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地處高緯度氣候寒冷惡劣,為什麼還產生了多個「世界最宜居的國家」?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錯誤之處,宜不宜居不是嘴上說的,而是要綜合分析。
我們通常所說的緯度越高太陽高度角越小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因此從理論上來講緯度越高氣溫也相對較低,但並不是說所有處在高緯度地區的氣溫就一定非常的低或者說氣候寒冷惡劣。換言之就是緯度不是決定氣溫的唯一因素,氣候類型、洋流影響、地理位置等都與氣溫有著密切的聯繫。
眾所周知,地處科拉半島東北部、瀕臨巴倫支海的科拉灣、屬於北冰洋沿岸最大港市的俄羅斯摩爾曼斯克,這裡雖然地處北極圈以內,緯度處在北緯69度附近,但由於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終年不凍,是世界上著名的深水不凍港。
說起北歐,相信很多人都會知道,它指的是位於歐洲北部的五個國家,分別是挪威、瑞典、芬蘭、丹麥以及冰島,它們也是北歐理事會的五個主權國家。
雖然北歐所處的緯度相對較高,但氣候並非全部都是寒冷惡劣,其中個別緣由實際上從上文中講到的摩爾曼斯克這一深水不凍港就能得出一二來。
北歐地區之所以所處的緯度較高,但許多地方冬季整體氣溫要比同緯度的其他地方明顯要高很多,究其原因是與洋流和西風帶有著很大的關係。
北大西洋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又被稱為北大西洋西風漂流,它是墨西哥灣暖流的延續和大西洋北部勢力最強的暖流,對西歐和北歐氣候有明顯增溫增溼的作用,每年向西歐和北歐每公里海岸輸送當於燃燒60000000噸煤所釋放的熱量,並一直延伸到北極圈內,受此影響大西洋沿岸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性氣候。
西風帶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西風帶是行星風帶之一,處在南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區副熱帶高氣壓帶與副極地低氣壓帶之間,是赤道上升氣流與極地上空的冷氣流交匯的地帶,緯度大致介於南北緯35~65度。
由於受西風帶控制地區的大陸西岸主要形成了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也稱「副熱帶夏幹氣候」),其最大的特點是溫暖溼潤、含水汽多,因此全年氣候相對溫潤、溫差也較小。
對比北歐所處的緯度不難發現,主體位於西風帶控制範圍以內,除了羅威、瑞典和芬蘭北部屬於寒帶氣候和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的區域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以外,由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整體海拔較高,受此影響整個北歐地球絕大部分屬於溫帶大陸性溼潤氣候。
總結
除了冰島四面環海,海洋氣候明顯,北歐其餘部分則位於大西洋東岸,絕大部分地區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和西風帶的控制,相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氣候要溫潤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