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
張魯一,最近成了話題人物。
《大秦賦》裡,他扮演嬴政,因為他40歲的年齡和角色一出場12歲的年齡差距巨大,讓他的亮相一直備受爭議。
他本人也在某個節目中透露,其實他拍攝時就曾被人說「你真敢演啊」,他自己也是壓力山大。
這個爭議還沒平息,張魯一的又一部大劇,又初露真容,他在劇中飾演汪淼,掀起一陣新的熱議。
什麼劇?科幻劇,《三體》!
這是無數科幻迷和觀眾盼星星盼月亮,都在等著被影視化的國產重磅科幻作品。
去年《流浪地球》的大火,掀起了一股國產科幻電影熱潮,還被不少影迷稱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而《流浪地球》能爆火,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功於「大劉」劉慈欣的原著小說,值得推敲又自帶流量的故事已經讓改編電影成功了大半。
對剛起步的中國科幻電影來說,影視化大劉的科幻小說是最「香」的,於是獲得過「雨果獎」和「星雲獎」青睞的《三體》,早早就成為各路資本必爭的香餑餑。
關於《三體》影視化的事,這幾年一直消息不斷,最初馮紹峰、張靜初、張光北、吳剛等人主演的電影《三體》已經沒了後續消息,從最初概念海報的2016上映,到現在豆瓣影片主頁上映時間,悄悄變成了2025年,至今「生死」不明。
後來又傳出亞馬遜要用10億買版權,後腳Netflix就宣布要正式開發《三體》英文系列劇集。不過,《三體》從表面看還是個很「中國」的故事,國內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企鵝影業投資打造的國產電視劇版《三體》近日宣布正式殺青,不愧是國產科幻的頂流大IP,官方只發布了一段特輯視頻,就引發網友們一陣熱議。
劇版《三體》改編自劉慈欣同名系列小說,納米科學家汪淼與刑警史強調查科學家自殺事件過程中,發現了四光年外的三體文明,人類的末日正悄然來臨。
35歲的科學家汪淼是一位典型的知識分子,溫和儒雅同理心強,但是工作態度嚴謹,對粗鄙的言行嗤之以鼻。
特輯裡曝光了劇版汪淼的扮演者張魯一的造型,戴上眼鏡之後,張魯一一副知識分子的斯文派頭,一下就使人想起《紅色》裡粗布長衫的徐天,本次也是他跟導演楊磊的再次合作。
張魯一身上的內斂文人氣質與汪淼不謀而合,可他難免又被熱議了一番。
原因還是要回到《大秦賦》上,40歲的張魯一「裝嫩」演12歲的嬴政讓網友紛紛吐槽,後面劇情裡,他扮演的嬴政又來到母后趙姬和男寵嫪毐的床前,在床上懸了一把劍,魔幻的劇情又掀起一陣風浪。
如今,張魯一被熱議的體質,再加上是無數人關注的《三體》,想不被強烈關注都不可能。就目前而言,張魯一的年齡和氣質演汪淼,顯然比演嬴政合適得多,所以,還是可以稍微鬆口氣,期待一下。
不過,刑警史強與汪淼完全不同,外表看起來是個五大三粗、行為粗俗的壯漢,內心卻截然相反,直覺敏銳。
這樣看的話,在這個劇版《三體》中,于和偉扮演的史強不得不讓人捏一把汗,主要是外形有些讓人難以信服。
不過,于和偉演技沒得說,尤其是《軍師聯盟》裡的曹操,堪稱一絕。這次演史強的確有一定的爭議,但好演員總是會跳出舒適圈,不斷挑戰自己,比如,于和偉還將在劇版《大決戰》裡扮演林彪。
同樣讓人擔心的可不止于和偉一人,林永健飾演的常偉思將軍也不太能讓人想到鐵血軍人,更讓一些觀眾擔心「古箏行動」要怎麼拍。
再說劇版《三體》的女性角色。
美女李小冉,飾演性格高冷的日籍華裔物理學家申玉菲,目前看也不太容易代入,好在這個角色戲份不多。
最讓觀眾期待又怕受傷害的,還是該劇的絕對女主角——葉文潔。
青年版葉文潔由王子文(《歡樂頌》)出演,說實話,光看公布參演陣容確實想不出王子文要演誰,希望播出時她略張揚的個性,可以沉穩下來。
葉文潔是《三體》的靈魂人物,在小說中,起初就是她向三體文明暴露了人類的位置,也是她最終為人類留下了一線生機。葉文潔一面聰慧果斷、極度理性,一面歷經磨難、脆弱而堅強,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物。
這樣看,整部劇爭議最少的選角,恐怕只有資深女星陳瑾(《都挺好》《唐山大地震》)飾演的老年版葉文潔。角色與演員氣質契合,演技有保證,非常「葉文潔」。
最新曝光的劇版《三體》殺青特輯,其實並沒有實質性內容,只提出了一個問題——什麼是科幻?
說了一頓沒用的之後,得出結論:「我們不知道最後能做成什麼樣的作品,但我們已經在做一件特別特別科幻的事。」
對此,大多數觀眾看完後並不買帳,覺得這個特輯只是在傳達一種「只要我拍科幻電視劇,別管我拍的怎麼樣,只要敢拍就是最牛的」的態度,非常霸道的感覺。
視頻裡倒是穿插了不少拍攝現場畫面和人物角色的照片,可惜沒做任何說明。確實,觀眾哪有閒情逸緻看這種虛頭巴腦的東西,如果暫時無法提供花絮和樣片,倒不如說說是怎麼拍的,但這也沒有。
只有一句:從開發到落地,前後總共用了四年多的時間,拍攝時長為半年。其他那些最能體現劇組用心的地方,像是如何克服困難之類一概不提,冰天雪地的嚴酷環境還是觀眾自己觀察到的。
就連科幻片最直觀的東西——特效,我們也了解不到,只知道肯定是要燒錢用CG特效,但是錢能不能用到刀刃上,暫時誰都沒底。
《三體》原著作者大劉說,比起特效,他更看重導演對作品的理解。第一部相對而言,對特效的要求不高,但導演楊磊忽上忽下的駕馭能力,也不太讓人放心。
《三體》的影視化之路,一定是不容易的,但先踏出那一步,總比原地不動要強得多。
不管再怎麼樣,國產科幻的影視化作品,還是要期待一下,也希望張魯一不要又挨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