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病毒界的六大「影帝」:它們靠演技入侵500萬臺電腦
都說人生如戲,全靠演技,電腦病毒界的「成功人士」也往往是最擅長偽裝的。據360最新發布的一份安全報告顯示,在安全軟體報警攔截的情況下,有六類木馬病毒仍然會被用戶主動請入電腦,包括遊戲外掛、刷鑽搶紅包等「貪便宜軟體」、色情播放器、破解軟體、山寨款常用軟體以及黑客工具。據統計,這六類病毒樣本在去年被發現有3萬餘個,受病毒欺騙的網友超過500萬人次。
遊戲外掛——傳奇私服成重災區
在360雲安全主動防禦系統監測到的最具欺騙性的木馬病毒大多為遊戲外掛類,約佔總數的三分之一。
遊戲玩家向來是木馬病毒熱衷攻擊的對象,英雄聯盟、CF以及各類平臺小遊戲吸引了不同年齡段玩家的興趣,龐大的玩家基數也使得惡意軟體的作者將目光瞄向這塊蛋糕,他們以遊戲外掛為噱頭,實則在程序上捆綁了各類木馬,吸引玩家前來下載,從中牟利;而玩家會因為對遊戲外掛的依賴而關閉安全軟體,冒險使用帶有病毒的外掛。
360安全衛士發布的《報告》顯示,偽裝惡意遊戲外掛的程序中,惡意傳奇私服類最多,高達31.6%。這是因為偏好私服的懷舊玩家數量多,針對他們行騙的病毒程序自然就多了。此外,小遊戲類外掛、CF類外掛、LOL類外掛同樣佔據不少的比例。
貪便宜軟體——刷鑽搶紅包有危險
網絡上層出不窮的刷金幣、刷流量、領話費網賺掛機軟體幾乎絕大多數都是惡意虛假軟體,不法分子正是利用用戶不花錢就能領取特權獎勵、或者在家就能掙錢的心裡大肆傳播惡意欺騙軟體。
360安全衛士通過抽樣統計分析發現,刷鑽刷金幣等「刷XX」類的惡意程序在貪便宜軟體中佔比最高,達33.1%。由於社交軟體和用戶眾多,而很多用戶喜歡追求軟體上的一些特權,惡意程序借著不花錢的名義獲取特權吸引用戶下載使用。
而佔比為24.1%的網賺掛機類惡意軟體,可以通過「自動賺錢」來引誘用戶使用,實際上只是欺騙用戶充值,偽裝成銀行和支付寶的頁面進行釣魚盜號、流氓推廣。
色情播放器——主動搭訕用戶的病毒
惡意色情播放器軟體往往有一個很具誘惑性的名字以及一個美女圖標,以此帶給目標用戶強烈的視覺衝擊,從而「失手」下載病毒程序。
《報告》解釋,與用戶主動尋找遊戲外掛、貪便宜等惡意軟體不同的是,色情播放器會主動聯繫用戶。一般來說,當用戶瀏覽一些非正規網站時,這類軟體就會鋪天蓋地的彈出,用戶稍不注意點擊後就有可能被其中的內容吸引,從而忽略安全警報放行病毒。統計顯示,37.9%的惡意色情播放器是通過此種方式誘導用戶在網站上下載的。
此外,通過論壇發布消息,引誘受害者到雲盤下載捆綁木馬的視頻資源也是色情播放器常見傳播方式,佔比為33.4%。
破解軟體——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儘管免費是當下網際網路時代的主流趨勢,但依舊有不少軟體、遊戲實行收費制度。對於版權意識微弱的用戶來說,低價盜版、免費破解版軟體有著很大的吸引力。為此,攻擊者們開始以免費軟體為由,來傳播木馬病毒。
《報告》指出,破解補丁、雲盤提速和系統激活是惡意破解軟體偽裝最多的三類,三者之和達到了總數的80%。一旦破解軟體成功入侵電腦並運行後,受害者們根本分不清這些運行到底是破解行為還是惡意行為,只能眼看著病毒大肆逞兇。
常用程序與文件——最易中招的雷區
偽裝成常用文件或程序可謂攻擊者最為高明的一個攻擊手段,因為這類惡意程序並非像上述所說那樣帶有灰色性質,反而更像是「正常的」、用戶「需要的」的文件,消除用戶最後的一絲防備之心。
統計顯示,該類惡意程序有近一半偽裝成電腦常用程序,比如系統組件、Flash插件等,另一半偽裝成辦公文檔,比如Office文檔、PDF文檔。這些偽裝程序和文件利用郵件大肆傳播,並且會被攻擊者精心設計,讓人難分真假。而在郵件這片雷區,甚至還有敲詐病毒出沒,一旦中招就只有繳納上萬元贖金才能恢復被加密的文件。
黑客工具——窺探與被窺探
有些網友會通過論壇、搜尋引擎上搜尋一些黑客工具,用以查找其它電腦系統漏洞,滿足自己的窺探欲。但實際上,這些被放到網絡上的黑客工具往往都被綁定上了木馬,當有人下載試圖攻擊他人的同時,自己也成了被攻擊的目標。
惡意黑客工具中以掃描器居多,佔比佔比高達33.9%,其次是DDOS工具佔比16.8%;轟炸機佔比13.7%,挖礦機佔比15.5%,密碼破譯工具佔比8.9%。
所有這些偽裝的惡意程序或文件,一旦騙過用戶,被放行入侵電腦後,就開始在電腦中作福作威:出現最多的是流氓推廣,數不清、難卸載的程序霸佔電腦屏幕不說,還篡改瀏覽器打小廣告;幫助攻擊者遠程控制電腦,盜取電腦中的信息帳號;甚至一些敲詐病毒加密重要文件,勒索動輒上萬元的贖金。
據分析,這些病毒並沒有特別高明的攻擊技術,其實很容易被檢測查殺。但因其演技太好,才會被受害者主動下載進入電腦。網友在遇到360安全衛士發出病毒警報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切不可出於好奇心或貪便宜的心態而冒險運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