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以為自己是個例外,然而最終發現除了變化無一例外——佚名」。你不得不承認生活不是那麼總是朝著幸運地軌跡一直走下去,前腳剛登上頂峰,還沒來得及喜悅,後腳就因為踏空而墜入深淵,生活處處有驚喜,生活同樣出處有意外。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帶著勇氣,並且小心前進,這是一個戰士所必要的性格。
有一片領域是人類一直想探索和發現的,而探索的前提就是你需要勇氣,因為哪裡已經超出了以往的一切神秘。那麼,這裡是不是僅僅只要小心就行了呢?除了小心我們是不是得要求自己更加嚴肅認真呢?
當人類第一次著陸月球時,別以為只有興奮與緊張,更多的是來自未知的恐懼。所以,從第一次開始到後來的每一次,每一個航天員都除了小心之外,更多的是嚴肅認真記錄每一個過程,因為一個小的環節出了問題,失去的將是之前的很多努力。
在美國等很多西方國家都有不禁槍的法律,可能這是一種文化吧。但是讓我們奇怪的是,當年中國航天員楊利偉先生,在登陸太空時為啥要帶一把槍呢?他是害怕遇到外星人嗎?還是在預防其他呢?
曾今人類在探索「百慕達三角」時,每一次飛機、輪船失蹤事件,都引起科學觀察者的注意,時至今日,那片存在於地球上的,離我們那麼近的那片領地,依舊那麼神秘危險。然而,地球之外的宇宙,即使現在科技都如此發達了,我們發現我們我了解的甚至比冰山一角還要小。
旅行者一號,是人類迄今為止飛離地球最遠的太空飛行器,就它的速度而言,43年過去了,依舊還停留在太陽系,300年後才能進入太陽系邊緣與波爾特星雲的邊緣地帶,3萬年才能進入奧爾特星雲的大概中心位置。而且,即使現在的太空最先進的望遠鏡,所觀察到的宇宙最大距離也僅僅為930億光年,它的外面又是什麼呢?
同樣,除了在遙遠無邊之外,它還存在,無氧、極度寒冷狀態,而且人類已知的宇宙最恐怖的就是宇宙黑洞、星球碰撞、反物質,以及來自另一種猜想中的鏡面宇宙。在這樣危險宇宙環境中,人類選擇不惜一切代價地去探索,然而,經驗的積累永遠都發生在事故之後。
1971年7月,當時前蘇聯在於美國在外太空上演太空競賽,3名經驗極為豐富的太空人,在太空實驗室安全,穩定生存24,打破了其他國家的工作記錄時間,但是,就在他們3人高興的返回地球表面的過程中,飛船出現了極度失壓的情況,3名太空人就這樣痛苦的離開了我們。
1986年1月28日,美國當時極為先進的太空飛船,挑戰者號,在其發射基地升空過程中,72秒後,發生飛船爆炸事件,7名太空人無一生還,這其中還有一個想探索宇宙的一名教師,他們還沒有離開地球呢,就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探索也永遠定格在72秒。
1997年1月17日,當時的美國發射了一枚叫德爾塔2型的運載火箭,其性能也是相比於當時的俄羅斯還要先進,但是,搭載的是一顆GPS衛星,是想全球定位系統更加精準,然而,從發射到到升空爆炸只用了13秒,很多人還沒有反應過來,這個項目就已經結束。
從人類開始探索外太空,到目前已經不下於百起事故,失去生命的太空人也同樣不下百人。所以,在探索的過程中,哪怕一點點問題都得格外小心,當然,哪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同樣值得注意,防備更要做到位。
這些年,我們很少聽到中國航天事故,是我們比較先進嗎?還是我們運氣好?其實,我們發生的少,無非是我們對所有保障點做到了真正的極佳狀態,每一個發生過的和沒有發生過的問題,我們都極其細緻的想到了。
楊利偉乘坐太空梭上太空,被一個研究飛船的專家強行配了一把手槍,其專家只說了一句話:以備不時之需。這是多此一舉嗎?顯然不是,航天科學專家他的每一個想法都不是多此一舉的。其專家是想告訴楊利偉要防止外星人嗎?還認識想讓楊利偉防著來自太空中其他國家在太空中打黑槍?又或者是來自太空中的其他異類?
首先,先強調一點,太空中可能並不存在外星人這麼一說,又或者說,即使有,已存在太空中的外星人的實力恐怕無敵到難以想像,你想僅憑一把手槍保命,簡直就是笑話。
正如很多科學家說,如果我們真的看到了外星人,那麼外星人可能是一種未來人類,想要以我們現在的科學能力,引起他們的注意,簡直太難了。
宇宙太大了,大到可能幾十萬上百萬光年,且有的可能是幾億光年才能存在一個可知的生命星球。而現在的太空望遠鏡,也觀測到幾十個類地星球,但是哪些星球離地球的最近距離都沒有低於100萬光年,想要在太空中與這些「人類」碰面,簡直太難了。從某種意義上講,要想讓楊利偉拿著手槍去對付來自百萬光年外的外星人這是不可能的,即使遇到了別人一把槍,就是整個地球都可能被人家控制了。
對比,航天專家給槍不是空穴來風,給楊利偉手槍的真正目的,其最大目的是防止來自地球內部的危險。
我們總在強調升空要注意什麼,哪些細節是要科學家和太空人注意的,但是,其航天空難在降落期間發生的也不在少數。在降落的整個過程中,這就要考驗太空梭艙體內的降落傘性能與質量問題了,只有保證降落過程中地面指揮中心與飛船艙體內部的航天員之間的緊密聯繫,才能在每一個節點上都能搭配好,降落才能真心的安全。
其實,真正給中國航天科學家敲響警鐘的莫過於前蘇聯的航天先例事件,那次悲劇,也不得不讓楊利偉帶上手槍,以求保命。那是發生在前蘇聯1965年3月的航天事件,那個時候,也屬於前蘇聯航天事業的早期,兩名前蘇聯航天員因為與地面的聯繫誤差,再加上降落傘的部分問題,最終使得太空梭的艙體沒有降落到他們所規定的指定位置。他們最終的降落目的地是在一個離原始地點要遠上幾百公裡的一塊原始森林。那裡存在著黑熊和大量的森林狼群,雖然最後在指揮部門的第一時間趕到,才使得他們完全擺脫這些潛在的威脅,但是事故後依舊心有餘悸。
航天研究不是鬧著玩的,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得重視,一個小小的聯繫當中的差錯,就會讓航天員降落地點與選定地點差之百裡。因此,中國航天科學家的專家們,就是因為考慮到下落過程中可能的偏差,最終使得整個軌跡發生變化,在著陸後,一旦有來自外界的危險與威脅,就可以起到一個自保的作用。
探索宇宙,就是把每一次的發現的小問題,小細節,小危險都每一次記錄,才能更好地進行下一步探索。探索宇宙確實很是有誘惑力,以至於人類在登月後,又向著火星甚至更遠的星球去探索。
所以,探索宇宙外太空,所有的探索過程都值得我們重視,別人的失誤,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降落問題,我們拿來分析並總結應對策略,那終將會成為我們的又一個保命技能。航天事業,比我們所有的事業都很困難,但是堅持不懈地努力探索,真的會實現就如科幻電影中的那種在太空中自由穿梭的夢想,空間站已經成為現實,那麼這一切還會遠嗎?
參考文獻:
《航天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