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8年1月25日,火爆朋友圈的遊戲《青蛙旅行》(旅かえる),已登上中國區App Store免費下載排行第一名的位置。2017年年中日活超過8000萬的Moba手遊《王者榮耀》,目前也不敵這隻畫風清新可愛的小青蛙。
「青蛙旅行」的百度指數在一周之內從幾近於0飆升到了330000左右。
近一個月以來的微指數也變化明顯,在1月20日出現爆炸式增長,1月21日達到峰值,逼近120k。
很多網站與KOL都將重點放在了用戶心理與遊戲攻略的分析上,電寶在此便不再贅述,這次主要為大家呈現一下《青蛙旅行》背後的公司——Hit Point。
01
《青蛙旅行》沒有漢化版,
可能是吃了「沒有文化」的虧
對於《青蛙旅行》在中國市場的火爆,有報導稱,《青蛙旅行》項目的負責人上村真裕子感到驚喜:「這款包含了大量日本國內旅遊名勝的遊戲,最初主要針對的是日本市場,在中國的火爆是一種令人愉悅的意外。由於公司並沒有採取大規模地廣告投放,遊戲的擴散主要依靠用戶在社交軟體上的人際傳播。」
日本入道崎燈塔
高崎豐曾在2015年的採訪中表示公司目前沒有會英語的人,回復英語郵件的時候基本都是靠翻譯機。
這可能也是《青蛙旅行》至今沒有官方漢化版出現的原因吧。
電寶打開了該公司出品的其他遊戲,《貓咪後院》支持日文和英文兩種語言模式,其他的幾款遊戲也同樣沒有漢語模式。
即便中國用戶早在2016年就成為下載《貓咪後院》的主力軍,但是該款遊戲到今天依然沒有推出中文版,這樣推算下來,《青蛙旅行》推出漢化版的希望也十分渺茫了,好在中國用戶已經憑網上攻略和對日語中「漢字」的意會,成功地玩了起來。
網友整理的食品攻略
02
Hit Point和它的「奇葩」遊戲
Hit Point並不是蜚聲業界的大公司,而是一家成立於2007年9月4日,註冊本金只有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的小公司。
其官網的建設略顯簡陋。
除了大家熟知的《青蛙旅行》、《貓咪後院》(ねこあつめ),該公司所製作的遊戲目前可在中國區app store下載的還有10款。包括《湯匙寵物收集》(Spoon Pet Collector)、《Killer Panda》、《Pumpkin Jack》等畫風可愛的模擬遊戲或動作遊戲。
從這些可愛的圖標上可以看出,Hit Point的畫風是比較統一的,「萌」是他們最直觀的共同點。除此之外,這些遊戲還有很多相似之處,包括:操作簡單、不佔據用戶時間、不依賴於「氪金」、廣告彈出頻率低之類。
首先來說說無需氪金。
《青蛙旅行》中的「硬通貨」三葉草,三葉草是用戶為青蛙購買食物、帳篷等旅行備品的通用貨幣,每隔三小時,遊戲界面裡的三葉草就會長滿,三葉草也可以通過購買的方式來獲得,但基於三葉草的生長速度,不氪金的玩家依然可以順利地進行遊戲。
反觀最近盛行的《戀與製作人》,因其遊戲設定,用戶需要花費大量的「鑽石」去抽卡,導致網絡上出現了很多「重氪」大佬,為遊戲充值的數額均以萬計。
花費1800鑽石可以抽十次人物卡,而鑽石又需要在遊戲中解鎖成就或完成任務才能獲得,與《青蛙旅行》中的三葉草相比,《戀與製作人》的鑽石屬於難以獲得的稀有道具。
而購買1880鑽石則需要188元,也就是說,花188元只能抽十次人物卡,而且還未必會得到玩家想要的人物。
充值頁面的末尾還有一行小字:「快樂遊戲 適度消費」,這句話徹底激怒了部分玩家。
再來說說「操作簡單、不佔據用戶時間」。
以《湯匙寵物收集》為例,電寶在體驗這款遊戲的時候,在日英兩個語言系統中選擇了英文模式,只進行了放置杯子、擺放食物兩項操作,就可以退出App,等著隨機出現的小動物上門拜訪了,操作簡潔,又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
「過一會兒再來試著重新打開App吧!」
另外,廣告不能破壞遊戲的世界觀,是Hit Point在引入廣告時的一個重要考量因素。
網友們熟悉的《青蛙旅行》中的廣告,只有在蝸牛送來禮物的時候才會彈出,而且在廣告視頻播放3-5秒後,用戶可以手動關閉,可以說是十分貼心了。
蝸牛寄來禮物時廣告出現
廣告出現3秒後可關閉
在《貓咪後院》的遊戲過程中,廣告會在遊戲中以宣傳單的形式出現。菜單欄會隨機出現一隻叼著傳單的貓。只有用戶點擊這隻貓的時候才會彈出:「你要看一下貓咪叼回來的宣傳單嗎?」
問題下方會提供「是」和「否」兩個選項,讓用戶自己決定是否要看廣告。(這麼可愛的小貓,真的不看嗎?)
根據實際測試,「廣告貓」出現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
除了現在我們熟知的這些遊戲,此前Hit Point也曾與日本知名遊戲企業KEMCO合作開發過多款RPG遊戲(角色扮演遊戲),但成績並不理想。
不過在Hit Point已推出的所有遊戲裡,也不乏一些腦洞清奇的遊戲,比如《ツッコミロケット》(電寶暫且將它譯為「紙扇升空」),遊戲的玩法十分簡單,但也相當無釐頭,玩家要做的只是用紙扇將目標人物擊飛,然後觀察目標人物的擊飛距離即可。
動作奇怪的目標人物,目標人物的動作有很多種,電寶在此只列舉兩個。
揮舞紙扇,將目標人物扇到天空。
最終結果是目標人物頭部著陸,摔在土裡。
電寶是有多無聊,才會去認真體驗這個遊戲……
03
走動物系更容易成功?
儘管Hit Point在2007年就已經成立,但直到2014年才真正在市場上引發現象級關注。
2014年,Hit Point結束與KEMCO的合作,獨立做出了下載量超過2000萬的《貓咪後院》,當時公司員工僅12人,製作團隊僅2人。
在立項《貓咪後院》的前期,Hit-Point的負責人高崎豐說這款遊戲在立項初期只有他本人和設計師森田兩個人。策劃前期只確定下來一句話:以庭院為背景,裡面放著各種玩具,貓咪會自顧自進來互動的遊戲。
高崎豐(圖片來自GAMELOOK)
為什麼2個人的製作團隊就能打造出爆款呢?
事實上,高崎豐本人就是一名重度遊戲玩家,早在小學的時候他就沉迷於FC遊戲(任天堂紅白機),到了高中,他決定把這份興趣當成職業。在高中畢業後,他進入了大阪的遊戲專科學校,並在畢業後入職了一家街機遊戲公司,只是入職不到3個月,公司就倒閉了。
任天堂紅白機
說起第一次接觸手遊,還是在機緣巧合之下,經前輩介紹,高崎豐進入了一家移動遊戲公司,這也就是之後的Hit Point。高崎豐在加入HitPoint後,負責《アームド&ゴーレム》和《幻想クロニクル》兩款手遊的製作。事實上,高崎豐在進入Hit Point做手遊的時候,也沒想到有一天手遊能夠如此火爆,這還多虧了發展迅速的智慧型手機產業。
談及《貓咪後院》的設計靈感,高崎表示這款遊戲在立項初期只有他本人和設計師森田兩個人。最初想打造這款遊戲還是因為自己十分喜歡貓,所以想著是否能做一款貓咪題材的遊戲。實際上,森田本身對貓有著嚴重的過敏症狀,但他本人又十分喜歡可愛的東西,所以兩人一拍即合,開始了遊戲的開發。
Hit Point最初對《貓咪後院》的目標只是50萬的下載量。然而結果卻遠超其想像,在2015年的2月中旬《貓咪後院》突然發力,並連續3個月位居日本手遊下載榜TOP5。最終《貓咪後院》也走出了日本,吸引了無數海外吸貓粉絲,據了解,該遊戲海外下載比例高達30%~40%,亞洲用戶居多,中國則居於榜首。
這款遊戲最初的製作團隊只有2個人,遊戲火爆之後,人員依舊少到難以令人想像。到了2016年,加上運營人員以及一位授權部門的同事,該團隊也只有5個人。
2017年9月19日,TGS 2017索尼展前發布會中,索尼正式宣布將推出人氣寵物放置養成手遊《貓咪後院》的VR版《貓咪後院VR》。這款遊戲目前還沒有問世,《青蛙旅行》卻已經開始意外走紅。
1月24日,電寶寫了一封日文郵件給Hit Point公司,表達了想要採訪的願望,不過至今仍沒有收到任何回復,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青蛙旅行》這款遊戲突然火爆,導致該公司郵箱爆炸,電寶的郵件才石沉大海。
如果Hit Point公司回復了我們的郵件,電寶將第一時間為大家帶來後續報導!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