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頭鉤釣組是一種在路亞海鱸時使用最為廣泛的軟餌釣組,具有廉價高效、全層搜索的特點,每一位路亞人都應該下功夫去了解它。因此,對於鉛頭鉤的使用,筆者將予以重點介紹。
1.鉛頭鉤
鉛頭鉤是由鉛、不鏽鋼等重金屬鑄造件搭配長鉤條專用鉤鑄造而成的,其前部的重金屬鑄件經常設計成圓形、魚頭形或三角形等不同形狀,主要起到配重作用,兼具仿生效果。另外,好的頭部形狀加上合理的重心設計會使鉛頭鉤落底後呈現出頭下鉤上的泳姿,能有效避免擬餌在水下礁石區掛底。
適合用於路亞海鱸的鉛頭鉤需具備以下條件:重量在15~40克,以25克左右的鉛頭鉤為使用重點;頭部仿生效果好,顏色醒目;鉤條鋒利、結實,耐鏽蝕,在落底後能呈現鉤頭朝下、軟餌尾部朝上的站立效果;鉤頭下方能安裝輔鉤。
2.軟餌
鉛頭鉤必須同軟餌搭配才能使用。在二者的分工上,鉛頭鉤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拋投、下沉和刺魚方面;軟餌的作用是利用其運動的形態、觸發的水流、自身的顏色和亮度來吸引對象魚。
軟餌的種類有很多,包括卷尾蛆、蟲型、魚型、蝦型、蜥蜴型、蛙型及鬍鬚佬等。不同種類的擬餌對應不同的對象魚和釣法,而適合路亞海鱸的軟餌以卷尾蛆和魚型軟餌為最佳,長度在10~15釐米為宜。下面,我們對這兩種軟餌進行詳細分析。
卷尾蛆:分為單尾和雙尾兩類。路亞海鱸時,考慮到鉛頭鉤釣組的魚鉤外露,拋投或施展快抽等操控手法時,很容易出現鉤尖掛住卷尾蛆尾部的情況。相對而言,單卷尾蛆尾部被掛的機率要低一些,因此單卷尾蛆更適合路亞海鱸。
魚型軟餌:類似於餌魚的仿生型軟餌,主要有T尾和叉尾兩類。由於叉尾在遊動時擺動幅度小,被拖動時姿態很平滑,因此在實際使用時更適合用於對付活性較低的海鱸,而在平時搭配鉛頭鉤使用時,則顯得誘惑性不足。因此,路亞海鱸最好選擇活潑的T尾軟餌。
鉛頭鉤同軟餌的搭配及安裝方法也是很有講究的。在使用上述兩種軟餌搭配鉛頭時,首先要根據鉛頭鉤的大小選擇合適的軟餌。
如果鉤大餌小,會造成軟餌泳姿不自然;如果鉤小餌大,又會造成對象魚反覆追咬軟餌尾部卻不能中鉤的現象。一般來講,鉛頭鉤的鉤尖正好從軟餌總長度的1/3~2/3處穿出就是比較合適的組合。
在鉛頭鉤上安裝軟餌時,可以先將軟餌的頭部稍加修剪,使其更貼合鉛頭的形狀。然後將鉤長和軟餌長度進行比量,確定並記住出鉤的位置。比量之後,將鉤子從軟餌前部橫截面的中心點穿入,然後穿過餌體並從量好的位置穿出,力求鉛頭鉤上的軟餌平直、自然、不彎曲。
另外,使用卷尾蛆製作釣組時,切記鉤尖和尾尖要呈相反方向,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拋投時鉤尖掛住軟餌尾部的問題。
3.輔鉤
在鉛頭鉤釣組下方安裝輔鉤有利有弊。不安裝輔鉤不容易掛底,在被海鱸攻擊時擬餌入口更順暢,深喉中魚的機會也相對較多。但是,海鱸有兩個特點:一是海鱸是有名的「豆腐嘴」,魚唇很容易被撕裂;二是海鱸在中鉤後喜歡擺頭洗鰓掙脫束縛。
因此,如果海鱸不是深喉中鉤,掛在嘴唇的鉛頭鉤在自身重量及海鱸洗鰓的共同作用下,會產生較大的離心力,這一離心力會使中鉤處的傷口擴大,進而導致鉛頭鉤被鱸魚甩離口腔,造成脫鉤跑魚。因此,就筆者個人經驗來看,還是在鉛頭鉤上安裝輔鉤比較穩妥。
4.鉛頭鉤釣組的使用及保養
鉛頭鉤釣組是一款適合搜索全泳層的釣組,以搜索中下泳層為主。使用鉛頭鉤釣組作釣時,可參照VIB的控餌手法:通過讀秒摸清標點水深及水下結構,根據自己預測的鱸魚泳層決定讓鉛頭鉤下沉多少秒,然後慢速收線並穿插上挑、下壓竿尖及快抽、慢拖等不同手法,使鉛頭鉤的運動速度及軌跡發生變化。
在低溫季節或某些極端條件下作釣時,還可以通過頻繁地小幅度上挑竿梢使鉛頭鉤一直貼底跳動,讓釣組始終貼著礁石低速運動,使擬餌最大程度地呈現在海鱸面前,從而擒獲藏在礁群中的不太活躍的海鱸。
鉛頭鉤的保養方法可參照米諾的保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