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家庭聚餐、公司團建、社交應酬等,都免不了喝酒。有些時候會迫於無奈「被喝酒」,久而久之,喝酒好似成了緩解社會壓力的一種工具,喝關係酒的情況每天都在發生。
在大部分交通事故中,大約50%—60%與酒後駕駛有關,酒後駕駛已經被列為車禍致死的主要原因。每年由於酒後駕車引發的交通事故也是接連不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與酒後駕車有關。
近幾年查酒駕也是非常的嚴厲,現在有很多司機朋友們對喝酒開不開車的自覺性也越來越強。但是有些時候的酒在酒桌上很難搪塞過去,他們認為休息幾個小時就會沒事,其實不是這樣的。
酒駕的標準是血液中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20mg/100ml,小於80mg/100ml的駕駛行為;醉駕是血液中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80mg/100ml的駕駛行為。
酒後多久可以開車也是有講究的。酒精一般在人體消散時間為10-20小時。有的時候晚上喝完後回到家睡一覺第二天起來感覺沒什麼事了,就開車出去了,其實酒精在體內還沒有徹底排乾淨,建議喝酒後10-20小時左右再開車;要是出現晚上喝酒過多,那第二天最好不要開車,休息24小時,這樣會利人利己。
其實時間也不是絕對的,每個人的酒精代謝速度是不一樣的,因為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速度和很多因素有關,就算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或者不同環境下的酒精代謝速度也是不一樣的。
有句話說得好,是藥三分毒。喝酒亦是如此,適量飲酒,有助健康;但若過量,免不了傷身。小編也是親身見過一位鄰居喝酒喝到不省人事,跑到左鄰右舍不斷咒罵,還教唆著跟老婆把婚離了的。
人們在喝酒過後,對駕駛車輛有很重要的影響:
首先在視覺上會有一定的障礙,飲酒後駕駛員的視野會縮小;醉酒的駕駛員,只能看到周圍環境的一小部分。在這種情況下,人已經不具備駕駛能力。
其次運動反射神經會變得相對遲鈍,稍一不留神就會產生嚴重後果。
同時人的觸覺能力也會降低。飲酒後駕車,因酒精麻醉作用,人的手、腳觸覺較平時降低,往往無法正常控制油門、剎車及方向盤。
還有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降低。飲酒後,人對光、聲刺激的反應時間延長,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無法做出相應動作,從而無法正確判斷距離和速度。
最後人會疲勞。飲酒後由於酒精的作用,人們會感到睏倦、打瞌睡,造成行駛不規範、空間視覺差等疲勞駕駛的行為而引發交通事故。
如果不小心飲酒了,可以叫代駕,讓他送您回家;或者叫一輛車,千萬不要存在任何僥倖心理,當遇上突發的事情時,悔之晚矣。
小編給出的幾條解酒小方法。
喝酒後會感到胃腸不適,可以適當地喝些芹菜汁能夠得到明顯的緩解,這是因為芹菜中含有豐富的分解酒精所需的B族維生素。如果胃腸功能較弱,則最好在飲酒前先喝一杯芹菜汁已做預防。此外,喝芹菜汁還能有效消除酒後臉部發紅症狀。
喝酒後還會出現頭疼,可以喝點蜂蜜水。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果糖,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和吸收,有效減輕頭痛的症狀,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另外蜂蜜還有催眠作用,能讓人很快入睡,並且第二天起床後也不會覺得頭痛。家裡要常備一罐蜂蜜哦,平時喝還可以美容養顏。
飲酒後難免會出現反胃、噁心,我們可以吃幾顆新鮮的葡萄。新鮮的葡萄中含有豐富的酒石酸,能與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類物質,降低體內乙醇濃度,達到解酒目的。同時,其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緩解酒後反胃、噁心的症狀。如果在飲酒前吃葡萄,還能有效預防醉酒。
酒後選擇喝一杯牛奶,可以使蛋白凝固,保護胃黏膜,緩解酒精對胃腸道的損害。
酒後開車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和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都非常危險。為了自己的安全,更為了家人的擔憂,少喝酒,喝酒後也不要開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喜歡這篇的朋友麻煩動動小手給個贊 謝謝。
關注唐樂,每天學習幾個小常識,品生活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