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獨立魚電影/文)最近最熱門的國產劇,當屬顏王孫紅雷主演的《好先生》了。它在百度指數的熱度,是《餘罪》《翻譯官》《最好的我們》三部的總和。
僅昨晚,浙江衛視和江蘇衛視的收視雙雙破1.5,分別佔據衛視排行榜前兩位。目前全網的播放量已經突破84億,超過了同期熱播劇《翻譯官》。比起《餘罪》的小成本製作,《好先生》可謂極盡奢華。片頭就給人一種美劇的質感。
從色彩到特效設計,都很考究。
在許多鏡頭的處理上,都已經接近電影級別了。
凡是發生在美國的劇情,大多採用了肩扛拍攝,體現了在外漂泊的不安感;
而在國內的戲份,則多數採用了固定機位拍攝。
這種直接用鏡頭語言來參與敘事的,在國產劇裡並不多見。
不過這部製作精良的國產劇,目前在豆瓣上只有6.4的評分,及格線上。
看到評論,它遭到的最集中的詬病是:一言不合就回憶殺。
而且貫穿始終。
甚至還有憶中憶。
讓人覺得這種處理方法不夠成熟。
恰恰相反。
魚叔倒是覺得正是這種回憶殺救了整部劇。
如果故事直接從美國開始講起,那麼就會變得平鋪直敘,而且設置的所有懸念都將不復存在。
以往回憶殺都只是輔助主線故事,但在這部劇裡,回憶部分佔整部劇的比重很大,甚至可以看成是多線性敘事。
假如《瘋狂的石頭》也是單線敘事,那故事的戲劇性就會大大減弱。
《好先生》也是這個道理。
不過。
最讓觀眾想不通的是——
這部劇叫《好先生》。
可孫紅雷飾演的陸遠,卻是一個在大家眼中的人渣。
他的養女評價他是一個人渣。
他的摯愛前女友也是這樣評價他。
純粹的人渣。
甚至連他自己都認為自己是人渣。
正如豆瓣網友@小木馬評論:
這部劇裡除了第一幕車禍死去的父親,其他人一個比一個自私。
如果說孫紅雷不是好先生。
那好先生是劇中的霸道總裁男二號嗎?
顯然也不是。
這樣看來,整個劇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好先生」。
這便是給觀眾造成的最無解的bug。
不過,在魚叔一口氣刷完40集之後,終於找出了這部劇的「好先生」。
他就是第一集就死掉的彭海。
而整部劇講的,其實是彭海的故事。
而不是孫紅雷。
魚叔要扯出一個細思極恐的地方是:
第一集發生車禍,死掉的是孫紅雷飾演的陸遠。
而活下來的,其實是彭海的鬼魂。
這一點,劇中有所暗示。
江疏影問孫紅雷:
那你還想死嗎?
孫紅雷回答:
我早就死了。
江疏影笑了:
那誰在跟我說話。
孫紅雷很冷靜的說:
鬼魂啊。
而這樣的暗示,絕非一處。
其實在第一集的時候,發生車禍之後,孫紅雷躺在了彭海的棺材裡。
並且交換身份的想像,如果死的是他,會怎麼樣。
而彭海的女兒問他:
你覺得我爸在死之前的剎那,想的是什麼?
這是他以彭海的身份回答的。
彭海在美國十年,在死之前,剛剛才拿到了美國身份,但孫紅雷卻說,彭海最想的是回家。
而這一點,在最後一集的時候,也得到了完美的呼應。
然後。
他帶著彭海的女兒就回國了。
回國之後的故事發生了40集,但總的來說,無外乎這幾件事:
(1)照顧彭海的女兒;
(2)照顧彭海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親;
(3)幫助彭海改嫁的前妻;
(4)與前女友甘敬的糾葛,以及一段和江疏影新的戀情。
除了甘敬,怎麼故事全和彭海的家人發生在一起?
孫紅雷就沒有家人嗎?
為什麼連一個都沒交代?
這也從側面驗證了他的真正身份。
或許有人疑惑了:
如果此刻的孫紅雷,真的是彭海的鬼魂,那沒理由和甘敬發生什麼瓜葛,因為兩人沒有交集。
然而。
這一點在回憶殺裡,已經有了交代。
在美國時,因廚房失火,孫紅雷吸入過多濃煙,導致失去味覺和嗅覺。
在此之後,他變得異常消極。
他對彭海說,他什麼都不用給甘敬了,他要消失,要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消失。
而他告訴彭海,他本來的願望是賺足了錢,回國內找甘敬。
與其說是孫紅雷為了彭海回家,倒不如說是彭海回國,幫助孫紅雷完成未完的心願。
而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得到甘敬。
只是希望他幸福而已。
這也是孫紅雷的心願。
之前魚叔介紹了小慄旬主演的《BORDER》,這部日劇的神奇之處,就在於最後一集。
一個能與死者對話的警察,屢破奇案,最終跨越了生死線,越過了死者的邊境。
從一部普通的刑偵劇,變成了一部細思極恐的心理劇。
《好先生》的最後一集,也終於對孫紅雷的身份提出了疑問:
你誰啊?
彭海母親的老年痴呆症已經到了三期,情況越來越嚴重,意識完全混亂了。
她哭著喊著要找兒子,孫紅雷一聲"媽"叫住了老太太,在場眾人都流下了眼淚。
深夜,孫紅雷陪在彭海母親的床邊,彭海又出現了。
他說孫紅雷已經完全成了另一個"彭海",一個好父親,一個好兒子,一個好廚師。
彭海的女兒不舍的抱住了孫紅雷叫出了"爸爸"。
一直缺失的好先生,補位成功。
當孫紅雷說起彭海的時候,彭海應了一句:我兒子是好樣的。
更加驗證了彭海才是這部劇真正的「好先生」。
最後一集中,彭海的母親呼喊:
回家,大海。
這與第一集孫紅雷在彭海的棺材裡,說出的二個字:回家。
正好首尾呼應。
這是湊巧嗎?
顯然不是。
否則就不會在最後一集中,再出現一次開車的場景。
與第一集相反的是,最後一集兩人的位置對換了一下。
這是編劇刻意安排的。
繞了一大圈,這部劇的編劇真是下了一盤好大的棋啊!
鋪設以上種種,這在國產劇裡無人出其右。
就像《少年派》的兩種解讀。
哪一個故事才是真實的?
一開始,死掉的是彭海。
孫紅雷回國,就是為了替彭海完成未盡的事;
又或者一開始,死掉的是孫紅雷飾演的陸遠。
這就是好先生彭海鬼魂的故事。
就像《盜夢空間》的結尾,陀螺一直在轉,我們不知道是夢境還是現實。
《好先生》的結尾,也是無端插入了孫紅雷打樂器的表演。
孫紅雷手上的樂器叫Hang.
是近年來才發明的一種新樂器。
導演說過,他選擇這種樂器的主要目的就是,長的像陀螺。
可是他為什麼不把劇中的所有細節處理的明朗一些呢;
而是這麼隱晦,以至於有些線索模稜兩可?
因為廣電總局規定:
國產劇不能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