古埃及藝術家在胡夫金字塔地下墓室和甬道裡雕刻、繪製壁畫時,根本不是使用火炬或油燈來照明,而很可能是利用某種特殊的蓄電池或者其它能夠發光亮的電氣裝置。令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們驚奇的是:距今46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真的知道現代電燈之謎的秘密嗎?
關於金字塔,有太多的未知,這裡,例舉出比較令人關注的10大未解之謎,以供未解之謎愛好者討論研究。它們分別為圖拉古蹟的探索、澆鑄條石的密接、人面獅身像、建築的秘密、動植物死後千年不腐、第200個被跌死的人、奇妙的功能及其它、金字塔的仰角、墓穴籠罩的神秘面紗、秘密的通道和完整的船、百慕達下的金字塔、關洲龐然大物群。
在非洲古國埃及的尼羅河畔,開羅城近郊的廣裹沙漠中,巍然聳立著一群巨大的方錐形建築物,這就是全球著名的古代世界八大奇觀之首的—埃及金字塔。它氣勢威嚴,歷經滄桑,迄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它又是古埃及高度文明的象徵,是人類邀遠歷史的見證。
金字塔以其形體極似漢字的「金」字,因此在中國稱為 「金字塔」。在歐洲則稱為「庇拉米斯」,是古埃及語「高」 的意思,可見高大是金字塔的特徵。
埃及金字塔是奴隸制帝王的陵墓,國王生前窮奢極欲,死後也仍想主宰天下。因此,在生前就不惜一切為自己修造所謂的「永久堅固的寓所」—金字塔,帝王希圖永遠保存自己的屍骨和尊嚴,於是從埃及第三王朝起便開始興建金字塔。約在公元前2800-2300年之間,那是金字塔盛行時代。
在埃及有大、小金字塔70餘座。第1座是埃及第三王朝國王傑賽爾的階梯形金字塔,後來的角錐形金字塔,是在此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其中位於開羅郊區吉薩城附近的胡夫和哈夫拉兩座金字塔。被列為世界古代八大奇觀之首,這兩座金字塔加上顯示國王威嚴的獅身人面像,成為埃及金字塔風光的象徵。
胡夫金字塔規模最大,所以又稱為「大金字塔」。它身高 146.5米,象一座40層高樓,拔地而起。於1889年巴黎艾菲爾鐵塔((312,5米)修建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該塔佔地80畝,邊長2300多米,周長約1公裡。全塔用230多萬塊大、小不同的巨石砌成,總體積250萬立方米。平均每塊石頭重2.5噸,最重的一塊約160噸。石塊連接沒有絲毫粘著物,但石塊間絲隙皆無,使人讚嘆!
塔內有甫道、石階、通風道和墓室。室分3層,處塔底正中地下30米深處,室上有r0層房間,加三角形頂蓋。胡夫大金字塔建築之奇,至今仍是不解之謎。象金字塔這樣宏偉建築,有人認為是天外來客所建,但畢竟金字塔它巍峨壯觀地坐落在地球上,成為人類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它生動具體地告訴人們:古代埃及的奴隸們是怎樣地在沒有火藥、沒有機械的年代,利用雙手及簡單工具而創造出這一驚人的奇蹟。
金字塔至今作為世界奇觀,傲對碧空,成為當今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而且,金字塔是人們探尋四心五千年前古埃及文化遺蹟的巨大寶庫。
?金字塔十大未解之謎
1、圖拉古蹟的探索
古老的著名國都—圖拉,它是由墨西哥谷地延伸到尤卡坦地區的一座逃漓山城,位於伊達爾戈州,距墨西哥城55英裡。這座古都城有壯觀的金字塔,讓人不解的是在高高的金字塔上面聳立著一排排神情威武的巨型雕像。這些嚴峻的武士雕像是為保衛人類和平在站崗放哨!?還是在等候著「天神」的到來?
古城圖拉建於公元900年,在這裡居住著託爾特克人,這些雕像作為託爾特克時代文化保存至今。該城到公元1064年被毀。公元1191年,託爾特克人向尤卡移居,託爾特克人是一支高大而善跑的種族,他們創造了一種類似今天足球的遊戲。
圖拉—古城遺址,那雄偉的廟宇及神奇的雕像,雖歷盡風雨滄桑,但8米高的石雕巨人武士們仍威然屹立,俯視著人間世變。
圖拉—使人驚異的古老遺址,不能不讓我們悉心探索。在那偏僻的山野之城,條件十分原始落後,為何能建造出如此宏偉壯觀的金字塔,又怎麼將幾十噸重的整塊巨石搬運到高高的金字塔峰,並雕刻成人像的,其建築為什麼在規模上形式上又與許許多多地方的古蹟酷仿。等等這些不解之謎,給當今科學家又出了一道難題。
2、澆鑄條石的密接
埃及金字塔建造之謎近來有了新解釋:這是由美國巴裡大學化學家丁·戴維道維特,指出金字塔條石是用人工澆鑄的砌塊形成的,恰如今天澆鑄混凝土一樣。他說:把壓碎的石灰石漿與礦物粘結劑混合注入大模中,可鑄造條石。這個解釋,可以消除為什麼金字塔條石含氣泡而自然界中條石卻不含氣泡這個解釋,也就消除了長期存在而爭論不休的謎。然而在公元前2600年能用澆鑄辦法造條石,並且相互間又那樣密接,甚至連一張紙也插不進去,這樣的高超技術,以20世紀80年代的現代科學技術進行製作也需十分認真,精確計算,才有可能達到。可是,在公元前2600年竟能達到如此程度,實在令人迷惑不解。
3、人面獅身像
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旁的人面獅身像,恐怕也為世人所共知。但是,對古埃及人為什麼要在金字塔旁建造這座石像,卻至今成為不解之謎。
人面獅身像建造於4500年前,是世界最古老的古代大型石像之一。它是利用建造金字塔的採石場上巖石雕鑿而成,像長73.5米,高2。米,面部寬處達4米。臉型仿法老的面龐,冠戴國王頭巾,額角上雕有國王標誌的眼鏡蛇。雕像的下巴上原還有長達2.5米的鬍鬚,但不知何時被毀掉。身體呈萬獸之王—獅子身狀。
目前,該像由於長時間的風砂侵襲,只有頭部尚露在砂石之外,其餘部分,完全埋沒在砂石之中。所以,石像的身體部分,保存完好;而頭部被侵蝕風化,以及人為的破壞,現已殘損。
人面獅身像,在古代曾出現於希臘神話裡。至今從希臘一些古代建築物、墓碑、盾牌上還能見到類似的雕刻像。據說它是用作鎮壓邪物的,這類獅身人面等雕像,因時代和地區不同而造型有異,但建此可能都是出自同一目的。可是,埃及金字塔旁所建的人面獅身像的目的卻有人猜測:是為了體現最高統治者的威嚴的。因為像頭的臉部酷似法老(國王)。然而,也有人表示異議。究竟埃及的人面獅身像建造的目的是什麼,尚得進一步考證。
坐落在人面獅身像旁邊的金字塔,以其宏偉絕倫的雄姿高聳在埃及古城的上空。為建造它,於450。年前,埃及國王動員了10萬餘眾,花了整整30多年時間,金字塔由230萬至250塊平均重量為2.5噸的石頭堆砌而成。這在沒有大型機械及現代科學技術的情況下,是難以完成如此浩大工程的。然而,一座座金字塔卻在那個時代建造起來了,這既是事實,也是個未解之謎。
4、建築的秘密
公元9世紀,正是哈裡伊本·哈倫·拉西德鼎盛時代。當時傳說在胡福這個大金字塔中藏匿著數不清的金銀財寶。對此,一些貪婪的冒險家,垂涎三尺,並煞費苦心,終於找到了進塔的入口處。他們對入口的石門用火進行焚燒,並向燒熱的石門上潑醋,這樣幾經周折,石門終被粉塌。但在入口內的路上,還豎立著塊塊巨石,使人們不知怎樣才能走出迷宮,探到珍寶。
海利爾認為:胡福金字塔內有7個廳室,它不是安葬法老的大墳墓,而是一座科學之塔。它具有令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數學和幾何學水平。
金字塔的知識是隱秘的。古人往往把秘密置於有象徵意義的具體形象之中,你要弄懂這些秘密,就要經過認真研究與學習。但是關於金字塔的隱秘,仍有一些至今也是不解之謎。這座胡福大金字塔是朝著東、西、南、北四個正向,它的頂部是52。錐角。所以建成這個角度形,那是有一定原因的。假如我們有興趣,可做個試驗,先取一定數量沙土,從上往下慢慢地倒在地上,便會形成一個圓錐體的沙堆,等它固定後,一量便知,正好是520錐角。人們把這種角度稱之為「自然塌落現象的極限角或穩定角」,金字塔正是以這個角度建築的。所以它頂端牢固,絕不會倒塌,並且連地震都不會有大的影響。好象金字塔處在磁力線的中心部,隨著磁力線的運動而運動,也隨著地球的運動而運動,因而,振動幅度極微。這也許是金字塔歷經滄桑但仍穩如泰山的原因所在。
5、動植物死後千年不腐
用金字塔保存容易被分解的物質,這些物質被保存得非常好。所以,法老選擇金字塔保存屍體,目的就是以防腐爛。
海利爾曾做過實驗,他把一些菜豆籽和白糖放在金字塔的墓室中。過了一段時間,他把被送進塔中的菜豆籽和沒被放進金字塔的菜豆籽一起種在同一塊地裡。出苗後發現,放入塔中的籽苗比沒放入塔中的籽苗長4倍,而且葉也寬大,糖也不同,螞蟻發現普通白糖,立即就會爬過去吃,而遇到入塔的糖,卻謹慎地繞開逃走;在埃及「智慧與魔術之神」的古蹟中發現一順古代棕相果,與新果沒什麼區別,出土的一些放在木桶裡的草,至今還非常翠綠;更奇特的是,發掘出來的一些花朵,其花仍然鮮豔。這些花時隔4000年而鮮美不敗,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對此,海利爾認為可能有兩個答案:一是把這些東西放入了清潔殺菌和不分解的化學物質中;一是他們製造了一種什麼輻射,稱為「宇宙波」使物質恆久不變。
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對植物、水果、肉類進行這種防腐試驗。如能成功,將對人們大有裨益。
據海利爾推斷胡福金字塔它肯定是建在主軸線上。人們不難想像,在那神秘的墓室中會有多少稀世珍寶。雖然,發現它們也許要經過漫長歲月,但這金字塔之謎終會被人類揭開。
6、第200個被跌死的人
一聽到埃及金字塔,這一古老而誘人的名字,它吸引著許許多多的遊客。不少鬥膽的勇士來到塔旁,都想嘗嘗爬上金字塔頂峰的滋味,但至今還沒有一個人能如願以償。在1989年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氣裡,一隊英國旅行團,其中有一個叫彼得的青年,他英氣勃勃,乘旁人不覺,竟毅然悄悄從西面斜壁沿著石隙爬上一座500尺高的金字塔。當他爬到大約距離塔頂還有三分之一時,彼得轉向下面的遊人和嚮導,大聲叫道:「你們看啊!我快要爬上塔頂了!」這時負責帶隊的導遊奧文立即高聲朝著仍在塔上爬行的彼得警告道:「金字塔是不能爬的!你趕快下來!」但他卻連續向塔峰爬去。大約兩個小時後,彼得終於爬上了塔頂,圍觀的人們都格外驚奇。這時一些警車和紅十字車也聞訊馳抵現場。他在那裡支持了大約10分鐘左右,結果從塔頂上直摔下來,當場粉身碎骨而死亡。集聚在塔下觀看的群眾紛紛嚷嚷,「那簡直是太恐怖了!真是太恐怖了I」一位目睹慘狀的女遊客布連達驚慌地喊著。第一個跑到死者彼得身旁的警車長夏迪說:「我也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他象一根木頭似的直滾下來!」
經過屍體驗證,報告指出:早在彼得身體摔落地面之前,他已因頭部重傷而死去;他體內每一根骨頭兒乎全部折斷,並且因血肉模糊,其容貌已不可辨。
根據當地警方紀錄:從1940年以來,至今爬上這座大金塔的整整20。人,結果都以跌死告終,包括彼得在內。
爬上金字塔頂,而無一人活著回來,這也算是金字塔的一大奇謎了。」
7、奇妙的功能及其它
埃及金字塔顯示出種種魔力:如你牙疼,只要在金字塔形建築物中睡上一覺,便會痛止;蔬菜、水果、肉類放在金字塔形的構造中,可以經久不爛、不變質,保持新鮮顏色,把咖啡放在金字塔形構造中,貯存24小時後,其味道比普通咖啡好得多。上述種種事實,使人認為金字塔必有一種無形的能量,這種無形能量是什麼,研究者稱它為「金字塔能」。目前對「金字塔能」的研究還剛剛開始。
金字塔的奇妙及無法解釋的許多現象:庫孚大金字塔的高乘上10,之積等於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塔高的兩倍,除以塔底的面積,等於3.14159...…恰好與圓周率數字相同;塔的自重乘以10E15正好等於地球重量;地球兩極軸心位量每天的變化,經25827年它又回到原來位置。而金字塔底的對角線之和是25826.6;金字塔放置法老棺廓的內部尺寸,正好是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座標三角形的尺寸,即2:5.3和3:4:5,造金字塔時,據估計埃及居民至少要有5000萬人。據目前推算距今5000年前那個造塔時代,全地球上的人口只有200。萬。如果在造塔時埃及人口500。萬,那麼當時的埃及根本無法供應那麼多人的食物。等等問題,至今一直沒能得到讓人滿意的解釋。
更巧的是,近來在「百慕達三角」的洋底,發現了比埃及更早期所建的金字塔。由此看來,金字塔仍然是個謎。
8、金字塔的仰角
長期爭論不休又令人驚訝不已的是金字塔建築中的仰角,曾使用圓周率二,因為金字塔的高與底部周長的比率恰好都是1/2π。許多金字塔都採用的51°52』這個特殊仰角。然而在大量的古代文獻中與古文物考據中的事實表明那時埃及人對於圓周率和角的概念尚很模糊,弄不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於是人們猜想有外星人幫助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
美國電子工程師康諾利認為:金字塔是用腕尺進行丈量(腕尺:男人肘關節到中指尖的長度統一為52公分)。金字塔底邊線是以腕尺為直徑的圓桶周長來丈量的。這樣古埃及建造金字塔,便無意中使用了圓周率。
假如使金字塔的高和底部中心到底部邊線之長為4:1,那麼高÷底部周長」(4xnxc)÷(8xcx:rxn)=1/2π,(c二腕尺,n二腕尺數)1/2二這個長期以來使有關學者迷惑不解的比率就可能由此而產生的。
如果金字塔利用的這種4:1的比率,那麼,其仰角就必將是51052'。這個角如此正確,但在當時的近乎於無法使用,然而聰明的古埃及人卻運用它建造了舉世皆驚的建築—金字塔。
9、墓穴籠罩的神秘面紗
金字塔是保存國王(法老)的墓穴,也是國王希圖永保自己屍體和尊嚴的地方。至今已有5000年歷史。金字塔裡的秘密,吸引著許許多多好奇的勇士以及探險考古者的神往。有不少不顧刻在法老庫孚墓碑上的咒語,闖進墓穴,但均一一死去。傳說1796年8月,拿破崙遠徵埃及時,曾雄心勃勃地單獨進入了金字塔墓穴。他出來時,人們見他張口結舌,面如土色,說不出話來,不久,他就死去了。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在幾年以前,數十名進入墓穴的學童,也竟象閃電般地中邪死去。1962年開羅大學生物理學博士伊瑟訂·塔亞醫生,發現許多人是感染上一種麴黴汀菌致死的。但是經過電子顯微鏡下進一步研究發現,這種細菌不是解開法老咒語之謎的最後答案。因為許多進入墓穴後死亡的人,並沒有患上感染該種病菌的徵兆。
目前,對進入金字塔墓穴先後死亡的原因,研究者提出了新見解:認為金字塔的形狀是否會吸引和聚集宇宙射線、磁性振蕩或其他未知的能波?是否對某些能源有電容器或透鏡的集聚作用?所以才使人致死的,但至今也沒有肯定答案。金字塔籠罩的神秘面紗,引起中外學者、考古學家們的密切關注與深入考究。
10、秘密的通道和完整的船
在埃及國王陵墓金字塔,以及難解之謎,它留給後人無數遐想,讓人們去推測、去追尋、去探索。1986年5月,由於大金宇塔內部出現裂痕,致使許多專家紛紛趕到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其中法國專家發現金字塔內部竟有一些洞穴,且石塊走向不同,縱橫不一。於是提出:1000多年前曾被打開過,現被遊者參觀的胡夫國王的墓室,可能不是真的,並推測可能另有一條通道通往真正墓室。日本考察隊用先進的電磁探測儀,對金字塔的「五臟六腑」進行細緻檢查後報導:通過掃描表明,金字塔下面那些洞穴裡沒有什麼新的發現,但證實了金字塔下至少有一條秘密通道,而且在塔外還埋著一條完整的船。這說明了什麼?這又是一個未解之謎。
通常我們都認為金字塔有4個面,實際上金字塔有8個面!那麼為何大部分人都沒發現呢?那是因為近距離的時候,人的肉眼很難看出其中的端倪。只有在空中才能看到,並且只有特定的時間、光照條件和角度才能看出來。1940年一名英國空軍P. Groves就拍下這樣的金字塔照片,顯示金字塔確實是8個面。
1940年P. Groves拍下的這張照片
這張從天上拍攝的金字塔照片,可以很清楚的看見,以往人們以為的金字塔面中,中間還有一條線。這條線人站在前面是看不到的,除非在「上帝的視覺」下,也就是高空,並且滿足上述所說的那些條件才行。
但是要滿足那些條件,還真不容易。所以人們現在看到的金字塔照片,無論是地面拍的還是空中拍的,往往都只能看到4個面。
這張衛更清楚,金字塔確實有8個面
實際上這並不是新發現,早在17世紀一本書《埃及敘述》(LaDescription de lEgypte)中就提到,埃及金字塔的塔面有1度左右的凹陷,所以準確來說金字塔是8個面。
當了解這個「真相」後,我們不禁對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者更增添了敬意,同時金字塔又變得更加神秘了。
誰能想到埃及的金字塔是小小的有孔蟲殼堆起來的呢?這麼小的貨幣蟲竟然有幾百個精緻的隔板,真是不可思議啊!
為什麼有孔蟲殼能堆起來金字塔
在埃及金字塔的地上,如果撿一塊碎石,就會看到上面有許多貨幣蟲,已經成為扁圓的小化石。人們之前說的堆成金字塔的石灰巖,其實是由4~5千萬年前這類貨幣蟲化石黏結組成的。又因為它的大小、形狀和硬幣有點相似,所以叫貨幣蟲。其實它的形狀更像綠扁豆,盛產在中東地區。
金字塔
當年古希臘人看不懂金字塔前風化掉落的貨幣蟲化石,懷疑是堆造金字塔的古人無意中掉落的風乾綠扁豆。如果取一顆從中間剖開的化石,在放大鏡下觀察,會發現裡面竟然有幾百個精緻的隔板,這是什麼東西呢?原來這是有孔蟲的殼,一種單細胞動物給自己建造的住房,每當它長大一點,就會增加一個「房間」。有孔蟲的個體雖然小,卻是大門類,光化石就有3000多屬、6萬多種,至今存活的只有6000多種了。
熱帶淺海海底是貨幣蟲繁衍生活的區域,大有孔蟲能用手指頭捏起來。由此證明,有孔蟲殼真能把金字塔堆起來。大有孔蟲現在活著的就很多。如果到日本的衝繩,可以看見很多星砂,就是當地的大有孔蟲漂白之後,裝進小玻璃瓶做成物美價廉的旅遊商品。這種像顆小星星的大有孔蟲殼上長「角」,剖開了在顯微鏡底也能看到非常複雜的內部結構。在幾萬種有孔蟲裡,大有孔蟲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數有孔蟲沒有那麼大,小有孔蟲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它們有的在海底過底棲生活,有的在海水上層浮遊。不管是小有孔蟲還是大有孔蟲,不管是底棲有孔蟲還是浮遊,都能成為化石,保存在海底的地層裡。
有孔蟲的殼
在地質時期有孔蟲進化很快,導致不同地質時期就有不同屬種的有孔蟲存在。勘探石油要知道井下地層的年齡,而海相地層裡多的是有孔蟲,可以指示年齡。美國人在100多年前,在石油勘探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就是通過研究有孔蟲化石,有孔蟲從此走紅,此後還出現了專門研究有孔蟲的基金會、實驗室、出版物等等。勘探石油應用最廣的化石門類之一就是有孔蟲了。
有孔蟲殼為什麼能用來研究海水的變化歷史
經歷了巨大變化的世界海洋,在2萬年前的大冰期,幾千米厚的冰蓋底下壓著地球上1/3的陸地,大陸架都露出海面,海平面比現在低100多米。地球兩極在5000萬年前基本上沒有冰蓋。北冰洋海水溫度比現在高得多,還是溫帶氣候。科學家是如何知道古老海水的變化歷史的呢?
這一切在於海底泥沙裡的有孔蟲,是最重要的信息來源。豐富的海底保存著海水歷史的「檔案」:海水變遷的歷史記錄,就是千萬年來堆積在海底的泥沙。
海洋原生物有孔蟲雕塑
在海底的泥沙裡,到處都有數目極大的有孔蟲殼,海底平均1平方米生活著上百萬個底棲有孔蟲,多得數不清的浮遊有孔蟲殼沉入海底。活著的浮遊有孔蟲便於漂遊,外面長有很長的刺,一旦死亡沉到海底只剩殼體。方解石是這些殼的成分,方解石也叫碳酸鈣。底棲有孔蟲一般也是方解石的殼。有孔蟲活著的時候吸收周圍海水成分建造的這種殼體,也就很好地保留著古海水的信息。通過對殼體的化學分析研究人員可以獲取相應的信息。比如說,像鎂可以代替殼體裡碳酸鈣的鈣,隨著海水的溫度變化替代的量也不同,只要測量殼體的鈣鎂的比值,古代海水的溫度就可以測出來。再比如全球冰蓋大小的控制了海水的氧的同位素,冰蓋越大,同位素氧-18和氧-16的比值越高,當時海水的氧同位素比值,就被生活在那個時段的有孔蟲殼體記錄了。
所以,要想得出冰蓋大小的變化,只需要分析有孔蟲殼體的同位素就可以了。而來自海洋的冰蓋水,冰蓋越大海水越少、海平面也會跟著下降。海平面變化的歷史可以通過,有孔蟲殼的氧同位素分析。
聲明:文章素材來源網絡,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微信改版,打亂了發布時間,為了保證大家及時看到推送,可將「譚老師地理工作室」設為星標)獲取更多學習資源請點擊【閱讀原文】為了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的更多精彩推送,請四連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