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哪種產品領域,如果市場趨熱,關注度上升,那麼隨風跟進的廠家一定很多。從眾心理之下,人們最熟悉的一個詞彙「同質化」,就不可避免的成為了現實。當個性泯滅,當創新缺乏,當大家都在賣差不多的東西,惡性降價競爭就是唯一的手段,這種不健康的發展方式無疑是無法長久維持下去的。無論是在第一線衝鋒陷陣的廠家,還是最開始樂開花的用戶,最終都不能承受惡性競爭的苦果。在筆記本領域,這樣的規律同樣適用,求新、求異、求得真正的產品價值,理應成為消費者和廠家都擁護的共識。
所以,每當看到一些具有概念性的產品,評論者都應該給予一定的鼓勵,畢竟在這PC的漫漫寒冬之中,他們代表著突破瓶頸的希望。事物的發展充滿了曲折,創新總會伴隨種種不適,只有更加包容的態度才能最終等到合適的產品。眼下,國內最火熱的PC產品是遊戲本,其同質化的勢頭也很明顯,除了高高在上的外星人,微星代表著正統遊戲本梯隊抵抗同質化的另外一極。今天,ZOL評測中心收到其最新的旗艦產品、在剛剛結束的CES2015大展上受到矚目的18.4寸 GT80 TITAN 遊戲本。這款遊戲本搭配GTX980M SLI、茶軸機械鍵盤,高端、創新,擁有獨特的魅力,下面我們就將為您解讀他的各方面表現。
微星GT80 Titan 遊戲本
微星GT80 Titan 遊戲本
微星GT80 Titan是一款18.4英寸的大型遊戲筆記本,打開它的屏幕,除了身軀的巨大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最為吸引眼球的就是他C面下方布置的機械鍵盤了。無疑,這款鍵盤就是GT80 Titan的最大賣點。在鍵盤區的左上角印有steelseries(賽睿)和Cherry的LOGO,顯然已經為這款內置鍵盤標明了身份。
這款賽睿鍵盤的整體布局採用了美式風格,讓玩家可以無需適應即可上手,但是在空格鍵的右邊為「\」鍵,這在鍵盤布局當中還是很少出現的。鍵帽採用ABS材料製作,手感細膩,不過這種材質的缺點就是易打油,玩家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鍵盤還隨機附贈了W/A/S/D和ESC 5個金屬鍵帽外加一個拔鍵器,十分貼心。這五個金屬鍵帽為亮金色,在燈光的映照下隱隱讓人有透明的錯覺,流光溢彩,十分拉風,不過金屬鍵帽比較松容易掉下來,並且如果日常打字的話,金屬鍵帽和ABS鍵帽的手感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在玩遊戲的時候它們的作用才更大。
通過GT80附贈的拔鍵帽器更換了流光溢彩的金屬鍵帽
拆下觀察Cherry茶軸
鍵盤的軸體部分採用了廣受歡迎的Cherry茶軸,在手感上最為接近薄膜鍵盤,可以讓不太熟悉機械鍵盤的玩家更快的適應。在軸體的下方採用了紅色鋼板加固,其厚度為2mm,讓鍵盤具有了更強的穩定性。如果有玩家對茶軸鍵盤有比較陌生的話可以參考本站鍵鼠頻道《機械鍵盤軸體解析力作 42款一次看個夠》。這篇文章對機械鍵盤有著較為系統的梳理,方便大家簡單了解。(茶軸的硬體規格:總行程:4-0.4mm 觸發行程:2±0.6 mm 初始壓力:30 cN min.觸發壓力:45± 15 cN 段落壓力:55± 15 cN 段落行程:1.25 mm 觸底壓力:60 cN min)
著名的Cherry茶軸
現階段,遊戲本講究個性為王,微星GT80 Titan同樣不落潮流,搭配的機械鍵盤的背光為固定紅色,模式只有一種常亮,不過加上熄滅狀態,共分五檔可調,與鍵帽下的紅色鋼板相呼應顯得格外絢麗。
GT80 Titan鍵盤背光總覽
GT80 Titan鍵盤背光總覽
鍵盤多功能輔助功能和觸控小鍵盤
GT80的這款機械鍵盤,將功能按鍵均勻的分布在方向鍵以及Page Up、DEL等鍵上,通過Fn組合進行功能調節控制,比如PageDown/up按鍵就負責鍵盤背光亮度的調節。由於機械鍵盤的厚度和體積十分可觀,GT80 Titan無處安置觸控板,索性將其布置在小鍵盤位置上,而應有的小鍵盤取消了實體按鍵,轉為觸摸式控制方式。小鍵盤與觸控板合二而一後,通過左上角的Num鍵進行功能切換,左下角的「0」按鍵還兼顧屏蔽觸控板操作的功能,十分體貼。GT80 Titan的觸控板為了保證手感,還是分體式設計,兩個按鍵布置在小鍵盤下方,清脆有力,回彈很強。
觸控板和小鍵盤合二為一
空格鍵採取了白軸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鍵盤為了保證手感的統一,除正常按鍵為茶軸之外,空格這個特殊按鍵採用了Cherry白軸,也就是壓力克數最大的一種軸體。另外由於空間所限,大小寫鎖定按鍵指示燈位於該按鍵的左下角,在大寫狀態開啟的時候,一個透光的小圓孔中會發出比較醒目的白光來提示玩家。
GT80的機械鍵盤布置有明顯的高差
為了追求較為理想的機械鍵盤體驗,GT80付出了較大的代價,鍵盤部分有明顯的高低落差,而整個鍵盤相當於將機身的主體內置部件都擁擠到了上方,自身成為了附加的延伸託一樣存在。這麼大的代價是否值得呢?雖然這款鍵盤採用了平衡杆,某些內部細節沒有處理到位,左右「SHIFT」在按的時候會有明顯的「咔咔」聲,但是整體來說,鍵盤的綜合素質十分優秀,畢竟 steelseries 和 Cherry 的牌子在那,讓手感得到了最大的保障。微星這樣概念性的創舉,值得點讚!
一覽眾山小 雙卡GTX980M 速力跑分
除了「全球首款機械鍵盤筆記本」的名號,GT80 Titan既然冠以泰坦巨人之名,實力自然也是頂呱呱的。這份自信與任性,就是來源於GT80搭載的兩塊GTX980M 8GB移動旗艦顯卡。單一一塊GTX980M就已經接近桌面GTX780,超過GTX960、GTX770;雙卡GTX980M SLI足以與大多數桌面顯卡一戰!按說,NV的多卡互聯技術是有中文名稱的,那就是Nvidia 速力技術,首見於十年前的Geoforce 6600GT,到GTX295時代基本成熟。ATI顯卡與之對應的多卡互聯技術被命名為Crossfire——中文名交火。不過經常可以看到部分玩家滿世界地詢問N卡如何交火,這個現狀也比較奇特。
回到正題,按照如今的潮流,不管其他如何,有實力的話,我們還是先跑個分吧。3DMark11、3DMark 兩款軟體是DX11時代最出名、影響力最大的兩款Benchmark圖形測試軟體,那麼我們按照慣例就用他們對GT80 Titan的圖形性能進行理論測試。在圖形測試前我們發現GT80 Titan自帶的驅動為Nv公版344.79,卻無法安裝更新的版本,在將自帶的win8.1換成win7之後,問題依舊。所以本次測試GTX980M/GTX980M SLI都由344.79驅動在win7 64bit系統下,除圖形和散熱以外的測試部分在win8.1系統內進行。
3DMark 11 X模式
3DMark 11 P模式
3Dmark Firestrike EX
3Dmark Firestrike
3Dmark Firestrike Ultra
在3Dmark 11 X模式中,微星GT80 Titan 得到了7783的總分和7698的圖形分;在3DMark Firestrike EX模式中得分為7117。考慮到GTX980M單卡在這兩項中的成績大概都在4100-4200之間,我們可以得知:微星GT80 Titan搭載的SLI系統,3DMark11理論圖形性能增幅較諸單卡大概在百分之85左右的效率,而3DMark則為百分之70略多一些。 這兩項測試成績,已經是目前移動端的最強代言人,無人可及。如果將這組成績同桌面顯卡梯隊相比,也已經完全蓋過GTX770 SLI與R9-280X CF,以及包括GTX980 TITAN R9-290X在內的任何單芯顯卡,距離GTX780 SLI和R9-290 CF的成績已經不算非常遙遠,實力非常強勁。
在測試中,我們還加入了3Dmark Firestrike Ultra這個新版本才有的4K測試,其成績折損非常厲害,只有通場景的Firestrike EX的一半多一些。其他的性能模式得分,因為i7 4720HQ的物理分拖累,比較意義有限,即使換成GT80高配版的i7 4980HQ,受制於TDP和內存頻率,改善也不會很明顯。
核芯強悍 i7整機高端性能展現
微星GT80 Titan 2QE-035CN是GT80 Titan的低配型號,搭配酷睿i7 4720HQ處理器,GTX980M 雙獨立顯卡,8GB×2雙通道DDR3內存,128GB×2英特爾Raid 0固態硬碟,1TB機械硬碟,整體配置非常強勁。GT80 Titan的頂配版本將處理器升級為頻率更高,搭配Iris Pro銳炬核芯顯卡的i7 4980HQ,其他主要是存儲方面有所增強。
微星GT80 Titan參數
CPU信息
西洋棋成績
英特爾酷睿i7 4720HQ屬於全新處理器,是同系列4710HQ的頻率升級馬甲,擁有4核心且可通過超線程技術支持到8個線程。該處理器基於22nm製程工藝,初始主頻為2.6GHz,可睿頻至3.6GHz,共享的三級緩存為6MB,整體TDP為47W。在代表整數運算能力的西洋棋測試中,單通道的i7 4720HQ處理器獲得了13054的得分,表現搶眼。
我們採用CINEBENCH R15和R11.5兩款著名渲染側視軟體對其性能進行了評估,該軟體能夠對處理器的單核和多核性能給出直觀的評分。這顆酷睿i7 4720HQ處理器很快的完成了全部的測試內容。最終在Cinebench R15中獲得了677CB的總分,在Cinebench R11.5中獲得了7.27PTS的總分和1.55PTS的單核心得分。這組成績大概相當於桌面Haswell架構的i7 4770t、4770s水平,在移動端對比非常強勁。
CINEBENCH R11.5性能測試
CINEBENCH R15性能測試
隨後我們利用Furmark公司的3DMark、Pcmark系列評測工具對微星GT80 Titan的整機性能進行綜合的評定。Pcmark是知名的整機性能測試軟體,結果很有公信力。
Pcmark 8 Creative項目
Pcmark 8的Creative 項目中,微星GT80 Titan獲得了6187的分數,可以說強悍到了一定境界,桌面頂級臺式機的成績也不過這個水平。Creative這個項目著重考察娛樂和辦公性能,負載較重,6187的得分非常難得,可以說普通應用幹什麼都不愁了。
GT80 Titan之所以得分如此之高,同GTX980M SLI雙卡有關係,但關係更大的應該是兩塊Intel 128GB固態硬碟在兩個M.2新型高速硬碟接口上Raid0的超高速度。我們下面就用ASSD Benchmark工具對這套Raid0系統進行了測試。
ASSD Benchmark 成績
可以看到M.2新型高速數據接口威力十足!兩塊128GB Raid 0固態的持續讀寫成績達到了驚人的923.76MB/645.32mb/s,雖然4K隨機讀寫成績不是特別突出,但是這樣的讀寫速度也已經足夠讓人震撼。聯想到桌面z97的M.2接口普及困難,有的還是走南橋的Pci-e通道,同顯卡搶帶寬,我們更加期望主流桌面、筆記本平臺一同推廣M2數據接口。
身強力不虧 重量屏幕散熱體驗
對於普通玩家來說,17寸的筆記本已經是龐然大物了,這也是除了地球人和外星人之外少有知名廠商涉足雙卡18寸筆記本的原因之一。但是18.4寸的筆記本,還是有著他自身的價值,作為TOP定位的旗艦筆記本,微星GT80 Titan的重量幾何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空機重量
旅行重量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GT80 Titan的空機重量就已經達到了駭人的4.885千克,加上適配器之後高達6.3千克以上,考慮到還要外置電腦包,正常身形的女同學基本可以告別買這款筆記本拉風的想法了,男同學如果需要頻繁移動自己的「愛機」也請三思。其實,對於這個重量,我們應該早有覺悟才對,畢竟其厚度和體積擺在那裡——編輯部身高一米八零的小夥當胸橫抱時,GT80將他的上半身幾乎都遮住了!
GT80巨大的體積
GT80 Titan厚度驚人
在厚度方面,GT80 Titan同樣驚人,幾乎追上了500毫升礦泉水瓶的直徑!其具體數值在4到4.9釐米之間,非常誇張。就連看上去較為纖細的屏幕,厚度也達到了1.4釐米(這個屏幕厚度是包含了一段凸起邊條結構之後的數據)!
GT80 屏幕最大開合角度
GT80 屏幕厚度
GT80屏幕整體視圖
GT80的攝像頭與屏幕凸起邊條
GT80 Titan很遺憾的並未配備4K解析度顯示屏,不過4K距離真正普及尚早,兩塊閹割版GM204甜點核心(沒錯,GM210 TITAN X箭在弦上),應付1080P和1440P解析度也只是剛剛好足夠用而已。話說回來,GT80的這塊1080P廣視角屏幕,可視角度和亮度表現還是不錯的,沒有明顯的偏色情況出現。在屏幕的上方,嵌有三角形的攝像頭模塊,他的上方有凸起的邊條,起到保護作用,這兩個設計都頗具特色。
GT80屏幕可視角度
散熱情況
由於移動工作站遠離大眾視野,遊戲筆記本代表著普通消費者能接觸到的最強筆記本群體——無論是配置上,還是散熱上。對於遊戲筆記本來說,巨大的體積空間充裕,強大的性能也需要強力的保障,散熱能並且應該做好,別無他想。
我們利用AIDA64穩定性測試工具和FurMark甜甜圈顯卡烤機軟體對微星GT80 Titan進行雙拷測試,觀察其處理器、顯示核心頻率和溫度的變化情況。微星的這款筆記本支持Cooler Boost 3強冷模式,開啟後表面溫度確實有所下降,但是考慮到在默認狀態下GT80 Titan的噪音已經十分可怕,出於用戶的使用體驗出發,我們還是以默認狀態的溫度測試為準。
拷機溫度和頻率變化
拷機溫度和頻率變化
拷機溫度和頻率變化
在20分鐘的拷機測試之中,GT80 Titan的CPU和兩顆GPU都出現了降頻的情況,CPU並未實現應該維持的3.4GHZ四核睿頻頻率,而是碰到了TDP牆和溫度牆,在2.8GHZ到3.1GHZ的區間內來回跳躍,溫度保持在93-95度;顯卡方面,兩塊GTX980M,主卡核心頻率從始至終降低至607MHZ,大概是基礎頻率的一半多一點,副卡頻率在980MHZ到1000MHZ左右浮動,也有輕微降頻,主卡的溫度在85-88度之間,副卡的溫度明顯低於主卡,在70度附近。
熱像儀正面溫度
熱像儀背面溫度
在熱像儀下,GT80的表面溫度還是讓人感到較為滿意的。在正面,整個C面被分成涇渭分明的兩部分,上半部分上緣略超過40度,下緣略低於40度,下半部分整體都低於30度;在背面,除了兩個肩部有50度左右的三角形高溫區外,其餘地方都不足30。
整體和細節 多角度外觀設計賞析
在介紹完主要的特色地點之後,我們將視野轉向GT80 Titan的外觀設計。「人靠衣裝馬靠鞍」,筆記本的外觀設計風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受歡迎程度。對於遊戲筆記本來說,大氣磅薄,崢嶸畢現,個性十足,是普遍的風格,GT80 Titan也是如此。
GT80 頂蓋
GT80泰坦的頂蓋和C面除鍵盤部分以外都是金屬材質,黑色的塗裝沉穩厚重,彰顯自身的高端定位。整個機身的厚度從轉軸向攝像頭方向遞減,剖面成蝶形,猶如天外來客。頂蓋後部左右兩側對稱高聳兩條帶有紅條的背脊,與向外側收斂的斜面構成折角設計,轉軸放置在C面之上,機身內側使得整個屏幕猶如活頁夾一樣貼合在機身上,轉軸後方的兩側機身形成堅實的肩部,內部放置猶如超跑大燈一樣的出風口。應該說,這樣的外觀風格似曾相識,能同許多機型找到共同點。
頂蓋後視
轉軸外側連接和機身兩個「肩膀」
當天GT80的用料和做工是對得起自身的定位的,轉軸附近頂蓋的金屬外殼工藝精良,轉軸本身阻尼力度適中,手感舒適。
機身整體視角
頂蓋logo
在頂蓋正上方中央,布置有金屬的「msi"品牌logo,和紅底白色的GAMING系列龍形標誌,與兩側背脊紅條一起,同機身構成經典的紅黑配色。GAMING紅色標誌和背脊的紅條,都內置LED燈,倘若身在暗處觀察,「信仰」油然而生。
微星也有信仰燈
微星也有信仰燈
C面整體布局
GAMING「龍行天下」
打開GT80的屏幕,在矚目的機械鍵盤上方,早前宣傳圖中完全平坦的金屬拉絲蓋板被「筆記本吧」眾位網友戲稱為「鐵板燒」器具,而事實上這樣詼諧的稱謂不無道理,為了布置機械鍵盤,GT80的主要內部部件都掩藏在這塊「鐵板」之下。不過這塊鐵板還是非常高大上的,稍微偏轉一下角度就可以看到上面印有的「GAMING"系列龍形暗銀色圖案,在陽光的照耀下不斷閃爍,吟唱奔騰,堪稱霸氣側漏!
「鐵板」的左側上下印有系列的白色logo,包括丹拿音響、賽睿鍵盤、和Cherry軸三者的標誌。在「鐵板」的右下角,布置有GT80 Titan三個最重要的功能按鍵,從左到右依次是開啟Cooler Boost 3強冷模式開關、切換HD4600核芯顯卡和GTX980M SLI獨顯系統按鈕以及開機按鍵。這三個功能按鍵和鍵盤區上方的紅條都可以發出紅光,同機械鍵盤自身的背光相呼應,煞是好看。值得注意的是,核芯顯卡與獨顯的切換都是可以隨時進行的,無須重啟。
功能按鍵與紅色燈條
底面布局
丹拿音頻單元
GT80的底面由一體式蓋板工程塑料構成,擰下螺絲應該就可以拆下,中央碩大無朋的心形散熱格柵內部有紅色材料襯託,下端鏤空可以看到機器內部。在右側,我們發現了丹拿音頻單元。
擴展接口配置
在GT80 Titan的後方,正中為電源接口,右側為RJ45網線接口,左側則是兩個mini DP 和一個HDMI視頻輸出接口,支持三屏顯示;GT80 Titan總共配備5個USB3.0接口,左側三個,右側兩個。除此之外,GT80的SD卡槽和耳麥插孔同一個SPDIF-Out數字音頻輸出接口一起布置在左側。
刺客信條 大革命
刺客信條系列是育碧旗下最火熱的遊戲系列之一,系列的基礎設定是現代科技公司利用基因技術讓主角們找到隱藏在血脈之中祖先的記憶,遊戲在各個時代之間穿梭,畫面酷炫,操作爽快,自從07年問世以來一直好評如潮,2015年更是即將登上好萊塢大熒幕,改變成為大製作電影,影響力巨大。
刺客信條大革命是刺客信條的系列最新作品,遊戲用DX11次世代技術,生動地為我們再現了法國大革命這一波瀾壯闊的時代圖景,也讓玩家們熱血賁張,沉浸其中。
我們在遊戲中採用默認的極高畫質,4XMSAA抗鋸齒,HBAO+環境遮蔽光,關閉垂直同步,分別開啟和關閉SLI,利用Fraps對其頭120秒幀數進行記錄。此外,我們手頭還有347.09驅動下,i7 4790K+GTX970非公的數據,加入本次測試的結果中,作為概略性的等級區分標尺使用。
畫質設置(GTX980M 單卡關閉SLI時截圖)
畫質設置(GTX980M 單卡關閉SLI時截圖)
GTX980M 單卡運行刺客信條 大革命 截圖
GTX980M 單卡運行刺客信條 大革命 截圖
GTX980M SLI GTX980M 幀率曲線對比
GTX980M SLI GTX980M 測試成績對比
不得不說 刺客信條 大革命將育碧遊戲的渣優化傳統發揮的淋漓盡致,單卡GTX980M基本徘徊在能與不能的及格線上。但是在這款遊戲之中,GTX980M 的SLI效率非常高,提升幅度高達百分之115,在流暢運行,幀率曲線起伏很小的同時也讓人非常震驚。
孤島危機3
早在2004年,DX9剛剛問世,繼卡馬克的老牌FPS帝國——ID Software出品的DOOM3(毀滅戰士3)、財大氣粗傳奇V社推出的半條命2之後,孤島驚魂1代橫空出世,與前兩者三足鼎立,構建了當年的顯卡危機王朝。孤島驚魂1代的親生父親就是當時還在育碧旗下的德國公司Crytek。Crytek後來打造的的孤島危機1代釀造了顯卡史上最大的慘案,連續N代卡皇(N大於4)都被其最高畫質轟殺成渣。今天的孤島危機3 橫向對比雖然沒有1代壓力那般巨大,畫質也被自家的羅馬之子超越,但仍然是對GTX980M單卡的巨大考驗,那麼搭載GTX980M SLI雙卡的GT80 Titan能否戰勝孤島危機3呢?
GTX980M SLI 孤島危機3 最高畫質截圖
GTX980M SLI 孤島危機3 最高畫質截圖
我們利用Fraps軟體對孤島危機3第一關進行了測試,畫質設置為8MSAA,全最高,動態模糊中等,仍然是測試單卡與雙卡兩組成績,i7 4790K+GTX970非公因為驅動不同,僅作為級別標示作用。
孤島危機3 畫質設置
孤島危機3 畫質設置
GTX980M SLI GTX980M 幀率曲線對比
GTX980M SLI GTX980M 測試成績對比
孤島危機3現在或許已經不是讓顯卡最「危機」的遊戲,但是絕對要求仍然處在第一梯隊,在8MSAA,下,單卡GTX980M只是剛剛好可以差不多流暢運行。雙卡SLI之後,孤島危機3 8MSAA的最高畫質終於被筆記本顯卡所徵服,值得祝賀!在這款遊戲中,雖然雙卡的幀率出現幾次驟降,GTX980M SLI的性能提升幅度大概在百分之82.5左右,還是不錯的。
古墓麗影9
《古墓麗影》系列迄今已有18年的歷史,蘿拉從最早的圓錐形身材發展到現在集東方少女的嫵媚與西方辣妹的勁爆於一身,為我等玩兒家譜寫了一曲遊戲進化的青春讚歌。作為一款著名動作遊戲,《古墓麗影》最新的第九代作品,畫質有了極大的飛躍,材質紋理光影莫不是業界頂尖,尤其是蘿拉阿姨的頭髮採用了AMD推出的「海飛絲」技術,飄逸俊秀,不可方物,令人動容。
古墓麗影9 截圖 GTX980M單卡運行
古墓麗影9 截圖 GTX980M單卡運行
古墓麗影9 截圖 GTX980M單卡運行
古墓麗影9 截圖 GTX980M單卡運行
《古墓麗影9》自帶了benchmark,我們開啟AMD的海飛絲技術,開啟SSAA,畫質全開,進行測試。
古墓麗影9畫質設置
古墓麗影9畫質設置
古墓麗影9 GTX980M SLI成績
古墓麗影9 GTX980M 單卡成績
古墓麗影9 成績匯總
古墓麗影9 本身的優化很好,不過4倍SSAA抗鋸齒相當於超級採樣,對顯卡的壓力還是非常大的,GTX980M單卡運行時剛剛好可以差不多流暢,雙卡之後成績正好翻了一倍,欣賞起蘿拉的倩影再也不用擔心卡頓,相信玩家一定心情大好。
中土世界:暗影魔多
《中土世界:暗影魔多》由《極度恐慌》的開發商Monolith打造,是一款第三人稱次時代動作遊戲。玩家將扮演一名叫塔裡昂的遊俠,他親人被索倫殺害,自殺後獲得了亡靈力量,開始找尋索倫及其軍團復仇。由於整個故事的背景源自《指環王》,劇情設定在《霍比特人》和《指環王》之間,隨著復仇之力使他復生,他擁有了亡靈力量,同時學到了魔戒的根源。《中土世界:暗影魔多》獲得了IGN 9.3分的高分評價,應該說是一款高質量的大作。
我們全開畫質,利用遊戲內置benchmark來觀察GTX980M/GTX980M SLI的表現。
中土世界 暗影魔多 畫質設置
中土世界 暗影魔多 畫質設置
GTX980M 單卡運行 中土世界 暗影魔多 benchmark
GTX980M 單卡運行 中土世界 暗影魔多 benchmark
中土世界 暗影魔多 對比成績
中土世界這款遊戲的Benchmark程序,在統計最高幀方面有一定的問題,高的嚇人,所以我們只看平均和最低。GTX980M SLI的提升效率在這款遊戲中降到了百分之58.4左右,不過遊戲本身壓力有限,我們還是無須擔心。
高端網遊 怪物獵人OL
《怪物獵人Online》(日文:モンスターハンターオンライン),官方簡稱為MHO。是一款由CAPCOM授權,騰訊遊戲和CAPCOM聯合開發,騰訊遊戲發行的網路遊戲,以動作和角色扮演玩法為主體。《怪物獵人Online》是CAPCOM旗下《怪物獵人》的網遊版,而內容則基於早前PC/XB360平臺上《怪物獵人:邊境Online》。騰訊遊戲在購得CryEngine3後對其進行了再開發,這讓《怪物獵人Online》具有極高水準的畫質。遊戲暫時只在中國發行,並為PC獨佔。
這款網遊由德國Crytek公司的Cryengine3引擎打造,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顯卡危機3(孤島危機3)的同族姊妹,其畫質在網遊之中自然屬於高段地位。先進的CE3引擎帶來逼真的光照,強悍的紋理和特效,讓怪物獵人OL成為代表新時代網遊畫面的優秀作品。
GTX980M SLI運行怪物獵人 OL 截圖
GTX980M SLI運行怪物獵人 OL 截圖
GTX980M SLI運行怪物獵人 OL 截圖
GTX980M SLI運行怪物獵人 OL 截圖
GTX980M 單卡 怪物獵人OL 1080P測試結果
GTX980M SLI 怪物獵人OL 1080P測試結果
GTX980M 單卡 怪物獵人OL 720P測試結果
GTX980M SLI 怪物獵人OL 720P測試結果
怪物獵人OL 720P對比成績
怪物獵人OL 1080P對比成績
Cryengine 3系列引擎的優秀毋庸置疑,絕不是寒霜和虛幻粉絲輕鬆幾句過時就能否定的了的。不過用CE3引擎的遊戲之中,優化水平和畫質大多不好平衡,只有Crytek自己的嫡系遊戲才能做到真正的神優化、高畫質。怪物獵人 OL在優化方面做得其實還不算非常糟糕,不過整體配置要求還是較高的,起碼高於戰爭前線。GTX980M 單卡1080P 4MSAA,在這款遊戲中只獲得了45.7幀的成績,雖然說遊戲畫質不錯,水面和光照尤其驚豔,不過紋理方面並不算強項,優化難稱優秀。GTX980M SLI的性能提升幅度在百分之62.6,勉強合格。
附帶贈品和內置軟體
現在的遊戲本,為了凸顯自身的個性化品味,在贈品上總是要放一些心思,作為旗艦級別重量級產品,GT80 Titan也有一些贈品。
包裝箱其實比較苗條
贈送的金屬鍵帽和拔鍵器
這個條條,條條他是軟的!用來彌補沒有腕託的遺憾
這個紅色的動物乍看上去有點兒像哥斯拉 仔細看了半天好像還是哥斯拉 就當他是條龍吧 GAMING龍
當然,作為一線大廠,不論板卡還是筆記本,微星總是少不了一些自己的程序,我們簡單看一下。
這個是負責硬體監測的
一些功能設置, 界面看上去類似XBOX
音頻調校任我行
殺手網卡控制中心
文字縮放的東東
其實微星還給安裝了很多很多其他的程序,打開任務管理器就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進程,如快速充電伺服程序等。OEM廠商的這種軟體開發見仁見智。筆記本產品硬體方面的操縱空間較小,發燒玩家可以自行決定這些軟體的去留。
一些問題總結 產品價值
微星GT80 Titan的整體實力毋庸置疑,但是還是有一些細節上的不足。比如在散熱效果方面我們不能苛責這樣一款配置強大的筆記本,但是其風扇的噪音控制確實是有待改進的,我們在拷機過程中簡單利用手機錄製了一下他的聲音。
或許手機的音頻效果不是很好,但是相信這個段視頻能夠反映出GT80 Titan的風扇噪音問題。除此之外,微星GT80 Titan 確認win7下無法安裝344.79以上版本的驅動,這也有一定的影響。因為在這個版本的驅動下我們發現NV驅動對使命召喚11 SLI控制失效了,單卡效果同雙卡效果完全一致,而雙卡還有嚴重的閃屏問題。
GTX980M SLI雙卡遭遇驅動問題 屏幕閃爍不止 SLI失效
GT80 Titan 光碟機噪音巨大
此外,微星GT80 Titan的光碟機噪音非常非常巨大,在評測室中插入其自帶的驅動光碟,產生的聲音可以完全將旁邊的Mac book Pro 音箱歌聲徹底壓制(中小音量設置)。究其原因並不是光碟機本身有太過特別之處,而是覆蓋在其上的平坦金屬外殼與下方連接處有較大的鬆動,在光碟機運行之時引起了共振,導致了詭異後果的出現。
顯卡切換失敗導致藍屏
還有,筆者在測試GT80 Titan過程中,發現核顯與獨顯的切換按鈕並不是百分之百穩定成熟,有一定機率撞上藍屏死機的情況,應該還是需要配套軟體的進一步完善。
總結產品價值:
如果說「全球第一款搭配機械鍵盤的筆記本」這個稱號讓聽慣了吹牛營銷的消費者有些狐疑的話,GTX980M SLI實打實的強悍性能,茶軸的良好手感,都是GT80 Titan強大的競爭優勢。雖然他過大,過重,受眾面可能不會太廣,但是在一片同質化的市場之中勇做探索,自身品質又足夠優秀,GT80 Titan還是適合那些真正需要點對點移動遊戲的土豪玩家的。對於普通的玩家乃至整個筆記本市場來說,這樣用於創新的精神,追求高端極致的精神,也是值得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