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兩年,文理分科的時候,不少同學因為專業選擇比較少而放棄文科,選擇與理科為伍。不得不說,文科生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能夠選擇的專業相對理科來說,確實比較少。但是在有限的報考限制中,依舊有好幾個專業在一番衡量斟酌中,成了不錯的選擇。例如法學、漢語言文學、以及經濟類的專業都成了文科生的熱門選擇專業。
很多人覺得,讀了法學專業出來當律師,是一份體面又光彩,並且能得到不菲薪資的工作。然而,事實上法學專業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法學,也叫做法律學或者法律科學,是一門研究法、法的現象以及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年限四年。在完成學業後授予法學學士。
法學專業的就業前景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有人覺得很多人報考的專業一定是好的專業,畢業後也會很吃香,但是事實上卻並非如此。相反,熱門的專業會引起很多學生的盲目報考,有些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想學什麼專業,對這個專業也不是很了解,只是因為很多人報,而自己也沒有目標,就跟著選了。等到了大學才發現這個專業和自己想像的根本不一樣。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法學專業每年的畢業生人數就在七萬到九萬之間。每年都有將近十萬的法學專業學生面臨著就業問題。而行業的缺口並沒有這麼大,也就是說這近十萬人中最後能夠從事法律相關專業的人數只佔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在如此龐大的法學畢業生大軍裡,只有少數有名校背景與學歷水平,或者足夠優異的畢業生才能夠成為律師、法官、檢察官等體面的、社會地位高、薪資水平高的職業。那麼大部分法學專業的畢業生最終都去了哪裡呢?
一部分人選擇去考公務員,從事監察機關,公安機關,政府機關的工作。根據我國司法考試制度的設立,本科生要想成為法官檢察官,必須要通過司法考試,除此之外,還要通過公務員考試。這是相當不錯的歸宿,兩個考試下來足以刷掉一大部分法學生。
還有一部分人,進了公司成為法務人員。主要服務公司的法律事務部,專門處理公司的智慧財產權,法律諮詢或者其他的涉及法律糾紛的事物。
律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相對於公務員來說比較容易,但是也只是相對來說。要想成為律師首先要通過司法考試。這是法學專業的學生含金量最重的一本證書,也是最重要的考試。司法考試的通過率只有30%左右,意味著相當一大部分的法學生在畢業以後卻無法通過司法考試,也就沒有律師證,無法執業。即使是通過了考試,能夠順利當上律師,也要面臨著剛畢業的幾年裡薪資相對較低。
當然,無論前路多麼艱難,總有人能走到出口,找到出路。如果真的熱愛這個專業,並且有足夠強大的自控力,有信心自己能夠不荒廢掉大學四年的時光,能夠潛心學習專業知識,法學專業依然可以是個不錯的選擇。優秀的人無論在什麼專業都能做出一番成就,無論在任何行業都是前途光明。
其實,大學專業的選擇是次要的,你是否努力學習才是最最重要的。不是說熱門專業就一定「吃香」,冷門專業同樣也可以找到好工作。所以,同學們不要把重點放在「專業好不好」這個問題上,你應該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面,只要你學得好,還怕找不著好工作嗎?不管是法學專業也好,計算機專業也好,還是考古專業,它們都有存在的價值。不能捧高貶低,重此輕彼,同等看待每一個專業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