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CC血液,血販子能賣到1000元;在賣血活動猖獗的某北京知名三甲醫院,多個組織賣血團夥逐樓層、分科室地把醫院的外科大樓、內科大樓和病房樓「瓜分」;醫院的護工、保潔員也參與其中,有的給犯罪分子提供門禁卡,有的幫忙拉活,從中收取好處費。
近三年來,海澱檢察院公訴部門受理了非法組織賣血案69起、犯罪嫌疑人117名,案件持續高發。日前,《法制晚報》記者對此作出深入採訪。
400CC血 一般能賣千元
2014年6月,海澱檢察院公訴一處受理了一起特大非法組織賣血案。
根據公安機關的起訴意見書,2013年7月至12月,班某等9人長期在某北京知名三甲醫院內非法組織賣血。記者調查得知,盤踞在該院的有多個非法組織賣血團夥,他們都具有多個層級,分工十分明確。
從「職能」上看,賣血團夥成員分為「砍單的」和「帶隊的」兩種人。「砍單的」,專門在醫院內四處尋找需要用血的病人和病人家屬。「帶隊的」,是指專門在社會上尋找有意賣血的人,把這些人帶到醫院或血液中心獻血。
犯罪嫌疑人、專門「砍單的」吳某講述了團夥成員每天的工作流程:「我平時在這家醫院外科大樓14樓(外科)走廊的座椅上坐著,看見有人拿著獻血單走過來,我就上去問他需不需要找人獻血。如果需要,就談價錢。」
一般情況下,400CC血,賣價1000元。談好價格後,吳某下樓找「帶隊的」,把獻血單給他,讓他聯繫賣血者。
之後,賣血者拿著獻血單到醫院的互助獻血處,冒充病人家屬驗血,驗血合格後獻血。獻血後,醫院會在獻血單背後貼一張條形碼並蓋章。賣血者將單子交給「帶隊的」,「帶隊的」再把單子給「砍單的」,「砍單的」拿著單子向病人或病人家屬要錢。
根據多名犯罪嫌疑人供述,1000元的所得,「砍單的」掙走400元,「帶隊的」掙走200元,賣血者只能得到剩下的400元。
組織團夥 逐層分科「劃地盤」
根據犯罪嫌疑人交代,盤踞在涉案醫院的多個組織賣血團夥,各自控制著外科大樓、內科大樓以及病房樓的不同樓層和科室。
據多名「血販子」供述,「地盤」是按照「先到先得」的規矩佔據的。據班某團夥成員交代,這家醫院外科大樓的10層、11層婦科,12層普通外科、14層肝膽外科和16層骨科,是他們的「地盤」。
班某是首領,負責協調與其他組織賣血團夥的關係,並領導自己的手下,如果有人「搶地盤」,他負責「擺平」。作為首領,他每天從各個「組長」手裡收500元固定提成。
班某手下有班某弟弟、朱某、高某和李某4個「組長」,分別帶領手下控制本組負責的樓層。
不同團夥之間一般都會畫地為牢,互不幹涉。一旦發現外來者「搶地盤」,團夥成員就會通過暴力方式解決。
吳某供述稱,案發前兩個月,有個人就跑到他們的「地盤」上接單子,之後被打得眼眶流血。
「也就是說,醫院裡所有需要獻血的樓層,都是有人管的,想要在這裡接單子就必須跟管理的人打招呼、給錢,否則,管理的人有他們的解決方式。」他說道。
護工保潔 幫拉活收提成
為了拉到更多的活,「砍單的」除了每天在醫院大樓裡逡巡,還會在護士站查看哪個病人將做手術的黑板,隨後,到病房裡發小廣告。
這家三甲醫院外科大樓的病房區,需要門禁卡才能進入。犯罪嫌疑人吳某、高某等人稱,他們都有病區的門禁卡。犯罪嫌疑人張某甚至說,「基本上幹我們這行都有門禁卡」。
多名犯罪嫌疑人稱,他們和醫院的護工、保潔員、保安都有特殊關係。張某稱,在醫院裡「砍單的」,多數都和保潔員有來往。
這些人甚至會為他們「拉活」。吳某說:「我認識一個護工,他每次看見病人家屬開了獻血單,就告訴我,我就去找家屬談。談成了,我給他100塊錢好處費。他給我介紹了20個單子,談成了七八個。」
張某說,有個保潔員專門給他介紹單子,談成了,每單給他100元好處費。
乘人之危 開口要價近萬
記者從海澱檢察院了解到,此前,該院審查過兩起醫院護工參與組織賣血的案件。
護工李某被抓後承認,2013年9月,她和血販子馬某互留電話,說好有病人需要血液時她就立即聯繫馬某,並收下200元好處費。
之後,她為神經外科兩名病人介紹買血,一共收下400元好處費。2013年9月24日早上,她直接參與組織賣血,收下病人購買1200CC血液的3000元錢,結果當天被抓。
另一名護工周某專門負責帶住院部的病人做檢查。2012年8月15日,她發現病人吳某急需1800CC血,稱自己能弄到,開價9000多元並獲得對方同意,之後和血販子一起組織賣血,後被抓。
據血販子稱,他當時承諾這單給周某1300元好處費。
為過體檢 給賣血者服藥
獻400CC血,換來400元報酬,對於低收入階層以及沒有收入的大學生等群體來說,很有誘惑力。
「在獻血中心門口,(血販子)跟我說,如果醫生問你和患者什麼關係,你就講是家屬。」其中一名賣血者呂某事後在公安機關作證時說道。
犯罪嫌疑人李某說,除此之外,賣血者到了獻血處,還要準確說出病人的姓名、年齡、病情、所在科室等。
很多賣血者是結伴去的。犯罪嫌疑人田某是一名廚師,他聯繫的賣血者多數也是廚師。「北京廚師有個QQ群,我在群裡發信息,然後就有人聯繫我了,先後有30人。」
從賣血者的證言看,獻血過程存在種種令人意想不到的細節。吉利大學女大學生武某說,當時她和同學範某一起去賣血,範某當時正感冒,但「帶隊的」仍然帶著她賣血成功。
某小區保安張某也曾賣血。他說,自己體重不到120斤,按規定不符合獻血標準,但「帶隊的」說沒事,「到時你就說體重夠120斤就行」。最後張某賣血成功。
《法制晚報》記者從海澱檢察院了解到,在此前該院審理的多起案件中,血販子都會給獻血者吃一種「保健護肝藥」,以降低轉氨酶,順利通過體檢。(記者 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