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關於「十四五」能源規劃重點問題的建議

2021-01-11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技術的推廣應用,經濟社會發展運行、數字中國建設對能源供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將進一步提高,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能源低碳轉型提速的背景下,能源規劃工作呈現與之前不一樣的兩大特點,一是用以保障能源供應安全與可靠的可利用技術,以及管理工作的側重點會有所變化,需要結合新技術的應用予以梳理和分析確定;二是電力系統的重要性會進一步凸顯。

關於「十四五」能源規劃重點問題的建議

蔣莉萍

(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

一、釐清「十四五」能源規劃面臨的形勢與定位

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技術的推廣應用,經濟社會發展運行、數字中國建設對能源供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將進一步提高,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能源低碳轉型提速的背景下,能源規劃工作呈現與之前不一樣的兩大特點,一是用以保障能源供應安全與可靠的可利用技術,以及管理工作的側重點會有所變化,需要結合新技術的應用予以梳理和分析確定;二是電力系統的重要性會進一步凸顯。

「十三五」能源發展取得了不俗成效,也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原因在於:(1)國家在能源發展與政策目標方面缺乏統籌與協調(能源板塊之間,以及能源發展與環保等其他領域的要求之間),(2)國家與地方層面的職責不清晰,(3)行政管理與市場作用之間界限不清。這都是「十四五」要著力克服和避免的。

在著力推進經濟及能源發展市場化的大思路下,國家能源規劃(及管理)的角色,有必要儘快「退回」到對能源供應與消費會產生重大影響的約束性、綜合性指標的確定上,即確定相當於「地板」或「天花板」性質的指標。比如:

(1)設定化石能源消費的總量(或者比例)控制指標,完善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制度。在近期國家已經明確提出「3060」目標的情況下,該指標的設定尤為關鍵,因為其直接關係到2030年碳峰值的水平,以及2030~2060年間實現碳中和的難度。

(2)能效指標,包括產品單耗(產業)、GDP單耗(地區)等。其中,分地區GDP單耗指標的設定,有必要結合國家的產業布局等宏觀經濟發展因素進行差異化的考量。

(3)可再生能源配額指標,該指標在取消FIT等激勵性政策、但完善的市場機制尚未建立且其他推動能源轉型的強制性措施尚未形成的情況下,是很有必要的。這是確保實現可再生能源發展與消納目標的有效抓手。

(4)碳減排指標及分解,結合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國家目標,明確能源各板塊承擔的責任,統籌考慮並具體制定能源電力系統實現碳中和的時間表,推動化石能源儘快實現消費達峰並逐步退出,不斷降低單位供電二氧化碳排放水平。

在能源行業各板塊已經實現政企分開並啟動市場化建設多年的大背景下,對能源價格問題如何考慮,個人認為是「十四五」能源規劃能否達成預期效果、能否出彩的關鍵所在。理想的格局是:國家制定能源的價格形成機制(不是價格本身),並結合承受力等分析,設置出相應的價格限制(或價格區間),並可納入上面所提到的地板或天花板規劃指標體系中。其中,壟斷環節的管制價格核定更科學、更能激勵相關主體提高供給和服務質量,競爭性環節價格在價格區間內由市場形成。

相對於一直是規劃關注重點的能源供應「源」的發展問題,「十四五」期間,對能源運輸通道的規劃更需要予以重視和加強。國家層面,重在加強通道建設實施中的省間協調。而具體的項目安排,宜由相關主體(比如電網公司、油氣管網公司等)結合對能源資源開發潛力和未來需求情況的分析研判,提出相應的建設預案。此預案原則上與國家對管網輸送價格水平的核定考量相對應/對接。

二、把握好規劃實施期間的轉型發展節奏

能源轉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於能源電力需求尚處於持續增長、供應能力相應地尚處於發展階段的國家或地區而言,能源轉型的重中之重,是要在規劃的(或者預期的)發展目標指導下,把握好規劃實施期間的發展節奏,引導產業相對均衡地發展。尤其是對於用財政補貼等經濟政策支持的產業發展,要積極而穩妥推動,兼顧現實、大局與長遠。並且應該對相應的補貼額度及補貼資金來源予以分析和估計,並通過具體的政策措施表達出來。

能源低碳轉型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基本理念,重在明確發展的方向與總體趨勢。現實發展中,如果加入經濟承受力、公平性等社會和經濟維度的考量,轉型的速度肯定不是越快越好。

「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035年「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用這幾個由遠至近的重大節點目標倒推「十四五」能源轉型的任務,會發現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不言而喻,「十四五」的能源轉型成效十分關鍵,而且也是達成上述目標的重要窗口期。因此,「十四五」能源電力規劃不僅需要回答好「十四五」期間的發展問題,更需要以終為始,研究謀劃好實現「3060」目標的基本路徑,完成頂層設計。

三、促進合理能源消費與節約並舉

落實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決策部署要促進合理的能源消費,同時必須切實有效地推行「節約優先戰略」。但從長期以來的能源行業實踐來看,現行格局下,能源行業的利益相關方本身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種保持較高需求增長的局面。

節約優先戰略的重要抓手之一是政府必須對價格放手,由市場決定價格(前期過渡階段,可以考慮設置一定上下限區間),由市場價格驅動用能效率的提升和能效技術進步。另一個重要考量是,能源企業的收益模式不能夠僅僅取決於其能源銷售量的多少。

建議能源消費方面的政策落腳點,要更側重於「不能如何」,亦即對邊界的規定方面,比如,對進入市場的用能產品的最低能效標準規定;對提供能源供應服務的企業的最低服務標準要求等。或者說,要更側重於「負面清單」與「市場監管」。

隨著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間歇性電源的大規模、高比例併入電網並逐漸成為電能供應主體,長期以來為行業所熟知的電力需求側管理的內涵也需要有所提升,亦即:不能僅僅局限於對通常意義下「節能」的考量,更要注重對需求側靈活性資源潛力的挖掘,即需方響應。從需求側入手優化電力系統運行,以提升整個系統的能源效率和安全運行水平,是成本相對較低的選擇。

四、保障能源供應與安全

一是要正確認識能源安全問題。應基於保障供需平衡能力的評估,而不能簡單地用每年的能源進口比例來衡量能源供應是否安全。保障供需平衡的能力要包括儲備和應急能力。

二是要加強能源供應系統的應急能力建設。尤其有必要系統評估分布式能源資源及新型儲能(包括EV)設施在提供應急能力方面的潛力,並儘早建立起相應的應急管理和市場機制(規則)。

三是要明確電力市場各主體對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責權利。就電力系統而言,隨著更多分布式電源、微電網系統併入電力系統,有更多利益主體(指Prosumer,即產消者,如增量配售電商、「自發自用、餘電上網」的分布式光伏用戶等)進入市場,生產與消費者的界限變得模糊,並形成與傳統電力系統有很大差別甚至完全不同的系統生態和利益格局。新利益格局的出現,會要求並導致電力系統的運行管理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因此,亟需通過電力市場機制及相應的監管機制等,對各利益相關方保證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責權利進行重新界定、調整和明確。

五、加快推進能源技術進步和體制改革

能源電力的價格形成機制是關鍵,前面已有所表達。

就能源技術發展而言,對於應用型技術與裝備,重在建立「市場導向」的發展模式。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能源電力市場的機制設計,應該基於滿足系統運行要求(如為電力系統運行提供可調度性、靈活性等),來體現各種技術與裝備在市場中的價值。也就是說,市場機制或綜合性的行業政策必須是技術中性,要避免指向某種或者某些特定的技術或設施。

我國能源行業有眾多大型國企,這是我們的國情特色。由大型國企牽頭,組織社會力量開展重大前沿技術與裝備研發,產學研結合,國家投入與行業(及社會)資本結合,或許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打好能源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的有益嘗試。要加強基礎研究、注重原始創新,尤其是在跨學科的基礎科研方面,國家需要加大組織和投入力度。

六、加強多類規劃的銜接

加強規劃銜接,是各級政府必須儘早做好的功課。

尤其是在各種區域發展規劃、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建設規劃中,應要求相關主管部門或單位,把能源供應與消費問題「要素化」——也就是說,在這些規劃編制工作中,應該包含能源供應及基礎設施建設子規劃;在能源子規劃中,要把能源設施建設與其他基礎設施建設有機銜接起來進行統籌規劃。比如,在城鄉建設中,對垃圾處理項目的能源資源化利用問題,應該要納入其能源子規劃的編制之中。這應是堅持系統觀念的重要體現。

原文首發於《電力決策與輿情參考》2021年1月1日第1、2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PPT|中國能源轉型與「十四五」電力規劃研究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01216/637370.shtml 「要實現我國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是一項十分緊迫、十分艱巨的戰略任務,也是一項十分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科學規劃,制定好不同時...
  • 新電改五年|機制完善是可再生能源參與市場交易的保障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電力企業管理「 ID:zgdlqygl 作者:井然)然而,我國新能源發展與消納仍然面臨矛盾與挑戰,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認為,目前,制約新能源發展的深層次原因,是隨著新能源的發展,電力市場上的各類主體的角色及利益格局發生了變化,但與此相對應的政策和機制未能得以及時的調整和完善。
  • 第二屆清華大學·大同能源轉型國際論壇——暨碳中和願景下能源...
    >王海民國家電投集團水電和新能源部副總經理  韓文科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長  趙勇強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  王 震中海油能源戰略研究院院長  蔣莉萍國網能源院副院長    王仲穎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  李俊峰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中心和國際合作中心前主任,研究員  王勃華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楊 雷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副院長,國際能源署署長特別顧問
  •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徵意見
    公開徵求對「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規劃研究編制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內容主題包含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發展、可再生能源低成本發展、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等,其中融合發展包含促進可再生能源與農業、建築、生態等行業融合發展,與儲能、氫能等產業融合發展。
  • 「十四五」:加快清潔低碳能源轉型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1月20日,以「十四五」能源電力轉型發展為主題的能源發展論壇暨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2020年度研究成果發布會在廣州舉行。
  • 「十四五」能源產業何處挖潛
    這些都表明,地熱能「十三五」規劃的目標已基本實現。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面對的是國家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兩個新的奮鬥目標。我國能源發展由清潔高效進入了降碳節能的新階段。而作為清潔、零碳能源的地熱能,迎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  我國地熱能在「十四五」的發展,有以下幾個看點。  一是城鎮地熱供暖(製冷)產業發展迅速。
  • 綠色和平、中華環保聯合會聯合國網能源研究院成功舉辦電力系統...
    2020年11月20日,由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中華環保聯合會特別聯合發起、國網能源研究院協辦、華夏能源網特別支持,主題為「新電改破局五周年:從蹣跚學步到披荊斬棘——聚焦電力輔助服務和容量市場」的電力系統低碳轉型沙龍,在北京順利舉行。
  • 遠東智慧能源:釋放主業優勢,搶抓「十四五」新機遇
    「十四五」即將開局,從國家到地方層面「十四五」規劃的編制都進入收尾階段。那麼,如何前瞻性地把握「十四五」,以新思維、新動能來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就「十四五」電力規劃而言,我國正面臨能源結構不合理、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能源利用效率低等深層次矛盾與問題,嚴重製約經濟、社會、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因此以風光水儲輸滿足煤電退出後電力供應,打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勢在必行。能源轉型新趨勢下,遠東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智慧能源 股票代碼:600869)集中資源聚焦主業,釋放優勢,著力搶抓「十四五」新機遇。
  • 易躍春:中國海上風電「十四五」發展研究規劃( 完整PPT)
    「十四五」時期,在新的政策形勢下,近海海上風電應通過項目優化布局、技術快速迭代進步、發展模式和政策創新等,加快推進布局優化與成本快速降低,力爭近海海域實現新增併網容量800~1000萬千瓦。關於「能源島」的設想,易躍春認為,目前需要先示範推進技術成熟,再優化促進成本降低,最終推進規模化發展應用。「十四五」期間先做好規劃論證工作,爭取「十四五」末期開工,「十五五」建成。
  • 「十四五」能源規劃應提高天然氣發電比重(觀點市場)
    建議相關部門在「十四五」能源規劃中繼續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天燃氣發電比重。(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王世宏)在當前的能源使用狀況下,推動能源系統低碳轉型、提高能源利用率,成為各國能源從業者共同的目標。電力需求的增長,將使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電力行業的脫碳變得更加困難。
  • 關於徵集薊州區「十四五」規劃編制 意見和建議的公告
    關於徵集薊州區「十四五」規劃編制 意見和建議的公告 2020-10-29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蒙古「十四五」規劃:大力發展新能源,推進風光等可再生能源高...
    【國際能源網 訊】日前,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整理髮布了《速看!19省下發能源「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可領取資料包)》一文。2020年12月28日,內蒙古自治區審議通過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文件指出,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院啟動運行活動
    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相裡斌,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省委常委、秘書長陶明倫,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副省長王翠鳳,中科院副秘書長汪克強等出席會議。  會議聽取了院省合作2019年工作推進情況和2020年重點工作安排,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院組建籌備情況。
  • 智領能源革命 探索共贏之路——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2020)在...
    為達到這個目標,必須在全國推進能源革命。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個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張家口市對我國全面推進經濟、能源系統革命性變化有重要示範作用。正值「十四五」開局之年,本屆論壇的召開既是向世界講述張家口故事,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窗口,也對指明「十四五」發展方向,邁向綠色低碳發展新徵程,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2020年全國兩會能源輿情報告
    基本完成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國企要聚焦主責主業,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提高核心競爭力。」能源行業要依靠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六是高質量編制能源發展規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編制好『十四五』規劃,為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擘畫藍圖。」
  • 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徵求意見
    中國清潔供熱平臺訊:日前,江蘇省發布《江蘇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徵求意見稿)》,發展目標要求,提高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到2025年,全省生物天然氣利用規模達到1億立方米以上,太陽能熱利用規模進一步提高。文件要求,大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完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
  • 「十四五」能源電力轉型 非水可再生能源將成主體
    發表於:2020-07-01 08:55:54     作者:朱妍來源:中國能源報當前,正值「十四五」能源電力規劃編制的窗口期,能源電力轉型備受關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近期發布的《關於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再次強調,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持續構建多元化電力生產格局。
  • 院士杜祥琬:「十四五」是我國能源轉型的重要時期
    專 家 簡 介杜祥琬,應用物理、強雷射技術和能源戰略專家。1964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曾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高級科學顧問、中國科協榮委。我國新型強雷射研究的開創者之一,推動我國氧碘化學雷射等新型強雷射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部委級一、二等獎十多項。2000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 全國人大代表李永萊建議:提高電能替代,推動能源綠色清潔發展
    工人日報客戶端5月25日電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保障能源安全。全國人大代表、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永萊建議,加快推進能源綠色轉型、低碳清潔發展。加快推進電能替代,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實施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開發...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實施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開發等重大工程 來源: 時間: 2020-12-07 14:03 9、「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實施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開發等重大工程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