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萬人合唱季「走進世界合唱」國際大師公開課
青春激揚,四海一家,正在進行中的第九屆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舉辦了包括合唱比賽、藝術展、音樂會、青年聯誼等在內的一系列中外文化交流活動,眾多國外藝術家和相關群體參與其中,彰顯鮮明國際特色。這些活動在讓海澱群眾充分感受世界多元藝術魅力的同時,也通過中外青年的深入對話交流,助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
精品展演活動點亮中外友誼
5月1日至6月28日,由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義大利帕埃斯圖姆考古遺址公園主辦的「彩繪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與幻想」主題展亮相北京中華世紀壇,通過壁畫、雕像、建築構件、彩陶、青銅器等134件出土文物,展現了義大利南部古城帕埃斯圖姆的地下考古發掘成果,以及兩千年前地中海地區社會和藝術表現形式的演變。此次展覽展品豐富、兼具深度,展出形式新穎,通過融入實景模型和3D投影等高科技手段,再現震動考古界的「跳水者之墓」壁畫場景。千年古城帕埃斯圖姆的眾多文物首次跨越大洋來到北京,在全球化背景下回望「大希臘」時代的義大利,具有相當的學術高度,與此同時,中意兩大古老文明隔空「對話」,也有助於增進我國觀眾對西方文明歷史的了解、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2019年是中國與義大利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這一展覽拉開了「2019中華世紀壇義大利文化月」的序幕,成為中意文化交流一大盛事。
國際性演出同樣精彩。在海澱北部文化館舉辦的「絲路芬芳傳承經典」中外青年藝術家演出專場活動,以東西方藝術交流的形式,助推「一帶一路」建設。系列活動邀請來自烏克蘭、捷克、匈牙利等國的藝術家帶來6場演出,並舉辦一場以融合為主題的音樂會。其中,6月26日舉辦的「絲路芬芳傳承經典「活動上,塞爾維亞布蘭科民族樂團和波蘭別爾斯科民族歌舞團帶來歌劇《卡門》、《德裡納河進行曲》、《花之華爾茲》、合唱《維斯瓦河》等;6月29日的「絲路芬芳傳承經典」,則邀請匈牙利弗拉斯民族藝術團與海澱北部文化館館辦民樂團共同演出,讓觀眾得以領略中外民族樂器與樂曲的不同特質。海澱北部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活動既展示了不同國家的民族藝術,也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有助於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堅定文化自信。
6月中旬舉辦的「2019紅色記憶」中法文化交流活動,由北京市海澱區溫泉鎮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印象南山文化藝術中心、北京市海澱區圖書館北館、中法實驗學校等共同承辦。活動開幕式上,北京服裝學院和北京城市學院的服裝設計師以中法友誼為主題,設計創作了46套時裝,來自5所高校的23名模特以及溫泉鎮文服中心模特隊,為嘉賓帶來了一場視覺藝術盛宴。據了解,中法文化交流活動包括中法友好形象大使評選暨中法傳統文化才藝展示、中法攝影周、中法書畫展等內容,旨在推動中法友誼世代相傳。
「2019紅色記憶」中法文化交流活動開幕式走秀
各國留學生「情迷」中國文化
作為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重要單元的「四海國際帥青春」,主要以海澱區各國留學生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青年學生為參與主體,通過舉辦「洋貴妃醉中國酒」——外國青年的京劇夢主題活動、在留學生創業園開展音樂普及專場演出等文化展示和交流活動,讓青年學生更多地了解中國的革命歷史、非遺文化和當代經典。
7月27日晚,「青春中國七十年揚帆壯麗新時代」——大型原創歷史題材舞臺劇《初心》在中華世紀壇劇場上演,來自16個國家的外國留學生與海澱區30餘所高校的大學生及黨員群眾欣賞了這臺演出。《初心》採取話劇與詩詞朗誦結合的沉浸式演出方式,內容貫穿建國前期、建國初、改革開放、新時代四個時代。當晚,舞臺劇以「猛回頭,五四風雷新民主」拉開序幕;「頌中華,獨立自主新紀元」通過描述雷鋒同志一天的工作,謳歌了雷鋒甘於平凡、無私奉獻的「螺絲釘」精神;鄧稼先的妻子許鹿希的一句話,讓臺下觀眾潸然淚下;陳春先執著創辦國內第一家民營科技機構的故事,也引起臺下年輕人的共鳴……濃鬱真摯的愛國情懷,讓外國留學生們也為之感動。
大型原創歷史題材舞臺劇《初心》在中華世紀壇劇場上演
6月1日,「華彩綻放——第三屆非遺國際交流分享薈」活動在北京稻香湖非遺科學城拉開帷幕。活動以「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為主題,邀請多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面對面交流互動,帶領國際青年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和工匠精神內涵。活動現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雕漆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志剛帶來了一場名為《雕漆技藝》的文化講座,並帶領觀眾現場體驗雕漆技藝。活動結束後,留學生們品嘗了中國特色美食餃子,並與中國的青少年兒童組建英語角,用中英兩種語言暢談各自的家鄉。
「華彩綻放——第三屆非遺國際交流分享薈」活動
以教育和競賽引導「知行合一」
7月13日,由海澱區文化館承辦的第四屆海澱萬人合唱季「走進世界合唱」國際大師公開課在海澱區文化館首次開課。30多名來自童年之聲合唱團的小朋友聆聽了美國肯特州立大學藝術學院合唱指揮系主任Macpherson Scott教授帶來的精彩課程。在本次活動中,為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培養孩子們對節奏的感控能力,Macpherson Scott賦予不同的音符以大象、老鼠、貓、螞蟻等動物形象,讓孩子圍成兩個大圈,根據自己在打擊樂器上敲出的節奏扮演動物音符。通過有趣的遊戲,小朋友們放鬆了身心,獲得了節奏知識和演唱技巧,提高了唱歌的興趣,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將音樂節奏形象與音符時值固化到腦子裡。國際專家這種別具特色的教學方式收到家長和孩子的歡迎。
此外,「城市舞步」——北京海澱國際青少年舞蹈交流活動、《青春永恆——經典再現》電影音樂會等活動也成為國際文化藝術展示與實踐的舞臺,不同文化交織出動人的奏鳴曲。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第九屆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動,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世界持久和平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