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比特幣錢包?
正如現金需要放在錢包進行保管,比特幣也是需要放到比特幣錢包中進行保管的。
比特幣既可以放到交易所,也可以放到自己的比特幣錢包中,無論是放在交易所還是在自己的錢包中存放,本質上也都是在比特幣錢包中存放著的。
比特幣錢包可以理解為管理比特幣私鑰等信息的軟體工具。為了弄清楚比特幣錢包,我們需要先理解私鑰、公鑰以及地址的關係。
私鑰(private key)
私鑰就是用計算機生成的一串隨機數。一個比特幣地址中所有的資金都是由相應的私鑰來控制的,在比特幣交易中,私鑰用於生成支付比特幣所必需的籤名,以證明比特幣的所有權。擁有私鑰才能控制錢包帳戶的資金。
私鑰相當於銀行卡的交易密碼,是不可以公開的,私鑰丟失也就意味著比特幣的丟失。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好私鑰備份,以防意外丟失所造成的損失。
公鑰(public key)
公鑰與私鑰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它是由私鑰通過一定的算法(橢圓曲線算法)推導出來的,通過私鑰可以計算出唯一一個公鑰,但通過公鑰並不能逆向推導出私鑰。
公鑰是用來驗證交易籤名的,一個由私鑰籤名的交易,只有對應的公鑰才能對其進行解密驗證,公鑰即使公開了也基本沒什麼風險。
地址(bitcoin address)
由於公鑰太長,在比特幣交易中不方便使用,所以也就有了地址,地址相當於銀行卡號,用來發送和接收比特幣。
地址是由公鑰轉換而來(摘要+校驗),一個地址收到比特幣後,只有使用該地址所對應的私鑰才能花費這個地址上的比特幣。
和錢包可以放多張銀行卡一樣,一個比特幣錢包也是可以創建多個比特幣地址的,每個地址都對應獨立的私鑰信息。
總之,私鑰是最重要的,在比特幣的世界裡,私鑰就是一切,如果私鑰丟失,也就意味著比特幣的丟失。
二、比特幣錢包能幹什麼?
比特幣錢包主要用於比特幣的接收和發送。
在接收比特幣的時候,把比特幣錢包地址發送給對方就可以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二維碼技術在比特幣轉帳支付中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了,現在的許多比特幣錢包在接收比特幣的時候,還可以把比特幣錢包地址以二維碼的形式發給對方,例如 TokenPocket 的比特幣錢包就是支持二維碼地址功能的。
在轉帳的時候,輸入收款帳號以及轉帳數量後就可以進行轉帳了,在 TokenPocket 的比特幣錢包中轉帳功能更加強大和靈活,例如可以根據轉帳速度的需要自行選擇礦工費,如果想要快速轉帳,就可以選擇較快的方案。而且在進行轉帳支付的時候,還可以自行選擇 UTXO 進行支付。甚至在轉帳時,如果想要在鏈上"留言",通過 OP_RETURN 功能也是可以實現的。
在 TokenPocket 的比特幣錢包中轉帳和收款比特幣,已經變得像是在支付寶/微信支付中那樣方便了,比特幣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生活。
三、什麼是冷錢包、熱錢包?
比特幣錢包有多種形態,例如可以按同步數據類型、去中心化程度等進行分類,如果按照私鑰存儲方式,則可以把比特幣錢包劃分為冷錢包和熱錢包。
什麼是熱錢包和冷錢包呢?
熱錢包是指網際網路能夠訪問私鑰的錢包,也就是在線錢包。我們平時使用的手機錢包就是熱錢包,由於熱錢包是處於在線狀態,所以私鑰有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傳輸的風險。
使用熱錢包時,不要在類似微信、電子郵件等在線設備上進行私鑰的傳輸,在備份私鑰的時候可以選擇使用手抄的形式進行備份。
顧名思義,冷錢包是指離線錢包,即網際網路不能訪問到私鑰的錢包,比如不聯網的電腦、手機等,都可以創建冷錢包,嚴格來說寫著私鑰的小本本也可以稱之為冷對錢包,它們都是離線的數字錢包。
冷錢包通常意味著私鑰與交易的分離,如果需要花費冷錢包裡邊的比特幣,則需要冷錢包和觀察錢包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相關操作,冷錢包和觀察錢包之間是通過掃描二維碼的形式進行通信和授權確認的,在整個轉帳過程中,冷錢包都是不觸網的,從而保障了私鑰的安全。
從安全的角度來看,冷錢包是明顯優於熱錢包的,但是從錢包的易用性來看,熱錢包顯然是優於冷錢包的,到底要選擇哪種錢包,需要用戶在易用性與安全性之間尋找平衡。例如可以把短期不打算交易的比特幣放到冷錢包,近期有交易需求的比特幣則放到熱錢包。
TokenPocket 的比特幣錢包是支持冷錢包和觀察錢包的,在 TokenPocket 中可以創建冷錢包和觀察錢包,並通過兩者的配合來完成轉帳操作。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阿華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