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薩高地上屹立著三座世界上最有名的金字塔,它們分別是第四王朝修建的胡夫金字塔(大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祖孫三人修建的金字塔在吉薩高地上已有4000多年,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
可是,吉薩金字塔群不是古埃及最早的金字塔,金字塔最初也不是現在人們看到的稜錐體建築。最早嘗試修建金字塔的是第三王朝的伊姆霍特普為其君王左塞爾(Djoser)修建的。這位天才的創造者,建築家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石頭紀念碑。
左塞爾(Djoser)是埃及第三王朝的第一任法老。它的統治標誌著古王國或「金字塔時期」的開始,這是一個卓越且富有創造力的年代。伊姆霍特普無疑是當時最富有創造力的代表。他從以前人們修建陵墓的材料中汲取靈感,用石材替換了容易毀壞的泥磚、原木,開啟了用石材作為大規模建築的主要原材的先例。
在階梯金字塔修建之前,古埃及的陵墓大致是像一個長方體形狀的「馬斯塔巴(mastaba)」,在阿拉伯語裡是「長凳」的意思。位於孟菲斯西南的階梯金字塔就像是壘起的一個個馬斯塔巴,一層又一層,總共有六層。而長方形也被伊姆霍特普創造性地改為了正方形,這為之後的金字塔修建奠定了基礎。Sayed Ali還特別強調,這是埃及史上第一個用石材砌成的大型建築。

階梯金字塔往南幾公裡就是比較有名的,胡夫的父親——斯尼夫魯(Snofru)法老修建的彎曲金字塔和紅金字塔,他們都是從階梯型金字塔演變成稜錐體金字塔的嘗試。然而他們並不是最初的嘗試,在此之前的胡尼(Huni)法老時期就已經開始嘗試修建稜錐體金字塔了。
跟隨Sayed Ali,我們在開羅以南100多公裡處,見到了這個鮮為人知的金字塔——梅杜姆金字塔。
梅杜姆金字塔一般認為是胡夫的祖父胡尼(Huni)法老時期修建。它是金字塔外形從階梯變為平坦三角面的開始。因此,梅杜姆金字塔被認為是階梯金字塔到真正金字塔的轉折點。可惜的是,這次嘗試並不成功,在古埃及時期便已嚴重崩塌。

這座金字塔由石灰巖建成,以74°10』角度建在一個巖石山上。現高度38.1米,第一級臺階高約21.34米,第二級臺階高約10米左右,第三級臺階高約7.62米。它雖然已經崩塌,但是從角度可以估算,梅杜姆金字塔的原高度在42---46米之間。

梅杜姆金字塔的外表之所以那麼奇怪,是因為它下方堆砌的碎石山,就是其崩塌時脫落的石灰石。

進入金字塔後,是一個長長的下沉甬道,甬道的盡頭處,可以看到金字塔內部的主要結構。特別是4600多年以前的承重技術——用香柏木柱橫梁作為支撐。

可能正是由於角度的問題,梅杜姆金字塔的修建失敗了,但這種嘗試依然在繼續。到了斯尼夫魯(Snofru)法老時期,在左塞爾階梯金字塔建成不到60年,第一座稜錐體金字塔——紅金字塔建成了。
斯尼夫魯(Snofru)法老也不是一次就成功了,在紅金字塔之前,也做了幾次嘗試。其中保存最完好的就是彎曲金字塔,它與紅金字塔一樣,位於孟菲斯往南幾公裡處的達舒爾。

彎曲金字塔最初建造時角度為52°,修著修著角度就成了43°,因此從外觀能看到明顯的幅度。這座金字塔是埃及所有金字塔中,保存最完好的。不僅它的外殼保存得較為完好,而且其內部從黎巴嫩進口的雪松木橫梁也依然保存完好。它的與眾不同還在與,相比大多數的金字塔,入口在西面,它卻有兩個入口,另一個在北面。

彎曲金字塔的旁邊就是已知的,竣工的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金字塔,因為外部用紅色的石灰石覆蓋,所以被稱為「紅金字塔」。

它是埃及的第三大金字塔,它高101米。在胡夫金字塔修建之前,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Sayde Ali認為孟菲斯的這幾座金字塔雖然沒有吉薩金字塔群有名,確是最棒的金字塔。因為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金字塔是怎麼一步一步成為今天人們所看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