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城市的「數字孿生」,打的什麼牌?

2020-12-05 93913虛擬實境

▲光輝城市CEO宋曉宇

2020年11月14日,全國建築設計行業創新創優學術峰會數字孿生城市專場暨「數字孿生·重慶」發布會在重慶成功舉辦。此次發布會上,由光輝城市與重慶大學未來城市與智慧建造實驗室聯合打造的超大規模數字城市——「數字孿生·重慶」首次亮相,揭曉了光輝城市在數字孿生領域的初步戰略布局。

自創立以來,光輝城市通過7年時間的不倦耕耘,成功的從能夠看見天花板的建築設計領域跨入了擁有無限發展潛力的數字孿生領域。這一路走來,光輝城市是如何從一個初創的小團隊最終一步步發展成為能夠落地數字孿生業務的成熟企業?93913專門採訪了光輝城市CEO宋曉宇,了解了光輝城市背後的故事。

01

始於建築設計,光輝城市與VR的不解之緣

2013年9月,光輝城市正式成立。

彼時,Oculus還只是一家籍籍無名的小公司,Rift DK2仍然處於研發中,Facebook也沒有向帕爾默·拉奇拋出橄欖枝。

光輝城市成立之初,推出的產品是一款名為Smart+的設計平臺,主要面向建築設計師用戶提供能夠從3D模型生成效果圖和效果視頻的簡單易用的工具。

對於建築設計師來說,如何將自己的設計靈感100%的呈現給他人一直是一個難題。通過平面的圖片和視頻,儘管確實能夠將建築的細節一一呈現,但由於缺乏立體的「尺度」,這樣的方式無法直觀的表現出建築的「空間感」。

儘管在大多數人看來,VR最初被大眾所熟知主要是因為它對於傳統遊戲體驗的顛覆,但其極富沉浸感的特性對於建築設計師來說也恰恰是最適合完整呈現設計方案最終效果的工具。這正是光輝城市與VR的因緣之始。

光輝城市旗下的Smart+設計平臺迅速引入了對於VR技術的支持。通過Smart+,設計師可以深度參與到VR內容的創造中,設計各種各樣的VR場景,構建一個全新的虛擬世界。截至2016年7月,Smart+設計平臺已經與全國超過400家建築設計院達成了合作關係,擁有7萬名精準建築設計師用戶,平均每月完成數萬個VR項目的轉換生產。

2017年,光輝城市對自身的業務進行了升級,相繼推出了Mars VR匯報工具以及Venus全景故事生成器,對原先Smart+設計平臺的功能進行了大幅度升級,為建築設計師提供了大量的模型素材庫並提高了渲染畫面的表現,同時改進了軟體的易用性。此舉幫助光輝城市進一步擴大了自身在建築行業的影響力。截至2020年11月,光輝城市的業務已經覆蓋了全國1000多家知名設計院和200所建築景觀高校,服務的建築設計師用戶近10萬人。

▲發布會現場,與會嘉賓正在通過VR體驗光輝城市系列產品

在VR行業裡,光輝城市屬於默默耕耘的那一類,但資本對於光輝城市的熱捧並沒有因為宣傳較少而受到影響。2014年9月和2015年6月,光輝城市相繼完成種子輪和天使輪融資;2016年7月,獲得由上市公司中衡設計領投,盛景網聯集團跟投的1200萬元Pre-A輪投資;2017年 5月完成A輪融資。時至今日,光輝城市已經是一家年營業額數千萬元的成熟企業,實現了「自我造血」,步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

歷經7年時間,光輝城市的團隊成員從最初的數十人發展到現在已經超過200人,構建起了堅實的技術基底;依託海量的設計院和建築設計師用戶,光輝城市積累了無數的案例和模型資源;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天津、杭州、成都、青島、鄭州、昆明、長沙、貴陽、南京等 15 個城市都設立了分支機構,實現了業務的全國覆蓋。對於光輝城市來說,現在正是邁向新「星辰大海」的最佳時機。

02

切入「數字孿生」賽道,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關於數字孿生,宋曉宇告訴我們,其實光輝城市很久之前就已經在關注了,但是在當時那個時間節點,想要涉足並做好「數字孿生」相關業務,時機還遠不成熟。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開拓一項全新的業務需要等待時機的成熟,需要能夠在市場上找到一個非常明確的切入點,否則步子邁得過大總會扯到些什麼。「數字孿生」作為一項長遠規划過去無法解決光輝城市眼前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因此光輝城市最初選擇了大家認可、願意買單的成熟服務——建築設計SaaS服務作為公司的營收業務支撐公司的運轉。無論Smart+還是後來的Mars與Venus都是建築設計SaaS服務的一部分。

▲超大規模數字城市「數字孿生·重慶」

談及為什麼選擇現在的時間切入數字孿生領域,宋曉宇解釋道:「經歷了幾年的積累,又恰逢市場上開始對數字孿生產生了強烈的需求,光輝城市正是在這樣一個窗口期順水推舟的切入了數字孿生業務。」

從今年夏天開始,宋曉宇不斷的接到有關數字孿生諮詢,國家和重慶的地方政策也開始倡導智慧城市的建設,而智慧城市的建設,其基礎正是「數字孿生」。

▲智慧城市體系

簡單來說,智慧城市指的是利用各種各種信息技術或創新概念,將城市的系統和服務打通、集成,以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優化城市管理和服務,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質量。

由於智慧城市綜合採用了包括射頻傳感技術、物聯網技術、雲計算技術、下一代通信技術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因此能夠有效地化解「城市病」問題。這些技術的應用能夠使城市變得更易於被感知,城市資源更易於被充分整合,在此基礎上實現對城市的精細化和智能化管理,從而減少資源消耗,降低環境汙染,解決交通擁堵,消除安全隱患,最終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而要實現精細化和智能化的管理,首先需要的是將城市的三維物理信息轉換數字世界中,然後才能將這些信息與IoT、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相結合,最終實現建設智慧城市的目標。數字孿生的作用正是將城市在數字世界中進行重建,像人體的骨骼一樣對於智慧城市的建設起到基礎的支撐,為更多由信息技術驅動的城市管理方式鋪平道路。

▲光輝城市智能物聯網控制系統

對於光輝城市來說,其價值正是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單位——全國數千家設計院提供工具。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裡,城市數量多達684個(其中地級以上城市297個,縣級市387個,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一旦要全面推進智慧城市的建設,必然需要廣大地方設計院的參與。

光輝城市在軟體迭代和用戶沉澱兩個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其推出的工具經過大量建築設計師的使用已經擁有了優秀的使用體驗,與超過1000家設計院建立的高頻互動也為光輝城市的設計平臺積累了海量的模型數據。

正是有了這兩大優勢的底層支撐,光輝城市打造出了數字孿生大數據平臺,目前已完成數字孿生創作套件、數字孿生大數據管理平臺、數據可視化分析系統、智能仿真決策系統、智能物聯網控制系統的構建,其標杆案例「數字孿生·重慶」覆蓋了重慶近5000平方公裡的超大範圍,精確還原重慶的建築、道路、景觀等多種元素以及它們之間的複雜關係,賦予整個城市狀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的能力,給發布會現場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光輝城市數字孿生城市解決方案

而對於VR技術,宋曉宇認為,光輝城市原有的技術體系裡面VR可以算作走在全球前列,而數字孿生領域VR依然會有相當大的潛力。作為一種感知技術、一種沉浸式的交互體驗,VR可以擔任人與數字孿生虛擬世界的交互媒介。現在「數字孿生·重慶」在展示和交互層面還是採用了傳統的平面屏幕,未來一定會逐漸轉向VR、MR這類新的沉浸式交互技術。

03

布局「供給側」,深挖數字孿生護城河

隨著國家政策向智慧城市的建設傾斜,大量公司宣布進軍數字孿生領域,其中不乏阿里,騰訊這樣的巨頭。面對即將到來的激烈競爭,光輝城市將如何構築護城河?

宋曉宇的回答是:「光輝城市在自身的業務範疇——設計院與建築景觀高校還沒有碰到其他競品在做布局。這是光輝城市能夠在「數字孿生」領域站穩腳跟的基礎。」

光輝城市的SaaS平臺目前在設計院和建築景觀高校有著相當高的滲透率。前文也提到過,光輝城市業務已經覆蓋了全國1000多家設計院和超過200所建築景觀高校,而全國建築類的本科院校僅298所,由此可見光輝城市的覆蓋院校之廣。

對於智慧城市建設來說,設計院以及廣大的建築設計師是其重要的資料生產方,城市內所有的建築資料包括外觀和室內結構,大多出自或者由設計院經手,因此沉澱下了及其有價值的建築數據。光輝城市能夠協助設計院和建築設計師輕鬆的將這些建築數據導入數字世界中,又在人才培養方面有著深度的布局,宋曉宇稱這一戰略為「廣積糧、緩稱王」,是從供給側入手建立起光輝城市的業務壁壘。

商場如戰場,除了拼布局,公司之間還要比拼成本。相對阿里和騰訊等其他競爭對手,光輝城市深度布局設計院還有一個優勢在於能夠大幅度降低自身的成本。通過對建築行業常用模型文件格式的快速導入支持以及深度的優化,光輝城市可以節省大量重新對城市建築進行3D建模的成本,最終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後,價格的優勢很可能意味著公司的勝勢,這一點也不容忽略。

擁有了成本優勢與供給側布局,光輝城市在數字孿生領域建立起了足夠深的「護城河」,能夠從容面對未來的市場挑戰。

▲光輝城市數字孿生生態區解決方案

04

突破業務難關,與建築設計夥伴共建遠大未來

儘管光輝城市非常看好數字孿生的未來前景,有著深厚的技術儲備,國家也在大力推進智慧城市的建設,但這條道路依然不會是一帆風順。

宋曉宇坦言,光輝城市在推進數字孿生業務時也曾遇到許多難關。

其中數據安全是政府最為關心的問題。要推進智慧城市的建設,就要在數字世界中構建城市的副本,什麼數據可以放到數字孿生中?如何保護一些重要數據不被第三方獲取?這都是光輝城市曾經面臨的數據安全拷問。

▲光輝城市數字孿生大數據管理平臺

很多平臺希望業務方能夠將數據上傳平臺,因為平臺積累了大量的數據以後,可以去做數據挖掘,可以去做模型訓練,其中確實蘊含了巨大的商業價值。但是對於一座城市來說,並不是所有的數據都應當開放給第三方進行使用,其中相當一部分涉及國家或者企業的機密,萬一洩露並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帶來巨大的安全威脅。

其次是目前數字孿生的業務落地過程中,還面臨著許多需求方數據採集能力不足的問題。例如智慧城市需要結合攝像頭以及眾多其他傳感器才能落地一套數字孿生的解決方案,這對於老城區可能意味著巨大的改造成本,即使對於新城區,前期投入到底有多少能夠發揮作用受制於現有技術的成熟程度也依然沒有定論,更別提一些區域採集的數據本身就存在諸多問題。

也正是因為在業務落地時踩過這麼多的坑,光輝城市才採用了分層的數據模型,不僅能做到只提供接口而不經手數據、或者直接提供本地服務而無需上傳中心平臺,還能夠做到對於一片區域分層次的進行數字孿生落地,擁有可擴展性,避免一開始就想做大而全帶來的業務進展緩慢、落地成本過高等諸多問題。

宋曉宇堅信,數字孿生擁有著遠大的未來,但更重要的是,宋曉宇希望光輝城市能夠與建築設計行業的夥伴們一起來推動數字孿生的發展。這些夥伴們是真正從0到1建設了現在所看到的真實世界,擁有著龐大的基礎資源,同時也在面臨著轉型的陣痛。光輝城市攜手建築設計行業的夥伴,建立互惠互利的夥伴關係,正是想要在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過程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如俄羅斯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所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 以需求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業務落地為目標,正是光輝城市一路走來的真實寫照。我們有理由相信,與VR有著不解因緣的光輝城市,也能夠在數字孿生這一新興市場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93913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及回鏈

相關焦點

  • 在虛擬看透現實,「數字孿生」承載人類多大的野心?
    作為智能製造的關鍵技術,數字孿生也在工業網際網路探索的過程中受到更多的關注,並逐漸向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建築等領域擴展,成為當前科技領域的一大重點概念。一、由「重」轉「輕」,「數字孿生」不可缺位數字孿生,在普遍的認知裡,更多是一個基礎性質的概念。這一點可以從它的定義上來判斷。
  • 51WORLD 地球克隆計劃 4 啟動:次時代數字孿生平臺發布,成熟生態...
    它具備五大重要價值:1、超⼤規模實時渲染2、海量資源動態調度3、數字資產並行生成4、視覺及物理真實5、空間編碼高擴展李熠用三個詞總結 AES 2021 數字孿生平臺——「更大」、「更精」與「更活」。廣度方面,AES 2021 支持超大城市群、超大尺度無縫縮放,甚至具備全球尺度還原的能力。
  • 評論丨試析實景三維、CIM、孿生城市、智慧城市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GIS圈聚焦行業熱點、展現行業精英風採、善當行業參謀助手↑ 點擊上方「中國測繪學會」可快速關注我們科技日新月異,新概念層出不窮而數字孿生城市呢?則更進了一步,如果說城市信息化偏靜態的話,那麼我所理解的理想數字孿生城市則是實時的真實虛擬城市,甚至應該是有生命的,實時動態的,真到什麼程度呢,人在走動、車在行駛都能感知到、看得到,甚至樹葉的抖動也能看得清,每時每刻都是有不一樣的景象,完完全全跟現實世界是鏡像化的對應,只是一個在現實中,一個在虛擬中,核心點在「實時動態」,但又跟視頻有極大區別,可想而知難度是相當的大。
  •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仁:智慧城市的未來是實現「數字孿生」
    澎湃新聞記者 李曉青9月9日,在「中國數字建築峰會2020」的活動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在談及數字孿生與智慧城市時說,「數字孿生城市是數字城市的目標,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新高度。」
  • 如果我們有數字孿生城市,那會是一副怎樣的情景
    3、技術融合與數據積澱不斷推動城市創新發展分布式計算、4G/5G通信、大規模數據並行處理、深度學習等技術與3D建模、高精度地圖、模擬仿真、虛擬實境、智能控制等數字孿生相關技術有機耦合加快集成,推動在數字空間中建設同步運行的數字孿生城市成為可能。
  • 數字孿生貫通工業生產信息孤島,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數字孿生可應用於工業生產、智慧城市、大數據醫療等領域。 隨著物聯網的應用更加廣泛,各個領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計劃數字孿生的部署。Gartner的研究顯示,截至2019年1月底實施物聯網的企業中,已有13%的企業實施了數字孿生項目,62%的企業正在實施或者有計劃實施。工業網際網路是數字孿生的延伸和應用,而數字孿生則拓展了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層面的可能性。
  • 泰瑞數創數字孿生底座2.0發布 全產業鏈升級構建「平行世界」
    目前泰瑞數創面向智慧城市、工業網際網路、智能駕駛三個方向的數字孿生解決方案已全面覆蓋所有一線城市及近百個重點城市。數字孿生城市是將城市作為生命體在構建和運營 「神經元」觸達末梢角落保障城市安全運行如何理解數字孿生城市?泰瑞數創創始人兼CEO劉俊偉引用東方衛視的報導做了描述,「在不久的將來,雲端之上,會有一座實時更新的數字孿生之城。那裡能看到我們的城市天際線,那裡能找到「陸家嘴三劍客」,每一片玻璃幕牆,每一臺電梯年齡、坐標、維保記錄,清晰可查,減少了安全隱患。
  • 「專題」狂歡的「城市客廳」:紫川河
    文章來源:丈量城市公眾號攝影:李忠 夏連珠 李海濤 撰稿:魯世超 插圖:李海濤「城市會客廳」紫川河是流經北九州市小倉南區、小倉北區的一條城市主要河流,流域內曾擁有大量魚類、昆蟲、鳥類和植物群的豐富生態系統。
  • 數字孿生:從細胞、原子到心臟和城市|新商業攻守道
    從原子、器件、產品、產線到服務,從管網、建築、城市到地球,從基因、細胞、心臟、大腦到人體,從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到製造、建築,正在不斷地在數字世界中構建一個數字孿生體,人類正在構建一套新的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物理世界的實體都將在虛擬世界裡重建,構建一個數字孿生的世界,通過虛實實時映射、反饋和優化,幫助人類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
  • 數字孿生體爆發之謎
    當前業界對數字孿生體起源的普遍認定是2003年Michael Grieves博士所提,但似乎沉寂多年,直到2018年才爆發。是什麼導致了數字孿生體的突然爆發?5.4億年前,長達30億年的時間,地球上的生命基本處於單細胞狀態(水生細菌和藻類)。
  • 數字孿生——起源的故事
    在製造業,做產品設計的在使用數字孿生,做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在使用數字孿生,做製造過程管理的在使用數字孿生,做產品售後服務的在使用數字孿生,做設備故障診斷的在使用數字孿生,甚至搞自動化、工業控制、機器人的也在使用數字孿生……更讓人稱奇的是,數字孿生這一概念,迅速走出製造業,應用到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農業、智慧醫療、智能家居等行業。
  • 李德仁院士:建數字孿生智慧城市,北鬥精準定位可助力抗疫
    澎湃新聞記者 張若婷8月18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在全球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WGDC2020)上表示,基於數字孿生的智慧城市將實現在網絡空間對物理空間的現實城市的智能運控與管理,為城市交通、電力監測、公共衛生管理等能力均帶來提升與突破。
  • 亞信科技攜手中國移動咪咕、數字孿生體聯盟聯合發布《中國5G城市...
    (簡稱「聯盟」)聯合發布了亞信科技5G城市數字孿生產品,同時發布《中國5G城市數字孿生白皮書》,旨在分享數字孿生體技術在行業中的應用實踐,呼籲各企業之間加強生態合作,強化產業協同,推動數字孿生體標準化。
  • 數字孿生體進化論
    而且,即將推出的數字孿生體標準也是在物聯網標準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昭示著這兩個體系的緊密關聯性。物聯網作為數字孿生體的第二級成熟度(成熟度概念參見後文)的核心技術,是數字孿生體入門級或門檻級技術。沒有物聯網,數字孿生體連起步都很難,不用說進化了。2016年是數字孿生體的提速時點,2018年正是數字孿生體的爆發時點。
  • 城市副中心建「數字孿生城市」,10萬城市部件組成三維立體圖
    9175公裡地下管線,用手機就能摸清「迷宮」內情;垃圾桶、信號燈等約10萬個城市部件,一一在虛擬世界中原樣複製。記者從通州區城管委了解到,城市副中心打造的「數字孿生城市」,預計今年年底前正式完成並投入使用,地下地上一張三維立體圖為城市精細化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 數字孿生,數位化轉型重要內容
    這個數字模型就像是真實物體的孿生兄弟,因而得名。小到一顆螺絲釘,大到一座城市,物理世界中的各種事物均可擁有數字孿生模型。數字孿生並不是全新技術,而是建模仿真技術在製造領域的新發展之一。與一般的建模仿真相比,數字孿生的模型是數位化、動態的,數字模型與其物理對象始終保持一致。數字孿生這一術語最早應用於航空航天領域,即用數字孿生模擬飛行器執行任務前的虛擬飛行,從而對各項參數進行分析和優化。
  • BAT爭相布局新基建,CIM引擎能為智慧城市數字孿生帶來什麼?
    在多位重磅嘉賓的見證下,橢圓方程全國首發了戰略性智慧城市品牌AECITY和數字建造產品CIM Engine 3.0,正式吹響了智慧城市數字建造的號角。「只有延展傳統IT公司邊界,讓行業數據活起來才能產生更大的價值,橢圓方程會進一步加大對CIM(城市信息模型)引擎及BIM平臺的研發投入,為智慧城市數字建造貢獻綿薄之力。」周偉峰在發布會現場如此說到。
  • ...隱形正畸平臺「微笑公式」獲千萬元天使輪融資;以及今天值得...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企業服務融資跟進36氪首發 | 定位稅務領域「天眼查」,「查稅寶」獲新一輪戰略融資36氪獲悉,「查稅寶」近日正式宣布獲得新一輪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商界傳媒集團。
  • 一文讀懂什麼是數字孿生?
    ▲點擊關注,收穫更多GIS精彩一、數字孿生的概念從理論的概念來看,Digital Twin數字孿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傳感器更新、運行歷史等數據,集成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過程,在虛擬空間中完成映射,從而反映相對應的實體裝備的全生命周期過程。
  • 發現「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據,但可能在另外一個宇宙中!
    數學家們為數學中最著名,但未被證明的猜想之一發現了一個新證據,這個猜想被稱為「孿生素數」猜想;但這個證據的路線可能不會幫助證明孿生素數猜想本身。孿生素數猜想是關於素數(只能被自身整除且為1的數字)如何以及何時出現在數線上的猜想。「孿生素數」是在那條線上彼此相差2的質數:3和5,5和7,29和31,137和139,依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