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航空產業大會將於9月20日至22日在景德鎮舉辦。大會由江西省聯合中國航空學會、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科協航空發動機產學聯合體共同主辦,按照「論壇搭臺、經貿唱戲、合作共贏、推動發展」的思路,採取「會、演、賽、展」等方式一體組織,約800人參加,其中特邀嘉賓,包括領導、院士和知名專家100餘人。8月31日,江西省科協主席史可在新聞發布會上告訴記者。
大會主要安排三個方面內容:一是開幕式和大會報告,擬邀請4-5位院士專家作主旨報告;二是院士專家共話江西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會,為推進江西省航空產業發展建言獻策;三是組織航空應急救援、直升機、航空發動機三個板塊的系列活動,航空應急救援板塊主要安排了飛行演練、裝備展、人才項目對接會、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工作座談會;直升機板塊主要安排了直升機學術交流會、無人機飛控仿真設計大賽決賽;航空發動機板塊主要安排了通用航空動力峰會和航空發動機科普進校園公益活動。
此次大會組織籌辦的總體思路是「圍繞一個中心、堅持三個基本點、體現四個特色」。具體內涵是指大會以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為中心,堅持全球視野、全國格局、地方特色三個基本點,體現先進性、創新性、國際性、地方性四個特色。
第一,圍繞一個中心。是指以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為中心。通航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涉及面廣、產業鏈長,具有巨大的產業發展空間,但我國目前仍處於發展瓶頸期。加強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是目前業內公認的推動我國通航產業發展的突破口之一。本次大會以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為主題,既符合當前我國通航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是著力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國家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示範省的重要舉措。
第二,堅持三個基本點。全球視野是指站在國際高度,追蹤最新科技前沿,發現未來新的產業增長點;研究最新產業趨勢,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探討最新產業模式,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國格局是指「中國航空產業大會」作為全國首個同時也是層次最高的航空業界盛會,對推動全國航空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地方特色是指江西藉助產業大會的平臺,實現人才資源匯聚,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條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航空產業創新發展道路,成為我國航空產業發展示範省。
第三,體現四個特色。是指通過堅持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體現「先進性、創新性、國際性、地方性」四個特色,實現舉辦大會「四個有利於」的目的,即:有利於加強我國航空產業發展的基礎研究,為產業實踐提供理論依據;有利於加強產業相關方面的合作與交流,促進人才與資源的合理流動與配置;有利於助力地方產業發展探索與實踐,實現區域經濟發展帶動示範;有利於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助力我國融入世界航空產業圈。
中國航空學會雙創服務部部長趙霜紅說,本屆大會的主題是「新科技 新裝備 新體系,讓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強起來」,因此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成為本屆大會的主要特色和亮點。首先,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社會意義。提高航空應急救援能力, 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關係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係社會和諧穩定,是衡量執政黨領導力、檢驗政府執行力、評判國家動員力、彰顯民族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第二,提高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是國民經濟重要增長點之一。航空應急救援以通用航空為基礎,依託航空製造業、航空運營業、航空服務業和航空基礎設施的發展,產業鏈長且屬高科技範疇,對拉動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第三,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可成為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重要拉動力。2019年9月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頒布了《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方案》,《方案》中將應急救援的任務範圍擴展為八大項,其中偵察勘測、消防滅火、緊急輸送、特殊吊載、應急通信等任務與多項通航基本作業形成交集,使廣義救援成為通用航空的重要業態,有利於推動我國通用航空產業走出困境,實現新發展。最後,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是江西省的重點工作之一。江西省擁有直升機等獨特資源優勢,且國家《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方案》明確江西為全國兩個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試點省之一,因此提高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有利於江西航空夢的實現,有利於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
景德鎮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鑫說,景德鎮市依託航空工業昌飛公司、直升機所「廠所融合」的獨特產業優勢,全力打造航空應急救援基地,為實現「航空產業大起來、航空研發強起來、江西飛機飛起來、航空小鎮興起來、航空市場旺起來」的江西航空夢貢獻景德鎮力量。本屆航空產業大會旨在動員國內外航空產業上下遊共同參與,積極探索航空產業發展新方向、新趨勢、新模式,推動技術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鍊、政策鏈深度融合,支持江西省國家應急救援航空體系試點省建設,助力航空產業跨越式發展,為全國各地開展應急救援航空體系建設摸索路子、積累經驗。大會的舉辦對景德鎮市打造航空應急救援基地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積極作用:一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本屆航空產業大會以 「新科技、新裝備、新體系,讓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強起來!」為主題,將在提高國產航空器的可靠性和適應性,解決動力、機載設備和救援裝備的配套與自主保障問題等方面進行有益探索,有助於進一步提升景德鎮市航空應急救援裝備的自主創新能力。二是擴大對外開放合作。航空產業大會是一個高層次、高水平的交流平臺,匯聚了航空領域國內外頂尖人才、優秀企業和實力資本,大家匯聚一堂,共同謀劃航空應急救援新體系,將有力激發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對景德鎮市擴大開放與合作、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意義重大。三是加快通航產業發展。去年,江西省已建設完成南昌和景德鎮低空飛行服務站,啟動了以江西省航空應急救援重點實驗室為技術平臺,以南昌為中心、景德鎮為起點,連接鷹潭、撫州等地區的贛東北通航網絡建設。借力航空產業大會,景德鎮市將加快以直升機應急救援為主的通航產業發展,充分發揮好國產航空器在應急救援領域的重大作用。四是今年8月,景德鎮市成立了綜合應急救援隊,將政府採購的航空應急救援裝備--AC311直升機和地面救援力量緊密結合,在景德鎮乃至周邊地區開展空地綜合應急救援,為打造好適合我國國情,具備江西特色的景德鎮航空應急救援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鄭正春介紹說,近年來,江西省航空產業連續多年實現了20%左右的增長。面對今年突發其來的疫情,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江西省及時建立了航空產業鏈長制工作推進體系,通過搶時間、保進度、補短板,合理安排、科學應對,航空產業實現了逆勢增長。上半年,全省航空產業實現了預期的目標,增長速度大幅高於規上工業增速。
主要抓了以下六項工作。
一是抓復工復產。指導省內航空企業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幫助協調復工復產所需的防疫物資、生產原材料、產業鏈配套等相關需求,有力推動了包括中國商飛C919外場試驗隊、生產試飛中心、洪都集團、江西航空等在內的航空企業復工復產。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前往南昌航空城調研,親自關心並推動相關航空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3月份全省航空企業全部實現復工復產,復工復產速度排在全省前列。
二是抓鏈長制實施。省委常委、副省長吳忠瓊親自兼任航空產業鏈鏈長,指導省直有關單位制定《省航空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以推動解決制約航空產業發展的有關問題為抓手,精準幫扶產業鏈協同發展,第一批問題臺帳共梳理22個事項。截至目前,已辦結8個,其他14個問題正在積極有序推進。建立全省前20家航空重點單位月調度機制,及時掌握生產經營情況,了解存在的問題並第一時間推動解決。調研產業鏈發展現狀,持續梳理產業鏈「四圖」「五清單」,完善國際、國內領軍航空企業清單;建立專家庫,成立航空產業鏈專家諮詢委員會。
三是抓項目建設。分管省領導帶隊密集走訪工信部、國防科工局、航空工業集團、中國商飛公司,爭取更多更大項目落地江西省。目前,南昌航空城共落戶項目55個,總投資約600億元,其中投資20億元的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10月底將全面完工,年底前完成首架ARJ21飛機完工交付。景德鎮航空小鎮初具雛形,已落戶項目37個,在談項目10個。重型直升機總裝項目已明確落戶江西省景德鎮。
四是抓平臺建設。產業平臺逐步成型。總佔地面積50平方公裡的南昌航空城基本建成,瑤湖機場軍民融合共建共享機制初步建立,佔地12平方公裡的景德鎮航空小鎮日臻完善。服務平臺功能拓展。民航江西適航審定中心全面開展適航審定工作,目前正在推進GA20、AC313A等機型的適航取證工作,並按授權開展多型號的認可審查,拓展了與美、加、俄等多國審定業務。投融資平臺全面運營。華贛航投公司發行3.7億元航空產業專項基金,專項用於支持客改貨項目,為加大航空產業投融資力度開展了積極探索。
五是抓通用航空。「江西快線」開通南昌至井岡山通勤航線,華夏九州通航公司引入中信海直戰略投資者,全省通航運營單位增至13家。推動各設區市落實《購買通用航空公共服務的暫行辦法》,研究制定《促進無人機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明確將無人機及相關服務納入購買通航服務範疇。
六是抓試點示範。工信部支持江西省打造民機創新發展及應用示範省。積極推動低空開放,國家空管委辦公室已將江西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納入2020年度工作安排,目前江西省正在抓緊完善試點方案,爭取早日獲批。在獲得全國首張無人機物流許可的基礎上,組織贛州、鷹潭兩市申報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打造航空應急救援示範省,完成南昌、景德鎮低空飛行服務站建設。
江西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鍾世富說,這次大會專門設置了航空應急救援板塊,安排了航空應急救援綜合演練、救援裝備展和航空產業人才項目對接會3項重要活動,其中最精彩的亮點應該是航空應急救援綜合演練。
這次演練,主要是通過航空應急救援場景模擬,利用直升機、無人機的現場應急科目演練,以及航空應急救援實戰視頻播放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檢驗航空救援在城市高樓滅火、洪澇災害救援、森林火災撲救等應急救援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本次演練共設置3個模擬場景,分別是某高層商住樓發生火災、某村莊發生洪澇災害、某林場發生森林火災,演練科目包括:直升機的現場指揮、實時轉播、空中救援、空中滅火、醫療救護、物資投送、重物吊運、航空消殺,以及無人機的定點投送物資、空中投射滅火彈等15個演練科目。這次演練共有11架飛機參演,其中直升機8架、無人機3架。既有航空工業昌飛公司生產的系列直升機,包括2架AC313、3架AC311、1架AC311A和1架S300,也有法國進口的G2直升機,涵蓋了1噸-13噸量級的多個機型;同時還有我國自主生產的X-C固定翼垂直起降無人機、小青龍無人機、AR500無人機參加演練,可以說是機型豐富多樣,救援功能齊全,可以充分展示航空應急救援機動能力強、運動速度快、受地形條件限制少等特點,及其在應對多種災害事故、執行多樣化救援任務方面的優勢。(王健攝影)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