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空間裡面,這個空間裡面包含有這種各種各樣的東西,但是空間裡面的東西卻有高低等級之分,因此為了對這個空間裡面的不同等級的事物進行劃分,人類根據已掌握的理論知識對我們生活的空間進行不同等級的劃分,人類把我們所在的空間分為低維空間和高維空間,低維空間是人類能夠看得見和感受得到的空間,包括零維空間、一維空間、二維空間和三維空間,這些空間人類都能夠感知並且可以使用理論知識解釋得通的空間。
零維空間、一維空間、二維空間和三維空間的理解
四維(包括四維)以上的空間就是高維空間,是人類目前摸不著、看不見的維度空間,在這些高維空間裡面,人類非常想找到四維空間,因為這個空間是介於低維和高維空間的一個過渡維度空間,如果人類能夠找到四維這個過渡空間,那麼為人類了解高維空間的性質、結構和情況起到巨大作用,儘管人類非常有信心找到四維空間並且進入裡面了解高維空間性質,可是至今為止人類依然沒有找到四維空間的入口,甚至對四維空間的概念還沒搞清楚,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卻提出了宇宙的最高維度是十一維,也就是我們整個宇宙空間裡面分為十一個維度,那麼問題來了,人類連四維空間的入口都找不到, 科學家為什麼斷定宇宙中擁有高達十一個維度呢,他們的依據是什麼?
四維空間想像圖
其實科學家是根據維度空間的一個遞增規律判斷出來的,這個規律就是高一級的維度空間是低一級維度空間的疊加,就是這個簡單的規律讓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存在十一個維度,那麼如何理解這個空間的疊加呢?那就要從低維空間裡面找規律了,低維空間包括零維、一維、二維和三維四個維度空間,科學家根據現有理論,把零維設定為一個點,一維就是線、二維是面、三維是立體,是不是從中可以看出什麼規律,沒錯!高一級空間就是低一級空間的疊加,比如一維的「線」就是零維空間「點」的疊加,二維空間的「面」就是一維空間「線」的疊加,三維空間的「立體」就是二維空間「面」的疊加,由此科學家得出一個結論:一個維度空間的不斷疊加就形成比它高一級的維度空間,即使高緯度空間也會遵循這個規律。
高一級維度空間是低一級維度空間的疊加
那麼按照這個規律,四維空間應該是三維空間的疊加,但是三維空間是一個立體形,如何疊加呢?於是科學家就想到了時間,最終科學家認為四維空間其實就是三維空間加上一個時間維度,也就是三維空間裡面不同時間的疊加就形成了四維空間,比如平時你的手舉起來然後慢慢落下來,在落下來形成手的不同時間產生的疊影就是四維空間,也比如你跑100米的時候,從起點到終點這個時間段裡面不同時間停留在跑道上的影子就是四維空間,只不過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裡面,時間是流逝的,所以只能看到這個人實時狀態的時間,而無法讓時間返回去看這個人在跑過程中的時間點的狀態。
科幻電影展示的五維空間
如果你到了四維空間,就可以返回不同的時間點觀看這個人的狀態,比如他跑到2秒時的狀態、5秒時的狀態、8秒時的狀態,不過此時你只能看到以前發生事情的圖像,無法看到過去發生的動畫,因為四維空間只是一條時間軸,又或者叫做時間線,在這條時間線上只存在過去某個時間點一瞬間發生的畫面,因此只能看到過去發生事情圖像而非動畫,如果既想看過去發生的事情動畫,只能到五維空間,根據規律,五維空間就是四維空間疊加而成的,因此五維空間就是四維空間過去各個時間點不斷的疊加,於是形成了過去發生的動畫,比如人進入到五維空間裡面,那麼就相當進入了一部真實的歷史紀錄片裡面,就是身臨其境的那種,你會看到各種各樣歷史發生的動畫,不斷在你面前出現,但是你無法觸碰到它,也無法改變它,只是身臨其境看到它。
宇宙有十一個維度空間
然後到了六維空間,還是一樣,六維空間是五維空間的疊加,科學家把六維空間稱之為「時間體」,顧名思義,時間體就是一個既可以看到過去發生的歷史, 也可以回到未來看到即將發生的事情,但是依然會遵守不幹涉規律,不管你是看到過去的歷史,還是看到未來發生的事情,你都無法改變,不然整個世界歷史進程就被你改變,宇宙秩序會徹底亂了。
奇點是一個無法理解的點,人類也無法理解十一維度空間
按照人類目前的理論水平,能夠理解的最高維度就是六維空間了,但是科學家按照維度空間遞增規律,依然推測宇宙中還存在七維空間(時空點)、八維空間(時空面)、九維空間(時空體)、十維空間(無限時空)、十一維空間(奇點),這些更高維空間都是人類按照維度空間加上人類認知水平推測出來的,比如時空這個知識點,人類就很好理解,它是比時間更高一級的一種空間狀態,當然科學家是無法這些高維空間是怎麼存在的,只知道它們可能存在,因此科學家即使找不到四維空間入口,也認為宇宙存在十一個維度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