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食水銀會致命嗎?這才是最靠譜的回答

2021-01-13 新京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北醫三院職業病科的主任醫師趙金垣收治了一位誤食體溫計裡水銀的小男孩。「聽說吃了水銀會中毒,您快救救他吧!」孩子媽媽紅著眼圈說。

「不用擔心,消化道不吸收水銀,誤吞體溫計裡的水銀會致命這個說法總的來說是不對的。」趙金垣對孩子家長說。

北醫三院職業病科副主任醫師趙贊梅解釋說,消化道從口腔開始到肛門結束,出入口都是跟外界相通的,水銀從口腔進入,不用管,它自己就會排出。如果進行手術幹預,反而會危及生命。

為了打消家長的顧慮,趙金垣舉了兩個案例。這兩個病例病情相同,卻因為救治方式不同導致救治效果大相逕庭。

誤食水銀,最好等它排出來

金屬汞,因為它跟水一樣能流動、顏色像銀子,也被叫做水銀,是唯一一個常溫下呈液態的金屬。水銀喝到胃腸道的吸收率只有萬分之一,基本上可以認為是不吸收的。

據趙金垣介紹,曾經有個小男孩看到爸爸帶回家的水銀很好奇,趁家長不注意的時候,把一小瓶全喝了下去,總量比一支體溫計裡的水銀多出上百倍。

孩子被送到醫院後,第一天拍了一張片子,因為金屬是不能被X光穿透的,所以可以清楚地看到喝進去的水銀都散布在胃裡;第二天拍的一張片子顯示,水銀到小腸裡了;第三天到結腸了;第四天孩子開始大便……

醫院收集了孩子一周的大便,用水反覆衝洗後把水銀又收集起來,還是一小瓶。孩子住院10天後,安然無恙地回家了。

手術幹預反而引起中毒症狀

另一個病例中的患者,因為工作不順心,喝了一大瓶水銀被送到醫院,醫生建議病人慢慢排洩。然而,工作單位堅持要給病人做手術,把水銀取出來。喝水銀後大約10小時,病人被推進手術室把胃切開了,結果什麼也沒找到。這些水銀通過胃很快進入腸道,胃的小血管被切開之後,殘餘的水銀又從血管的剖面進入血液,之後隨血流進入各個器官組織,引起中毒症狀。

從第四天開始,患者出現高燒、頭痛、煩躁、皮疹、脫髮、牙齦腫脹、蛋白尿等一系列典型急性汞中毒症狀。

水銀易蒸發,吸食蒸氣會中毒

「如果胃腸道本身就有損傷的患者,誤吞了水銀也有一定中毒風險;胃腸道完好的患者,誤服水銀則相對安全。」專家提醒,水銀加熱後會汽化,吸入水銀蒸氣則易引起全身中毒,所以水銀灑了之後,一定要妥善處理。

水銀對光滑表面的吸附性比較差,可以用表面光滑的硬紙板或塑料板,把散落的水銀珠刮在一起,然後收集在玻璃瓶裡密封起來,交到疾控中心或者有關實驗室。不建議用水衝到下水道裡,因為這樣會汙染環境。

水銀很容易吸附到織物表面,因此需要將汙染房間內的衣物在陽光下晾曬,讓水銀充分揮散掉,同時還應加強居室通風。由於體溫計內的水銀量很小,總量並不多,在進行上述處理後兩三天基本就擴散乾淨了。

新京報記者 劉虹麟 圖片 視覺中國 編輯 嶽清秀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體溫計打碎,孩子誤食水銀?正確的處理方式,家長都要了解一下
    1、立刻用清水給孩子漱口這一點可以說是誤食東西的通用首要處理方法,既然「毒從口入」,那就要先給孩子漱口,以清洗口腔中可能殘留的水銀,避免孩子受到更嚴重的傷害。另外,很多時候孩子誤食水銀都是因為溫度計在口中碎裂,所以口腔中除了水銀,還可能存在一些玻璃渣子,這也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及時清水漱口是很有必要的。2、立刻送往醫院沒錯,家長能做的,除了清水漱口就是馬上送醫院了,雖然看似有些「無能」,但事實上這才是真正對孩子生命安全負責的做法。
  • 水銀/電子/氣壓 三種血壓計誰最靠譜?
    水銀/電子/氣壓 三種血壓計誰最靠譜?水銀柱式血壓計逐漸被摒棄       血壓計通常情況下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水銀柱式血壓計、電子血壓計和氣壓表(彈簧)式血壓計。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水銀柱式血壓計和電子血壓計了,尤其是在電子血壓計還沒有普及的過去,水銀柱式血壓計佔據了絕大多數市場。
  • 摔碎一支水銀體溫計 真的會讓人中毒嗎?
    冬天是感冒的高發期,感冒很容易引起發燒,不少人都會在家中準備一支水銀體溫計來測量體溫,但在使用過程中,水銀體溫計很容易被摔碎。有人說,水銀體溫計被摔碎後若不妥善處理,可能會使人中毒。一支小小的水銀體溫計,真有那麼大的危害嗎?  水銀體溫計被摔碎後真的會使人中毒嗎?
  • 寶寶誤食體溫計中的水銀,家長該如何處理?正確的方法快來學習下
    許多家長在孩子測量體溫的時候用的是水銀體溫計,雖然使用方便,但是這其中卻暗藏著很多危險。水銀體溫計的外表是玻璃材質,如果操作不當很容易摔在地上,導致體溫計被摔碎,玻璃碎渣很容易扎傷到孩子,而且水銀中的汞也有很強的毒性。
  • 水銀體溫計被摔碎,媽媽的舉動讓全家中毒:水銀怎麼處理才對
    入秋之後,氣溫驟降,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感冒了,都會拿出家裡的水銀體溫計,來給孩子量體溫。但家長們可要小心,體溫計中的水銀,也就是化學上的汞元素,是一種金屬,而且有毒! 就在前不久,張家界有個2歲男孩在家玩耍時,把水銀體溫計給咬碎了,直接吞下了一部分水銀,情況十分危急。
  • 一家三口汞中毒,竟因為一支水銀體溫計!用了幾十年,才知道這個致命...
    水銀的化學名稱叫做汞(Hg),是唯一在常溫下呈液態的金屬,它的化學性質穩定,在常溫下會揮發。水銀在工業上的應用主要是製造化學藥物以及電子、電器產品。而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用在溫度計和血壓計中。水銀對人有哪些危害?我們在正常使用溫度計和血壓計時,密封的水銀是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
  • 盤點「潛伏」在我們身邊的那些致命毒物
    而真正的鶴頂紅,其實就是不純的三氧化二砷,在古代中國,對這種砷毒素有個更常用的名稱,叫砒霜,只需要在飲用水中放置少量,便會讓一個成年人,在幾小時內斃命。常見毒物之四—水銀水銀在生活中也很常見,不過並不容易致命,真正奪人性命的,通常是甲基水銀。
  • 體溫計碎在床睡了一晚才發現,水銀會被人體吸收嗎?
    患者,張xx,女,62歲,消化道出血,血紅蛋白58g/l,臥床休息,10月14日晚班,小張護士要實習同學給患者測體溫,後同學有去幹了一件其他的事情,過了半個小時,才來收體溫計,沒有看見體溫計,後來問患者,患者說體溫計被收走,實習護士覺得是自己的小張老師收,就沒有多問。
  • 家裡有水銀溫度計的一定要注意了!打碎了有可能會汙染10萬平方米!
    下面這張圖不知道大家能否看出圖片裡的白色物質是什麼嗎?估計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是看不出來是什麼的,這是從一個誤食水銀溫度計裡的水銀的熊孩子身體裡照出來的,裡面白色的這些物質是重金屬水銀,也就是劇毒物質汞。溫度計幾乎是每個家庭都必備的,特別是水銀溫度計,使用方便、測量精準,更重要的是購買便宜,在大街上每家藥店幾乎都可以買到,所以很難被替代。每一支溫度計裡面大概有一克左右的水銀,只有一克而已,看著很少,但是你知道溫度計裡面這一克的水銀危害有多大嗎?萬一不小心被打碎洩露出來,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 水銀體溫計打碎後,你還敢不重視嗎?答案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樣
    水銀體溫計打碎後,你還敢不重視嗎?答案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樣水銀體溫計對我們來說都不陌生,相信大家在生病發燒的時候都用,是家中常備的必需品。小的時候,去玩溫度計總是會被父母沒收並警告,小孩子不可以私自拿溫度計,更不可以摔在地上。
  • 相思子非紅豆有劇毒 誤食會奪命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然而這種「相思」有時候卻會成為劇毒。 最近,有網友稱自己的叔叔嚼了一顆相思子,引得眾多微博大V紛紛轉發提醒:相思子是有劇毒的! 圖源:新浪微博截圖 很人不知道相思子和紅豆不是一種植物!
  • 大連華訊:含汞體溫計要下崗,繼任者靠譜嗎?
    近年來,雖然電子體溫計、血壓計已進入很多家庭,但是在不少人的觀念裡,電子產品始終不如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靠譜,禁產令一出,引發了很多人擔心。 當人體吸入汞的蒸汽或誤食液態汞後,不僅神經、消化、免疫系統會被損害,腎臟以及肺等器官也會受到不良影響,嚴重者甚至會造成腎衰竭、腎中毒等。皮膚接觸到汞,也會嚴重被腐蝕。汞中毒主要分為急性汞中毒和慢性汞中毒。
  • 膠州三女童誤食蓖麻子 兒童吃下三五粒可致命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軍  上周六,膠州的三個女孩誤食了幾粒扁狀、帶有花紋的種子,隨後出現了上吐下瀉的症狀。經了解,他們誤食的是極易導致中毒甚至可能造成生命危險的蓖麻子。其中兩個女孩在送到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後,經救治目前病情穩定,但仍需密切監測,另一個女孩在當地醫院接受救治。
  • 水銀危害大,水銀體溫計將成歷史!你換電子體溫計了嗎?
    近日,水銀體溫計將退出市場的話題引發網絡關注。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公告顯示,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將於2026年全面禁止生產,這宣告著曾經走進千家萬戶的水銀體溫計將成為歷史。在過去水銀體溫計由於價格親密、結構簡單、測量準確。因此水銀體溫計成為中國市民家中常備的測溫設備。
  • 水銀對人體是有害的,喝一口水銀嚴重,還是掉進水銀池裡嚴重?
    小時候會不會也被水銀煩惱過,對這個新的事物一無所知,只知道在體溫計有很多。千萬別看這晶瑩剔透的水銀很漂亮,但是人類留下來的是無盡恐懼與陰影。當它不小心掉在地上,或許你會為這件事抓狂,該怎樣才能將它從地上弄起來?其實很簡單的,不過還是要與這些物質保持一定距離,畢竟它是有毒的。
  • 全球最辣死神辣椒,被烏龜誤食後,下一秒達到「龜生巔峰」
    全球最辣死神辣椒,被烏龜誤食後,下一秒達到「龜生巔峰」大家肯定聽說過死神辣椒,在辣椒界這可是一個響噹噹的名號,就算是喜歡吃辣椒的四川、重慶等省份,對於死神辣椒也無法駕馭,可以說是令人聞之色變,那麼小夥伴們有見過動物吃死神辣椒嗎?
  • 水銀溫度計不小心打碎了怎麼辦?會不會中毒?正確處理方法在這裡
    對於寶媽們來說,宅在家的這段日子裡,要說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家人的身體健康問題了,就怕有個什麼發燒感冒什麼的,所以,日常測體溫也就成了很多家庭的日常。 娟子一家就是這種情況,早晚一次的體溫是必須的,但有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想讓他安安靜靜的配合測體溫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致命「白毒傘」再現白雲山!「嶺南毒蘑王」教你識毒菇
    白雲山野外調查發現致命鵝膏   2000年以來,李泰輝團隊先後收到100多起醫院或疾控中心送來的誤食毒蘑菇事件的毒菇樣品   這是日本紅菇,胃腸炎毒性   「2000年3月,廣州天鹿湖發生了9名外來人員誤食致命白毒傘8人死亡的事件,當時很多人還一直以為它是個歐洲的物種,後來我們研究才發現,它並不一樣
  • 「水中殺手」雀鱔魚驚現文成 含有劇毒誤食會致命
    上周五,工作人員挖了個深坑,撒上石灰粉,對這兩條怪魚進行掩埋處理。  外來物種含有劇毒   誤食會致命  為什麼要進行掩埋處理呢?周小春說:「說起雀鱔魚,可是『臭名昭著』。成體可以長到3-4米,那就跟碰見鱷魚沒啥區別。」
  • 雲南近九成野生菌死亡病例因誤食這兩種菌:亞稀褶紅菇和鵝膏菌
    7月2日,記者從雲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據近年來的監測數據,有近90%的野生菌死亡病例是由於誤食亞稀褶紅菇和劇毒鵝膏菌造成的,它們不愧為夏季雲南老百姓的兩大「致命殺手」。近期我省部分地區已發生食用野生菌中毒導致死亡的事件,發生中毒的野生菌主要為亞稀褶紅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