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薺菜
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早春時節,薺菜總是第一個給人驚喜的野菜,農村的田野裡,到處都能見到挖薺菜的人們,由於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如今已被農民朋友作為常規蔬菜種植,即便是寒冷的冬天,也能在蔬菜市場上見到溫室大棚種植的薺菜。
薺菜不但是一種美味野菜,同時也是一味民間中草藥,既然具有藥用價值,是好事也是壞事,好處是藥食兩用,對身體大有裨益,壞處是既然是中草藥,就會有所禁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食用,自然也不能多吃,這也是薺菜無法作為常規蔬菜進行種植的原因。
二、蒲公英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其它野菜具有藥用價值不同,蒲公英是上了藥典的正牌中藥材,如今已經實現了大規模人工種植,由於蒲公英種子可隨風飄散,所以,人工種植的越多,野生的蒲公英就越多。
蒲公英作為野菜食用由來已久,一般在蒲公英未開花時,挑選一些較為鮮嫩的植株,用開水焯一下再進行下一步操作,否則味道會很苦。
三、紫花地丁
俗名堇堇菜、野堇菜,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地丁有個特點,那就是只有地上葉,沒有地上莖,花開紫色,早春時節,可以作為一種觀賞植物進行盆栽或規模栽培。
作為一種野菜,能吃的是鮮嫩的葉片,通常也是用開水焯後,拌麵蒸或者用蒜汁涼拌。
四、馬齒莧
俗稱馬蜂菜,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稱不死草,這種植物生命力特別頑強,即便是人工拔除,只要不完全曬乾燥,即便是扔地頭一個月,遇到合適土壤依舊能夠復活。
馬齒莧同樣是一種正牌中藥材,但也是一種常見野菜,由於拌麵蒸吃起來非常鮮香滑嫩,市場需求較大,如今已實現人工規模種植。
五、反枝莧
俗稱野莧菜,中原地帶俗稱米糊菜,常見田間地頭,為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特點是生命力頑強,食用部位為鮮嫩的頂端莖葉,農村人常尋找到米糊菜後,掐去嫩梢,過幾天就能發出更多嫩梢,從此周而復始,源源不斷能吃到鮮嫩的米糊菜。
反枝莧吃法相對較多,常用於面蒸或作為下麵條用的蔬菜,也可夏天採集曬乾,製作成乾菜。
六、洋槐花
洋槐花屬于洋槐樹的花,屬蝶形花科,被稱為「大自然賜給春天的禮物」,是農村人最喜愛的野生蔬菜之一,採摘時應選含苞待放或稍微綻放的洋槐花,揪下後拌麵蒸後,用蒜汁涼拌,或拌麵在鍋內炒成金黃色,兌水熬鹹粥。
七、藜
俗稱灰灰菜,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葉可以吃,但由於味道原因,其野菜功能漸漸被人遺忘,其植株高大,生命力頑強,和農作物爭取營養,已成為農田惡性雜草之一。
八、小薊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稱刺兒菜或七七芽,即是一種正牌中草藥,又是一種曾經的野菜,為啥說是曾經的野菜呢,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農村人常用鮮嫩的刺兒菜搗碎了,和著麵粉包窩窩頭吃,由於刺兒菜具有止血作用,女性吃多了,月經都能吃沒了,加上刺兒菜的味道確實不咋地,所以就漸漸被人所淘汰。
武俠小說裡有四大惡人,如果為雜草界評出四大惡性雜草,小薊便會以其超強的繁殖能力穩居第一位。
九、播娘蒿
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俗稱麥蒿或米米蒿,可食用部位為鮮嫩的梢部莖葉,成熟的種子含油量較大,可用於榨油,由於播娘蒿味道較苦,聞著有股較為濃厚的青氣味兒,因此,逐漸不被人們所食用,但也有人對此情有獨鍾,通常在開水裡焯一下,用於涼拌、做湯或做菜糰子。
播娘蒿為麥田惡性雜草,常和小麥競爭生長,如不及時防治,不但和小麥爭搶養分,成熟的種子,散落後又為來年雜草危害增添了隱患。
在你的家鄉,還有哪些比較獨特的野生蔬菜呢?歡迎大家積極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