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施一公先生,如今在結構生物學大名鼎鼎,施一公作為一名科學家,在學界上一直努力奉獻,而在教育事業上也做出了很多的嘗試與努力,比如在清華執教期間就培養出來了包括顏寧在內的優秀學子。
施一公曾經是我國80年代最早留洋海外的一批高材生之一,而且在美國時的施一公也是順風順水,甚至用風光無限來形容都不為過,施一公在美國求學期間獲得了不少的榮譽,甚至還成為了世界著名的普林斯頓高校年齡最小的終身教授,但這位清華畢業的天才一直沒有忘記報國情懷,在其事業最被看好的時期,他毅然選擇回到了祖國,而且進入到了自己大學母校清華執教,在清華期間,施一公還成為了副校長,為清華的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如今的施一公並沒有滿足自己此前在生物學界做出的成績,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國教育,特別是能夠在將來培養出與世界一流名校相媲美的人才,施一公在2年前做出決定從清華副校長職位辭職,然後和眾多領域大咖一起組建了新型的西湖大學,而且西湖大學的奮鬥目標十分明確,如今施一公還在繼續為自己夢想而努力著。
其實在家庭當中除了施一公外,家裡成員多是學霸,比如自己的媳婦趙仁濱,她出生在東北的哈爾濱,而且在80年代的時候還以市狀元的身份進入到了清華學習,在清華大學畢業後來到了美國與施一公在一個學校,在美讀博時的趙仁濱結識了施先生,兩人最後結為連理。
除了妻子外,他的父母也是相當牛的超級學霸,在50年代施一公父親就考上了如今在工科領域排名全國數一數二的哈工大那個年代的大學生還是天之驕子的一代,媽媽則是北京礦業學院(如今的中國礦大北京)的畢業生,父母兩人皆畢業於名校,而且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施一公自小就被父母賦予了很大的希望,從施一公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之所以取了「一公」就是為了讓這個孩子長大後一心為公。施一公自小受到了父親在知識上的薰陶,甚至在此前的訪談當中,施一公說到很小的時候就聽到爸爸常常會說到一些化學物理公式提及一些概念性問題。由此可以看到有了父母這樣的高學歷背景,加上良好的學習氛圍,施一公不成才都很難,真是看完他爸媽學歷後不服都不行。
除了爸媽是學霸外,他爺爺的也是一位教育家,雖然年過百歲,但是思維依然清晰,在爺爺的一生經歷當中,最重要的兩次高校任職經歷一次就是在中國農大當校長,一次就是在華東師大當書記,2次985擔任校長書記的經歷,也深深影響了施一公,為現在施一公投身教育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模範作用。
其實成功除了上面所說的家庭因素外,施一公一直以來默默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希望未來施一公先生可以在學界和教育界繼續為我國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