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廷黃齡漫步人字橋 航拍最後一班滇越火車驚險刺激
電影《北回歸線》講述了帶著「面具」的勾女高手李明(李治廷飾)為獲得一隻珍品蝴蝶和救出自己的女友覓覓(吳昕飾)必須要在360小時內俘獲少數民族女漢子阿隆(黃齡飾)芳心的喜劇故事。影片故事主要發生在雲南的紅河州地區,而那裡的出眾的風景之一就是滇越鐵路。滇越鐵路修建於法國殖民時期,從越南海防至雲南昆明,全長854公裡,已有110多年的歷史。
《北回歸線》李治廷開啟真愛之旅
這條鐵路跨越金沙江、珠江、紅河三大水系;跨越了亞熱帶乾濕分明的高原季風氣候、南亞熱帶半溼潤氣候、熱帶山地季風雨林溼潤氣候三大氣候帶;穿越了12個少數民族聚居區;在南北海拔高差1807米的線路上,平均3公裡1個隧道、1公裡1座橋涵。是人類在工業文明進程中的傑作。
滇越鐵路與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並列為人類歷史上三大最艱巨的工程。然而滇越鐵路中最艱難的施工段當屬「人字橋」。這座橫跨巨崖深谷間的橋梁,橋長71.7米,寬4.2米,高100米,據介紹,整個人字橋橋身沒有一根支撐的骨架,全用鋼板、槽、角鋼、鉚釘連接而成。此橋跨度為67米,距谷底100米,所用材料全在法國製成,再由中國勞工一段一段背上山。
在中國,只有兩座橋載入《世界名橋史》,一座是隋朝工匠李春設計的趙州橋,另一座就是滇越鐵路的「人」字橋。「人」字橋在兩座絕壁之間以「人」形橫空飛架,不用一根支撐墩,令人嘆為觀止,至今仍在中外鐵路工程教科書中列為典範。但是這座人類建築史上的經典之作也浸透了中國勞工的血淚。由於修橋工程的異常艱險,在為期一年零八個月的施工中,修建這座僅67米長的人字橋,中國勞工就傷亡800多人,法國當地報紙驚呼:中國工人在人字橋上的施工是「死亡之上的舞蹈」。
《北回歸線》李治廷開啟真愛之旅
此外,這座神奇的人字橋也親歷和見證了近現代中國與世界的許多重大事件:河口起義、護國起義、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援越抗法、援越抗美等等。影片中李治廷與黃齡漫步在人字橋上,紅河州壯麗的美景盡收眼底,兩人還在橋上目睹了迷霧散開的美妙瞬間,體驗了格外別致的浪漫。
《北回歸線》中「火車避險驚險」的重頭戲就在滇越鐵路人字橋上拍攝,黃齡飾演的阿隆塞著耳機在鐵軌上邊玩邊走,完全沒有聽到身後呼嘯而來的火車。李治廷飾演的李明在千鈞一髮之際,飛奔拉住黃齡的手,擁她入懷,躲開了極速飛馳的火車,這一幕既驚險刺激又不失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