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一朝天子一朝臣,誰都不會知道自己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他叫牛群,一個地地道道的天津人,雖然因為調皮、貪玩,沒有為自己在學習方面殺出一條血路,可是卻憑藉自己幽默、詼諧的天分,讓其貌不揚的自己在全國舞臺上一炮而紅。
很多年裡,他都成為了老百姓最期待在相聲舞臺上看到的演員。只可惜,這一片大好前程,卻因為自己「愛折騰」的小癖好而煙消雲散。
當撞了南牆的他試圖重新回到觀眾的視野時,卻發現早已物是人非。大家不禁感嘆,71歲晚年孤獨的牛群,真的錯了嗎?如果錯了,究竟又做錯了什麼。
條條大路通羅馬,一躍成為大明星
從我們上小學開始,「好好學習是你唯一的出路」這句話,就如魔音繞耳般時常迴蕩在我們的腦海中,仿佛學習不好的孩子已經註定前程平庸。
可他,一個名叫牛群、其貌不揚的天津孩子,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條條道路通羅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1949年12月,牛群出生於天津市的一戶普通人家。因為從小長得沒那麼可愛、俊秀,並且平時學習成績也平平無奇,所以在牛群的少年時光裡,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庸庸碌碌、恍然而過。
唯有那與生俱來的逗笑幽默感,成為大家記住他的唯一特徵。19歲那年下鄉插隊,高中畢業的牛群認識了一位快板師傅,十分投緣。
只要沒事幹,牛群就來找這位師傅學習快板,沒多久便學得有模有樣。為了讓自己把興趣當作事業來奮鬥,牛群想到了入伍當兵,只要自己有幸加入文藝兵團,便算是圓了自己的夢。
21歲,成功入伍的他,因為在一場連隊文藝晚會上為大家表演了一段詼諧有趣的快板,便被領導注意到並且調到了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
在這裡,牛群如魚得水,並且結識了自己的貴人也是恩師——劉學智老師。
劉學智十分賞識牛群的相聲天分,便在1979年,牛群表演完相聲節目《原形畢露》之後,將其介紹到了相聲大師常保華門下。
雖然說不上大紅大紫,牛群總算是將自己的愛好變成了維持生活的飯碗,十分安逸。也許是上天的安排,因為自己「愛折騰」。
1988年3月,牛群演在表演相聲之餘去拍了個電視劇《那五》,竟遇上了讓雙方產生化學反應而紅透半邊天的人。
這一年,牛群結識了另一位相聲演員馮鞏。二人的相遇,就如同冰塊遇到了雪碧,瞬間讓平平無奇的作品升華成了冰爽刺激的雞尾酒。
牛群跟馮鞏首次在舞臺上合作,便迎來觀眾的一片叫好,就好像二者就是天生的搭檔一般,只要合體,便能火爆全場。
隨著觀眾呼聲的不斷增強,牛群和馮鞏合作表演了《明天會更好》、《教子有方》、《鄰裡之間》等榮登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經典相聲節目,成為了全中國數一數二的相聲演員,相當於現在的頂流小生,走哪都有成千上萬的粉絲為其歡呼。
安穩的生活並不是所有人的追求
轉眼間,一個高中畢業的普通人,成為了頻頻受邀春晚表演的全國知名相聲演員,為了不斷提升自己,人到中年的牛群還曾經於1993年前往北大進修。
此時此刻牛群的未來看起來一片光明,可終究架不住自己有個外號叫做「愛折騰」。明眼人都知道。
如果牛群就此在相聲界穩定發展,早已成為相聲表演行業的大佬級人物,可是不願意安於現狀的牛群,卻從來沒有把自己局限於相聲這一種框架裡,他總是相信,自己有無限可能。
加上隨著多媒體設備的不斷普及升級、電視電影等大眾文化藝術的不斷多元化,相聲節目已經不再像多年前一般永遠是觀眾的不二選擇。
於是,在1999年春晚上與馮鞏合作了最後一個相聲表演《瞧這倆爹》之後,牛群試圖進軍其他行業,創業當老闆、組建明星足球隊、開辦攝影展、成立雜誌社等。
只要有一丁點想法,牛群就會真刀真槍地去做,畢竟自己的人生,怎麼度過自己說了算。
在這眾多的行業嘗試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個每日以逗笑表演為生的相聲演員,竟然於2000年,告別了自己從事多年的相聲表演,去安徽省蒙城縣當起了副縣長。
起初五年,因為自己之前做相聲演員積攢下的人氣效應,在很多項目施行時,牛群都可以順風順水的出色完成。
可說到底,自己終究沒有從政經驗、更沒有成熟的經濟邏輯框架,僅僅只想依靠自己的拼勁兒,就想做好一個為老百姓帶來美好生活的父母官又談何容易。
所以在後期項目屢屢失敗之後,牛群只能被迫辭掉副縣長一職,乖乖回頭做自己擅長的相聲演員。
折騰一輩子,他終究落得孤苦伶仃,他錯了嗎
可當牛群在其他行業的摸爬滾打中撞了南牆,想要重操舊業之時,卻發現,時過境遷,這個長江後浪衝前浪的舞臺早已沒有一席之地。
即使昔日好友馮鞏、趙本山、宋丹丹都為其量身打造了重新回歸舞臺的節目,可是節目效果卻遠遠低於預期效果,牛群再也不是那個一出場便能引來觀眾歡呼的牛群了。
2007年,牛群的妻子劉肅,因為難以忍受丈夫執拗並且絲毫聽不進勸阻的毛病,再加上事業的不順利也給家庭生活平添了許多不必要的矛盾,無可奈何之下,劉肅提出了離婚。
58歲的牛群瞬間成為了孤家寡人,再加上體力下降、精力匱乏,事業的低谷期讓他的經濟收入也日漸緊縮。
為了維持生活,2013年,年過花甲的牛群報名參加《中國星跳躍》,卻因為體力不支而差點暈倒在水裡。
當滿臉乏力、皺紋滿目的他,因為跳水事故而再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任誰都想像不到,他竟然就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愛折騰、愛探索新鮮感的充滿勇敢與無畏的「大明星」牛群。
如今牛群已經71歲高齡,從中年時期的「全國知名」回落到現在的「無人問津」,不知道當事人牛群究竟是什麼感受。是悔不當初?還是慶幸那份勇敢讓自己曾經擁有過?
很多人在牛群落魄之後,都在說牛群自己毀了自己的人生,如果自己當初沒那麼愛折騰,也許現在早已是兒孫繞膝、事業有成,在家裡的搖椅上頤養天年了。
可是,沒有發生的事情誰又敢確定呢,如果牛群生來就認命,那麼也許他連那個依靠相聲火遍大江南北的演員都做不了,所以,他的人生,他的酸甜苦辣,他的悔悟與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罷。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