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想在「一盞燈照亮一個家」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還是獲得酒店的豪華感,或是追求無主燈的照明設計,GELED記憶點燈具原創的這篇文章都很值得一讀。
如何挑選燈
從 「燈光柔和卻不失強力的霸道感」 這句顧客評論開始說起:
如此矛盾的兩組詞,恰恰是家居燈光設計的「第一法則」:減少眩光,增加亮度。
聽我往下講:
左右兩邊燈具有同樣的亮度和光束角,為什麼左邊會眩光刺眼?而右邊柔和舒適?
區別在於,兩個燈具的遮光角(下邊有講解)大小不同。 右邊女孩坐在燈具的遮光角區域內,看不到燈具裡面的光源,沒有眩光,也就不刺眼,俗話說「不是太亮了,而是太直接」。
選用「遮光角」 在45°左右的燈具
遮光角:光源切線與水平線的夾?。
舉例:
遮光角低於30°的燈具,會對人眼產生大的輝度,眩光刺眼。判斷一個燈具設計好壞的標準之一:遮光角45°或以上。
有一種簡易方法人眼辨識遮光角 : 你看產品圖片或實物感受一下,燈口平面到光源的深度d和拇指長度相似,遮光?就在45度左右,這樣的燈具少眩光。
嵌入式燈具不能太高
如果嵌入式暗裝燈具高度高於10cm(燈具本身的高度,而非安裝高度),就不建議家裝了,它要求吊更厚的頂,常規的2.8m層高可以吊頂,但不宜吊厚,所以燈具高度在7cm以內為宜。至於燈具大小個人感覺沒必要追求大,暗裝本身就是保持天花板清爽,精緻而又有力量是最好。
如果不吊頂,選用明裝燈具
不吊頂,燈具為明裝,則一定要有美麗的外觀呈現。把光做好,再把顏值做好,就是高級的燈具,燈具在設計師、建築師眼中就是軟裝,切記不能馬虎,直接關乎品味。我們要記住: 開燈好光,關燈有型。
有光束角的筒、射燈
常規家庭選用功率在7-12瓦
如果是更大空間可以選擇更大功率的燈具。
什麼是強力的霸道感,拉到下面的案例部分去體會一下。
選用光素質穩定的品牌燈具
燈具有太多的光素質,不是大家看到的那些滿屏鼓吹三星CREE燈珠那麼簡單,消費者又不做燈,只要會選燈就好,儘量避開參數黨。
有位設計師說頁面視覺都做得這麼細膩一致,用戶曬圖效果也不錯,我相信他燈具各方面的素質一定不錯,這是很好的經驗之談。 還有業內人士說一些眾人皆知的牌子未必做的是優秀燈具,而是做流通品,這也是很符合邏輯的經驗之談。
更多選燈法則,將後續更新,請收藏本文,或許能成為你的工具書—
如何用燈
調節燈具出光方向,控制遮光角,讓燈具從直接照明轉為間接照明。
微調暗裝射燈的內環角度,出光方向發生改變,人就出現在遮光角內,讓燈具從直接照明轉為間接照明。
軌道燈轉向牆壁,經牆壁反射燈光到人眼範圍,柔和舒適,直接光變成了間接光。
間接照明區別於直接照明在於是否經過介質的折射。 調節原則是:擦牆不照牆,控制遮光角,避免眩光。
圖左燈具垂直照牆,讓局部太亮,經牆壁折射又產生了人眼輝度甚至眩光。圖右則不會,燈光擦牆,光線柔和均勻。
把握以上原則,考慮家人的常規動線(行動路線),觀察各處的遮光角,微調燈具方向,控制好直接照明和間接照明的配比,擦牆不照牆,你的家人會發現,你已是小小燈光師。
燈具間距多少合適
從遮光角的概念來講,人的步子多數在60cm間距,從動線考量,燈具間距至少80cm-100cm,不同人對光的感官不同,可以適當加長間距。這樣,從人的動線上,多數情況處於遮光角內,沒有眩光,又不降低空間亮度。
燈光搭配應用實例
以下的兩個實例,可以看到筒燈、射燈、軌道燈的應用實例。
案例1
1. 左右兩邊射燈(光束角37°),中間3個筒燈(光束角45°),2種燈具遮光角都在45°,所以站在45°切線上拍照,毫無眩光。
2. 左右兩邊的射燈距離牆面30cm, 但基於它可以調節方向,往裡調一點,光斑就在牆上往上走,往下調一點,光斑就從牆上往下走。為此開孔離牆面的距離不會讓你太拘束,我們推薦離牆距離是30-50cm間,依據整體美觀度選擇。
3. 洗牆效果,右邊燈與燈的距離是80cm,我們推薦均勻洗牆燈間距離是80-100cm,具體原因往下拉,有圖解。
左邊則沒有均勻布局燈具,這是個重點!完全沒有必要均勻布置,一切取決於家裡位置的功能布局,圖中沙發上方可以不設置燈具,後續用落地燈補光。
中間三盞做主照明距離可以根據現場情況隨意。如果你做的是散點照明,建議放下「對稱美」的成見。
4. 洗牆不照牆,光線柔和並且有強力的霸道感,客人從客廳往裡走,即使只有光與材質,也有震撼到。
5. 讓燈光擦向牆面、櫃面,洗牆而下,有拉高天花的感覺,減少空間的閉塞感。
6. 木質材質選用2700K-3000K的暖白光,能呈現出漂亮的紋理,要善用間接光打到材質上,呈現材質的美。
總結:剛好這套照片還沒有過多的軟裝入場,有種「斷舍離」主張的感覺,同時也是大家最喜歡說的沒有主燈的概念,設計師做了很好的燈光布局,達到了「明廳幾淨」的設計感。
(以上圖片來源江蘇設計師,好好住ID:桂-成設)
案例2
運用軌道燈,照明兼投射,照亮不同角落,且可以將角度調整擦牆壁,經過折射後,變得自然、舒適。 雖然軌道燈可以事後施工,燈頭增減隨意,但是要事先在頂上留有電線,並確認好互連和迴路。
我看到這張圖片的感覺就是:圖中無人,但感覺人無處不在,歡聲笑語。
除了案例一的燈光優點之外,這次選用的筒、射燈更具顏值,點亮之後,出光口的亞克力材質,與光自然的結合,晶瑩透亮又防止眩光,品位盡顯。
「總結」:我的好朋友空間設計師哈達說:「空間裡的椅子、燈、畫這些物件,實際上是勾勒特定美學的載體」。這位屋主在各種細節上都體現出了生活的品位,但不是堆砌的奢華,處處有種輕奢的感覺。
到她家做客,會有一點距離感,但是又會很放鬆。筒、射燈出光口的進口亞克力材質與光自然融合,沒有水晶的炫目,卻勝過水晶的燦爛,充滿了生活的希望。
(案例二圖片來源深圳屋主,好好住ID:K君0417 )
燈光布置Q&A
Q:
衛生間、洗臉盆、馬桶、浴缸用筒燈還是射燈?是否應該完全參考酒店?
A:
1. 洗臉盆鏡前,選擇射燈,可以根據鏡子大小微調出光方向,安裝在人的前方45°切角線上,臉上的燈光會足夠,(補妝的亮度和閱讀亮度是一樣的水平),同時在人的後上方一定要有一盞燈,這樣鏡子前的人才亮,有條件最好選擇防水防塵的射燈。防塵防水等級IP54,處於潮溼環境中可免維護。
2. 浴缸或洗澡區域上方一定要裝燈,否則當我們拉上帘子,沒有燈光,洗澡變成了摸澡......防塵防水等級IP65,適合浴缸或洗澡區域,處於淋浴環境下可免維護。選擇安裝位置時注意人在浴缸的動線位置的45度遮光角切線。
3.也沒有必要完全參考酒店,酒店的本質是睡眠,燈光就按睡眠來布置。而家居環境除了睡眠,承載了更多的功能,不同功能不同場景當然有不同的燈光需求。
Q:
色溫應該如何選擇?
A:
1.感覺上:色溫用數值來表冷暖,從1900K到10000K,越小越暖,越大越冷。視覺上:又稱光色(光的顏色),你看上去以為是黃光、白光,是眼睛騙了你,其實都是白光, 只是冷暖不同。
2.適合家居的三個色溫區:2700-3300K的暖白光區,4000-4500K的自然光區,少數用5000-6000K的冷白光區。
3.對房間進行規劃,描述房間裡的燈光感受,鑑定空間的主體光色,應是家居燈光的第一步。切記不要在同一片區域用不同色溫混雜。
Q:
打算儘量不用主燈多用筒燈,但又不想到處燈光商場的感覺,喜歡平淡、安靜、低調,實在不好把握。
A:
非常高興,答案全在文中。
文章內容及案例中所用燈具均來自於GELED記憶點燈具。
北京、上海裝修點這裡,舒適美貌又省心
來源:讓人人都是燈光師(geledpro)
編輯:獅砸
合作請郵件至:marx@zhufaner.com
投稿請郵件至:fuweihuan@zhufaner.com
?2015-2018 www.zhufaner.com
拓展閱讀
住範兒裝修小白掃盲指南合集
裝修必讀,強力推薦
漫畫講燈:現代筒燈和射燈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