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數百萬年前,誕生於一個小小的地球上,古時候的人們並不知道地球之外還有更加浩瀚的宇宙。在古人看來,地球就是宇宙的一切,是整個宇宙,天上的星星,太陽,月亮等都是屬於地球。
可是隨著人類走進文明時代,文明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意識到,我們抬頭看見的星空等,可能是這個世界之外的東西。經過5000年的文明發展,人類終於走上了科技發展的道路,有了科學的幫助,我們終於明白了,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一個小小的行星。
在人類知道了地球之外有更加浩瀚的空間之後,我們也很快在科技的幫助下實現了飛天,走出了地球看到了浩瀚的宇宙。在人類沒有走出宇宙之前,很多人對於地外生命都充滿著好奇,猜想既然地球能夠誕生生命,誕生人類,那麼在其它的星球上應該也存在生命,甚至是智慧文明。
可是當我們站在太空中,觀測太陽系其它行星之後卻發現,整個太陽系只有人類這一個智慧文明,雖然現在還無法完全排除其它星球上有簡單生命的存在,但是通過最簡單的行星環境對比,其它行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事實上,將九大行星放在一起對比,我們僅僅從外表就可以明顯看出,地球就像是一顆美麗的寶石那樣光彩奪目,而其它的行星則顯得暗淡無光。這可能也是地球這樣的生命星球獨特的風採。
人類尋找地外生命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可是直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發現任何的地外生命蹤跡,哪怕是最簡單的微生物也沒有。這種情況讓我們不得不想:難道宇宙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只有人類這一個智慧文明?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浩瀚的宇宙大到無法想像,僅僅人類目前的可觀測範圍就達930億光年。在如此大的範圍內,有著數不盡的恆星,行星,類地行星,站在宇宙的角度說地球是唯一的生命星球,人類是唯一的智慧生命,似乎有點說不通。
可是我們仔細思考一下,這個可能性未必就沒有。如果人類是宇宙唯一的智慧文明,那人類在宇宙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曾經有人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站在地球的角度會發現,人類對於地球來說非常重要。
相信很多朋友都認為地球是一顆巖質行星,是一個死物,可是在上世紀60年代,英國大氣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和美國生物學家馬古利斯共同提出了一個假說-蓋亞假說。
在這個假說中,洛夫洛克把地球比作一個自我調節的有生命的有機體。簡單來說就是地球有可能是具備蓋亞意識的,也就是一個智慧意識。可能這樣的假說在很多人看來完全是在胡說八道,地球怎麼可能會是一個有意識的生命體?
可就是這樣的假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越來越多科學家的支持。科學家在研究地球生態歷史的過程中發現,地球非常不簡單,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了恐龍的滅絕。
在很多人看來,小行星撞擊是能夠摧毀地球生態的,可事實上,在地球歷史上6500萬年前的這顆小行星根本不算什麼。目前地球上還保留著多個巨大的隕石坑,這些隕石坑的直徑都在上百公裡以上,其中弗裡德堡隕石坑,它形成至今有20多億年,目前的直徑達380公裡,要知道在20億年的歲月裡,經過不斷的風沙,隕石坑已經減小了很多。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最初的這個隕石坑有多麼的巨大,當時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有多麼的巨大。
多次巨大小行星撞擊地球都沒有讓地球生態徹底毀掉,最後還能夠恢復過來,繼續生命的進化演化。由此可見,地球生態的恢復能力有多麼的強大,這種自然生態的各種表現,似乎是有意識的。而人類正是在地球自然生態環境的基礎上誕生的。
如果地球有意識,那麼它讓人類誕生,必然是有意義的。我們認為這個意義有可能就是地球的救世主。也就是說地球意識讓人類誕生是為了在未來拯救地球,讓地球永遠存在下去。
那我們再將目光放在浩瀚的宇宙,宇宙會不會也有自己的意識?它會不會也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地球的誕生離不開宇宙環境,人類也是在宇宙各種條件之下誕生的。如果宇宙是有意識的,那麼地球和人類的誕生有可能也是它操控的。
而人類在宇宙扮演的角色有可能也是救世主,拯救未來的宇宙。凡是有自我意識的東西,都不想自己在未來毀滅消失,地球如此,宇宙也是如此。不管是行星還是宇宙,正常情況下,它在未來都會迎來毀滅。而能夠讓它們永存的就是站在宇宙之上的科學。
科學凌駕於宇宙之上,只有科學的力量能夠拯救地球,拯救宇宙。而能夠掌握科學力量的只有智慧文明。或許人類就是宇宙安排之下誕生的唯一智慧文明,當然這些還只是我們的猜測,而要證明這個猜測的正確性,首先我們要搞明白,這片宇宙之中,人類是否是唯一的智慧文明。
如果在未來,我們發現宇宙有大量的智慧文明,那麼這個猜測就是不成立的。可如果在未來發現宇宙只有人類這一個文明,那這個猜測的正確性就會非常高了。如果最終的結果真的是如何,人類是宇宙意識安排之下,用來拯救宇宙的智慧文明,那人類文明肓上的擔子就更重了。或許只有我們掌握科學的終極力量,才有希望真正拯救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