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在線 發表於 2019-09-06 17:50:27
(文章來源:中關村在線)
如果說FPGA是繼任傳統CPU與GPU的未來,就有些誇大其詞。且不論CPU與GPU技術已經成熟,擁有完善的生態鏈,CPU與FPGA的結構也有所不同。CPU中擁有控制取指、解碼等流程,處理可信具備處理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指令要求的能力。
相比之下FPGA就不能向CPU一樣靈活的處理各種沒有見過的指令,只能根據一個固定的模式來處理輸入的數據然後輸出,這也是為什麼FPGA經常被看作一種行家專屬的架構。
不同於CPU的是,FPGA和GPU內都有大量的計算單元,因此它們的計算能力都很強。在進行神經網絡運算的時候,兩者的速度會比CPU快很多。但是GPU由於架構固定硬體原生支持的指令固定了,而FPGA則是可編程的。
我們可以看到,FPGA的應用領域主要是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算法,而傳統的CPU更關注的是「通用」,GPU雖然更注重計算速度,但是其指令仍然是固定的。而FPGA的出現之所以風靡全球,就是因為其可編程性,這讓FPGA在深度學習領域擁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這樣也就不奇怪谷歌為了發展深度學習,自己研發了名為TPU的自有晶片。正如谷歌數據中心負責人霍爾澤所言:谷歌研發自有晶片是為了解決哪些省為解決的問題。
當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技術一定會隨之發展,當深度學習成為熱門領域時,與之最匹配的FPGA也應聲成為廠商追逐的焦點。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