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分享一下龍魚的飼養心得,寫的不到位的請多多指教,互相學習,互相提高。
(一)單養:
追求完美的人單養一條龍,最起碼長1.2米寬60cm的魚缸單養一條龍,單養發色狀態好,混養狀態受影響,混養養不好也會出現受傷感染的,治療龍魚病很耗費時間精力和財力,混養龍魚儘量別在主缸下藥,藥物容易影響其他 正常的龍,是藥三分毒。
(二)餵食:
紅龍餵蝦類和魚類不要餵泥鰍,泥鰍使紅龍發色更黑,對於紅龍發色無幫助的,河蝦海蝦養殖蝦草蝦都可以,特別小蝦去頭尾喂,中間留殼補充龍魚蝦紅素和鈣,另外紅龍輔助餵魚類,比如草金麥穗 白條,山根,黑魚,魚類帶的細菌易傳染給龍魚,比蝦更髒,菌多易腸炎,腸炎嚴重了不是特別好弄,必須做好消毒處理工作,活的魚用0.5%的淡鹽水飼養二天再餵龍,或者用二氧化氯泡騰片,放一片進50升水桶裡,二氧化氯泡騰片藥浴20分鐘後將飼料魚撈出,完成消毒作用。
高錳酸鉀也可以,0.5%濃度高錳酸鉀藥浴20分鐘,氧化細菌殺死細菌。硫酸銅類的藥物不建議用。銅藥液體呈藍色,對魚類毒害大,不適合用來給飼料魚消毒。或者你可以洗乾淨飼料魚冷凍,零下30度冷凍二天能消滅絕大多數細菌防止化凍後細菌甦醒復發,冷凍飼料魚蝦,比活體飼料安全係數要高一些,但不如活體讓龍魚更有食慾,龍魚更喜歡活體,口感好一些。
一般很多人都說泥鰍髒,但我認為草金不比泥鰍乾淨,泥鰍不要餵活的好,怕穿腸出意外,。泥鰍拿水族專用鹽,醃死後零下30度速凍,基本無問題,凍一半時候泥鰍河魚等拿出來摔散,這樣散成一個個的方便以後化凍餵食,飼料魚和泥鰍太大的建議剪魚鰭和背刺,剪成段餵食,方便龍魚吃,以免硬刺劃傷龍魚內臟。
紅龍餵蝦類魚類,金龍可以餵冷凍泥鰍,因為金龍發色吃什麼都不受影響,金龍吃泥鰍長得更快,而且泥鰍含高蛋白脂肪煙酸和維生素B1B2,營養豐富非常適合金龍當主食。
(三)換水:
平時換水要定時定量,平時一周我換二次水,每次換30%水,水最好用困水桶暴曬二天除去氯和氨後再換。水先用抽水泵抽到底濾,溫度計測測水溫,水溫跟主缸差不多再開水泵抽到主缸,溫差不要超過2度,涼水澆容易導致龍魚立鱗。
(四)魚缸過濾清理:
底濾底部養龍半年後易藏汙納垢,易積累大量黑褐色汙垢,需要定期清理,底濾的汙垢太多不清理易導致龍魚蒙眼,水黴,爛身等疾病。
(五)定時餵食:
每天餵龍魚要定時定量,20多公分小龍一天二次。32公分以上龍一天餵一次即可,50cm以上的二天一喂,每次都餵7分飽,不要餵撐,餵撐了導致龍魚無食慾或腸炎。
(六)實踐得真理:網上那些養龍經驗貼自己沒試驗過的經驗不要全信,別人講的經驗未必能解決自己的問題
(七)混養
混養的防止打架問題實在難解決,加銀龍或缸霸穩定,24小時開燈,餵食餵飽五龍混養,7龍混養,這些都不能根本上解決龍魚混養打架問題,可能我自己的二條配對的55cm過背是超級暴龍難與其他龍混養,經常喜歡二條魚襲擊一條龍,最後只能拿亞克力隔離板隔開。
(八)魚藥:
龍魚沒毛病時候少下藥,小毛病下鹽老三樣,0.3%濃度鹽水才足以調節滲透壓,600升水放3.6斤水族專用鹽才達到調節滲透壓的作用,太少沒效果,得多放,不超過0.5%濃度的鹽水不會對龍魚造成副作用的。升溫配合下鹽效果才好,因為升溫細菌會繁殖的更快,下鹽調節滲透壓防止細菌滲入龍魚體內。 常備的藥有英國大白片治腸炎內寄頭洞,每22.5升放一片大白片藥浴。傲深5號治內菌立鱗細菌性感染爛身。600升水放30毫升。上野黃粉治外傷感染,不要開燈,黃粉遇光會分解,100升水放1克上野黃粉。土黴素治療水黴腸炎。每50升水放一片。頭孢拉定;抗生素,每50升水放一顆。
(九):混養講究的是群龍吃食的霸氣,混養不擔心龍魚不愛吃食,有吃貨帶動一起吃。
單養講究將龍魚發色發揮到極致
混養和單養考慮問題角度不同,出發點不一樣,沒有對錯之分。
(十)濾材:濾材我自己用no.1,五種混合搭配,好的濾材保持水質比較穩定、水質穩定龍魚才不愛生病,畢竟龍魚藥挺貴的,治病花費成本也不低。no.1現在市場價也降了,而且耐用,比細菌屋 火山石壽命長,細菌屋火山石壽命短,換濾材本身也是技術活,容易把老濾材裡的毒素折騰出來造成龍魚疾病,所以追求穩定的話還是買好濾材好點、減少二次消費。
(十一)加熱:
加熱棒我用的創星,貝利海,思睿,一年就換,不要用時間久了防止出意外。雖然意概率是很低的。價格也低。一年加熱棒也就買二根花60元,追求完美的人可以買伊罕,聖太科,艾柯。平時底濾弄二根加熱棒,一根壞了另一根繼續能夠,不建議主缸裡放加熱棒。
(十二)燈管:
燈管追求完美的用nec6700k,追求便宜的用飛利浦865,三基色日光燈養龍利於發色。
(十三)監控:
家裡備一個小米監控攝像頭,帶夜視的,防止出差旅遊家裡沒人,拿手機監控龍缸情況,防止離家後家裡沒人跳閘了,或水泵壞了水不循環導致水溫驟降龍魚翻肚等悲劇,
出門在外,一旦監控系統發現魚缸加熱棒或水泵出現問題直接通知親戚朋友去家裡搶救。
養龍魚是技術活,平實多細心多留意,防止意外事故發生,缸一定蓋嚴實了不留空隙,跳缸的慘劇太多了。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歡迎多多交流,希望這裡能幫助到一些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