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個人分享過一款來自寶島臺灣的Laban勞彭鋼筆,官方稱它曾是梵蒂岡教皇御用品牌,但是在內地知名度不高,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
實際上我和大家一樣對這個品牌並沒有那麼熟悉,在網上找到的資料屈指可數,所以只有親身體會過才有更多發言權不是?
上次我分享的是這一支故意做舊的勞彭鋼筆,復古的金屬風格加上異常舒適的下水和筆觸,給我的好感真的很多,甚至我覺得它是咱中國最好的鋼筆。
不過在勞彭其官方店看到的鋼筆風格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外觀之華麗令人嘆為觀止。所以問題來了,勞彭鋼筆到底怎樣的一種風格,不玩上幾隻估計很難說清。
因為我大概是內地第一個分享勞彭鋼筆的人,所以我甚至有種自豪感在裡面,但是我能保證我的分享是客觀的。
▲今天分享的是勞彭鋼筆的康橋系列,沒錯就是來源於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因為快遞迴來時,包裝被我媳婦拆了,咱就直接開始吧,上圖是一個非常精緻的木質收納盒,有文房四寶的那種既視感哈。
▲收納盒內部展示,除了鋼筆、墨膽還有一個帆布筆袋;
▲不過關於收納盒個人得吐槽一下,它用的是開放式的設計,金屬轉軸是可以直接插拔的,並不是固定在上面。這個設計我沒看懂,要麼直接固定在天蓋上,要麼把天蓋和地蓋設計成那種嵌套時不更好?
▲收納盒底部是一層毛絨材質,這個設計挺不錯,它可有效防止收納盒本身磨損;
▲全家福展示,吸墨器是可以插拔下來的;
▲鋼筆整體展示,整體筆桿為樹脂材質,配色除了這種米白+黑的配色,還有彩色可選,同時用金屬點綴,筆桿較粗,但是不重,顏值各位自己看,實際肉眼看的時候會更有衝擊感。給我的感覺是華麗又不膚淺,官方介紹說它其實是勞彭經典款325系列的同款外觀設計,這種配色和設計給人的沉穩感是溢於言表的,換句話說當你拿出這樣一支筆,別人也會覺得你比較沉穩,有木有?
▲筆夾沒有什麼特別設計,只是在配色上和筆帽及筆桿上的金屬點綴形成呼應,此外上圖還展現不出它的筆帽和筆桿銜接處是一個凸起的設計,就是金屬環上有Laban字樣的部分,同時還要注意一點它是擰開的,不是直接插拔的。
▲筆帽頭部很好看圖案是兩根紙條捧著一個拉丁英文L;
▲筆帽螺紋口展示,做工還是挺OK的;
▲筆桿米白色部分表面還有類似大理石的紋路,改天視頻給大家展示;
▲筆握及筆尖展示,筆握由上到下由粗到細,在底部有收腰設計;筆尖其實是鋼尖,只不過用了鍍金設計,官方購買頁說是德國進口的,上面有3952字樣,指的是臺灣最高峰玉山的海拔;
▲筆舌展示,看上去十分硬朗、精緻;
▲整支筆三件套展示,吸墨器支持插拔,且無鬆動現象;
▲值得一說的還有一個細節是很多鋼筆未能做到的,如山圖,這支勞彭鋼筆的吸墨器銜接筆握部分有一個金黃色部分,在墨水瓶吸墨時它成了手持筆桿的部位,這樣不會讓你的手指或者筆握沾上墨水。
▲在重量上這支勞彭鋼筆是偏重的,所以筆帽在寫字時是沒必要套上去的,但由於它較粗,所以女士和小手估計無法勝任。我個人手比較大,中指指尖到虎口長達19.5cm,握次筆之時,我的中指已經到了螺紋部分,當然也可以刻意挪到下方筆握部分,這樣就相當於有兩種手感來緩解疲勞。
▲書寫方面,這支筆的下墨是很流暢的,但不是那種用力就一坨墨水下來直接沁墨。這點應該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有類似體驗,國產鋼筆這點一直做得不大好,勞彭的兩支鋼筆都是很有節制的下水,當然也是一筆出水,下水也比較均勻,在宣紙上寫字時的觸感相當舒適,除了筆鋒易於控制,甚至都能拖出枯筆來。
▲這是我在宣紙上一口氣寫的,除了在頓筆上它會因為紙張過軟略難控制,其它的都很好,不會掛紙,不沁墨,給我的好感是絲毫不遜於上一支勞彭鋼筆的好感。
▲但若是換稍硬一點的硬筆書法紙張它的筆鋒就沒那麼容易控制了,在頓筆的時候用力大一點就沒那麼流暢的出水,這一點沒有上一支勞彭鋼筆給我的感覺好。
所以我覺得這支筆若是充當籤字筆可能得好一點的墨水,它倒是比較適合書法有一定基礎的人在宣紙上耍耍,那流暢的枯筆以及均勻的下水是可以寫出很飄逸的書法來的。
▲總結陳詞
本次的分享就到這裡了,關於對比方面,改天咱拍視頻吧,至少我還得多玩幾支同價位的才好斷定鋼筆的價位和本身的性能有多大關係。
說這個原因是因為很多時候,大牌子鋼筆賣的其實是品牌格調,真要是兩千一支的鋼筆和200元一支的鋼筆有天壤之別也是未必的。
勞彭這支鋼筆是集合了品牌格調和執筆本身的手感及自身的性能為一體的典型代表,目前售價為1280元,對於多數人來說還是個不小的門檻。看吧,如果它想在內地打響招牌,活動優惠肯定是少不了的,同時還得控制銷售渠道並且保證良好的售後,我相信它還是很有潛力的,畢竟本身是有歷史底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