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會排陽盾幾局或陰遁幾局了,可是什麼時候該排陰遁,什麼時候該排陽盾?什麼時候排陽盾3局或者陽盾5局,什麼時候排陰遁3局或者陽盾5局呢?
我們知道,陰曆中一年有24個節氣,每個節氣為15天。時幹支一個周期是60個時辰(60甲子),120小時,正好是5天。也就是說,一個節氣有3個5天,3個時幹支的60甲子,第一個5天為上元,第二個5天為中元,第三個5天為下元,知道了上中下3元,才能夠知道陽盾排幾局或陰遁排幾局。
怎樣記日幹支是在上元還是在中元還是在下元,其實很好辦,把幹支還原成數字,立刻就可以知道是上元中元或下元。60甲子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為上元,678910為中元,1112131415為下元。然後16-20上元,20-25中元,25-30下元,其他類推。例如丙戌,還原成60甲子的數字是23(丙天幹為3, ,23-12=11地支為戌)23為中元。
知道了日幹支是幾元,然後查測事這一天前面最近的節氣,根據下面的節氣歌來看是上中下哪一元。
陽遁: 冬至、驚蟄一七四,小寒二八五, 大寒、春分三九六,雨水九六三, 清明、立夏四一七,立春八五二, 穀雨、小滿五二八,芒種六三九。
陰遁: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 大暑、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 寒露、立冬六九三,處暑一四七, 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七一。
(節氣後面的數字代表上中下3元,例如, 冬至、驚蟄一七四,就是說節氣是冬至、驚蟄時,上元用陽盾一局,中元用陽盾七局,下元用陽盾四局。)
例如95年陰曆7月18,日幹支為丙子,還原成數字為13,13在下元,看前面的節氣為立秋,看節氣歌立秋為陰遁,立秋二五八,即下元用陰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