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透露:德國數學家證實4維空間存在,進去的人再也不是人了
如今人們對空間維度越來越感興趣,例如很多人疑問,高級文明是怎麼看待人類的?他們對地球的降維打擊,是不是就和人類踩死一隻螞蟻那麼簡單?
而這些疑惑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裡面體現出來,裡面有很多超乎常人理解的科幻概念,其創意很超前,就連美國總統歐巴馬看了都催更。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是《三體》的忠實粉絲。在讀完《三體1、2》後,急不可耐的歐巴馬甚至動用白宮的力量向劉慈欣催稿,最終要到了《三體3》的樣本,可謂是「史上最硬核」的催稿。
除了歐巴馬以外,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小米雷軍、360周鴻禕、騰訊馬化騰,也是《三體》的推崇者。在雷軍看來,《三體》對他們公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黑暗森林、降維打擊等概念,都值得他們警醒。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三體》,這本書是山西作家劉慈欣所作,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很多網友紛紛表示:看完過後,覺得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很多人都不太明白維度,簡單的給大家說一下。
一維是由無數個點組成的一條線,只有長度,沒有寬度和高度;
二維是無數條線組成的面,只有長度和寬度;
三維是由無數個面組成的體,長度、寬度、高度三者都有。
人們通過一維、二維、三維空間的演變,提出了一些關於四維空間的猜想。
那麼,如果真的有機會去到四維空間,我們的生活將發生怎樣改變呢?
首先:
我們需明確,四維空間與三維空間最明顯的差別是四維空間中存在時間度量,而三維空間內只存在長、寬、高三大度量。
所以,若能成功邁入四維空間並能適應四維空間的生存環境,我們將能成為時間的主人,我們將不再受限於過去、現在或未來,我們不需對過往事件感到惋惜與遺憾,也不需對未來感到迷茫害怕,因為四維空間內根本無過去、現在、將來之分,所有事件都是同時同步的,我們或能即時改變它們。
同時,更讓人感覺興奮的是,由於進入四維空間後能掌控時間,我們的壽命或掌握在自己手中,長生不老或有望實現。
其次:
我們可能會擁有一雙慧眼,通過它,我們不僅能知曉他人內心想法,我們還能看到遠處正在發生的事件。
更厲害的是,慧眼或能助我們提前看到未來事件,對於未來將發生的不好事件,我們可以人為修改它的軌跡。
換句話說,三體世界是上至元首,下至普通基層人員都在為遠徵做努力和貢獻。在研究了地球文明的歷史發展後,更是對地球文明產生了畏懼,深知地球文明技術的發展將在第一艦隊到達前超過三體文明。
也是為了預防地球文明的這種技術大爆炸提前進行,三體文明將原本要製造第二艦隊的資源投入到智子工程。
要知道三體第一艦隊的最大航行速度才10%的光速。而在危機紀元,經過了大低估後,人類在基礎物理學被鎖死的情況下,依然能夠研製出兩千多艘星艦,並且最大航行速度達到15%光速。
這太可怕了。地球人類的智慧和技術絕對讓三體人嚇到脫水。
再來看摧毀掉兩千多艘星艦的水滴技術水平又如何了?
書中所言,第一艦隊在穿越太空隕石帶的時候損失了不少,推算出當初還未有像水滴這樣的強互作用力的航空材料。水滴的誕生,花費了一百多年的時間,可見三體文明的技術發展確實是勻速的。
看似無敵的水滴後來被褚巖的藍色空間號引入四維空間碎塊,輕而易舉地破壞了。對此,地球人斷定,水滴的大體結構便是由外層大量處於消電力場下的緊密類金屬原子核,包裹著內部的消電力場發生器與推進系統等設備。
當看到太陽系艦隊的覆滅,地球人的內心是絕望的。小小的金屬模塊,居然讓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地球軍事力量不堪一擊。像一隻螞蟻咬死了一群大象。
事實上,水滴的攻擊能力相當的一般。它能夠在末日戰役中展現光彩,並非本身的力量,而是相當的取巧。它採用的是撞擊星艦的燃料艙,著火爆炸,進而波及周圍的其他星艦。
這樣的攻擊方式同樣展現在後來威懾失敗時,摧毀地球的所有引力波廣播臺。
撥開迷霧之後,水滴也不過如此。只是當時地球人被其強大的破壞能力所震撼到無招以對。
提起劉慈欣,代表作《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
《三體》不僅是一本偉大的、好看的科幻小說,同時也十分具有現實意義。
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